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1950年,在毛澤東、劉少奇同志的親自主持下,中國人民大學正式命名組建。1955年,黨中央、中宣部和高等教育部決定將燕京大學新聞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劃入中國人民大學,成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新中國的正規新聞教育事業正式起步。 中國人民大學的新聞教育在黨的新聞教育事業中占有特別的歷史地位。1985年,在原新聞系基礎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正式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 簡稱:人大新聞
  • 校訓:實事求是
  • 知名校友:安崗
  • 主要院系:新聞學專業、傳播學專業、廣播電視學專業、廣告學專業
辦學條件,專業介紹,學院規模,新聞學專業,傳播學專業,研究機構,大事記,

辦學條件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業已成為業界公認的新中國新聞事業重要的人才
庫、智囊庫、理論創新基地和國內外學界、業界的交流平台。五十年來,學院共培養了7000餘名畢業生,他們為中國新聞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和《東方風來滿眼春》等在新中國歷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新聞報導,皆由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畢業生撰寫完成。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七五”以來,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是承擔國家重大課題最多、獲獎成果最多的新聞院系,許多專家學者擔任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的首席顧問。國家重點研究基地“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設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在國家重點學科評估中,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被評估為新聞傳播學科綜合實力第一名。學院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單位。21世紀是信息和傳播的時代,新聞和傳播教育在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進入新世紀以後,中國人民大學開始了建設國際一流大學的進程,新聞學院在學校的總體部署下,制定了建設國際一流新聞傳播學科的發展規劃和“十五”學科建設規劃。
人大校徽人大校徽
我們的奮鬥目標是:利用五年的改革、調整和發展,在繼續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大力發展新興學科,把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建成(1)本學科專業最齊全、最具有發展活力的全國新聞傳播人才培養中心;(2)新聞傳播學的教學與科研中心;(3)為知識經濟和媒體產業提供多種服務的智慧型中心;(4)在本學科領域擁有廣泛國際影響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為建成現國際一流新聞學院的奮鬥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新聞專業始建於1955年,以辦學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課程和教材體系完備以及豐富的教學科研成果著稱,是全國新聞專業中唯一的重點學科點。45年來,新聞專業已向我國新聞界輸送了近6000名各類專業人才,享有“國內新聞界,相逢皆人大”的稱譽。新聞學專業下設新聞史、新聞理論、新聞採訪與寫作、報紙編輯、新聞攝影五個教研室;並分設新聞攝影和新聞事業經營管理兩個專業方向。新聞學專業擁有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予權,是全國僅有兩個新聞學博士點之一。1988年,它又被國家教委評定為全國新聞學科中唯一的重點學科點。專業共開設各種層次的專業課程和學位課程40多門。它面向全國招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設有歷史新聞學、理論新學、套用新聞學和廣播電視新聞學四個研究方向。
50年代新聞系學生在製作報紙新聞專業本科的學科基礎課包括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中國新聞傳播史、世界新聞傳播史、新聞出版倫理與法規、媒介經營管理等,各專業方向核心專業課程有新聞採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攝影概論、攝影技術、圖片編輯、攝影造型技巧、網路傳播概論、網路傳播實務、網頁設計與製作、網路經營管理等。此外還可以選修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和廣告、出版專業的有關課程。學生在畢業之前,要到新聞媒體接受一個學期的實習和業務實踐。新聞專業的畢業生中,85%以上在報社、通訊社、廣播電視台或黨政機構中從事新聞或宣傳工作。新聞學專業含新聞學、新聞攝影、網路新聞三個專業方向。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畢業生照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畢業生照片
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建立於1985年,畢業生史論功底厚,綜合素質好,具有較強的採訪、報導、節目創意、策劃和製作能力。創辦以來,已送出14屆畢業生,他們大多人已經成為廣播電視台的骨幹人才。
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學科基礎課包括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中國新聞傳播史、世界新聞傳播史、新聞出版倫理與法規、媒介經營管理。核心專業課程包括廣播電視概論、廣播電視新聞採訪、電視新聞製作、廣播電視欄目編輯、廣播電視工程技術、電視攝像、紀錄片創作、播音與主持、廣播電視專題等,此外還可以廣泛選修新聞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等專業的有關課程。學生在畢業之前,要到有關新聞媒體接受一個學期的實習和業務實踐。
我院廣告專業設立於1996年,迄今為止主要為媒體廣告部或廣告公司培養策劃、創意和管理人才,已培養了一批優秀畢業生。在“十五”期間,我院將在廣告設計製作方面,尤其是在電腦廣告設計、廣告攝影等領域形成人大廣告學的特色和強項。同時,適應我國媒體產業和廣告業發展的旺盛需求,加速新課程的開發和建設。廣告學專業的學科基礎課包括新聞學概論、傳播學概論、中國新聞傳播史、世界新聞傳播史、新聞出版倫理與法規、媒介經營管理。核心專業課程包括廣告學概論、廣告策劃、廣告媒體策略、廣告創意與設計、廣告文案、廣告攝影、攝影造型技巧、圖片編輯、廣告專題研究等。此外,還可以廣泛選修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出版專業的有關課程,以及市場行銷、工商管理、經濟學等專業的課程。學生在畢業之前,要到廣告媒體或公司接受一個學期的實習和業務實踐。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歷史圖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歷史圖片

