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名窯
- 作者:任世龍
- 語言:國語
- 出版時間:2016年
- 出版社:中國古代名窯
這八大名窯分別是:汝窯、耀州窯、官窯、定窯、磁州窯、鈞窯、景德鎮窯和哥窯。磁州窯 概況 磁州窯是中國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也是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在今河北邯鄲磁縣的觀台鎮與彭城鎮一帶,磁縣宋代屬磁州,故名。磁州窯創燒於北宋中期,並達到鼎盛,南宋、遼金元、明清仍繼續燒制,燒造歷史悠久,具有很...
定窯是最早為北宋宮廷燒造御用瓷器的窯場,也是宋代五大名窯中唯一燒造白瓷的窯場。定窯窯址在河北曲陽。藝術特徵 定窯之所以能顯赫天下,一方面是由於色調上屬於暖白色,細薄潤滑的釉面白中微閃黃,給人以濕潤恬靜的美感,另一方面則由於其善於運用印花、刻花、劃花等裝飾技法,將白瓷從素白裝飾推向了一個新階段。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因其主要產區在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於三國兩晉,結束於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 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龍泉窯釉色蒼翠,北宋時多粉青色,南宋時呈蔥青色,沒有開片在器皿轉折處,往往露胎...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宋代六大窯系。漢族傳統制瓷工藝的珍品。因其主要產區在浙江省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於三國兩晉,結束於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龍泉窯以燒制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
越窯青瓷是中國最早的“母親瓷”,是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內涵最為豐富的古窯系陶瓷之一。越窯瓷器胎質細膩、釉色溫潤,以青翠晶瑩名聞天下。早在唐代,“茶聖”陸羽在《茶經》中便將越窯列為唐代諸名窯之首。該館創辦人陳國楨,全國越窯青瓷收藏大家,生於餘姚,長於上海,在他18歲那年被下放到...
2017年3月20-4月20日第三屆中國鶴壁櫻花文化節鶴壁窯文化展示現場 2017年3月28日《理財收藏》雜誌組織收藏、文物等專家考察中原古代名窯活動—鶴壁窯 2018年3月22日鶴壁窯古瓷燒制技藝非遺文化進校園,走進湘江國小,倡導文化自信!鶴壁窯裝飾風格 宋金時期的白地黑花、褐黃釉刻花折沿盆最富代表性,白地黑花彩色烏黑...
洪州窯遺址的發現填補了中國陶瓷史上的空白,它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名窯的燒瓷歷史、燒造工藝,尤其是進一步探討匣缽裝燒、玲瓏瓷和芒口瓷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科學藝術和歷史價值。過去多認為玲瓏瓷始燒於“明隆慶、萬曆時期”,隋代玲瓏瓷在洪州窯遺址出土,這是中國陶瓷史上罕見一例。過去認為...
吉州窯的歷史 吉州窯是中國現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窯遺址之一。它始於晚唐,興於五代、北宋,極盛於南宋,而衰於元末,距今已有 1200多年的歷史。宋時,永和陶瓷業興旺,“辟坊巷街三市”,“七十二條花街”。錦繡鋪有幾千戶,百尺層樓萬餘家。吉州窯是中國古代黑釉釉瓷生產中心之一。所產瓷器種類繁多,已發現...
千餘年來,景德鎮制瓷業集歷代名窯之大成,匯各地技藝之精華,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手工制瓷工藝生產體系,創造了中國陶瓷史上最輝煌燦爛的一段歷史。其成就之高、影響之大、技藝之精湛、品種之齊全,是任何時代,任何其他窯場都難以企及的。景德鎮瓷器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尤其以“白瓷”最為有名...
明 呂震撰《宣德鼎彝譜》記載:“內府所藏古代名窯資柴、汝、官、哥、鈞、定”。明 朱琰《陶說》中記有:“五代、趙宋,河南有窯者鄭州、開封、陳留、陽翟、臨汝、寶豐、修武、湯陰、登封、密縣、滎陽、郟縣、魯山、鄧縣、唐河、新安、宜陽、淇縣、林縣、輝縣等二十餘州縣,鄭州窯為首。”清 寂園叟《陶雅...
