中國古代科學史綱

中國古代科學史綱

本書是對科技史料地發掘整理,對弘揚傳統民族文化,對承前啟後、面向未來的人類社會進步事業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古代科學史綱
  • 作者:盧嘉錫,路甬祥
  • ISBN:753751703
  • 類別:自然科學史
  • 頁數:1293
  • 定價:¥180 元
  • 出版社: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8-06-01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內容提要,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提要

科學史是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也在於她科學思想的廣博、深厚與縝密。中國的傳統科學,與淵源於古希臘、古羅馬的西方科學,長期以來交光輝映、相互滲透而又各自獨立發展,互不遜色。但是,由於歷史原因以及受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中長期積澱的不良因素影響,近代中華民族在科學發展上落後於西方世界。同時,似乎也給中國的傳統科學文化罩上了一層陰影,使許多人看不到她光彩照人的本來面目。如何看待中國古代科學對世界文明進程的貢獻?如何看待中國傳統科學、科學思想對創建未來科學的影響?這是需要認真研究的。
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我國古老而璀璨的科學文化曾是先民為謀求自我生存、自我發展與大自然抗爭的勞動結晶和有力武器;也是歷史上對人類文明做出重大貢獻的寶貴財富。發掘整理科技史料,無疑對弘揚傳統民族文化,對承前啟後、面向未來的人類社會進步事業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盧嘉錫,中國化學家。原籍台灣省台南市,1915年生於福建廈門。193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1939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博士學位,同年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和工作。他設計的等傾向魏森堡照相的Lp因子倒數圖,曾為國際X射線晶體學界普遍採用。1944年在馬里蘭研究室工作,獲美國國防研究委員會成就獎。1945年回國,任廈門大學教授、化學系主任,浙江大學兼職教授。1949年後,歷任廈門大學理學院院長、副教務長、校長助理、副校長,福州大學副校長,創建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並擔任所長。1955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長、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領導全院改革活動,為推進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很大貢獻。1985年被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87年至1992年任副院長。1987年曾獲倫敦大學名譽科學博士學位,比利時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稱號,同年退居二線,任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1992年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名譽主席,並仍堅持有關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盧嘉錫教授曾任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現任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農工民主黨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名譽理事長,福州大學名譽校長,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名譽所長等職。
