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刑制史の研究》是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宮宅潔
基本介紹
- ISBN:9784876985333
- 作者:宮宅潔
- 出版社: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
- 出版時間:2011年1月
- 頁數:418
- 定價:7,000円
- 叢書:東洋史研究叢刊
《中國古代刑制史の研究》是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宮宅潔
《中國古代刑制史の研究》是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宮宅潔內容簡介本書は、最新の中國秦漢時代の制度史研究である。近年、法律條文や司法文書が相次いで出土したことにより、統一秦から漢初に到る時期の法律・制度は、その...
《中國古代刑制史研究》2016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宮宅潔。內容簡介 宮宅潔所著的《中國古代刑制史研究/簡帛研究文庫》是日本關於中國古代刑制史的新研究專著。本書利用張家山漢簡等新出簡牘資料,對中國古代特別是秦漢時期的刑制史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從腐刑和戍邊刑角度探討秦漢刑罰體系的形成歷史...
《中國古代死刑制度史》是2008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興東。《中國古代死刑制度史》對中國古代死刑制度作了全面而細緻的考察,揭示了死刑制度在中國文化發展歷史長河中的起源、發展及其演變規律。在時間與空間維度上,該書研究了從三皇五帝開始直到清朝末年上下五千年間的死刑制度;考察了中央政權管轄下和非中央...
國家の基本的な法的構造を歴史的観點から捉える「國制」の実証的研究を軸に、中國古代、とりわけ西周・春秋・戦國期における國制の推移を、新出資料の全面的採用により通時的に解明する。 〈吉本道雅〉1959年岡山県生まれ。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単位取得退學(東洋史學専攻)。立...
《中國古代葬制の伝統と変革》是勉睜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暁芬 內容簡介 本書は密閉型槨墓と開通型室墓の構造原理や前者から後者への変遷過程を発掘資料に基づいて詳細に考察し,埋葬施設における変化のメカニズムを考古學的研究によって明らかにした。それに副葬品の組成と配置,墓から出土した絵畫...
《中國古代訴訟制度の研究》是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籾山明 內容簡介 近年、秦漢時代の出土文字史料が多數獲得されている。しかし、そのテキストの正確な読解には慎重な基礎作業が求められる。本書はこうしたことをふまえ、史料の出土狀況の検証を行ったのち、當代の裁判制度、とりわけ訊問と...
魏斌,1976年10月生,山東臨朐人。歷史學博士。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中國三至九世紀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中古社會文化史。人物經歷 1994-2004年就讀於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歷史學系,文學學士、歷史學博士。2003年11月起留校...
“唐代邊疆與文化交流”研究專號 論文 唐五代北邊的內外之際與國家認同 漢唐時期中日關係中的外交文書 作為歐亞禮儀的隋唐外交禮節 “唐羅戰爭”關聯問題的再探討 規矩或率意而為?——唐帝國的馬印 唐置輪台縣與絲綢之路北道交通 和田古代遺址的重新定位——斯坦因地圖與衛星圖像的勘定與解讀 新見唐代郭晞夫婦墓誌...
《唐代の進諫から見た士大夫の治國理念》,《関西學院史學》第34號(日本関西學院大學史學會)2007年。《讀柳宗元“先友記”看唐後期士族及其文化的先進特徵》,韓國《中國古中世史研究》第十八輯,韓國中國古中世史學會編,2007年。《論中晚唐時期“直言極諫科”制舉考試的政治意義》,《中國思想與社會研究》第...
3.塗宗呈:台灣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的研究概況——以2005-2011年的博士論文為中心 書評 1.傅揚:書評:陳蘇鎮《〈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2.吳修安:書評:濱川栄《中國古代の社會と黃河》3.楊振紅:書評:渡辺信一郎《中國古代の財政と國家》4.岩本篤志:書評:余欣《中古異相:寫本時代的...
《中國古代訴訟制度研究》是201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 [日] 籾山明 。內容簡介 本書綜合了作者在簡牘學與法制史兩方面的特長,方法上採用了巨觀論說與微觀考證的有機結合,不僅勾勒了秦漢訴訟制度的框架面貌,而且有選擇地對其中若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對秦漢刑事訴訟、重要訴訟文書“爰書...
中國古代の皇帝制度の諸問題、漢唐間の國家と祭祀、皇帝祭祀の諸相・中國帝陵案內など。専門誌・単行本に発表した論文をまとめて単行本化。 金子修一 1949年5月19日、東京都に生まれる。1972年東京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科卒業。1975年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修士課程修了。同年高知大學文理學部助...
9、《秦漢官僚體系中的公卿大夫士爵位系統及其意義——中國古代官僚政治社會構造研究之一》,《文史哲》2008年第5期;被翻譯成日文:《秦漢官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公卿大夫士の爵位體系とその意義——中國古代の官僚政治社會構造研究の一》,載《大阪市立大學東洋史論叢》2008年12月第16號;10、《漢代法律體系及其...
《日本における立法と法解釈の史的研究第二巻近世》是2009年汲古書院 出 版的圖 書,作者是 小林 宏 。內容簡介 日本の「律令學」を牽引するとともに、律令研究を近世法、近代法の研究にも応用されて方法論の上でも新機軸を拓かれた小林 宏先生の古代から近代にいたる珠玉の論考を全三...
