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世界征服者史
- 外文名稱:Tarikh-i Jahangushay-i Juvaini
- 作品別名:朱因尼征戰記
- 創作年代:1252年-1260年
- 作者:【伊朗】阿老丁·阿塔蔑力克·志費尼
- 作品體裁:歷史著作
- 英文名:History of the World Conquer
- 字數:65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第一卷共四十一章,主要記述成吉思汗及其子孫窩闊台、貴由、朮赤、拔都、察合台等的事跡。其中第五至七章則為畏兀兒史,第八至十章為哈刺契丹末期史。
第二卷共三十二章,第一至二十五章為花刺子模王朝史(其中第十章為哈刺契丹史),第二十六至三十一章記1229至1256年初統治波斯地區的蒙古長官(成帖木兒、闊里吉思、阿兒渾等)歷史。
第三卷共十六章。前七章為拖雷、蒙哥、旭烈兀史,後九章記亦思馬因派王朝史。
作品目錄
第一部 | 4.算端回師後哈迷爾的遭遇 |
頌詞 | 5.闊思立及其結局 |
緒言 | 6.禡桚答而和起兒漫的歸併 |
1.成吉思汗興起前蒙古人的情況 | 7.河中的征服 |
2.成吉思汗制定的律令和他興起後頒布的札撒 | 8.算端第二次回師與菊兒汗之戰 |
3.成吉思汗的興起,世界眾帝王的國土落入其手的開端——一個簡要紀事 | 9.俾路斯忽和哥疾寧的征服 |
4.成吉思汗的諸子 | 10.哈剌契丹的諸汗,他們的興起和他們的衰亡 |
5.畏吾兒地的征服和亦都護的歸順 | 11.已故的算端摩訶末一生中餘下的大事和他的事業的危難 |
6.畏吾兒歷史的續篇 | 12.算端摩訶末和大教主納速兒·里-丁-阿拉·阿布勒-阿拔斯·阿合馬之間反目的原因 |
7.亦都護和畏吾兒地的起源——據他們自己的說法 | 13.眾算端之算端的覆滅及其覆滅的原因 |
8.屈出律和脫黑脫罕 | 14.算端扎蘭丁 |
9.殉教的伊禡木——忽炭的阿老丁·穆罕默德 | 15.他在印度的歷險 |
10.阿力麻里、海押立和普剌諸地的征服,以及有關這些地區統治者的記述 | 16.算端扎蘭丁之進攻八吉打 |
11.征討算端諸地的原因 | 17.扎蘭丁和谷兒只人以及谷兒只人的覆滅 |
12.征服世界的汗征討算端的國土和訛答剌的陷落 | 18.算端返回谷兒只 |
13.兀魯失亦都出征氈的,以及氈的地區的征服 | 19.算端進攻阿黑剌忒及該城的陷落 |
14.費納客忒和忽氈的陷落以及帖木兒滅里的傳奇 | 20.算端出師和魯木的算端打仗 |
15.征服河中簡述 | 21.雅明滅里和阿格刺黑以及他們的下場 |
16.不花剌的陷落 | 22.算端的母親禿兒罕哈敦 |
17.塔剌必的叛亂 | 23.算端該牙思丁 |
18.撒麻耳乾的征服 | 24.算端魯克那丁 |
19.花剌子模的命運 | 25.八剌黑和起兒漫地的征服 |
20.成吉思汗進兵那黑沙不和忒耳迷 | 26.成帖木兒和他對呼羅珊及禡桚答而的治理 |
21.成吉思汗在忒耳迷渡河以及巴里黑的陷落 | 27.諾撒耳 |
22.成吉思汗轉擊算端之戰 | 28.闊兒吉思 |
23.成吉思汗的回師 | 29.闊兒吉思抵呼羅珊和他後來的遭遇 |
24.朵兒伯·朵黑申追擊算端扎蘭丁的征伐 | 30.異密阿兒渾 |
25.哲別和速不台追擊算端摩訶末的遠征 | 31.異密阿兒渾赴大忽鄰勒塔 |
26.拖雷征服呼羅珊簡述 | 32.花剌子模的舍里甫丁 |
27.馬魯及其命運 | 第三部 |
28.你沙不兒的遭遇 | 頌詞 |
29.世界的皇帝合罕登上汗位和世界帝國的威力 | 序言 |
30.世界的皇帝合罕出征契丹以及契丹的征服 | 1.兀魯黑那顏和唆魯禾帖尼別吉 |
31.第二次忽鄰勒塔 | 2.八赤蠻及其滅亡 |
32.合罕言行錄 | 3.七大洲的君主、賢明的皇帝蒙哥可汗登上汗國的寶座,他打開奴失兒汪的正義地毯,興復帝室的功業,制定君王的法規 |
33.合罕的宮室和駐地 | 4.登上帝國寶座後世界皇帝蒙哥可汗陛下的德行一例 |
34.脫列哥那哈敦 | 5.國之大臣 |
35.法迪瑪哈敦 | 6.世界王子旭烈兀出征西方諸國 |
36.貴由汗登上汗位 | 7.世界國王旭烈兀進兵攻取異端的諸堡 |
37.斡兀立海迷失後及其諸子 | 8.對亦思馬因人即巴特尼人教義的說明,以及該教派的歷史 |