盧嘉錫教授有很深的學術造詣,他在研究過渡金屬絡合物和簇合物、硫氮化合物、新技術晶體材料科學等方面均有創見。1973年在國際上最早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網兜模型,之後又提出過渡金屬原子簇合物“自兜”合成中的“元件組裝”構想,以及一些[Mo3S4]4+簇合物的類芳香性本質問題,使中國化學模擬生物固氮及有關原子簇的合成和結構化學研究躋身世界前列。曾先後在國內外發表重要論文80餘篇。在他悉心組織指導下,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在過渡金屬原子簇結構化學、新晶體材料科學研究等方面均居於國際先進行列。

目錄

第一編數學史綱
第一章數學知識的早期積累
第一節數字與記數法
第二節算術
第三節數的概念的擴展
第四節圖形知識
第五節《墨經》中有關數學的定義(早期數學邏輯形式)
第六節早期的數學教育
第二章系統數學理論的奠定
第一節算書的出現和理論的建設
第二節理論體系的典範《九章算術》
第三章數學理論的充實
第一節趙爽與劉徽
第二節祖沖之與祖暅
第三節數學教育與算經十書
第四節天文、曆法中的數學成就
第五節中印數學間的影響
第四章數學理論的發展
第一節宋元數學概況
第二節高次方程數值解法——增乘開方術與正負開方術
第三節列方程解套用題——天元術和四元術
第四節高階等差數列——垛積術和招差術
第五節同餘式理論——大衍求一術
第六節其他成就
第五章傳統數學的沉寂和復甦
第一節傳統數學的沉寂
第二節珠算等實用數學的發展
第三節西方數學的傳入
第四節中西會通
第五節傳統數學的理論和研究
第六章近代數學的確立
第一節西方數學著作的再翻譯
第二節中國學者對近代數學的研究
第三節近代數學教育
中國古代數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編物理學史綱
第一章緒言
第一節物理知識的萌發
第二節中國物理學史料的來源
第三節物理學史中的重要古籍和人物
第二章物性
第一節物質觀念
第二節樸素的元素論思想
第三節物質守恆思想
第四節物質結構
第三章熱學
第一節熱的獲得與對熱的認識
第二節測溫與測濕
第三節熱的傳播、保溫瓶
第四節熱膨脹與熱應力
第五節物態變化
第六節熱功
第四章中國古代計量的發展
第一節中國古代對時間的量度
第二節中國古代度量衡的發展
第五章力學
第一節時間、空間、運動
第二節慣性、力、重量與比重
第三節機械
第四節流體力學知識
第五節材料力學知識
第六章聲學
第一節樂器的製作與使用
第二節樂律學
第三節聲本性的論述與套用
第七章電磁學
第一節磁現象與電現象
第二節大氣中的電磁現象
第三節對磁性的進一步認識
第四節人造磁體的出現
第八章光學
第一節光源
第二節影與影戲
第三節成像論
第四節大氣光象
第五節光學儀器
第九章明末清初西方物理學傳入中國
第一節西學東漸
第二節傳入的物理學知識
第三節西學東漸的影響
第四節力學機械和光學儀器
第五節光學理論
附錄歷代度量衡比較表
1.長度、面積的比較
2.重量(質量)的比較
3.容量(體積)的比較
中國古代物理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編化學史綱
第一章實用化學的起源與古代物質觀
第一節對火的認識和利用
第二節關於物質變化的理論
第三節關於物質構成的思想
第二章陶瓷工藝及其發展
第一節制陶技術的發展和原始青釉瓷器的出現
第二節鉛釉的出現和成熟的青瓷
第三節青瓷和白瓷的發展
第四節爭新鬥豔的宋代瓷業
第五節陶瓷工藝的鼎盛時期
第三章銅及其合金
第一節青銅時代
第二節青銅冶煉技術與“六齊”規律
第三節水法煉銅
第四節黃銅和白銅
第四章鐵及其合金
第一節煉鐵技術的起源和發展
第二節煉鋼技術的發明和發展
第五章其他有色金屬的認識和利用
第一節鉛、錫和銻
第二節鋅
第三節金和銀
第四節汞
第六章造紙術的發明和發展
第一節造紙術的發明
第二節蔡倫與造紙技術的發展和推廣
第三節造紙技術的演進
第四節造紙術向東西方的傳播
第七章釀酒工藝的演變和發展
第一節釀酒溯源
第二節麴櫱的發明和發展
第三節中國傳統的釀酒工藝
