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碑帖精選/秦篆石鼓文、刻石》是一本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碑帖精選/秦篆石鼓文、刻石
- 作者:解紀,安寧,林玉等選輯
-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 ISBN:9787800926815
- 定價:29.00 元
《中國古代碑帖精選/秦篆石鼓文、刻石》是一本圖書
《琅琊刻石》的前半部分刻497字,前289字記述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功績,後208字記錄李斯、王綰等隨從大臣的名字及議立碑刻的事跡;後半部分刻79字,記錄了李斯隨同秦二世出巡時上書請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詔書的情況。殘石高132.2厘米,寬65.8-71.3厘米,厚36.2厘米,存13行87字。書法上,其筆畫接近《石鼓...
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中國書法經典碑帖導臨類編6:篆書(卷1)》帶您一起領略篆書的魅力。圖書目錄 甲骨文 毛公鼎 虢季子白盤 散氏盤 石鼓文 秦詔版 泰山刻石 李斯嶧山碑 袁安碑 祀三公山碑 嵩山少室石闕銘 戰國楚簡。
《石鼓文》是先秦時期的刻石文字,其石共十件,高五十至九十厘米不等,直徑約六十厘米,其狀似鼓,俗稱“石鼓”。每石各刻四言詩一首,記述秦國君王狩獵之事,故亦稱“獵碣”,原文應有七百餘字,今僅存二百七十二字。原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石鼓館。石鼓文字型在金文與秦篆之間,是由大篆向小篆演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
《篆隸教學:篆書用筆與漢隸意態》從時代書風的發展,及歷史文化背景的角度給予了清晰的闡述。並在對西周金文、先秦墨跡、秦篆漢隸中著名碑刻及漢簡墨跡的分析介紹中,詳述了篆隸字型由用筆到結字的共性特點及兩種字型在演進過程中展現出的豐富而具體的變化。作者簡介 劉明才,1972年生於四川蓬溪。1993年畢業於陝西師範...
《宋拓石鼓文》是一本2015年出版的圖書,由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石鼓文,即刻有籀文的鼓形石,石鼓文為四言詩,為我國古老的石刻文字。因記述秦皇遊獵之事,也稱“獵碣”。字型在古文與秦篆之間,一般稱為“大篆”,石鼓刻於秦前還是秦後,考古界無定論。郭沫若鑑定認為應是秦襄公(公元前777-766)時期的...
秦始皇統一國家後,丞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文字,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秦統一後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著名書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繹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會稽石刻》即為李斯所書。歷代都有極高的評價。而書法大家、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認為...
陸 《石鼓文》:篆書之祖,字畫高古 從線條上講,《石鼓文》與以《泰山刻石》為典型的秦石刻小篆是一致的,起止圓融不見筆觸,藏鋒斂鍔,線條婉轉暢達均整如一,是一種極盡修飾而隱蔽了毛筆書寫自然美的線條。經歷年風化漫漶,時間這位不自覺的藝術大師又給這種極盡修飾的“工藝化”線條平添了石刻的自然之美。...
不過他們有時也有很好的見解,如楊南仲釋晉姜鼎銘文,疑“”為“旂”字,讀為“祈”,就比近代古文字學名家吳大澄、羅振玉等人以“”為“祈”之本字的說法確切。在石刻文字方面,石鼓文和秦刻石在宋代都繼續受到重視。南宋前期的鄭樵創石鼓文為秦篆之說,認為石鼓是秦惠文王以後始皇以前的刻石。時代稍後的...
“中國書法之美”系列第一卷——篆書,從殷商至清代的篆書作品中精選出13件名品,如代表中國書法源頭的殷商甲骨文,“晚清四大國寶”中的毛公鼎銘文和散氏盤銘文,見證大篆向小篆過渡的石鼓文,等等,並邀請13位書法專家從技法、心法與精神三個層面,一對一講述殷商甲骨文的質樸天然,毛公鼎銘文的雍穆渾樸,散氏盤銘文的...
第三節 石鼓文 第二章秦漢書法 第一節 秦代小篆 第二節 漢代簡牘書法 第三節 漢代銘刻書法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書法 第一節鐘繇 第二節王羲之與王獻之 第三節南北朝摩崖刻石 第四章 隋唐五代書法 第一節 初唐四家 第二節 唐草三傑 第三節 顏筋柳骨 第四節楊凝式 第五章 宋代書法 第一節宋四家 第二節 ...