專業介紹

廣播電視傳播學專業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廣播電視專業從1983年起招收研究生。1985年在劉志筠教授的主持下開始招收本科生,並同時宣布建立專業。本專業的畢業生得到各級廣電媒體的高度評價。在已畢業的本科生中,有一些已經在廣播電視工作一線成長為中層領導,還有更多同學擔任了中央及省市級台的製片人、欄目負責人,多人獲得過全國最高級別的新聞獎項。人大廣電專業實力現已名列本學科國內教學科研的前列。
本專業的教學、研究方向是廣播電視理論與廣電新聞實務。教學兼顧廣播電視實踐操作與兩大媒體傳播理論的介紹;理論研究主要關注在該領域發展過程中傳播規律的揭示和對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進行深入思考;實務則貼近廣播電視傳播實踐展開,主要解決兩大媒體實踐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提出相關可操作性建議。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才兼備,掌握當代新聞理念、職業素養和傳播技能的高層次廣播電視人才。畢業研究生須具有紮實的新聞理論功底、較寬的知識面、較高的外語水平、較強的廣電業務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能在廣電媒體、新聞院校、新聞科研機構從事廣電新聞采編、教學與科研等工作;或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它相關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廣播電視傳播學於2009年開始設立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包括廣播電視傳播史研究、廣播電視傳播理論研究、廣播電視傳播實務研究、廣播電視數位化傳播研究、廣播出鏡與主持研究和國際廣播電視傳播研究。
廣播電視專業現擁有國內最先進的廣播電視實驗設施,包括擁有500平方米的廣播電視演播室以及先進的網真系統,廣播電視專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即可通過實驗室學習包括廣播錄音、電視拍攝、非線編輯及演播室播音主持等全部專業內容。
傳媒經濟學專業
專業概況:
本專業作為新聞與傳播學之下的二級學科,獨立進行碩士、博士招生是在2004年。但此方向在傳播學學科下一直存在並有較長歷史,由喻國明教授等領銜開拓創新,在教學、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不少成就。教學方面已為國內該領域學、業兩界培養了不少高層次人才,在科研方面,該專業人員在實證研究、市場調查、理論與實務研究等方面都有較好的建樹,若干年來推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出版了相當數量的著作、論文、研究報告等,成果在學、業兩界被廣泛認可,在全國具有領先地位。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
主要研究方向:
本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傳媒經濟理論與傳媒經濟實務。理論研究主要是解決在該學科發展過程中理論體系的完善問題,對傳媒經濟發展提出一些深入的、終極性的思考等;實務則貼近傳媒經濟實踐展開,主要解決傳媒經濟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相關可操作性建議等。
研究內容:
本專業是從經濟學角度對傳媒業的運作進行研究,以傳媒業的經濟行為為核心內容,涉及到內容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廣告資源的生產與銷售、傳媒業的產品及特性、傳媒業的盈利模式、傳媒業的政府規制、傳媒業的發展趨勢及戰略等等,產業發展當下面臨的突出問題也是研究重點。
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為傳媒業界、政府機關、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等培養高層次、與國際接軌的研究人才、教學人才和實務人才。
專業師資力量:
專業有四位教師,分別是博士生導師喻國明教授和周蔚華教授(兼職博導),碩士生導師張輝鋒副教授、丁漢青老師,以及韓曉寧老師。
對外學術交流:
在對外學術交流方面,除積極走出國門、參與學術交流外,還經常舉辦國際性、全國性論壇,其中2006年作為承辦單位之一承辦了第七屆世界傳媒經濟學大會;另外,經常聘請境外該領域優秀的研究者來學院開設課程、舉辦講座、進行交流等;此外,教研室與該領域國際知名學者皮卡德教授主持的瑞典延雪平大學媒介管理與商務運作研究所等一些科研機構建立了經常的信息交流。
主要專業課程:
主要專業課程有《傳媒產業發展研究》、《傳媒經濟研究》、《廣告經濟學》、《傳媒經濟專題研究》等。
畢業生主要去向:
已畢業的學生,博士生主要是在高校教師、高等研究機構、大型傳媒的研究部門等,碩士生主要在傳媒單位的經營部門、市場中著名的傳媒公司、以及一些大型企事業單位擔任管理型職位等。