38.朮赤及其繼承人拔都的登基 | 9.對假麻合底的聲明 |
39.不里阿耳以及阿速、斡羅思領域的征服 | 10.扎希耳之子穆思坦昔兒的登基 |
40.克列兒和巴只吉惕的騎兵 | 11.對這些事件及其原因的敘述 |
41.察合台 | 12.哈散薩巴和他的革新以及他們稱為“新宣傳”的異端宣傳 |
第二部 | 13.布祖爾格烏迷德之子穆罕默德的兒子哈散的出世 |
1.花刺子模算端朝的起源 | 14.魯坤丁·忽兒沙在他父親死後的經歷 |
2.阿老丁花剌子模沙的登基 | 15.魯坤丁下山後諸堡的情況 |
3.古耳算端們的國土怎樣落入算端摩訶末之手 | 16.魯坤丁的命運和那支人的滅亡 |
創作背景
志費尼先世仕於花刺子模王朝。花刺子模亡,其父歸降蒙古,被任為呼羅珊等州財政官。作者由於父兄的關係,未滿二十歲,就開始為當時統治中亞而赫赫一世的蒙古政府服務,並作了蒙古宮廷派駐烏水滸(今阿姆河)以西諸省長官阿兒渾的秘書。因而他有機會得天獨厚地隨從阿兒渾到處視察、旅行。在13世紀中葉,他曾三次隨同阿兒渾前往蒙古宮廷,到過貴由寡後斡兀立海迷失的行宮;到過察合台之子也速蒙哥的駐地;並於1251年前往蒙古帝國的京城—哈刺和林慶賀蒙哥汗的登基,曾在那裡住過一年零五個月之久,其間志費尼應友人之請開始撰寫《世界征服者史》。以後志費尼又跟隨旭烈兀參加了征服阿刺模堡,滅掉亦思馬因派王國的戰爭等。所有這一切,都給志費尼提供了撰述《世界征服者史》的基礎和條件。
該書是志費尼1252~1253年在蒙古國都城哈刺和林(即和林)期間開始撰寫的,他時斷時續地寫了八九年,13世紀60年代初擱筆。因擔任伊利汗國報達省長官,公務繁忙,未能寫完。伊朗學者卡茲維尼將該書分為三卷,第一、二卷為原書上卷,第三卷是原書未完成的下卷。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該書從總結穆斯林失敗的原因出發,讚揚了蒙古的軍事制度和堅忍不拔的戰鬥精神。作者認為那種平時遊牧狩獵,戰時隨軍出征的兵役制度可以充分動員老少貴賤都成為武士、弓手和槍手,根據形勢所需向前殺敵。其十進制的軍隊編組制度也可以避免其他國家僱傭軍虛報兵額的宿弊。至於其官兵的勇敢精神,作者認為既不是指望俸祿和采邑,也不是期待軍餉和晉級,而是源於戰爭擄掠的欲望。
蒙古軍隊嚴明的紀律也是其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作者指出,蒙古部民能擔負各類沉重的賦役雜稅和軍需供應,毫無怨言。蒙古將士對汗的“服從和恭順”,達到如此地步:一個統帥十萬人馬的將軍,離汗的距離在日出和日沒之間,犯了些過錯,汗只需派一名騎兵,按規定的方式處罰他,如要他的頭,就割下他的頭,如要金子,就從他身上取走金子。
對成吉思汗的軍事天才和蒙古軍隊優良的戰略戰術,作者也十分讚賞,甚至認為連亞歷山大本人都甘願給成吉思汗當學生。他描述了保存這位征戰統帥軍事思想的“札撒大典”,說每逢新汗登基,大軍調動,王公貴族們都要根據其中規定的方式去部署軍隊。作者還注意到蒙古軍隊的戰略戰術與其日常狩司,從中得到教益和訓練是士兵和軍人應盡的義務。
然而,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的代表人物和伊斯蘭教徒,志費尼在他的《世界征服者史》中大肆宣揚唯心主義的英雄史觀和天命論。他在《世界征服者史》中把王朝興亡、歷史發展的原因歸結為天命或神、真主的意志,把成吉思汗等蒙古帝王將帥當作“天命”或神的意志、真主意志的體現者和歷史的創造者。
藝術特色
由於志費尼出身於波斯的古老貴顯家族,是封建統治階級的代表人物和伊斯蘭教徒,因此他所編寫的《世界征服者史》很深地打上了封建統冶階級思想的烙印。由於志費尼的祖先曾為花刺子模王朝服務,因此志費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表露了對戰敗的花刺子模王朝統治者的同情。
