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2005年年會

世界經濟論壇2005年年會於2007年1月26日至30日召開,其主題是“為艱難抉擇承擔責任”,共有2000多名代表參加。總部設在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自1971年創立以來,每年都召開一次論壇年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經濟論壇2005年年會
  • 活動時間:2005年1月26日
  • 主題:為艱難抉擇承擔責任
論壇演講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黃菊在世界經濟論壇2005年年會上的特别致辭
科學發展觀與21世紀的中國經濟
——在世界經濟論壇2005年年會上的特别致辭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黃菊
(2005年1月29日,瑞士達沃斯)
主席先生,
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山城達沃斯銀裝素裹,世界經濟論壇2005年年會盛況空前。有機會出席這次會議並向全體與會嘉賓發表特别致辭,我感到十分榮幸。首先,我代表中國政府,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本屆年會的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加強合作,促進發展,實現共贏,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是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很贊同“負起抉擇重任”的會議主題,願藉此機會發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目前,國際形勢正處於深刻變化之中。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總體和平的國際環境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並孕育著新的重大突破,前所未有地提高了人類認識、把握巨觀和微觀世界的能力,展現了新的發展前景;經濟全球化趨勢正在向新的廣度和深度演進,國際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加快,大大擴展了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了商品和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與最佳化配置。同時要看到,當今世界也存在一些不利於和平與發展的因素。局部戰爭和衝突仍時有爆發,恐怖主義、武器擴散、疾病傳播等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突出;重大自然災害給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巨大威脅;南北發展差距進一步拉大,新的貿易壁壘和保護主義不斷出現;能源、資源消耗大幅度增長,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問題嚴重。
  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我們應同心協力研究促進發展、破解難題之策;要順應世界發展的巨大趨勢,加強合作,共同締造世界持久和平與更大繁榮。中國堅決支持並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社會發展合作,呼籲國際社會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不懈努力:
  第一,繼續擴大經濟技術等領域的國際合作。加強資金、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人才資源等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有利於各國相互學習和借鑑發展經驗,發揮各自優勢,最佳化全球資源配置,對推動各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世界各國和地區應進一步相互開放市場,放開技術出口限制,繼續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消除各種貿易壁壘。國際社會還應該攜起手來,共同應對來自安全、自然災害等領域的挑戰。
  第二,構建資源節約型和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人類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以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發展,人類必將受到嚴厲懲罰,最終也會危及發展本身。為了我們的美好家園,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我們應該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發展道路。要提倡綠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構建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和資源節約型社會。要根據自然的承載能力規劃經濟社會發展,同時要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堅決禁止各種掠奪自然、破壞自然的做法。
  第三,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應加強多邊、雙邊貿易合作,積極推進區域經濟合作。推動多哈回合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實現“發展回合”的目標。要繼續在平等基礎上推進南北對話,充分考慮開發中國家的利益,尊重世界的多樣性,提倡國際關係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使各國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從經濟全球化中受益。要推動國際經濟、貿易和金融體制的改革,創造更好的國際經濟環境。
  第四,積極幫助開發中國家加快發展步伐。幫助開發中國家提高發展水平,儘快縮小日益拉大的南北發展差距,既是國際社會的責任,也是推動世界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開發中國家對自身發展負有主要責任。已開發國家應切實承擔和履行應盡的義務,切實減免開發中國家的債務,增加不附加任何條件的官方援助;應幫助開發中國家加強人才資源開發,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挖掘國內市場潛力,使開發中國家形成自我發展能力;應採取有效措施,減少經濟全球化可能給開發中國家帶來的風險,努力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這次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高度關注中國經濟。借這個機會,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中國經濟發展情況。
  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入了發展最快、進步最大、變化最深刻的歷史時期。1979年至2003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9.4%,居民消費水平年均提高7%,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6%,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2003年,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第一次超過了1000美元,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中國政府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果斷採取了一系列巨觀調控政策措施,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階段性成效,經濟運行中的一些不健康不穩定因素得到抑制,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勢頭。200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6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9.5%。進出口總額達到11547億美元,由2003年的世界第4位提升到第3位。目前,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左右提高到約4%;對外貿易占世界貿易總量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6%左右。
  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夠實現長期持續快速發展,主要是由於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不斷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綜合運用經濟、法律等手段實施巨觀調控。