越窯在東漢到南宋的一千多年燒造歷史里,經歷了創燒、發展、鼎盛和衰落的發展過程。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兩個多世紀是越窯的鼎盛時期,其生產規模、工藝水平、產品質量在各大名窯中均居領先地位。越窯青瓷在晚唐五代時被稱為“秘色瓷”。越窯青瓷精湛的技藝把雄渾豐滿的造型、灑潑的紋飾、如冰似玉的釉色融為一體,...
龍泉青瓷,浙江省龍泉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龍泉青瓷的燒制始於1700多年前,宋代達到鼎盛。是中國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燒制年代最長、窯址分布最廣、產品質量要求最高、生產規模和外銷範圍最大的青瓷歷史名窯之一。龍泉器物胎質堅硬灰白,釉層薄而透明,以“青翠欲滴,溫潤如玉”而著稱。2003年02月14日,原國家...
邛窯,中國最古老的民窯之一,是中國彩繪瓷的發源地。其價值堪比三星堆、金沙遺址,被列入國家大遺址重點保護。它始創於東晉,成熟於南朝,盛於唐,是跨越八個多世紀的中國古代陶瓷名窯。邛窯分布在我國的四川省境內,以青釉、青釉褐斑、青釉褐綠斑和彩繪瓷為主,始燒於南北朝衰於宋朝,時間躊度約800年的中國古代...
《建窯》主要以介紹陶瓷文化旅遊為主,研究的方法在儘可能匯聚研究成果和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建窯窯址實地考察,從窯爐、窯具和具體窯場的瓷片為切入點,來系統整理建窯古瓷的器形、釉面裝飾、瓷胎、圈足、底款等,從宋代建窯名瓷的起點研究產品工藝;並通過對其形成歷史名窯的文化形態、歷史和人文環境、自然狀況的...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瓷器的國家,並且源源不斷地運銷海外,對世界文化起到巨大的影響,因而博得了“瓷器之國”的雅稱。在清代以前一千多年歷史長河中,名窯遍布全國各地,各類瓷器爭艷鬥妍、燦若群星。而燒造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當首推越窯。越窯遍布山陰、會嵇 ( 山陰、會嵇今紹興市 ) 、餘姚、上虞、...
鈞瓷始於唐盛於宋, 中國傳統陶瓷燒制工藝的稀世珍品,為中國著名的五大名瓷之一,是中國歷史上的名窯奇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被譽為“國之瑰寶”。自宋徽宗起被歷代帝王欽定為御用珍品,入住宮廷,只準皇家所有,不準民間私藏。在宋代就享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縱有家產萬貫,不如鈞瓷一件”之盛譽。
這時出現了史上有名的五大名窯八大窯系。宋代五大名窯是指官窯、哥窯、汝窯、定窯和鈞窯。八大窯系是指定窯系、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龍泉窯系、景德鎮窯系、建窯系和越窯系。宋代瓷窯眾多,各具特色,是我國陶瓷史上名窯蜂起、名瓷迭出的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我國的瓷窯在元代以前南北方分布較為均衡,...
“哥窯”是中國五大名窯中惟一未解謎底的瓷窯,而哥窯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與發展對於中華民族的復興具有重要意義。研究哥窯燒制技藝成為揭開哥窯秘密的關鍵課題。眾多專家認為:當今中國,“葉氏哥窯”制瓷作坊所研究的成果在該領域最具代表性。葉氏哥窯瓷器製品能夠代表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進行交流。2...
邢窯遺址,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內丘縣、臨城縣境內的太行山東麓丘陵和平原地帶,是一處隋-五代的瓷窯遺址。邢窯遺址總面積約300餘平方公里,是中國北方最早燒制白瓷的窯場、唐代制瓷業七大名窯之一,是中國陶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其首創匣缽燒法,開創了獨特製瓷工藝和先進的燒造技術,為精美瓷器的燒製成功起到...
1988年7月28日,中國輕工部陶瓷研究所和河南省科委共同主持召開汝窯天青釉瓷鑑定會,與會陶瓷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試驗資料齊全,數據完整可靠,完成了省科委和輕工業部簽訂的科研專項契約,研究是成功的。對於恢復中國名窯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填補了中國恢復古代名窯瓷器的一項空白,在青瓷生產中具有國內外先進水平。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