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人學史

中國古代人學史

本書闡釋了中國人之為中國人,非僅政治地域、生理特徵所能涵括,更在其獨立特異的文化類型,尤其是民族人文品格的特異性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古代人學史
  • 作者:尚明
  • ISBN:730005812
  • 定價::22.0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基本信息,目錄,

基本信息

圖書編號:994793
出版日期:2007-04-27
版次:1
開本:23cm

目錄

第一編 先秦——多元人學模式的創構時代
第一章 先秦儒家人學的創立與演變
第一節 孔子對儒家倫理人學的締造
一、以“仁”為本的學術主旨
二、修身以禮的精神意蘊
三、“中庸”的行為原則及論域
四、關於人性的議論及其對後世的啟迪
第二節 孟子對儒家人學的創造性發展
一、對人性的道德界定及其理論意義
二、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
三、仁學中的人道主義精神及其局限
第三節 《易傳》對儒家天人之學的建構
一、兼含“三材”而歸於人學的“易道”
二、“崇德廣業”的人生境界
三、剛以進取,慎以守身的生活態度
第四節 荀子對儒家人學的改塑
一、人性與道德背反的“性偽之分”
二、“化性起偽”的人性改造論
三、“隆禮”而“重法”的雙重規範論
第五節 《大學》、《中庸》的人學思想
一、《大學》的內聖外王思想
二、《中庸》的“中和”、“至誠”思想
第二章 道家老莊學派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 《老子》“守柔日強”的無為人學
一、與道“玄同”的虛靜心態
二、“無為”的生活方式與“聖人”心術
三、老子人學特徵概觀
第二節 莊子破除“物役”的逍遙人學
一、對“人為物化”現象的揭示與批判
二、“齊物”、“坐忘”的“無己”境界
三、安時處順的“無為”境界
四、“無待”於物的逍遙境界
第三章 墨翟、韓非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 墨子“兼愛交利”的平民人學
一、“兼愛”、“互利”的道德平等精神
二、道德理想的宗教證明
三、對儒家命定論的宗教批判
四、墨子與孔子人學同異
第二節 韓非“以利為心”的人學思想
一、“自為”的人性和人倫關係
二、對道德歷史性和道德悖論的揭示
三、揚法制、抑德治的人性論證明
第二編 漢至唐——儒家人學的昌盛與危機時代
第四章 漢代的道家人學與儒家人學
第一節 《淮南子》對道家人學的發展
一、以道家統御諸家的學術風貌
二、清靜本性的失落與復歸
三、保真與養生的主從關係
四、“通而無為”與“塞而無為”之辨
第二節 董仲舒對漢代儒家人學的開拓
一、“人理副天道”的天人觀
……
第五章 魏晉儒、道人學的融合與衝突
第六章 隋唐儒、釋、道三教人學的關係
第三編 宋至清中期——儒家人學的重構與批判時代
第七章 周敦頣、張載對道學人論的開創
第八章 程朱理學人論的創立與完成
第九章 心學人論的形成和極端化發展
第十章 事功之學對道學思潮的衝擊
第十一章 後期道學中氣論學者的人學思想
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對道學人論的批判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