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刻石

琅琊刻石

是中國最早的刻石之一,刻於秦代.在今山東膠南琅琊台。刻石通高4.8米, 上寬 0.76米,下寬2米,東、南、西三面環刻,分秦始皇《頌詩》和二世《詔書》兩部分, 總計447字,1993年底始複製,翌年9月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琅琊刻石
  • 年代:秦
  • 所在地:山東膠南
  • 時間:公元前219
  • 書體:小篆
  • 收藏地:中國國家博物館
琅琊台刻石位於膠南琅琊鎮駐地東南5公里處,三面臨海,海拔183米,因刻石立台上而得名”琅琊台刻石”。史書《吳越春秋》記載:春秋時代,越王勾踐於公元前473年攻滅吳國以後,為向北擴張以稱霸中原,曾徙都於琅琊,並在琅琊築台,建“望越樓”。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東巡郡縣,曾三次親到琅琊。《史記》記載:“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南登琅琊,大樂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萬戶於琅琊台下,復十二歲,作琅琊台,立石刻,頌秦德,明德意”。
秦始皇琅琊台刻石全文如下:
維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契約父子,聖智仁義,顯白道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事已大畢,乃臨于海。皇帝之功,勤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應時劫事,是維皇帝。匡飭異俗,陵水經地。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鹹知所辟。方伯分職,諸治輕易。舉錯必當,莫不如畫。皇帝之明,臨察四方。尊卑貴賤,不逾次行。奸邪不容,皆務貞良。細大盡力,莫敢怠荒。遠邇辟隱,專務肅莊。端直敦忠,事業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節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賤。歡欣奉教,盡知法式。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撫東土,至於琅琊。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狀,丞相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繆從,與議於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過千里,諸侯備寧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亂,殘伐不正,猶刻全石,以自為紀。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遠方,實不稱名,故不久長。其身未歿,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並一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昭明宗廟,體道行德,尊號大成。群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於全石,以為表經。”
秦始皇逝世後,秦二世登位,也巡行郡縣。《史記》載“……盡刻始後所立刻石,石旁著大臣從者名”,秦二世在琅琊台始皇刻石旁又刻有“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於久遠也,如後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刻石,因明白矣。臣昧死請。制曰:‘可’。”
琅琊台刻石共497字,宋代石已殘缺,只餘84字。字型篆書,李斯書。
清乾隆《諸城縣誌》記載:“石高丈五尺,下寬六尺,中寬五尺,上半寬三尺,頂寬二尺三寸,厚二尺五寸,今存字十二行,共八十四字,字徑寸五分”。“石色黝青,紋理徹上下多成罅紋,南面迸裂五分之一”。光緒末年,石倒塌。
1922年,諸城孟昭鴻王培佑經過多年尋覓,在琅琊台附近村莊尋得殘石,遂以復原,存於縣城,解放後運至北京,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膠南市博物館存有琅琊刻石複製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