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簡介
地下綜合體
特色
綠色細節
世博“
一軸四館”包括
世博軸、世博中心、中國館、主題館和演藝中心。
上海建工的施工隊伍,通過將當今國際上最先進的節能、環保、生態技術用於世博工程,使得這些建築“充滿智慧”。
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是,“一軸四館”鄰近黃浦江,按建設的計畫,在今後運營中,場館將充分利用江水源循環降溫,提高空調系統效率。而僅僅在一張世博中心的施工圖紙上,就標明了今後將使用太陽能、
LED照明、冰蓄冷、江水源、地源
熱泵、雨水收集等多項節能技術。每一項新技術,都會增加相應的施工難度。
未來,
世博主題館的頂部天窗,將直接引入陽光,牆面上還要種植7000平方米垂直綠化,為牆體保溫。為了達到“場館白天不開大功率空調”的目標,施工單位還在屋面建設
雨水收集系統,並精心施工,使雨水在回收灌溉時,能帶走建築物的熱量。
再以
世博演藝中心為例,這一工程的施工,特別注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為使園區內崛起一座“
生態建築”,演藝中心還採用了“氣動垃圾回收系統”,改變以往回收垃圾的“大功率”操作。
科技亮點
世博
永久性建築主體施工階段,一個又一個科技難題,被建設者攻克。
世博軸巨型圓錐狀“
陽光谷”,是未來園區的亮點之一。然而,它的鋼結構和巨型
索膜結構建築安裝,是世界級難題。
在全長1045米、寬約100米的世博軸上,由13根大型
桅桿、數十根斜拉索和巨大的幕布巧妙組成了中國第一、世界罕見的索膜結構建築。6個形似喇叭的“陽光谷”,其中最大的上面直徑99米,下面直徑20米,其鋼結構由1700個單元構建而成,每個單元又由3個桿件和1個節點組成,節點誤差要小於5毫米。
上海建工集團建設者經過反覆試驗與攻關,終於建成了“陽光谷”,使位於地下的千米世博軸人行步道,巧借到了“自然光”。
世博主題館的1號展館內,沒有一根柱子,視野十分開闊,為亞洲最大的無柱展示空間。而
世博演藝中心的觀眾席,可根據演出需要和觀眾容量,在4000座、8000座、12000座和18000座中進行選擇變換,舞台可根據演出內容在大小、形態及360°空間中進行三維組合。為完成這一“變幻”,建設者也是
殫精竭慮。
世博永久建築主體施工中,建設者還創出鋼結構吊裝單件最重、單日吊裝件數最多、單月吊裝噸位最高的新紀錄。此外,運用多項科技成果建設的世博公園、
後灘公園、江南廣場等,將成為一個個“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的城市“綠肺”。
勤儉理念
世博園區施工是大場面,但“
勤儉辦博”的理念深入細緻。昔日的特鋼車間和連鑄車間等舊廠房,都沒有“推倒重來”,它們將被改造成為景觀式觀演場所。
上海建工集團透露,根據設計要求,建設者已開始將原浦東鋼鐵的特鋼車間和連鑄車間的舊廠房,改造成為敞開的面積達11200平方米的景觀式觀演場所——特鋼大舞台。
此外,經過改造後的“百年老廠”
南市水廠,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高效
澄清池和臭氧活性深度處理等淨水工藝新技術,建成投產後,將向
世博園區提供源源不斷的優質水源。
規模
世博軸是一個由商業服務、餐飲、娛樂、會展服務等多功能組成的大型商業、交通綜合體。全長約1000米,寬約110米,已於2006年12月28日開工,計畫2009年底竣工。
其他信息
世博軸在+10.0米平台上有大型
張拉膜結構頂蓋和輕型
鋼結構陽光谷。磁懸浮世博車站調整至南環路南側
世博軸上,磁懸浮在經過世博軸+10.0米平台上方設定車站。在世博軸兩側的站台層下方設定站廳層,與世博軸+10.0平台相連,通過世博軸-6.0米層與軌道7號線、8號線換乘。磁懸浮車站從世博軸玻璃頂蓋下方經過。世博軸玻璃頂蓋與車站頂蓋連為一體。
理念
世博軸在設計中充分引入生態、環保和節能的理念,並大幅度採用環保節能新技術,如通過