戰國末年,銘文字型漸和小篆相近,字數大減,多隻鑄刻督造者、鑄工和器名等,秦漢金文形式亦秉習此風,長篇鉅制已難見到。大篆:漢字書體的一種。相傳周宣王時史籀所作,故亦名籀文或籀書,字型多重疊。今存石鼓文即這種字型的代表。石鼓文是指唐初在天興(今陝西省寶雞市)三畤原出土的東周初秦國刻於十塊鼓形...
石鼓文 石鼓文是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稱“石刻之祖”。因為文字是刻在十個鼓形的石頭上,故稱“石鼓文”。石鼓文的字型,上乘西周金文,下啟秦代小篆,從書法上看,石鼓文上乘《秦公簋》(春秋中期的青銅器,銘文蓋十行,器五行,計121字。其書為石鼓、秦篆的先聲,字行方正、大方。橫豎折筆之處,圓中寓方,...
秦統一後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著名書法 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繹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會稽石刻》即為李斯所書。歷代都有極高的評價。秦代是繼承與創新的變革時期。《說文解字序》說:"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
劉星、劉牧《石鼓詩文復原譯釋》研究認為石鼓文產生於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至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焚書令下三十日之內一段時間的可能性較大。石鼓文是學習篆法的珍貴資料,近代書家吳昌碩臨寫石鼓造詣極深,有普及印本出版,可作臨習時的借鑑。---《古代碑帖鑑賞》費聲騫...
大篆字型,在傳世的石刻文字,當以石鼓文最具代表性。此種石器,無疑是中國最古而又最可信的石刻遺物。今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石鼓文》在書法史上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石鼓文最古的拓本為世所知者,是浙江省寧波的范氏天一閣藏宋拓本。石鼓文的字型,大致介於周金文與秦小篆之間。可知確是秦始皇以前之物,...
從甲骨文演變到大篆是文字第一次重大的改革,有了體統,比較統一了,用起來也方便得多。大篆就是籀文,形體上與甲骨文基本相似,它包括石鼓文等。石鼓是秦國的東西,郭沫若有《石鼓文研究》,曾對其有詳細的論述,主要是甲骨文、鐘鼎文未變小篆以前的書體,石鼓文是我國已知最古的刻石。小篆即秦篆,是秦始皇統一六國(...
籀文是古代秦國使用的文字,是小篆的前身,由於在春秋時秦人作的《史籀篇》中收藏有223個字,因此叫籀文,據說“籀”的意思是“誦讀”。唐朝時出土的“石鼓文”據考證是秦襄公時所刻,和《史籀篇》中文字相同,是籀文的代表。籀文是周朝晚期使用的文字,為顯示國威,於是將原本的鐘鼎文的文字,繁化而成為籀文,...
秦始皇統一國家後,丞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文字,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秦統一後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著名書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繹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會稽石刻》即為李斯所書。歷代都有極高的評價。評論家王進玉認為,李斯的小篆,是在...
兩宋詩歌 十七、遼金詩歌 十八、元代詩壇 十九、明代詩與民歌民謠 二十、清代詩詞 二十一、結束語 書法篇 一、中國書法藝術的起源 二、甲骨文、鐘鼎文與石鼓文 三、秦篆(小篆)與秦隸(古隸)四、漢隸(今隸)五、草書的興起和書法家——史游、張芝和蔡邕 六、楷書的定型和書法家——劉德升、鐘繇 ……繪畫篇 ...
秦始皇統一國家後,臣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文字,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 秦統一後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著名書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繹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會稽石刻》即為李斯所書。歷代都有極高的評價。秦代是繼承與創新的變革時期。《...
第四節 不能敲的鼓——石鼓文與其他刻石文字 (一)石鼓的坎坷命運 (二)秦始皇巡遊天下的遺址 (三)石鼓文與其他刻石文字 第五節 書同文字——秦始皇時期的文字集權統一 (一)秦始皇統一文字 (二)秦篆是圖畫文字的終結 第六節 隸體和楷書的神話傳說 (一)程邈在獄中修改大篆 (二)王次仲為楷書闖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