學院規模

學院現有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4個本科專業,新聞學、傳播學、傳媒經濟學和廣播電視傳播學4個碩士學位點,新聞學、傳播學和傳媒經濟學3個博士學位點,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其中,新聞學連續三屆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7年,傳播學專業被評定為國家重點學科,新聞學院成為全國僅有的同時擁有新聞學、傳播學兩個一級重點學科的學院之一,也是我國新聞傳播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新聞學專業

一、專業概況
人大新聞學院是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領導創辦的第一家新聞教育機構,自1955年成立至今,已走過52年的歷程。這期間,安崗、羅列、余致浚、甘惜分、方漢奇、張隆棟、藍鴻文、鄭興東、成美、何梓華、秦珪等院系領導和知名教授,為學院的發展和新聞學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人大新聞學院是國內最早開展新聞學碩士和博士教育的兩所院系之一,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設立碩士點,1984年設立博士點。
新聞學專業是人大新聞學院的傳統優勢專業,在1988年和2001年兩次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又順利通過了教育部重點學科的考核評估,成為全國惟一連續三次獲得新聞學重點學科的新聞院系。1999年, 作為全國新聞學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成立,人大新聞學院成為其依託單位。
自2001年開始實施“十五”規劃以來,人大新聞學院新聞學科被連續納入國家 “211”工程和“985” 工程重點建設學科序列,學科建設的硬體基礎條件極大改善,學科綜合水平顯著提升。“十五”規劃實施之初,人大新聞學院確立了“鞏固傳統優勢、創新學科體系、實現重點突破”的學科發展戰略,經過多年努力,在理論新聞學、歷史新聞學和實務新聞學三個學科方向的建設上均取得了重大進展和一系列標誌性成果。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和中國新聞史研究兩大傳統優勢得到強化和創新,另一方面,新聞基礎理論建設、融通中外的新聞史學發展和前沿新聞業務研究,也都取得長足進步。2004年,國家教育部發布全國一級學科教育水平評估結果,我院新聞傳播學科綜合實力居全國第一位,標誌著我院向世界一流新聞傳播學院的發展目標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內容
新聞學是一門研究新聞現象和新聞傳播活動規律的科學。
新聞學專業在碩士和博士階段設有理論新聞學、歷史新聞學、實務新聞學三個主要研究方向。其中實務新聞學包括新聞採訪寫作、新聞編輯學、新聞評論學等多個分方向。
1、理論新聞學研究方向
理論新聞學主要研究新聞的本質特徵和新聞傳播活動中的各種矛盾關係以及新聞事業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社會功能和特點,它的工作原則、方法和一般規律。
該研究方向為本學科點的傳統優勢方向,在全國高校同類學科中長期居於主導地位。多年來,該研究方向的科研成果對我國新聞學科的創新與發展起到了榜樣與示範作用。在教學和科研一線的主要學術帶頭人為鄭保衛責任教授,另有楊保軍副教授。
2、歷史新聞學研究方向
歷史新聞學主要研究中外新聞出版事業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以及中外新聞界名人、名報(刊、台)史。它探討的是新聞傳播活動產生的背景及條件;其演進與發展的特點及規律;以及名人、名報(刊、台)等在整個傳媒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該研究方向在數十年的發展中一直處於國內同類學科方向的領銜地位。該研究方向曾經匯集了方漢奇、張隆棟、張之華、陳業韶、王泰玄、傅顯明、鄭超然等一批知名教授。在教學和科研一線的主要學術帶頭人為方漢奇教授、谷長嶺教授,另有趙永華和王潤澤兩位副教授。
3、實務新聞學研究方向
實務新聞學主要研究新聞採訪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等新聞業務方面的套用知識。它探討的是新聞採訪、寫作、編輯、評論等方面的技能方法和一般規律。
該研究方向也是我院的傳統優勢領域。在數十年的發展中曾經匯集了藍鴻文鄭興東、秦珪、胡文龍、劉明華、趙景雲等一批知名教授。在教學和科研一線的學術帶頭人有蔡雯責任教授、高鋼教授、塗光晉教授等。
三、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才兼備,掌握當代新聞理念、職業素養和傳播技能的高層次新聞專門人才。畢業研究生須具有紮實的新聞理論功底、較寬的知識面、較高的外語水平、較強的新聞業務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能在新聞媒體、新聞院校、新聞科研機構從事新聞采編、新聞教學與科研等工作;或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其它相關單位從事宣傳、公關、文秘、管理等工作。
四、師資力量
我院新聞學專業現有專職教師20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在該專業學術梯隊中,既有作為中國新聞學科主要奠基人、仍然活躍在學術前沿的方漢奇教授,也有鄭保衛高鋼蔡雯塗光晉、楊保軍等年富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的中青年新聞學者群。
五、課程設計
碩士生課程包括以下幾類:
(1)學科基礎課:新聞理論研究、新聞傳播史研究、傳播理論研究。
(2)專業課:新聞採訪寫作研究、新聞編輯研究、新聞評論研究、廣播電視新聞研究、新聞攝影研究等。
(3)方法課: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法、媒體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方法、媒介市場分析等。
(4)選修課:具象傳播學、暢銷書運作與管理、跨文化傳播、手機媒體研究、新聞倫理與法規研究、主持傳播學、全球化與大眾傳播、媒介融合與廣告活動研究、廣告經濟學等。
碩士生的選修課要根據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專業方向和論文寫作的需要在導師指導下進行選擇。
(5)先修課:新聞傳播史論、新聞實務、廣播電視新聞實務等。
碩士生在徵得導師同意的情況下,可以根據需要選擇2門與其研究方向相關的本科生先修課程。
六、畢業生去向
我院新聞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後,大都在新聞媒體、政府機關、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較高層次的新聞業務、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有不少畢業生成為本單位的業務骨幹。在全國新聞領域的主要獎項如“范長江新聞獎”、“韜奮新聞獎:”、“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和“中國新聞獎”等的評比中,都有我院畢業生獲獎。有的畢業生還擔負了中央新聞宣傳部門和主要新聞媒體的領導職務。一些進入新聞院校的畢業生成為所在新聞院系的教學、科研骨幹和學科帶頭人,有不少擔任了院系領導職務。

