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儺戲形態史》是20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懷堂 。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儺戲形態史
- 作者:劉懷堂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11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10227108
《中國儺戲形態史》是20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懷堂 。
《中國儺戲形態史》是202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懷堂 。內容簡介儺戲被稱為“中國戲劇活化石”,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本書以儺戲形態為研究對象。作者通過梳理、闡述、辨正儺戲文獻以及學界研究成果,嘗試將儺戲形態...
恩施儺戲繼承了巴巫文化,並與後來的土家儺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土家族儺文化,在中國儺文化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位置,它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多元宗教,其中包括巫教、佛教、道教等元素。作為一種奇特的原始文化現象,它在三千...
武安儺戲的表演形式有舞台和街頭兩種,舞台劇保留了戲劇發展的原始形態,即說唱與表演由不同角色扮演。說唱者稱為“掌竹”,站在舞台的前角,負責介紹人物和劇情,介紹一段,表演者就表演一段,直至劇終。武安儺戲的整個演出非常程式化,...
《中國儺戲史》是2014年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國儺戲史》首次全面系統梳理儺禮制度、儺戲演變的發展規律,在學術上較為準確地辨析了“禮戲”生成、演變、遺存等基本內涵與狀貌特色。內容包括兩部分:上篇為儺禮制度史,...
《中國儺戲發展史及藝術形態研究》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朱恆夫。 內容簡介 本書經民宗局審讀,未發現違反民族宗教政策內容,批覆文號:滬新出審(2023)22號。本書清晰地勾勒了從周到當代的儺與儺戲發展歷程,對儺戲的要素和...
梅山儺戲由土著巫儺師以家傳和師傳兩系傳承,是記錄千百年來湘中歷史、文化、藝術、宗教演化過程的活性載體;是民族學、社會學、民俗學、戲劇發生學、戲劇形態學和湖湘文化研究等諸多學科寶貴的信息源。它是記錄千百年來湘中歷史、文化...
戲劇史研究中的儺戲熱 漢民族是一個重文獻的民族。有關巫風儺俗的記載泛見於經、史、子、集。經、史主要記載宮廷“大儺”的儀式程式;子、集大都記載民間“鄉儺”的形態。記載固然豐富,卻“述而不作”,缺乏條分縷析的研究。繼...
湘黔毗鄰地區所有的儺戲都由巫師演唱,唯獨“咚咚推”的演唱者是普通老百姓。他們敬奉的儺神是盤古大王和飛山大王。對於聖公,聖母的不恭,也就不足為怪了。自1995年以來,貢溪儺戲、儺技班共接待中國和日本、韓國著名專家、學者近150...
貴池儺戲是中國巫儺文化的一個流布形態,和中國其它一些地區驅疫納吉的巫術活動,雖名稱不同,但都起源於原始信仰,都把歌舞、戲劇當作是降神、媚神的儀式,並不強調娛人的作用;都把某種魂靈的依附物,如面具、木偶、草扎、剪紙或...
迄今為止廣東地區發現的唯一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儺戲。盡顯民間原始娛樂的古樸形態。儺戲表演過程中,佛、道、儒家文化交錯滲透,具有濃郁神秘的楚巫文化色彩和珍貴的藝術價值。簡介 石角儺戲,是在儺祭、儺舞、儺歌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
《儺戲藝術源流》是2011年5月1日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康保成。內容簡介 從宗教儀式到戲劇形式,是中國戲劇史的一條潛流。康保成編著的《儺戲藝術源流》是“廣東中華文化王季思學術基金、黃天驥學術基金叢書之六,通過對上述...
萍鄉擁有中國最多的古儺面具,現存七百餘枚。其中一枚出自宋代石儺面具,據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長曲六乙考證,它是“迄今全國所獨有的文物面具”。現今萍鄉農村仍有不少會雕刻繪製儺面具的工藝師。湘東區排上鄉毛園村村民陳團法家世代傳承...
儺文化包括儺廟、儺神面具、儺舞、儺戲、儺符、儺服飾、儺兵器等組成的一個複雜整體,包含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宗教學、戲劇學等許多方面的內容。來歷 贛儺,又名江西儺,是中國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歷史久遠,形態原始,品類...
任中國儺戲學研究會副會長,法人代表。 以中國古典戲劇史論、中國古代文化學、東方戲劇為主要研究方向。1995—1996年,受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的聘請,出訪日本,考察日本的民間祭禮與民俗藝能。多次出訪韓國、印度、越南、新加坡、英國等國家。主...
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長曲六乙和江西儺戲學家錢先生合著的第一部《中國儺文化通論》中說:"儺是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藝術文化的融合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它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寵兒。"儺的起源與原始狩獵、圖騰崇拜、巫術意識有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