第四節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酒
第八章染料、顏料、香料及漆
第一節染料和顏料
第二節香料
第三節漆
第九章中國金丹術的起源和發展
第一節金丹術的起源和漢代金丹術
第二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金丹術
第三節隋唐時期的金丹術
第四節五代和宋元時期的金丹術
第五節明代的金丹術
第六節清代的金丹術
第十章化學的原始形態——金丹術
第一節金丹術的理論
第二節煉丹術的設備和方法
第三節煉丹術的成就
第十一章火藥的發明和火器的發展
第一節黑火藥的發明
第二節火藥和火藥武器的發展
第三節火藥、火藥武器的傳播和交流
第十二章近代化學的傳入
第一節化學書籍的翻譯與化學知識的傳播
第二節化學教育的發展
第十三章中國古代化學史研究中的重要古籍
第一節《考工記》
第二節從《神農本草經》到《證類本草》
第三節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
第四節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第五節葛洪的《抱朴子》
第六節《武經總要》
第七節朱肱的《北山酒經》
第八節竇革的《酒譜》
第九節《道藏》
第十節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第十一節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第十二節茅元儀的《武備志》
第十三節唐英的《陶冶圖說》
第十四節朱琰的《陶說》
中國古代化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編天文學史綱
第一章引論
第一節中西古代天文學之比較
第二節中國古代天文學思想
第三節古代天文學的主要成就及其衰落
第二章天文學史的主要文獻史料
第一節甲骨文、金文和《詩經》
第二節《周易》、《尚書》和《周禮》
第三節《夏小正》、《月令》、《十二紀》、《時則訓》和《時訓解》
第四節先秦諸子
第五節二十四史中天文律歷諸志
第六節《周髀算經》和《靈憲》
第七節《乙巳占》、《開元占經》和《觀象玩占》
第八節《甘石星經》、《步天歌》、《靈台秘苑》和《景祐乾象新書》
第九節《渾天儀圖注》和《新儀象法要》
第十節《疇人傳》、出土文物和其他
第三章天文儀器
第一節表和圭
第二節漏和刻
第三節渾儀
第四節簡儀和仰儀
第五節渾象
第六節西域儀象
第七節晷儀、復矩、正方案、牽星板
第四章古歷解讀
第一節中國古歷沿革和分期
第二節古歷計算原理和方法概述
第三節日躔
第四節月離
第五節交食推步
第六節晷漏和中星
第七節行星位置計算
第八節少數民族曆法
第五章天地的結構和形狀
第一節蓋天一天在上,地在下,天蓋地
第二節渾天—天在外,地在內,天包地
第三節宣夜日月眾星,無所根系
第四節地體形狀
第五節宇宙無限和天地成亡
第六章恆星
第一節星名瑣談
第二節三垣二十八宿
第三節甘石巫三家星
第四節星圖
第五節星表
第七章古代天象記錄的套用研究
第一節套用歷史天文學簡介
第二節古代天象記錄的尋求
第三節古日食與地球自轉問題
第四節彗流隕記錄的研究
第五節太陽黑子和極光史料的意義
第六節行星現象和太陽變化
第七節古代客星與現代遺蹟
第八節古記錄中的恆星光色變化
第八章古代天文學對外域的影響
第一節中國古典天文學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節日本古代天文學的中國背景
第三節朝鮮古代天文學的特點
第四節東南亞一帶的漢歷
第五節中印交流
第六節阿拉伯民族與中國
第七節中國古典天文學進入歐洲
第八節域外學者對中國天文學的研究
第九章中西天文學合流
第一節明清之際的天文學形勢
第二節《崇禎曆書》和第谷體系
第三節北京古觀象台及《靈台儀象志》
第四節《儀象考成》、《曆象考成》和地心橢圓面積定律
第五節《談天》標誌著轉折
第六節《談天》的內容
第七節近代天文事業的基礎
第十章古代天文學家
劉歆(?-23年)
賈逵(30-101年)
張衡(78-139年)
何承天(370-447年)
祖沖之(429-500年)
張子信
劉焯(542-608年)
李淳風(602-670年)
瞿曇家族
一行(683-727年)
蘇頌(1020-1101年)
沈括(1031-1095年)
耶律楚材(1190-1244年)
扎馬魯丁
郭守敬(1231-1316年)
貝琳(?-1490年)
徐光啟(1562-1633年)
