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空供養寶菩薩

不空供養寶菩薩

佛教術語,菩薩之一,梵名 A^rya^mogha-pu^ja-maN!i。又作不空供養菩薩、供養寶菩薩。位於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蘇悉地院南方之第五位。此菩薩主以蘇悉地之功德寶慧施予法界為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空供養寶菩薩
  • 外文名: A^rya^mogha-pu^ja-maN!i
  • 簡介:密號如意金剛
  • 名稱:菩薩
  • 拼音:pú sà 
  • 注音:ㄆㄨˊ ㄙㄚˋ
  • 菩薩分類:除依悟解之淺深
簡介,基本解釋,菩薩分類,

簡介

不空供養寶菩薩不空供養寶菩薩
密號如意金剛,種子為[fan(om!)](om!),三昧耶形為寶珠或三股杵。其身呈肉色,左右共四臂,分別持蓮華(上置寶珠)、索、劍、三股戟,跏坐赤蓮華。供養:每日3柱香(青龍寺儀軌卷中、胎藏界曼荼羅尊位現圖抄私卷五、秘藏記、胎藏界七集卷中、諸說不同記卷六、兩部曼荼羅義記卷三)p977FROM:【佛光大辭典】 。
【名稱】:菩薩
【拼音】:pú sà
【注音】:ㄆㄨˊ ㄙㄚˋ

基本解釋

◎ 菩薩 púsà
(1) 梵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華譯為“覺有情”,就是能自覺又覺他的有情。菩薩的意思,還有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等。開士者,以法開導眾生之士;始士者,開始覺悟之士;高士者,高明之士;大士者,實踐大乘佛法之士。供奉:每天三柱香,農曆十八,十五日、 (2) [Buddha]:泛指佛(3) [Buddhist idol]:泛指某些神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薩計較起來了。——《儒林外史》(4) [a kindhearted person]:比喻心腸慈善的人
菩薩(巴利語bodhisatto)菩薩:巴利語bodhisatto音譯之略。bodhi, 古音譯作菩提,乃覺悟之義;satta意為有情,或作執取。菩薩即追求覺悟的有情,或對菩提的執取。
諸經義注中說:
“Bodhisattoti paõóitasatto bujjhanakasatto, Bodhi-saïkhàtesu và catåsu maggesu satto àsatto laggamànaso'ti bodhisatto.”
“菩薩者,即賢智的有情,覺悟的有情,或對稱為菩提的四種道的執取、執著、心追求為菩薩。”(D.A.2.17)
“Dãpaïkarassa hi bhagavato pàdamåle aññhadhamma- samodhànena abhinãhàrasamiddhito pabhuti tathàgato bodhiyà satto laggo ßpattabbà mayà esàûti tadadhigamàya parakkamaü amu¤cantoyeva àgato, tasmà bodhisatto'ti vuccati.”
“在燃燈世尊的足下時,因具足八法並成就了至上願開始,執取、執著如來的菩提:‘我應證得此!’為了證悟它而不放棄地努力達成,所以稱為菩薩。”(M.A.1.35; A.A.2.104)
佛陀在尚未證悟正自覺之前稱為菩薩,或者說菩薩是指必定將證悟佛果的有情。在巴利經典中,菩薩通常也專指我們的果德瑪佛陀自從獲得燃燈佛授記以後,直至在菩提樹下覺悟這段漫長輪迴過程中的生命。
根據上座部佛教,只有獲得了佛陀的授記之後才是真正的菩薩。雖然菩薩有能力在遇到活著的佛陀時即證悟阿拉漢果,但由於他放棄了斷除煩惱、成為佛弟子的機會,所以仍然還是凡夫,還是會因為不善業的成熟而投生到畜生、鬼,甚至地獄等惡趣,就如《本生》中菩薩的故事一樣。
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是協助佛傳播佛法,救助眾生的人物。菩薩在古印度佛教中為男子形象,流傳到中國後,隨著菩薩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對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漸轉為溫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薩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國的貴族的服飾裝扮,顯得格外華麗而優雅。 在佛教初創的小乘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創立後,根據“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都稱之為菩薩。後來這個名稱更加擴大化、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迴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菩薩分類

除依悟解之淺深而有不同之菩薩階位外,《菩薩地持經》卷八菩薩功德品亦舉出菩薩有十種:1. 種性-未得淨心。2. 入-發心修學。3. 未淨-已入而未達淨心地。4. 淨-入淨心地。5. 未熟-淨者未入畢竟地。6. 熟-入畢竟地。7. 未定-熟者未入定地。8. 定-已入定地。9. 一生-次第得無上菩提。10. 最後身-此生得無上菩提。此外,復分在家與出家、生身與法身、退轉與不退轉等。  一念惡即此岸,一念善即彼岸,善惡皆拋即菩薩。  菩薩修六度之行,稱作“菩薩行”;以達佛果為目的之教,稱為“菩薩乘”;菩薩應持之戒,稱為“菩薩戒”。
(術語)具名菩提薩埵 Bodhisattva,又曰菩提薩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謂是求佛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大乘義章》十四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法華文句》二曰:“菩提此言道,薩埵此言心。”《法華經》(隋代嘉祥疏)一曰:“菩提雲道,是無上正遍知果道也。薩埵言眾生,為求果道故名道眾生也。”《法華玄贊》二曰:“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求菩提之有情者。故名菩薩。”《佛地論》二曰:“緣菩提薩埵為境,故名菩薩。具足自利利他大願。求大菩提利有情故。”又曰:“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淨名疏》一曰:“菩提為無上道薩埵名大心。謂無上道大心。此人發大心為眾生求無上道。故名菩薩。安師雲開士始士。又翻雲大道心眾生。古本翻為高士。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今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台戒經義疏》上曰:“天竺梵音摩訶菩提質帝薩埵。今言菩薩。略其餘字。譯雲大道心成眾生。”《等不等觀雜錄》一曰:“菩薩之薩字,說文無之。今有人改作[薩-產+夆],謂是薛字之假借也。又有寫作殺,更可駭也。考字典從薩,與古經不符。經中從廿從阝從立從生,當是譯經時所撰,良有以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