  本世紀頭20年,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今後十幾年,我們將努力把握機遇,用好機遇,集中精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爭取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達到4萬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000美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也是經濟社會結構將會發生深刻變化的重要階段。許多國家的發展進程表明,在這一階段,有可能出現兩種發展結果:一種是戰略和政策選擇得當,經濟社會繼續向前發展,順利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另一種是戰略和政策選擇失誤,往往出現貧富懸殊、失業人口增多、城鄉和地區差距拉大、社會矛盾加劇、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導致經濟社會發展長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現社會動盪和倒退。針對今後發展中可能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中國政府研究制定了應對之策,最根本的就是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科學發展觀貫串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
  我們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涵是:堅持以人為本,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使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世世代代永續發展。為了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中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我們將重點採取以下政策措施:
  第一,大力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成長方式。能源、資源相對不足,環境承載力弱,是制約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中國政府對解決這個問題予以高度重視。我們將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努力形成有利於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用、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的產業格局。我們將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堅決扭轉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狀況,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環境保護和治理,推進資源開發與節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全社會進一步樹立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
  第二,著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制度保障。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但是在許多方面還不完善,生產力發展還面臨著許多制度性障礙。我們將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進一步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步伐,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我們將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促進國有經濟發展壯大;繼續完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投資體制改革,加快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要素市場建設,促進資源最佳化配置;加快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促進政府全面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著眼於完善巨觀調控體系,更多地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增強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三,進一步擴大開放,建立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我們將適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在更大範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中國將一如既往地信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進一步完善經濟法律法規,擴大對外開放領域。我們將繼續改善投資環境,健全法制,依法辦事,改進服務,提高效率為外商投資提供良好條件。中國政府熱誠歡迎和鼓勵外商投資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環保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歡迎外商參與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國有企業改造改組,歡迎跨國公司在我國境內設立研發中心、採購中心、生產製造基地和地區總部。中國社會穩定,國內市場巨大,勞動力資源豐富,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各國企業都可以在中國大展宏圖。
  第四,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努力使廣大民眾滿意,切實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這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條重要經驗。我們將繼續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確保人民民眾安居樂業。加大對農村地區、西部地區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逐步縮小城鄉和地區差距。我們將進一步加快發展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民眾的需求。我們將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係,使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與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相適應,在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
  21世紀的中國經濟發展,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國際環境對我國的發展比較有利,國內市場推動經濟發展的力量明顯增強,企業自主增長的機制開始形成,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物質技術基礎,這些都是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促進力量。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我們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但我們有決心、有能力戰勝困難,實現既定的奮鬥目標。我們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主席先生,女士們、先生們:
  在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各國經濟依存度提高的新形勢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國。中國的更加開放與繁榮不僅會造福於13億中國人民,也必將為世界各國提供大量投資機會和廣闊市場,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2003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進口國。2004年,中國進口總額達5600多億美元。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今後進口還會繼續增加。中國人民愛好和平、需要和平。中國堅持走和平、合作、發展的道路,決心在維護世界和平中發展自己,通過發展自己促進世界和平。中國的發展絕不會對別國構成威脅,將來即使發展起來了,也不會威脅別人。這是我們堅定不移的方針。
  作為非官方、高層次、跨領域、有影響的組織,世界經濟論壇對促進中外政府和企業交流合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世界經濟論壇與中國建立合作關係25年來,雙方的良好合作不斷擴大與深化。近年來,世界經濟論壇越來越關注中國的改革發展。中國政府對此表示高度讚賞。我們積極支持世界經濟論壇繼續發揮作用,願意與世界經濟論壇擴大合作關係。
  主席先生,女士們、先生們: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各國人民唇齒相依、命運休戚相關。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促進世界經濟更加繁榮,實現全球持久和平,建設人類更為美好的未來而共同努力奮鬥!
  謝謝大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