梅文鼎(1633-1721年)
明安圖(約1692-約1765年)
李善蘭(1811-1882年)
中國古代天文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編地理學史綱
第一章中國地理學史的一些理論問題
第一節什麼是中國地理學史
第二節為什麼要研究中國地理學史
第三節中國古代的地理學是一個基本獨立的體系
第四節中國地理學史研究的內容
第五節地理學史的繼承與創新
第二章中國古代地理學思想簡論
第一節“陰陽變易、生生不息”的地理思想
第二節大地活體、經絡、穴位、循環說
第三節生氣與藏風、得水說
第四節“天人合一”的地理思想
第五節“五行生剋”的地理思想
第六節追求人地關係的和諧
第三章上古地理知識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石器時代地理知識的萌芽
第二節夏、商時期的地理知識
第三節周代的地理知識
第四章部門地理知識
第一節《詩經》中的地理知識
第二節區劃地理的萌芽——《禹貢》
第三節神話與傳說的地理著作——《山海經》
第四節因勢利導、一匡天下的《管子》地理知識
第五節以水係為地理坐標——酈道元的《水經注》
第六節樊綽《蠻書》的地理成就
第五章測量和地圖學的發展
第一節先秦測量和地圖的記載
第二節天水放馬灘出土的秦墓地圖與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稀世地圖
第三節裴秀製圖的理論和實踐
第四節僧一行的子午線測量和賈耽的《海內華夷圖》
第五節沈括及其對地理學的貢獻
第六節宋元輿圖
第七節近代製圖學的傳入
第六章野外考察與地理視野擴展
第一節周覽四海名山大川的司馬遷
第二節張騫、班超通西域
第三節法顯和《佛國記》
第四節玄奘和《大唐西域記》
第五節《宋人行記》在地理學上的貢獻
第六節元代陸路的長途旅行家
第七節楊慎的旅行及其地理學貢獻
第八節漢代南海交通與南海地理知識
第九節宋元的海上交通與地理知識
第十節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下西洋
第七章地方志編修與區域地理的發展
第一節中國方誌的起源
第二節《漢書·地理志》和漢魏方誌的發展
第三節隋、唐行政管理與地方志繁榮發展
第四節宋代方誌的變革
第五節元明清及民國時期方誌的大發展
第六節中國方誌發展史上的流派
第八章中古時代晚期的地理學及近代地理學萌芽
第一節近代先驅地理學家徐弘祖及其貢獻
第二節明代幾位有貢獻的地理學家
第三節清代幾位經世致用的地理學家
中國古代地理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六編生物學史綱
第一章古代生物學的淵源
第一節古代生物學知識的萌芽
第二節甲骨文中的動、植物知識
第三節《詩經》中的動、植物知識
第四節《夏小正》——最早的物候記錄
第二章古代生物學的初步發展
第一節早期有關動、植物地理分布的知識
第二節《管子·地員篇》——傑出的生態學著作
第三節早期的食物鏈記載
第四節生物資源保護思想
第五節關於人體形態構造和機能的研究
第六節草木、蟲魚、鳥獸分類系統的形成
第七節蠶的研究和利用
第三章描述性生物學體系的奠定
第一節藥用動、植物的研究
第二節動、植物名實的考訂
第三節西域和南方動、植物的研究
第四節專譜的出現
第五節《齊民要術》的生物學知識
第六節昆蟲寄生的發現
第七節以蟲治蟲的發明
第八節對生物遺傳性和變異性的認識
第四章古代生物學的全面發展
第一節藥用動、植物研究的空前發展
第二節動、植物名實考證研究的發展
第三節園林植物研究之興起
第四節對南方動、植物研究的發展
第五節對昆蟲的研究
第六節我國第一部鳥類學著作——《禽經》
第七節解剖學的發展
第八節對化石的認識
第五章古代生物學發展的巔峰
第一節傳統藥用動、植物學的新發展
第二節野生食用植物的研究
第三節植物圖譜的發展
第四節國外重要植物的輸入和研究
第五節對水產動物的研究
第六節昆蟲研究的發展
第七節對免疫的研究
第八節解剖學的新發展
第九節遺傳變異研究的發展
第十節西人對中國動、植物的考察和研究
第十一節西方近代生物學的傳入
中國古代生物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編農學史綱
第一章中國農業的起源
第一節農業的發生
第二節中國原始農業的分布
第三節早期的農作物和家畜
第四節原始的生產方法——刀耕火種
第二章中國古代的土地利用與土壤改良
第一節中國古代的土地利用方式
