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ayavimokkho):三界內的善心一境性為“”。世間定包括近行定和安止定,是鎮伏五蓋等的敵對法。在定學中的修法只教導降伏煩惱的,是凡夫可以證得的,而出世間定即果定,只有聖弟子才可以證得,慧學才開示導至徹底解脫的出世間定。
經注
“之根本,在每入四禪定時,得解脫煩惱,故謂世間定為時解脫(巴利語:samayika—vimutti)。 ”
修習
禪那安止速行則是證入世間定的心路過程。
世間定與出世間定的區別6
所緣不同
出世間定,無論是入流果定、一來果定、不來果定、或者阿拉漢果定,它取的所緣都是究竟法,是屬於無為法的涅槃。
對煩惱的斷除不同
出世間定由於在聖道的時候,它可以徹底地把煩惱連根拔除,是徹底地根除,這稱為samuccheda- pahana 就是完全斷除了斷,稱為正斷斷。如果一個人在入果定的時候,他的聖道的解脫稱為非時解脫asamayavimokkham。而這種人他所證得的聖道和聖果是完全地已經斷除了煩惱、連根拔除,所以稱為非時解脫,就是並不是暫時性地把煩惱斷除,而是永遠性地、永恆性地、徹底性地把煩惱斷除,這種稱為非臨時的解脫,簡稱非時解脫。
果報不同
出世間定,它能夠證悟涅槃,因此,它導向解脫生死輪迴。
定、慧不同
在出世間定裡面,定和慧是均等的。正是因為如此,有時候我們特彆強調慧的作用,我們把道心和果心稱為道智和果智。在出世間定裡面,定是把心專注於涅槃,而慧則是知見四聖諦。
在七清淨(即七種修行次第的清淨)中不同
出世間定屬於智見清淨 nanadassana- visuddhi,是屬於第七種清淨。所以,第二種清淨和第七種清淨,它們中間還差了五個清淨。
行果不同
惟有一個禪修者證悟了出世間定、證悟了涅槃,這才是禪修的目標。
參見條目
注釋與引用
《清淨道論·說智見清淨品》
《清淨道論導讀》護法法師口述 陳水淵整理
《清淨道論.說取業處品》
《阿毗達摩講要·第三十七講》瑪欣德尊者
《阿毗達摩講要·第三十二講》瑪欣德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