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世紀通鑑

中國二十世紀通鑑

《中國二十世紀通鑑(1901-2000)(套裝共5冊)》是2002年9月線裝書局出版的圖書,中國二十世紀通鑑編輯委員會編著。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二十世紀通鑑
  • 作者:中國二十世紀通鑑編輯委員會
  • ISBN:9787801061942
  • 頁數:6832
  • 定價:1999.00元
  • 出版社:線裝書局
  • 出版時間:2002-9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二十世紀通鑑(1901-2000)(套裝共5冊)》講述了:二十世紀剛剛過去,中國社會發展演進中的往事都已經成為歷史了。把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儘快記錄下來,加以科學整理和編纂成書,這是當代史學工作者的一項重要責任。
二十世紀是中華民族從貧窮落後走向復興的時代。二十世紀初.中國還處在經濟落後、政治衰敗、備受屈辱、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的境地。經過中國人民一百年、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後近80年的艱苦卓絕的鬥爭和奮發努力的建設,中國奇蹟般地站起來了,並且大踏步地走上繁榮富強的道路,即由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經過民族民主革命,跨入社會主義社會初級階段。

作品目錄

第一冊:第一卷至第四卷(1901—1920)
第二冊:第五卷至第八卷(1921—1940)
第三冊:第九卷至第十二卷(1941一1960)
第四冊:第十三卷至第十六卷(1961—1980)
第五冊:第十七卷至第二十卷(1981—2000)
二十世紀回眸
文摘
這是中國幾千年來歷史發展的一次大飛躍,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回顧二十世紀,我們更加堅信,在二十一世紀,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必將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2月9日俄國答覆美國2月1日的外交抗議,否認損害滿洲的“門戶開放”。
2月10日出使日本國大臣蔡鈞在東京召集留日學生舉行新年會,決定成立中國留學生會,並公推蔡鈞為中國留學生會會長;會議還決定在東京創立中國留學生會館
2月11日清廷免山東濟南等26州縣錢糧。
宋慶去世四川提督宋慶,字祝三,1820年(清嘉慶二十五年)出生於一個行伍家庭。1853年在毫州(今屬安徽)參與鎮壓捻軍,因戰功升遷為總兵。1862年開始統帶裁余的臨淮軍三營,所部號稱“毅軍”。1874年,他調任四川提督。1880年,他會辦奉天防務,後移防旅順。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後,他奉調九連城,任前方各軍統領,但不久即潰敗。1895年,他被革職留任。1900年,他參與幫辦北洋軍務,八國聯軍由天津進犯北京時,其所部從北倉敗退。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因病去世後,清廷按尚書例對其進行撫恤,晉封為三等男爵。
2月12日英日同盟條約對外公布,並通告各國政府。
2月13日清廷諭準張百熙籌辦京師大學堂計畫京師大學堂管學大臣張百熙本日奏準籌辦京師大學堂計畫,大學堂先設預備科及速成科,預備科分政科、藝科,速成科分仕學館、師範館,另附設譯書局,並廣購書籍儀器。清廷命張百熙悉心籌劃,逐漸擴充,所需經費,由各省督撫認解,並派前知州吳汝綸為京師大學堂總教習,試用道張鶴齡為副總教習,候補五品京堂于式枚為總辦,編修李家駒、主事趙從蕃為副總辦(朱壽朋〈光緒朝東華錄〉第5冊,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4818-4823頁)。
2月14日浙江巡撫任道鎔奏請改求是學院為省城大學堂,並委派勞乃宣為大學堂總理。
2月15日江西巡撫李興銳奏準在省城設立工藝院,收養遊民,“教以工藝”(朱壽朋:(光緒朝東華錄)第5冊,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4824頁)。
2月16日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電奏清廷,指出俄國提出的交收東三省條約萬不可許,主張仍以請各國公斷為妥,否則仍暫緩計議。
△台灣台南博物館開館。
2月17日楊儒病逝於莫斯科任所中國近代著名外交官、清出使俄國大臣楊儒,字子通,漢軍正紅旗人,生年不詳,為同治舉人。1888年後,他歷任常鎮道、浙江溫處道、安徽徽寧池太道。1892年,他以四品卿銜任出使美國大臣,兼任出使日斯巴尼亞國(即西班牙)和秘魯國大臣。1895年,他被任命為太常寺少卿。1896年,他調任出使俄、奧、荷三國大臣。1898年,他任工部右侍郎。1900年,俄軍侵占中國東三省。1901年1月2日,他被清政府任命為全權大臣,與俄國交涉收回東三省事宜。1月17日,俄財政大臣、全權大臣維特口頭提出約稿十三條,遭到他的嚴詞拒絕。2月16日,俄外部大臣拉姆斯托夫向他提出談判約稿十二條,企圖攫取中國東北多項主權及劃中國北方為勢力範圍,並且不經討論,便要他畫押。楊儒表示,條款須無損我自主之權,方可簽字。雙方因而僵持不下。3月12日,拉姆斯托夫提出最後約稿十一條,宣稱不能再更改一字,限十五日內籤押,否則交收東三省一事將作罷論。楊儒要求繼續談判,但遭到俄國的拒絕。在此情形下,他不畏強暴,仍堅持以未奉畫押之權為由,不受俄人逼迫,繼續與俄國交涉,表現出了鮮明的愛國立場。由於各方面的煎迫,使他憂心如焚,不慎於3月22日跌傷右腿,從此一病不起。正是由於他堅持不畫押,加上各國駐華公使反對中國與俄國訂立專約,清廷沒有接受俄國提出的最後約稿,俄國吞併中國東三省的計畫破產。

作品影響

該書獲得“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

作者簡介

龔育之(1929—2007),男,原籍湖南長沙。1929年12月26日生於湖南湘潭。1948年入清華大學化學系,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10月參加工作。自1980年起先後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兼任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常務副主任,是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在學術團體的主要兼職有:中國科協常委兼促進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聯盟委員會主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長、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長、中國中共黨史學會會長等。龔育之的座右銘:人生要有追求。我追求科學,追求革命。科學是革命的力量,革命要根據於科學。
龔育之主要論著:《列寧、史達林論科學技術工作》(編譯):《關於自然科學發展規律的幾個問題》;《科學·哲學·社會》;《自然辯證法在中國》;《<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注釋本》(主編之一);《在歷史的轉折中》;《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思想解放的新起點》;《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負責第六、七章);《毛澤東思想研究的新起點》;《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旗幟下》;《從毛澤東到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二十題》;《在旋渦的邊緣》;《龔育之論中共黨史》;《龔育之文存》三卷;《黨史札記》;《重讀鄧小平》;《黨史札記二集》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