第二節中國古代的土壤改良
第三章中國古代的農田水利
第一節我國農田水利建設的偉大開端——夏禹治水
第二節古代的農田水利工程
第三節水資源的利用
第四章中國古代的肥料積制與施肥技術
第一節中國古代對施肥作用的認識
第二節中國古代的肥料及其積制技術的演變
第三節中國古代的施肥技術
第五章中國古代的農具及其演變
第一節農具材料及動力的演變
第二節農具種類的演變
第六章中國古代的作物結構及品種選育
第一節中國古代的作物結構
第二節中國古代的品種選育
第七章中國古代的耕作栽培技術
第一節中國古代的耕作技術
第二節中國古代的耕作制度與複種技術
第三節中國古代的栽培技術
第八章中國古代的貯藏與加工
第一節中國古代的貯藏技術
第二節中國古代的農產品加工
第九章中國古代的農學思想和農學家
第一節中國古代的農學思想
第二節中國古代的農學家
中國古代農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八編醫學史綱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中國醫藥衛生的起源
第三章早期醫療與醫巫鬥爭
第一節農業發展促進醫藥進步
第二節醫食同源與伊尹創製湯液
第三節甲骨文反映的殷商疾病觀
第四節從《詩經》等文獻看商周醫藥水平
第五節大儺與預防傳染病的風俗
第六節巫術與巫醫的活動
第七節《周禮》反映的醫事管理與醫學分科
第八節環境衛生與個人衛生
第四章醫療經驗積累與理論形成
第一節最早的醫學分科
第二節專職醫師的出現
第三節藥物知識的積累
第四節屍體防腐敗與保護
第五節馬王堆漢墓醫書
第六節中醫學典籍《內經》的誕生
第五章醫藥學的整理提高
第一節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
第二節淳于意與《診籍》
第三節醫學釋難之作《難經》
第四節針灸在民間普及
第五節外科鼻祖——華佗
第六節醫聖——張仲景
第七節杏林春暖與虎守杏林
第六章醫學實踐領域不斷擴大
第一節葛洪的傑出貢獻與醫療手冊
第二節王叔和《脈經》與疾病診斷
第三節山中宰相——陶弘景
第四節皇甫謐與《針灸甲乙經》
第五節外科手術與外科學發展
第六節陳延之與《小品方》
第七章醫學藥學發展的集大成
第一節醫學文獻的徵集與整理
第二節第一部病因證候專著《諸病源候論》
第三節政府頒布的第一部藥典——《新修本草》
第四節孫思邈與臨床百科全書《千金方》
第五節醫學文獻整理大師王燾
第六節藏醫學集大成巨著《四部醫典》
第七節藺道人與《理傷續斷方》
第八節法醫學與《疑獄集》
第九節醫學教育與醫事管理制度
第十節繁榮的國內外醫藥交流
第十一節統治階級對醫學家的迫害
第十二節非醫學書籍對外科手術的記載
第八章醫藥學步入全面大發展
第一節王安石變法與醫學教育改革
第二節政府創設校正醫書局
第三節整理刻印醫方巨著
第四節創辦專營藥物的官藥局
第五節解剖人體和繪製解剖圖
第六節國家修訂和頒布藥典
第七節針灸發展與鑄造針灸銅人
第八節婦產科學的發展
第九節小兒科學的進步
第十節疾病診斷水平提高
第十一節宋慈與法醫學的發展
第十二節科學家沈括與醫學
第十三節藏醫學的發展
第九章國內各民族醫學交流與學派爭鳴
第一節契丹族醫學
第二節回鵑族醫學
第三節吐蕃醫學
第四節女貞族醫學
第五節党項族醫學
第六節回回醫學
第七節蒙古族醫學
第八節金元時期的醫學爭鳴
第十章醫藥學發展的革新傾向與進步
第一節藥物學的蓬勃發展
第二節李時珍的傑出成就與《本草綱目》
第三節方劑學空前發展與普及
第四節接種人痘預防天花之創造
第五節傳染病學說之革新
第六節內科學之發展
第七節外科學發展之成就
第八節針灸學之發展
第九節婦兒科學之進展
第十節眼科、口齒科與耳鼻咽喉科成就
第十一節醫學家醫療經驗的寶庫《名醫類案》
第十二節醫籍整理與全書編纂
第十三節醫德與醫林故事
第十四節中外醫學交流
第十五節醫藥衛生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醫學發展趨於普及提高
第一節普及發展中的方藥學
第二節溫病學派的蓬勃發展
第三節內科學發展與學派之爭
第四節外科學發展趨於保守
第五節正骨學經驗豐富多彩
第六節外治法形成豐富寶庫
第七節婦兒科的經驗積累和推廣
第八節五官科醫療技術的發展
第九節針灸與養生學的發展
第十節醫學普及與文獻整理
第十一節人體解剖學的進步
第十二節醫學革新的阻力
第十三節西醫學之傳入及其影響
中國古代醫學史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