陽光谷及兩側草坡把綠色、新鮮空氣和陽光引入各層空間;同時利用地源熱泵、江水源熱泵、
雨水收集利用等。據悉,陽光谷收集的雨水儲存在地下室底板,經過處理既可以用於灌溉與清潔,又有效地節約了水資源。
世博園區將展示當今國際先進的節能、降耗、環保和生態等綠色建築設計理念。承擔著近八成世博工程建設任務的施工隊伍,將“綠色世博”與“科技世博”對施工技術提出的新要求,轉化和體現在施工過程的各個環節上,確保世博工程建設“過程精彩,結果精彩”。
意義
世博會期間,
世博軸是
世博園區空間景觀和人流交通的主軸線;世博會後,將成為上海第三個市級中心的都市空間景觀和城市交通主軸,提供市民活動、商業服務、交通換乘的空間。世博軸在+10.0米平台上有大型
張拉膜結構頂蓋和
輕型鋼結構陽光谷。
磁懸浮世博車站調整至南環路南側世博軸上,磁懸浮在經過世博軸+10.0米平台上方設定車站。在世博軸兩側的站台層下方設定站廳層,與世博軸+10.0平台相連,通過世博軸-6.0米層與軌道7號線、8號線換乘。磁懸浮車站從世博軸玻璃頂蓋下方經過。世博軸玻璃頂蓋與車站頂蓋連為一體。
技術
世博軸的空調系統與廣泛使用的中央空調不同,是由德國
舒爾茨公司 (SCHOLZE Cons
ulting GmbH) 設計的環保節能方案。世博軸的空調系統是利用
黃浦江的江水能源,採用江水源提供了全部空調能源,其中江水源占70%、地源占30%。夏天,江水源熱泵和地源熱泵作為空調系統冷熱源,省去了
冷卻塔補充水;冬天,江水和地理管散熱器作為熱泵系統的高溫熱源或低溫熱源。通俗的說,是用江水源熱泵和
地源熱泵取代了傳統的帶有冷卻塔的冷水機組和鍋爐,用江水取代了空氣進行換熱。夏天,我們把熱氣傳導至黃浦江水裡;冬天,則從江水裡吸收熱量,這種空調系統有助於減輕城市的
熱島效應。儘管由於換熱作用江水在夏天吸收了熱量,冬天排出了熱量,但
是由於流量很大,所以江水的溫度並不會因此受到影響,生態系統也不會因此遭到破壞。
世博軸是世博園區內唯一一個全部使用
地源熱泵技術的空調冷熱源系統集成的項目。經初步測算,世博軸自來水替代率達到50%以上,運行費用比常規空調系統降低20%以上,空調冷卻水節約率100%,
春秋季自然
通風節能率50%以上。
工程特點
建築形態與節能技術相結合
(1)、開敞空間、自然通風 。(2)、地下室綠坡延伸室外。(3)、膜結構遮陽頂棚。
(4)、節省建材,大量套用清水
混凝 土飾面和薄鋪裝塗料。
建築設計
世博軸不僅僅是簡單的一條軸線。它是一條長達千米、規模宏大的半敞開式建築,分地下兩層、地上一層以及頂篷,裡面設定了觀景、休閒和商業區域。當然更重要的是它通達的交通功能——從世博軸的空中平台或地下通道,參觀者可以很方便地來往於中國館、
浦東主題館群、世博中心、
世博演藝中心等
世博園區最重要的建築之間;世博軸還與橫穿浦東世博園區的高架步道連通,是園區內的交通樞紐,參觀者進入園區後可由此通達不同的片區參觀。特鋼大舞台特鋼大舞台是一座利用原上鋼三廠特鋼車間舊廠房改造而成的演出場所。它位於浦東 B片區世博公園內,面積1萬餘平方米,觀眾席3500座,設計為一處敞開的景觀式演出場所。映襯於
浦江岸景和世博公園的優美環境中,特鋼大舞台呈現出別具一格的藝術氣息。因為擁有舉辦各類
慶典性演出的功能,特鋼大舞台將是舉辦各類重大活動以及其他大型主題活動的主場地。
大型船塢很少有人聽說過,原本屬於工業設施的大型船塢也可以用作為演出場所。2010年的
上海世博會園區就將實現這個大膽的構想。在世博
浦西園區的D片區是浦江工業遺址的保存區,世博規劃利用了保留下來的三個船塢、兩個船台,並將周邊部分改建成開放的廣場空間,形成了一個面積近6萬平方米的活動場地,可同時容納8000人進行娛樂休閒、演藝展示等各種文藝演出活動。相信這樣一處特殊形態的舞台設計一定會令參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根據規劃,除了上述的活動場地之外,世博園區內還有許多可用於公眾休憩和文化演藝活動的場地,大大小小共有30餘個,約占到園區總面積的十分之一。
全面施工
世博軸工程自2006年12月開工以來,克服了工程體量龐大複雜、頂棚方案調整、“
陽光谷”及
