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候補委員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候補委員,簡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的成員,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產生。政治局候補委員參加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會議時,只有發言權而無表決權,政治局委員離職時政治局候補委員依次遞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候補委員
  • 簡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 設定時間:1927年5月 
  • 產生方式:中共中央全會選舉產生 
設定歷史,歷屆名單,

設定歷史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候補委員的設定始於1927年召開的中共五大。1927年5月9日,中共五大閉幕,大會選出了31名中央委員和14名中央候補委員組成的中國共產黨第五屆中央委員會。5月10日,中國共產黨第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選舉陳獨秀蔡和森等為中央政治局委員蘇兆征張太雷等為候補委員。
1927年6月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在黨的中央機關一章規定:中央政治局由中央委員會選舉產生,中央政治局的成員包括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若干名正式委員和候補委員;政治局候補委員參加政治局會議時,只有發言權而無表決權,政治局正式委員離職時政治局候補委員依次遞補。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由中共中央全會選舉產生。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修改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二十三條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工作條例》第十條規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和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

歷屆名單

屆次
名單
產生會議
任職時間
備註
第五屆
蘇兆征、張太雷、周恩來陳延年
中共五屆一中全會
1927年5月至8月(其中周恩來至1927年5月,陳延年至1927年7月)
中國共產黨首次正式設立中央政治局
周恩來、鄧中夏毛澤東彭公達張太雷、李立三、張國燾
1927年8月至1928年7月(其中周恩來、毛澤東、彭公達、張國燾至1927年11月,張太雷至1927年12月)
第六屆
中共六屆一中全會
1928年7月至1930年9月(其中李立三、彭湃、楊殷至1928年11月))
羅登賢、盧福坦、徐錫根、溫裕成李維漢顧順章、毛澤東
中共六屆三中全會(擴大)
1930年9月至1931年1月
羅登賢、溫裕成、顧順章、毛澤東、關向應、劉少奇、王克全
中共六屆四中全會(擴大)
1931年1月至1934年1月(其中羅登賢至1933年8月,溫裕成至1931年5月,顧順章至1931年4月,王克全至1931年1月)
劉少奇、關向應、王稼祥鄧發凱豐
中共六屆五中全會
1934年1月至1945年6月
對此名單有不同說法
第七屆
中共七屆一中全會

七屆一中全會沒有選舉政治局候補委員
第八屆
中共八屆一中全會
1956年9月至1966年8月
烏蘭夫、薄一波、李雪峰謝富治宋任窮
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擴大)
1966年8月至1969年4月
第九屆
紀登奎、李雪峰、李德生汪東興
中共九屆一中全會
1969年4月至1973年8月
第十屆
中共十屆一中全會
1973年8月至1977年8月
第十一屆
陳慕華趙紫陽、賽福鼎
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
1977年8月至1982年9月
第十二屆
姚依林秦基偉、陳慕華
中共十二屆一中全會
1982年9月至1985年9月
秦基偉、陳慕華
中共十二屆五中全會
1985年9月至1987年11月
第十三屆
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
1987年11月至1992年10月
第十四屆
中共十四屆一中全會
1992年10月至1997年9月
第十五屆
中共十五屆一中全會
1997年9月至2002年11月
第十六屆
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
2002年11月至2007年10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