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巴克哈的父親是全城打掃夫的頭子,是不可接觸的賤民,住在賤民區。十八歲的巴克哈,代替年老多病的父親,專門打掃茅坑。這是一個秋日的早晨,半睡半醒的巴克哈被人叫起,在人們的罵聲中起勁地打掃茅坑。當他精疲力竭地回到家中時,連一口水也沒有。妹妹莎喜妮趕忙頂著水壺去井邊。這口井只許高級種姓者使用,一群賤民只好站在井旁等待汲水者的恩賜。一個瘦弱的和尚來打水,他貪戀莎喜妮的姿色,給她打了水,但要她去寺廟打掃天井。
早飯後,巴克哈拿著工具去打掃寺廟,路途中不小心碰了一個人,那個被碰的印度教徒,大驚小怪,誣賴巴克哈玷污了他,罵巴克哈是畜牲,還打了他兩耳光。巴克哈忍氣吞聲,不敢辯解。
在寺廟時,瘦和尚調戲莎喜妮,莎喜妮不從,和尚反而誣她玷污了寺廟,巴克哈和妹妹氣憤難忍,只得趕快走出廟門。妹妹回家去了,他就一邊打掃陰溝,一邊沿街乞食。一個女人從樓上把薄餅丟在陰溝里,還痛罵他一頓,巴克哈也只好從陰溝里拾起那濕膩膩的餅子,拿回家中。巴克哈十分苦惱,午飯後就出去同兩個朋友(一個洗衣工人的兒子,一個皮匠的兒子)一塊無所顧忌地玩了一會。下午回家時,被父親大罵一通,他一氣之下,走出家門。
巴克哈出門後,碰上在印度傳教的英國傳教士哈契遜,勸他皈依基督。巴克哈始終弄不清楚基督是何許人,感到莫名其妙,十分厭煩,掙脫了這位教士的糾纏。他隨著人群,來到廣場,聽聖雄甘地的講演。甘地講演的內容是關於“神的兒女”(即對不可接觸的賤民的稱呼)的問題,他主張廢除不可接觸性的罪惡習俗,但又要求賤民必須使自己清潔,戒除惡習。甘地走後,一位年輕的詩人批評甘地是“偽君子”。他主張採用機器,裝置衛生設施,使打掃夫轉業。巴克哈拿不定主意:是聽甘地的話,繼續乾打掃茅坑的工作,還是等待使用機器。
創作背景
1992年,安納德在北京與中國學者進行交流時曾申明,他寫《不可接觸的賤民》是受了拉·甘地的影響,作者當時有幸聽了甘地的講話。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印度就形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大種姓。隨著度社會分工的逐漸變細,印度原來的四個種姓又派生出許多“亞種姓”(也叫等級),由奴隸和僱工組成的首陀羅種姓中又分出好多等級,其中地位最卑賤的被人稱作“賤民”,他們大都是世代相傳的鞋匠和打掃夫。印度教認為:糞便是不潔之物,人體不能接觸,而打掃糞便的打掃夫,也就成了“不可接觸者”了。高級種姓的人如果被“賤民”碰著自己的身體,就是被“玷污”了,破壞了對神的信仰。千百年來賤民始終過著悲慘、貧困的奴隸生活。印度的資產階級啟蒙主義者、民主主義者堅決反對這種罪惡的種姓制度,早在20世紀30年代,“聖雄”拉·甘地就把“賤民”稱作“哈里真”,意思就是“神的女兒”。安納德的家庭屬剎帝利種姓,他和許多印度民主主義者一樣,堅決反對種姓制度,他從小就同情賤民們的不幸遭遇,稱賤民們“是我們童年和青年時期所熟悉的真人”,“是我的肉中之肉,血中之血”,出於對賤民不幸地位與身世的同情,出於對種姓制度度的痛恨,也由於拉·甘地的影響,安納德創作了《不可接觸的賤民》這部長篇小說。
人物介紹
巴克哈:小說主人公。年僅18歲的巴克哈,健壯、勤勞而善良,但由於出身低賤,處處遭人唾棄污辱,所以他從剛懂事的時候起,就有一種沉重的犯罪感籠罩在心頭。他從未在人前抬過頭,從未反抗過任何人。他總是卑躬屈膝,露出卑賤的笑容,任憑打罵,任人宰割,忍受著非人的奴隸生活,養成了逆來順受、忍氣吞聲、恐懼麻木的奴性性格。實際上,在巴哈爾的內心深處,也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幻想,充滿了激烈的矛盾與鬥爭。
莎喜妮:巴克哈的妹妹。她在井旁等待汲水者恩賜水時,一個瘦弱的和尚來打水,貪戀莎喜妮的姿色,給她打了水,但要她去寺廟打掃天井。在寺廟時,瘦和尚調戲莎喜妮,莎喜妮不從,和尚反而誣她玷污了寺廟,巴克哈和妹妹氣憤難忍,只得趕快走出廟門。
哈契遜:在印度傳教的英國傳教士,他勸巴克哈皈依基督。
甘地:甘地在廣場講演,他講演的內容是關於“神的兒女”(即對不可接觸的賤民的稱呼)的問題,他主張廢除不可接觸性的罪惡習俗,但又要求賤民必須使自己清潔,戒除惡習。
作品鑑賞
主題內容
印度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同時,印度又是一個篤信宗教的民族,統治者利用舊的習俗,特別是種姓制度,束縛人們的思想,剝削勞苦民眾。熟悉下層生活的安納德,在他的這部《不可接觸的賤民》中,通過打掃夫巴克哈的一天的不幸生活,描繪了賤民的悲慘處境和靈魂的痛苦,批判的鋒芒,直指荒謬而頑固的種姓制度。可以說,該小說的主旨,是對印度的宗教統治和封建歷史的挑戰。
在印度歷史上,包括佛陀在內的許多宗教改革家和社會改革家,對種姓制度和其他古老惡習,持批判態度。在《不可接觸的賤民》中,作者揭露這種制度的殘醋性、荒謬性。打掃夫巴克哈世代皆為賤民,使他養成了一種被扭曲的性格,即奴性。他悲哀地說:“我隨便走到哪兒,都只會遭人漫罵和嘲笑。玷污,玷污,我做不出好事,只會玷污人家。”作為“社會的垃圾”,“大地的渣滓”,“人類的糟粕”,“他們的生活只有沉默,陰森森的沉默,從死裡求生的沉默。”當然該小說也受到時代的局限,在於無法為巴克哈找到一條解脫之路。基督教士的騙人之談,聖雄甘地的許諾和詩人關於機器運用的構想,對巴克哈來說,都沒有任何現實意義。
藝術特色
該小說情節簡單,開門見山、結構緊密,突出的手法是心理描繪。小說線索清晰,形象鮮明。塑造形象時,作家以一天活動為軸心,通過人物的行動和心理活動,突出典型性格。
出版信息
《不可接觸的賤民》創作於1933年,原文為英語,1935年初版。中譯者為王科一,平明出版社1954年出版。
作者簡介
穆爾克·拉吉·安納德(Mulk Raj Anand 1905—2004),印度英語作家。出生於白沙瓦。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國際和平獎金獲得者。最初從事文學理論研究,後創作小說。1937年曾以戰地記者名義去西班牙,有許多充滿激情的反法西斯政論文章。作品主要描寫印度苦力賤民和農民的政治覺醒,有《不可接觸的賤民》(1935)、《兩葉一芽》(1937)以及1939至1942年出版的長篇三部曲:《村莊》《越過黑水》《劍與鐮》,以及《偉大的心》等。部分作品有中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