総論 中國中世史研究における立場と方法(川勝義雄,谷川道雄)中國古代中世史把握のための一視角(宇都宮清吉)古代の克服——後漢末地方豪族の動向-地方分権化と豪族(狩野直禎)後漢における知識人の地方差と自律性(勝村哲也)貴族的官制の成立——清官の由來とその性格(上田早苗)中世世界の諸相——貴族制...
《中國古代史の視點》是汲古書院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堀敏一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史研究の第一線で活躍されてきた著者が研究の現狀と今後の課題について全二冊に解りやすくまとめた。本書は、 1.時代區分論 2.唐から宋への移行 3.中國古代の土地政策と身分制支配 4.中國古代の家族と村落の四部構成...
《中國古代家族史研究》是2012年2月刀水書房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鈴木直美。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家族史研究》是一本日本人 鈴木直美 撰寫的有關中國古代家族歷史的書籍。中國古代における家族法の検討を通じて、戦國秦から前漢前期(前3世紀後半~前2世紀後半)にかけての法制上の家族形態と、家族観の展開...
筆者は古代國家の成立要件として、階級の形成と、社會に君臨する公的権力の形成の二點を挙げる。この二點は考古學的に検討可能な指標である。なお國家成立前後の時期にかんして従來は、軍事民主制・部落連盟・首長制・社會分層などの術語による説明が試みられてきたが、どれも中國古代史の実態をふまえ...
中國)を歴任。 著書: 『ゴビに生きた男たち 李陵と蘇武』白帝社[中國歴史人物選 第2巻]、1994年5月 『古代中國の刑罰 髑髏が語るもの』中公新書、1995年7月 『秦漢刑罰制度の研究』同朋舎[東洋史研究叢刊]、1998年2月 『韓非子 不信と打算の現実主義』中公新書、...
研究方向 先秦秦漢法制史、簡牘學。出版圖書 學術成果 論文 1.《亦談“隸臣妾”與秦代的刑罰制度》,《法學研究》1984年第3期。 2.《秦刑徒刑期辨正》,《史學月刊》1985年第3期。後收入《百年回眸:法律史研究在中國》第二卷(當代大陸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3.《中國古代徒刑制度的起源》...
劉欣寧,女,中國台灣著名歷史學者,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助理。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 (2002.09-2006.06),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2019年,獲第五屆“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主要學術論著 學位論文 《由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論漢初的繼承制度》(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張子俠教授の訃報に接し、深い悲しみに包まれています。張先生は中國古代史の専家であり、安徽大學歴史系主任として、日本高知大學を訪問され、ご講演をいただきました。その深い學識に、高知大學の教師、學生は深い感銘を覚えました。また先生は、高知大學との共同研究にも著手され、これから成果が期待...
「宮崎市定の時代區分論」、2011年3月5日、東アジアの現代と社會研究會、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京都 「宮崎市定の六朝貴族制研究」、2011年6月4日、科學研究補助金(基盤研究B)「最新の考古調査および禮制研究の 成果を用いた中國古代都城史の新研究」[代表:佐川英治 課題番號22320142]、東京大學、東京 「...
滋賀先生傾注精力較多的研究是傳統中國的家族法和審判法,對中國古代民事法律和民事訴訟法律見地頗深,其的法史學中情理法的協調理論對中國法律史學界影響巨大。出版圖書 主要貢獻 國內譯介 《明清時期的民事審判與民間契約》,法律出版社,1998年 《中國家族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0年 著書 1、《中國家族法の...
《刑法志》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法律史著作,中國紀傳體史書篇目名,志書的一種。始創於東漢著名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的《漢書》。此後各紀傳體斷代史多相沿用。如二十四史中的《晉書》、《魏書》、《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等...
1950年尚鉞歷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歷史教研室主任兼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歷史研究所學術委員等職。1972年,尚鉞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小組副組長,1978年任歷史系主任。尚鉞主張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歷史。中國古代史的分期是尚鉞重點研究的一個領域,史學界以尚鉞為代表的“魏晉封建論”,與郭沫若戰國封建論、范文瀾...
人彘,是漢朝呂后發明用來對付戚夫人的一種酷刑。刑罰方式是把人的手掌與腳掌剁掉,挖出眼睛,用銅注入耳朵,使其失聰(熏聾),用喑藥灌進喉嚨,割去舌頭,破壞聲帶,使其不能言語,然後扔到廁所里。有的還要割去鼻子,剃光頭髮,剃盡眉發(不只是把眉毛和頭髮剃光,還包括眼睫毛),然後抹一種藥,破壞毛囊,...
韓國磐先生是當代中國魏晉隋唐史學科和中國經濟史學科的奠基者之一,也是我國第一個專門史(經濟史)國家重點學科的主要奠基者和學術帶頭人,為中國古代史教學和研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韓先生生前為廈門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國古代史博士生導師,我國第一位經濟史專題的經濟學博士後導師。曾任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協常委...
兼任中國唐史學會理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隋唐史、敦煌吐魯番學、絲綢之路與內陸亞洲史。出版《敦煌的歸義軍時代》、《敦煌學與五涼史論稿》等著作,在《歷史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內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等刊物上發表95篇論文。已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正承擔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
李孝聰教授,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人物簡介 1947年1月26日生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1949—1968年隨父母在北京生活讀書。1968--1978年自願赴西藏支援邊疆建設,在西藏自治區地質局第四石油普查勘探大隊工作。1978年恢復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從西藏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在中國史專業修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