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是指經常規消化內鏡(如胃鏡、結腸鏡)檢查和X線鋇劑檢查,或小腸CT檢查不能明確病因的反覆性或持續性消化道出血,約占消化道出血的5%。表現為反覆發作的缺鐵性貧血和糞隱血試驗陽性,或有黑便、血便或嘔血等肉眼可見的出血。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常見病因:炎症、血管病變、寄生蟲感染、憩室病及腫瘤
- 常見症狀:急性出血表現為嘔血、黑便或便血,慢性間歇性出血表現為反覆發作的缺鐵性貧血
病因
臨床表現
檢查
仔細詢問病史,包括目前症狀、既往史、用藥史及家族史等。如OGIB患者有消瘦或梗阻症狀,提示小腸疾病的可能性大;老年患者如有腎病或結締組織病等,則血管病變的風險較高。詳細可靠的病史和體格檢查有助於降低漏診率。
2.實驗室檢查
慢性間歇性出血的患者,實驗室檢查可見紅細胞計數減少,血紅蛋白含量降低。部分患者可有糞隱血試驗陽性。
3.影像學檢查
(1)小腸鋇劑檢查:鋇劑造影對OGIB診斷率不高,且假陰性率較高。懷疑有小腸腫物或腸腔狹窄時不能選擇小腸鋇劑檢查。(2)內鏡檢查:①常規內鏡是OGIB患者初步檢查。初次檢查陰性者,因病灶微小、位置隱蔽或檢查經驗不足等造成漏,必要時可重複內鏡檢查。②膠囊內鏡(CE)是小腸疾病的一線檢查技術和OGIB診斷的主要方法。懷疑有小腸腫物或腸腔狹窄時不能做此項檢查。③雙氣囊小腸鏡(DBE)屬於侵入性檢查,與CE檢查在OGIB診斷中有互補的作用。
(3)CT、MRI檢查:可顯示病變及毗鄰血管、淋巴結之間的關係,有利於手術前的評估,適合不能耐受內鏡檢查或內鏡不能通過的患者。
(4)血管造影:是一項有創性檢查,適用於活動性出血(出血速率≥0.5ml/min)的患者。
(5)核素掃描:僅對活動性出血(出血速率≥0.1ml/min)有診斷價值。
(6)外科手術或術中內鏡檢查:外科手術是OGIB最後的檢查手段,主要適用於不能成功進行上述各項檢查或大出血者。
診斷
患者多有小腸病變、寄生蟲感染、膽道出血等病史及嘔血、黑便或便血等表現,實驗室檢查可見反覆發作的缺鐵性貧血和(或)糞隱血試驗陽性。
2.出血部位及病因判斷
①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判斷可能出血的部位,重複內鏡檢查,以免漏診。如仍不能確定出血部位,再行CT血管造影或核素血管造影檢查。②對活動期出血的患者,上、下消化道內鏡檢查為首選,發現出血部位可以同時干預止血治療,也可通過99mTc標記自身紅細胞進行核素掃描顯示出血部位,但不能確定出血原因。③對急性OGIB採取手術探查者,術中用內鏡尋找出血部位,有助於手術定位。
治療
1.對症治療
根據患者的臨床狀態、出血速度及併發症情況給予適當的補液及輸血治療;對病變部位不明或病變瀰漫,且不適用內鏡、外科手術或血管造影栓塞治療者,可考慮藥物治療,包括生長抑素、促紅細胞生成素等。
2.病因治療
病因一旦明確,即可進行病因治療。一般來說,腫瘤多需手術切除,息肉可在內鏡下摘除,炎症則給予抗炎治療。各種潰瘍或血管病變出血,可行內鏡下止血或血管造影栓塞病變部位的血管以止血。
3.手術治療
對大量活動性出血,內科治療無效且出血部位明確者,可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