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企業

世界級企業指企業在所從事的行業領域中構建了核心專長,具備全球化的戰略與治理思想;其治理運營效率、產品服務品質以及企業整體價值鏈能力可以與世界頂尖企業抗衡,有能力在國內外市場與國際領先企業在產業鏈上展開競爭與合作。

世界級企業通常在已經本行業的頂尖級企業,擁有獨特的商業模式,戰略設計,戰略執行和控制和評估;職能部門擁有良好的業務流程、管理體系,以及匹配的專業技術能力和執行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級企業
  • 外文名:world-class enterprise
  • 類型:經濟術語
來源,優勢,

來源

“世界級企業”的概念最早見於1987年《電訊通訊》雜誌,但是真正使之與中國企業聯繫在一起的是美國管理學會前主席威廉·紐曼教授。這位曾經將企業戰略管理理論引進中國的學者於1995年在中國承德舉辦了一個動態一體化戰略研討班,並且提出“中國需要在競爭性行業發展自己的世界級企業”。
回憶紐曼教授在研討會上的講話,可以發現他所提出的上述看法是非常有針對性的。首先,當時的中國已經在非競爭性行業中出現了一個“世界500強”企業,但是他不認為這個國有大企業的經營規模可以反映其國際競爭力的水平;其次,作為一個後發展或者發展中的大國,中國有可能,也應該可以培育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但是培育這樣的企業應該依靠競爭,而不是制度的安排,應該依靠非國有企業而不是國有企業;最後,考慮到中國企業當時的實力與水平,他認為不應該以成為“世界500強”企業為目標,而應該先爭取在自己的行業中成為“世界級企業”,因為前者是規模和結果導向的目標,而後者是競爭力和成長路徑導向的目標。
受紐曼教授的啟發,香港中文大學的呂源教授與筆者在文獻研究和對珠江三角洲企業實地考察的基礎上,提出“世界級企業”就是那些能夠在行業競爭力上進人世界前列的企業,並於2000年撰文描述了“世界級企業”的7個主要特徵:
(1)追求相對規模的企業 當時,片面追求絕對規模的中國企業普遍採用了高度多元化戰略,分散了有限的資源、能力,這與發展“世界級企業”是背道而馳的。
(2)關注產品質量與性能的企業 雖然中國企業的主要競爭優勢是低成本,但是過分依靠低成本戰略或者長期生產低質產品的企業是不可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
(3)有能力參與全球競爭的企業 考慮到中國市場已經吸引了各個行業中的絕大多數全球化競爭者,因此,要成為“世界級企業”的中國企業必須擁有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
(4)能夠按照世界通行標準運作的企業中國企業相當部分的競爭力與政府扶持、制度和市場不完善相聯繫,但是長期依靠這些優勢或者樂在其中的企業是不可能成為世界級企業的。
(5)能夠跨國界和跨文化管理的企業 無論是從競爭的角度還是從利用資源的角度來說,要想在一個具體的行業或者產品上建立世界級的有競爭力的企業,都應該具有全球化的視野和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
(6)具有高度柔性的企業 世界級企業的競爭力來自於其發現、滿足和保持顧客的能力,因此它必須能夠及時和準確地掌握顧客的需求,必須能夠在知識資源財務資源組織結構企業文化等方面保持高度的柔性或者動態應對的能力。
(7)善於取捨和保持核心專長的企業 考慮到轉型過程中的中國充滿著機會與威脅,希望成為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企業必須高度專注,善於和勇於取捨,能夠持續在關鍵的時間將有限的資源運用於關鍵的價值創造活動,建立和保持核心專長。
1998年以後,陷入調整和反思中的中國企業愈來愈清楚地意識到回歸主業和建立核心專長的重要性,其中一些企業更是在上述思想的直接和間接影響下,開始將成為世界級企業寫進了自己的戰略意圖或者企業宗旨。例如,科龍集團和中國貨櫃股份有限公司就分別將成為製冷家電和運輸裝備領域的世界級企業寫進了自己的戰略意圖。

優勢

為什麼在中國發展市場經濟和建立真正“企業”的初期,紐曼教授就敢於大膽預測中國將會出現一些“世界級企業”呢?結合對中國“世界級企業”的案例研究與對曾明等口3研究成果的理解,現在看來他所依據的其實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事實:中國具有一些有利於培育世界級企業的“國家特有優勢”。
(1)要素成本優勢
要素成本優勢一直是被公認的中國企業競爭力的主要來源。依靠這個優勢,中國企業將西方企業的資金、技術與人才持續地吸引到沿海地區,形成了漫長的製造帶;依靠這個優勢,中國通過農村人口從內地向沿海的不斷轉移,以及將生產基地從沿海向內地逐步轉移2種方式,有可能將“飛進”中國的“候鳥產業”長時期留在中國;依靠這個優勢,中國企業能夠將西方企業經營虧損的產品迅速轉變成為進攻全球市場的有力武器,逼迫更多的西方企業退出競爭或者將經營轉到中國。當前經濟全球化與市場國際化已經部分或者全部消解了中國在土地與原材料成本上的優勢,但是中國在人力成本上的比較優勢仍將具有很強的可持續性。
(2)市場規模優勢
正如西方學者所形容的那樣,中國是一個擁有3億人口的“大象”,一旦中國消費者開始需要什麼產品,那么中國就有可能成為這些產品的製造大國。這些消費品製造行業的發展又有可能帶動相關的零配件、原材料以及設備製造行業的發展,從而使中國的更多行業上升為世界產量第一。從這個意義上說,巨大的市場規模非常有利於中國企業利用國內市場獲得規模效益和學習效益,形成世界級的成本競爭能力。
(3)市場結構優勢
中國市場的對外開放與巨大的增長潛力,使國外所有企業紛紛參與其中,提高了中國市場的競爭水平。大量性質和行事規則不同的中小企業又從低端增加了中國市場的競爭強度,因此,中國市場是全球競爭強度、動態性和複雜性最高的市場。置身於其中,中國企業不僅可以獲得大量的知識、經驗,而且可以在與上述企業的互動中歷練自己的競爭力。
(4)人才素質優勢
發展世界級企業,中國還具備其他國家所難以具備的人才素質優勢。這種優勢具體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①中國大學教育,尤其是工科大學本科教育的規模與水平是非常突出的;②外國獨資、合資與合作企業幫助中國培養了大量的中高級技術與管理人才;③大量的海外華人和海外留學生的回國投資與就業。有效地獲得和使用外資企業培養的人才和海外回國人才已經,而且還將繼續迅速地縮短中國企業與西方企業在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和商務經驗上的差距,提高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
(5)經濟轉型過程的優勢
絕大多數理論研究表明,經濟轉型中的中國企業普遍會受到制度與市場不完善因素的干擾。但是我們必需承認,在計畫經濟手段還可以發揮作用的時期,如果政府決定支持某一個行業或者某一個企業,其支持力度與行動速度可以是驚人的,於是在市場經濟仍然有待完善的階段上,企業可以從市場不完善、信息不對稱和機會不均等得到的好處也是驚人的。有效地利用這個階段上仍然存在的“機會”,也是中國企業的一種特定優勢。
經過20多年的經濟改革與市場開放,中國企業所能夠依賴的“國家特有優勢”已經發生了一些非常值得重新評價與高度重視的新變化:低成本優勢已經有所下降,而有利於創新或創造差異的優勢則正在逐步明顯地表現出來。充分利用這種具有“複合性”特點的“國家特有優勢”,中國企業有可能通過低成本實現創新,通過創新去降低成本,或者同時獲得低成本一創新優勢,從而在國際競爭中成為世界級企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