傳播學專業

傳播學是研究信息傳播和媒介運行規律的社會科學。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是國內最早開展傳播學研究與教學的單位之一,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張隆棟教授就已在《國際新聞界》上撰文引介傳播學。80年代初,新聞學院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學中正式開設傳播學課程,並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教材和科研成果。1998年,新聞學院首批被批准為傳播學碩士點和傳播學博士點,成為研究生培養的重要基地。新聞學院設有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媒介經濟研究所、新聞傳播研究所、廣告研究中心和危機傳播管理研究中心,並擁有一批全國著名的學者和導師,為在讀研究生提供了優越的學習與科研條件。
傳播學專業共設有4個主要研究方向:
1.傳播理論研究方向,包括傳播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傳播思想、傳播效果研究、傳播體制研究、危機傳播管理研究等課題領域。責任教授郭慶光是國務院新聞學科評議組成員,也是本學科第一部國家級重點教材《傳播學教程》的作者;責任教授陳力丹橫跨新聞學、傳播學兩大領域,其代表性成果《精神交往論》和《輿論學》是國內傳播研究中的經典之作。
2.視覺傳播研究方向,包括電視傳播和攝影傳播。視覺傳播是新聞學院的優勢學科領域之一,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為我國攝影界和廣電行業培養了包括“荷賽”攝影大獎獲得者在內的大批傑出人才。新聞學院作“211”和“985”重點建設項目的廣播電視演播中心即將投入使用,為視覺傳播教學和科研提供了國內一流的設備和條件。本方向的博士生導師盛希貴教授,是我國視覺傳播領域的知名學者。
3.新媒體研究方向。新聞學院自1997年起開設網路新聞傳播課程,2000年在碩士層次設立網路傳播方向。新媒體研究以“大傳播、全媒體”理念開展教學與科研活動,使學科建設不斷適應媒介技術的發展和傳播形態的變化,本方向博士生導師彭蘭教授是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並獲得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資助。
4.策略傳播研究方向。策略傳播是西方套用傳播近年興起的重要分支,也是傳播學科的國際前沿地帶,研究方向包括了公關、廣告、行銷傳播、品牌構建等多個具體學科領域。該方向的博士生導師、新聞學院院長趙啟正教授是國家形象傳播的專家,博士生導師倪寧教授是廣告傳播領域的知名學者。
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厚實的理論功底和合理的知識結構、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的複合型新聞傳播人才,畢業生能夠勝任新聞宣傳、公共關係、廣告、傳媒管理、教學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
傳播學專業有教授8 人、副教授3 人,師資隊伍實力雄厚,年齡和專業結構合理,富於學術創新精神。,我院與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北卡萊羅納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東京大學信息學環等眾多國際著名大學有著密切的學術合作關係,定期聘請著名學者來院講學,並為在校生提供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機會。
主要專業課程
方法課包括:新聞傳播學研究方法、媒介市場分析和媒體研究設計與論文寫作
學科基礎課包括:新聞傳播史研究、新聞理論研究和傳播理論研究
專業課包括:網路傳播研究、公關理論與實務、視覺傳播研究、傳媒經濟研究、 出版理論與實務、廣告理論與實務
選修課可從全校的課程中選擇;先修課包括新聞傳播史論、新聞實務、傳播實務、廣播電視實務。跨專業研究生根據自己的具體研究方向從中選擇。

