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

不著

不著,指不顯揚;不執著,無掛礙。語出《孟子·滕文公下》:“ 楊 、 墨 之道不息, 孔子 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著
  • 拼音:bù zhē
  • 注音:ㄅㄨˋ ㄓㄠˊ
  • 語出:《孟子·滕文公下》
引證解釋
1. 不顯揚。
《孟子·滕文公下》:“ 楊 、 墨 之道不息, 孔子 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
2. 不執著,無掛礙。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上善以虛懷為本,不著為宗。” 宋 梅堯臣 《寄隱靜山懷賢長老》詩:“高僧心不著,一似五峯雲。”
3. 不用,無須。
唐 王建 《三台》詞:“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紅鸞扇遮。”
4.“做……不著”。
是近代漢語中的一種凝固結構,有“花費”之義。明清白話作品中屢見。如,《留鞋記》:“則做我銅錢不著,日日來買胭脂,若能夠打動她,做得一日夫妻,也是我平生足願。”《鼓掌絕塵》第三十五回:“學生便做三百兩銀子不著,只要做了秀才……也是心下快活的。”又第三回:“明日午後進城去,做五分銀子不著,弄下一付大頭和尚”又第十三回:“如今爹爹做三五十兩銀子不著,就在這荊州中替孩兒娶一房媳婦。”
李漁《蜃樓志·述異》:“做幾日工夫不著,就去試一試。”
《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總是做他本錢不著,我而今辦著一個東道在府里,……你看著機會,就與他成了事”
《三刻拍案驚奇》第十七回:“如今做庚盈不著,等他收拾了這兩個吧!”“做庚盈不著”指花費庚盈的錢。後文庚盈道:“叫我仔么!這天理人心,虛得實不得。我多大人家,做得一個親,還替人家斷送得兩個人?”可說明此意。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而今拼得獻些殷勤,做工夫不著,磨他去,不要性急。”上述諸例中,“做……不著”皆為固定結構,特別是末二例“做工夫不著”、“做兒日工夫不著”更可證,
《鼓掌絕塵》應作“做些閒暇工夫不著”,不當斷開。
5.不著(bu zhe)。
河南方言,著一般讀四聲,意思為:不知道。在河南,特別是問問題的時候,對方不知道怎么回答,經常會聽到。
示例:甲:“你知道去洛陽往哪個方向么?”
乙:“不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