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頭筆石(Dicranograptus )是一類早已絕滅的海生群體動物,因形似描在岩石上的象形文字而得名,歸入半索動物門筆石綱(Graptoli-thina)。根據筆石具複雜的莖系構造、表皮紡錘層和外皮層的存在等,與翼鰓類的桿壁蟲非常相似,一般均認為它是半索動物門的一綱,也有人認為是一個獨立的門。保存為化石的是其硬殼。
筆石體最初都由一個圓錐形胎管生出。胎管出芽生出第一個胞管,許多胞管接連生長,排成一條,叫筆石枝,一個筆石體包含一個或多個筆石枝。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雙頭筆石
- 拉丁學名:Dicranograptus
- 界:動物界
- 綱:筆石綱
- 種:雙頭筆石
- 學科:古生物學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地理分布,
基本信息
特徵:筆石體始部雙列、末部分叉成兩個單列、上斜的筆石枝,外形呈“Y”字樣,發育型式為“A”型,胎管為叉筆石式
分布及時代:歐洲、美洲、亞洲和大洋洲,中、晚奧陶世至早志留世早期。
描述:筆石體瘦小,長20mm以上。雙列部分短,長1.5~2.0mm,每側有3個胎管。始端方圓形。單列部分的軸角為40°,單列筆石枝直,胎管為叉筆石式,膝上腹緣直,膝角清楚,口緣平直、內斜,口穴袋形,有時保存呈柵筆石式的方圓形,占筆石枝寬的1/2~1/3,5mm內有6~7個胎管。
產地及層位:廣西桂林興安,上奧陶統田嶺口組Dicellograptussextans帶。
形態特徵
雙頭筆石的胎管可分為原胎管和亞胎管兩部分。原胎管向頂端變細,並延伸成纖細的線管,線管被筆石體所包裹則成中軸。亞胎管口部向下成為胎管刺,其口緣可延伸成為口刺。
胞管是組成筆石體的基本單位,是筆石蟲體的住室,在外形上它與胎管相似,但是內部結構不同。其表皮由外皮層和紡錘層兩層組成。紡錘層系由許多平行的半環條帶疊置而成,背腹兩側交接成為犬牙交錯的縫合線,其情況和亞胎管的構造相同。在樹形筆石目中發現有3種胞管:即正胞管、副胞管和莖胞管。從前一代莖胞管的口部同時芽生出次一代的3個胞管,即一個正胞管、一個副胞管和一個莖胞管。正筆石目僅有一種胞管,即正胞管,通稱胞管。這種胞管也可分為兩部分,即始部的原胞管和末部的亞胞管。原胞管相當於莖胞管,亞胞管相當於正胞管。胞管開口的一面為筆石枝的腹側,相對的一面為背側。靠近筆石枝背部,許多胞管的始部(即原胞管)互相連貫串通的地方,稱為共通溝。早奧陶世筆石的胞管,多是簡單的直管狀,但早奧陶世的中國筆石科胞管發生褶曲;在中、晚奧陶世的筆石胞管多向內側(背側)彎曲,叫內彎;在志留紀,筆石胞管多向外側(腹側)彎曲,叫外彎。正筆石類胞管的形狀變化很大,可分為十幾種胞管形狀重要。
筆石枝由胞管組成,其生長方向各有不同。以胎管尖端向上,口部向下為準,可分為下垂式、下斜式、下曲式、平伸式、上斜式和攀合式。早奧陶世的筆石以非攀合式為主,而志留紀以後的筆石全部為攀合式。
地理分布
筆石的地理分布很廣,幾乎各大洲均有發現。中國除台灣省外各省區均已發現筆石。筆石在地史上的分布時期相當長,初見於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後期絕滅。中國從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均有筆石的描述或報導,特別是奧陶紀及志留紀的筆石最為豐富。由於各類筆石的生活方式不同,其分布情況也不一樣,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生態分異的結果。一般說來,樹形筆石亞目的地理分布比較零星,地區性色彩濃厚,地質歷程比較長(從寒武紀到石炭紀都有),地層意義不大。正筆石式樹形筆石亞目,地理分布廣,地質歷程短,主要產於早奧陶世新廠期(特馬豆剋期),地層意義較大。腔筆石目、莖筆石目、甲殼筆石目和管筆石目發現的資料少,前三個目分布在歐洲奧陶紀,後一個目見於歐洲奧陶紀及志留紀和中國貴州的早奧陶世及四川的早志留世。正筆石目的地理分布最廣,地質歷程短,限於奧陶紀、志留紀及早泥盆世;其中無軸亞目(除個別分子可上延至早志留世外)僅限於奧陶紀;隱軸亞目限於早奧陶世寧國期及中奧陶世胡樂期;有軸亞目從早奧陶世寧國期至早泥盆世均有存在。由於正筆石是營漂浮生活的,因此它的地理分布相當廣泛,加之這類筆石進化迅速,地質歷程短,很多屬種成為重要的“標準化石”,對劃分和對比地層有重要意義。中國含筆石地層發育,筆石序列完整,從上寒武統到下泥盆統共建立了57個筆石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