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戲(武安儺戲)

儺戲(武安儺戲)

儺戲(武安儺戲),河北省武安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武安儺戲源於遠古時代,早在先秦時期就有既娛神又娛人的巫歌儺舞。明末清初,各種地方戲曲蓬勃興起,武安儺舞吸取戲曲形式,發展成為儺堂戲端公戲。儺戲於康熙年間在湘西形成後,由沅水進入長江,向各地迅速發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藝術風格。多數儺戲只使用鑼、鼓、鈸等打擊樂器。儺戲的腳色行當分生、旦、淨、醜。武安儺戲多數戴面具表演。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楊木等不易開裂的木頭雕刻、彩繪而成,按造型可分為整臉和半臉兩種,整臉刻繪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個臉部,半臉則僅刻鼻子以上,沒有嘴和下巴。人物按身份可分為文臣、武將、老翁、少婦、神仙等。

2006年5月20日,儺戲(武安儺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Ⅳ-8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儺戲(武安儺戲)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申報地區:河北省武安市
  • 遺產編號:Ⅳ-89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表演,角色,傳承保護,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武安儺戲,發源於夏商時期,形成於先秦時期。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關於儺的記載。武安縣固義村的儺戲是從古代儺祭、儺樂、儺舞和驅邪習俗發展而來,據村中的老者回憶,固義的儺藝表演可追溯到明代中葉,但它那古老的形式和內容,則可以推進到歷史的更深處。早期社會,人們無法抗拒自然界的各種災害,認為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存在,這就產生了鬼神的概念。於是人們把這種想像的鬼神也分為善惡,通過祭祀和表演,揚善懲惡,滿足人們征服自然的主觀願望。

文化特徵

表演

武安儺戲的表演形式有舞台和街頭兩種,舞台劇保留了戲劇發展的原始形態,即說唱與表演由不同角色扮演。說唱者稱為“掌竹”,站在舞台的前角,負責介紹人物和劇情,介紹一段,表演者就表演一段,直至劇終。武安儺戲的整個演出非常程式化,嚴格按照先後順序表演下去,有條不紊。
武安儺戲的特色之一是面具,武安儺戲中使用的面具達三四十個。最初的面具是由樹皮雕刻而成,今人多用紙糊。表演者頭戴面具和飾冠,身穿熊皮,手執戈盾,稱為“方相”,或由12個人朱發畫衣,手執數尺長麻鞭,甩動作響,並高呼各種專吃惡鬼、猛獸之名,稱作“十二舞神”,舞時有鼓樂伴奏。
最初以面具戲為主,逐步發展為儺戲、賽戲、隊戲等十餘種形式。武安儺戲以《捉黃鬼》為主,配合其演出的有隊戲(包括臉戲即面具戲)、賽戲,以及花車、旱船、龍燈、獅子舞、武術、霸王鞭、秧歌等民間藝術形式。街頭劇主要是《捉黃鬼》和其他花會。《捉黃鬼》是重頭戲,戴面具的有30個人,畫臉譜的有400多個,直接參加表演的近千人。“捉黃鬼”之所以稱之為儺戲而不是儺舞,主要是它有情節,通過捉鬼、審鬼、判鬼、處置鬼來表現了人民民眾戰勝自然災害,確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世道安寧的美好願望,同時對人們進行尊老愛幼等倫理道德教化。
《捉黃鬼》亦稱之為《跑鬼》《捉鬼》《大抽腸》,其演出形式在當地稱為隊戲。《捉黃鬼》的主要角色有四個:黃鬼、大鬼、二鬼和跳鬼。正月十五早晨7時許,大鬼持刀在前,二鬼揮叉殿後,跳鬼居中,在80名手持柳棍的村民簇擁下,押著黃鬼遊街示眾。黃鬼哆哆嗦嗦,欲進還退,不願就範。跳鬼則來回跳動,勾引黃鬼前行。就這樣進進退退,往返三次,往前挪動十幾步。直到上午11時左右,隊伍才能走到村西場上玉皇大帝神棚(臨時搭建)前。社火、戲劇表演者亦到神棚處並繞神棚轉一圈,然後戲劇角色在神棚前面對神棚圍成半圈,舉行敬神儀式後即開始演出臉戲、賽戲。各種社火也以社為單位,分別圍成三個場子進行社火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