例如,他在《征服者史》中把抵抗蒙古軍的花剌子模王的兒子札蘭丁塑造成一個高大的英雄形象,他利用成吉思汗所說的話,表達了對札蘭丁英勇的讚美,他還引用波斯史詩《列王紀》的詩句,將札蘭丁比作傳說中的波斯英雄魯斯塔姆。但是,由於志費尼家族從志費尼的父親開始,又歸順了蒙古征服者,為蒙古政權服務,志費尼本人和他的哥哥苫思丁都受到伊利汗的信任、重用,當上了蒙古政權的高官。因此,在《世界征服者史》中他又用不少筆墨來讚頌蒙古一軍隊和成吉思汗等蒙古統治者。例如,他讚美蒙古軍隊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最優秀的軍隊。他讚美成吉思汗說:成吉思汗才智出眾,如果古希臘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活在成吉思汗時代,他也會甘當成吉思汗的學生,在攻略城市時襲用成吉思汗的妙計;儘管成吉思汗面臨的敵人都是人數眾多、裝備精良的強大敵人,但他卻能以寡敵眾,戰勝了這些強大的敵人。至於使用華麗詞藻,引用經典、詩句,對蒙古征服者大加頌揚,那更是隨處可見。
不過,作為一部沒有最後定稿和完成的書,《世界征服者史》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書中的日期時有錯誤,前後敘述常出現重複和自相矛盾。全書結構也不謹嚴,例如,談蒙哥登基的一章,不是放在第一卷專記蒙古人的地方,而插到第三卷內,缺乏必要的連續性。作者本人又是傳統波斯文學大師,過於著重語言修飾和使用譬喻,文中常夾雜引自阿拉伯、波斯、作者祖輩及本人的詩句,哀嘆命運和天道的變化無常。
作品影響
由於作者親身經歷了眾多史實,加上與他同時代的任何其他著作者沒有像他那樣地利用親身經歷和耳嗓目睹的第一手材料寫過成吉思汗西征花刺子模以及蒙古軍征服波斯地區等歷史,因此,《世界征服者史》便成為成吉思汗及其子孫西征中亞和波斯地區歷史的權威性著作。
大多數與他同時代或晚於他的西亞、中亞的歷史學家(主要是用波斯、阿拉伯文寫作,但也有用敘利亞文,突厥文等寫作者),在編寫史書時涉及有關成吉思汗及其子孫西征中亞和波斯的歷史以及成吉思汗的後繼者窩闊台、貴由、蒙哥等的歷史時便大量採用《世界征服者史》上的材料,甚或大段大段地抄襲《世界征服者史》。
該書是研究13世紀蒙古史的基本資料之一。史料價值最高的部分是第一捲成吉思汗及其後裔史,第二卷二十六至三十一章波斯地區蒙古長官史,以及第三卷前七章拖雷、蒙哥、旭烈兀史。因為這些部分都是作者根據耳聞目睹的第一手材料寫成的,後出的歷史著作如拉施都丁《史集》、巴爾·赫布雷烏斯的《世界史略》等,都大段地採用該書上述各部分。此外,第一卷的畏兀兒史,第二卷的花刺子模王朝史,第一、二卷中有關哈刺契丹(西遼)史的記述,對研究畏兀兒史、中亞史、西遼史也有重要價值。
出版信息
留存至今的波斯文抄本散見於法國、英國、伊朗等國,其中最古老、最好的抄本為巴黎國家圖書館收藏的1290年抄本。卡茲維尼從1906年起利用巴黎圖書館所藏七種波斯文抄本進行校勘,以1290年抄本為底本,1912年出版了集校本第一卷,1916年出版了第二卷。後來他又增加另外七種波斯文抄本,共用十四種抄本校勘第三卷,於1937年出版。一、二、三卷被收載為萊頓一倫敦出版的《吉布紀念叢書》第十六卷第一至三分冊。卡茲維尼在其集校本第一卷中用波斯文寫了一篇長序,廣泛利用波斯、阿拉伯文資料對志費尼的家世、生平以及本書作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卡茲維尼的集校本,儘管有個別處尚可改進,但是具有很高學術水平,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評價。
1938至1958年,英國學者波伊勒根據卡茲維尼集校本將該書譯成英文,並廣泛汲取了巴托爾德、伯希和、柯立甫等歐美學者的研究成果,加了大量注釋。譯文質量、譯名對音以及注釋都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
該書後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名著集成》的《波斯叢書》中。按教科文組織和德黑蘭大學的協定出版,根據教科文組織的規定,英譯本由米諾爾斯基教授校訂。
作者簡介
志費尼,1226年出生於波斯的志費因省。祖輩歷任波斯舊朝的撒希伯底萬之職。他本人在20歲前已開始為新統治者蒙古人服務。他曾幾次入朝蒙古都城哈刺和林。正是在最後一次哈刺和林之行中,志費尼應友人之請,開始撰寫《世界征服者史》。後來在波斯伊兒汗王朝中擔任巴格達諸地長官二十年之久,卒於12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