索膜結構設計製作、地下空間施工量及風險控制等一系列難度巨大的設計和施工難關。經過22個月的奮戰,工程18萬平方米地下空間結構已大部分完成,地上10米高的平台結構形象工程也已完成1.6萬平方米。
世博軸“陽光谷”鋼結構的吊裝施工,標誌著世博軸工程建設開始從地下向上部主體形象工程轉變,從單一工程向複雜工程施工轉變,從單一工種向多工種全面施工轉變,也標誌著世博軸
索膜、
玻璃幕牆、機電安裝、地源熱泵、江水源空調等各項專業工程即將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作為
上海世博會園區內最大的單體工程,世博軸總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5萬平方米,其中地下空間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約7萬平方米。工程總投資約35億元人民幣。
世博軸的全稱為
世博軸及地下綜合體工程,既是上海世博會園區的中央交通景觀軸線,也是連線園區內
中國館、主題館、世博中心、演藝中心等四大永久性場館及周邊7號、8號軌道交通線的主要通道,同時還是世博會園區的主出入口。據悉,世博軸在世博會半年會期結束之後,將發展成為集商業服務、餐飲、娛樂、交通換乘、會展服務於一體的多功能、特大型的交通商業綜合體。
陽光谷
上海世博園區裡的“大動脈”
世博軸已初現風采。在這條長約1000米、寬約100米的大道上,錯落有致地分布著6個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倒錐形鋼結構,它們有一個溫暖的名字,叫“
陽光谷”———顧名思義就是讓自然光灑落“谷底”。6個“陽光谷”造型各異,尺寸也不盡相同。它們的上部開口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那么大,整體高40多米,有十多層樓高。整個建築像一朵玻璃的喇叭花從地下悄然綻放,晶瑩剔透。世博會期間,每個“陽光谷”內部都將以一種自然資源(火焰、樹木、大地、水、金屬和大氣)為主題,通過庭院表達,體現自然與技術的交融。當陽光、空氣、雨水等來自天空的要素,被這些“開放的花朵”引入地下空間時,
世博軸上平添了幾分浪漫氣質。
視覺美感之外,“
陽光谷”還蘊藏著重要的科技理念———營造舒適的“綠色地下空間”。它不但把陽光從40多米的空中“採集”到地下,也把新鮮空氣運送到地下,既改善了地下空間的壓抑感,還實現了節能。此外,雨水也能順著這些廣口花瓶狀的
玻璃幕牆,流入地下二層的積水溝,再匯向7000立方米的蓄水池,經過處理後實現水的再利用。這些水將滿足“陽光谷”兩側下沉式花園的灌溉,並可用作廁所沖洗。據估計,通過“陽光谷”的收集,可以使
世博軸的生活用水量打個“對摺”,足足省去5萬立方米。
陽光透過玻璃直射下來,會很熱嗎?世博軸將通過噴霧、利用
自然風、採用
黃浦江水源和熱地泵等環保的降溫方式,保證遊客能舒適地徜徉世博軸。此外,世博軸的“膜結構”也能起到很好的遮陽效果。頭頂上的這些“大傘”由69塊巨大的白色膜布拼裝組成,總面積達6.8萬平方米,使用壽命30年,雖然厚度僅為1毫米,設計張拉力卻達到了世界最高強度:每米5噸。這種膜的特別之處在於最大風擺達到上下3米,大風吹來,膜布就如同雲朵隨風飄舞。
“
陽光谷”的鋼結構和膜結構一起,剛柔並濟。這種最先進的技術賦予了
世博軸“溫柔”的人性化特質。6個“陽光谷”共有1萬多個鋼結構節點,每個節點上都有4—6個桿相交,仿佛一個張開的手掌。這些節點的拼接,哪怕出現一點小誤差,就會最終導致“喇叭花”上部無法封口,因此對建築精度要求相當苛刻,具有世界級的難度。然而,隨著“
陽光谷”的成功建造,這種高難度的節點技術已被再次運用到
黃浦江對岸園
世博區的一個水門的建設中。
世博軸分為地上兩層、地下兩層。當你信步在這個巨大通道里,面前是豁然灑下的陽光,抬眼望去是
朗朗天際。關注人、自然、技術的相處之道,“連線天與地”,這就是世博軸賦予人的感動。據悉,這個28萬平方米的建築,將在世博會後成為繼人民廣場、
陸家嘴之後的第三個市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