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口刺筆石是產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的上志留世(S3)的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口刺筆石
- 外文名:Saetograptus zhonggouensis Wang,1977
- 形成時代:上志留世(S3)
- 產地:防城港市防城區
中國口刺筆石是產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的上志留世(S3)的化石。
中國口刺筆石是產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的上志留世(S3)的化石。特性描述筆石體較粗,背緣向腹部彎曲。胎管細長三角形。胞管直管狀,末部胞管長2.2mm,相當於寬的4倍,傾角40~50度,腹緣直,口緣平,具兩根長約1...
口刺筆石是產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安子溝的志留紀(S)的化石。特性描述 筆石體短,長在10mm以下,始部近直或微彎,橫過第一個胞管口部的寬度為0.8~0.9mm,向末部迅速增寬,8mm長度內增寬到1.5~1.6mm。胎管長錐形,...
小型口刺筆石是產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的上志留世(S₃)的化石。特性描述 筆石體小,背緣先向背部,後向腹部彎曲。胎管三角形,有纖細口刺伸出。胞管直管,腹緣直,微凸,口緣平或微內凹,在保存好的標本上可見口刺...
筆石綱在中國分布廣泛,是奧陶紀、志留紀及泥盆紀早期地層的重要標準化石之一。筆石種屬繁多,地理分布廣,地質範圍窄小,多在淺海相頁岩中,因而也是典型的相化石,對於確定地層的沉積相有重大意義。結構特徵 筆石體最初都由一個圓錐形胎管...
筆石是對筆石綱化石的統稱,是一類已滅絕的海洋群體生物,通常隸屬於半索動物門,存在於中寒武世—早石炭世。筆石蟲體所分泌的骨骼,稱為筆石體(rhabdosome)。筆石體一般大小為幾厘米或幾十厘米,較大的可達70cm或更長。筆石體的成分...
安徽擬絞筆石是發現於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十里牌的晚奧陶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筆石體始端渾圓,長12毫米,最大5.2毫米(包括刺網),大網、細網和刺網均甚發.育,但在末部細網不發.育;大網寬2.6毫米。胞管輪廓尚清楚,口緣...
Dendrograptus Hall(樹筆石) 筆石體樹枝形,分枝不規則,枝間無橫耙或絞結。正胞管直管狀,排列呈鋸齒狀,可具口刺。具根狀構造。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筆石體兩側對稱,兩個原始枝一般正分枝5~6級,可達8~9級,筆石枝通常一級...
矯弱擬絞筆石是產於湖北省宜昌市王家灣的晚奧陶世(O₃)的化石。特性描述 筆石體小,長約7mm(不計胎管刺及中軸),寬度為0.7mm(不包括刺網),最大寬度靠近末端,始端向一側(第二排胞管的一側)彎曲。胎管表皮正常,保存為細長...
筆石體呈扇形,分散角為90°,高25毫米,寬32毫米。始端具有根狀構造,此種根狀構造由四個根狀物組成,四根分開成兩組,夾角為150°。其中最長者達2.5毫米。筆石枝直或微曲,枝間近於平行,寬0.4~0.5毫米(橫過胞管口部)。...
口刺短,很快水平分叉,然後又各自上下分叉,分別向上向下彎曲,與腹刺相聯,形成刺網,刺網的網線比大網線纖細。網孔一般高0.65mm。2mm內有3個胞管。中軸直(與前面的中索並成軸索),伸出筆石體末端之外4.5mm。幼年標本保存明顯的胎...
胞管為簡單的直管,細長,掩蓋達4/5,口部略有膨大,口尖略向下彎曲,在少數胞管上有口刺向下彎曲伸出,口緣平起,最末的兩對胞管幾乎向上直立,筆石體的末端形成一個向下的凹口,在5毫米長度內有6-7個胞管。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
筆石體粗短,處自始端向末端逐漸增寬,最大寬度為3.7毫米,筆石體末端並不收縮。胎管十分長大,其頂端可達第6對胞管的口部位置,胎管口部寬0.85毫米,胎管刺和胎管口尖小而明顯,自胎管的頂端向上延伸一個粗壯而彎曲中軸,伸出...
雙頭筆石的胎管可分為原胎管和亞胎管兩部分。原胎管向頂端變細,並延伸成纖細的線管,線管被筆石體所包裹則成中軸。亞胎管口部向下成為胎管刺,其口緣可延伸成為口刺。胞管是組成筆石體的基本單位,是筆石蟲體的住室,在外形上...
可以見到少數向外平伸而又分叉的口刺。偶可見到胞管口線。在筆石體的始部10mm內有8個胞管,向上在同樣長度內一般僅有6個胞管。胎管長1mm或更小,寬0.2mm。中軸細弱,常常彎曲。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或微內凹,稍外斜,傾角約5°,末部向外呈彎鉤狀,占筆石枝寬的1/3-1/2,口向下,口緣背側具口刺,長0.5mm。胞管長1.6mm,相鄰胞管間掩蓋1/6。在最初10mm長度內有9個胞管。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筆石體小,呈卵形,長8mm,寬5mm。大網、細網和刺網均甚發.育,大網尚規則,中索及側索均曲折,形成六角形網孔。刺網呈不規則的方格形。系由口刺之間聯以橫靶而成。口刺末端一般向外自由伸出,有的口刺末端向下彎曲而前一口刺相...
樹筆石體始部具有莖和根狀構造,呈樹形;分枝不規則,枝間無橫耙和絞結物連線;胞管有正胞管、副胞管及莖胞管三種;胞管排列呈鋸齒狀,正胞管為管狀或部分孤立,排列呈鋸齒狀,可具口刺,具根狀構造。副胞管形狀不定。生活習性...
筆石體始部的性質與中國擬罟筆石相同,僅底刺比較粗壯。胎管輪廓不清楚,有的標本可以見到中軸的始端,由此推算,胎管的長度不超過1mm。胎管口部寬0.3mm左右,胎管的口緣顯著凹入,胎管刺與胎管口刺均向下垂伸。一般標本保存為薄膜...
以致筆石體呈紡錘形,始端具有胎管刺、胎管口刺和第一個胞管的腹刺,均甚細小。胞管為直管狀,口緣平,向外斜,胞管口部擴張,傾角45°,掩蓋1/2,10毫米內有15~13個胞管。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中國古網筆石是產於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臨溪的晚奧陶世(O₃)的化石。特性描述 筆石體呈紡錘形,長13毫米,最大寬度在中部,寬3.5毫米。胎管幾丁質化,長1.5毫米,寬0.3毫米,胎管刺及胎管口刺極其細微,所有網線都很細,網孔...
筆石體長而旋轉成圓環形。筆石體主幹(共通溝)寬在筆石體始部為0.2mm,末部為0.8mm。胞管較長,原胞管和筆石體主幹基本一致,有時稍為傾斜;胞管孤立部分長可達2mm,它的口部具兩個片狀口刺(刺長0.5-1.0mm),由於保存...
筆石體小,始端鈍圓形,寬1mm,向上迅速增寬,在距始端2.5mm處寬為3mm,在距始端5mm處,則寬為4.5mm。中軸近直,伸出筆石體末部以外。筆石體大網、細網發育,其中細網更較發育,刺網不發育,但每個胞管兩個(可能為)口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