研究機構

新聞傳播研究所
新聞傳播研究所主要結合新聞工作的具體實踐,為建立中國特色新聞傳播理論體系開展學術研究;為我國新聞傳媒改革提供理論支持和諮詢服務;適應信息傳播全球化的發展需要,研究我國對外新聞傳播和國際新聞傳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探討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衝擊與影響,構建新媒體傳播理論,指導新媒體傳播實踐。現任所長為陳力丹教授。
媒介經濟研究所
媒介經濟研究所主要探討各類傳播媒介的經濟運作規律和管理方法,以及媒介經濟活動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的研究;研究媒介的功能、媒介新產品的特性、傳播資源和傳播權力及配置等問題;為新聞管理部門和實踐部門提供可資參考的理論性與實踐性研究成果。現任副所長為張輝鋒副教授。
輿論研究所
輿論研究所主要以人們對現實生活和社會問題的看法、態度和意見為對象,以輿論與社會、輿論與新聞傳播的關係為紐帶,以解釋社會輿論現象、預測輿論的變化發展、探討輿論調控的基本原理、促進社會健康發展為目的,通過對社情民意及社會熱點和發展趨勢的研究,為社會決策和新聞輿論機構提供基礎數據和有價值的參考性意見。現任所長為喻國明教授。

大事記

1954年,高等教育部要求中國人民大學成立新聞系。
1955年,學校任命安崗為新聞系主任,開始建系的籌備工作,中宣部從《人民日報》社和部分省報社抽調了編委以上的幹部,到新聞系擔任教學工作。
1955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正式創建。
1958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併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
1973年,新聞系成建制整體分配到北京大學,併入北京大學中文系
1978年,中國人民大學復校,新聞系也隨之恢復,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停辦,原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成建制全部返回人大。同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1981年,新聞系設立碩士點。
1984年,新聞系設立博士點。
1988年,經校務會議討論,決定成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下設新聞系。
2000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在新聞學院輿論研究所、傳播媒介管理研究所等五個研究機構基礎上成立。
2002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十五”學科規劃啟動。中國人民大學“十五”211工程“新世紀傳播學科整合創新工程”啟動。
2004年,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科綜合實力排名本學科全國第一。
2004年,首批博士後研究人員進入新聞傳播學博士後流動站。
2005年,全國政協常委、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擔任新聞學院院長。
2005年,舉行新聞學院五十周年院慶慶典暨“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國際論壇”,發表具有國際性影響的《北京共識》。
2007年,新聞傳播學科經過教育部評審,被評為國家重點一級學科。
2007年,與美國思科公司、中央電視台合作,建立中國首個具有世界先進技術水準的“思科網真演播室”。
2008年,新聞傳播實驗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09年,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科綜合實力蟬聯本學科全國第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