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拼音是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諺語,不進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擔風險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釋義:比喻不擔風險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成語介紹,故事,

成語介紹

發 音 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釋 義 不進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擔風險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出 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故事

東漢時候,班超跟隨奉車都尉(官名)竇固和匈奴打仗,立有功勞。後被派出使西域(今新疆全省,甘肅邊,和蔥嶺以西中亞一部份地區)。他首先到鄭善國。國王早知班超為人,對他十分敬重,但隔一個時期,忽然變得怠慢起來。班超召集同來約三十六人說:“鄭善國最近對我們很冷淡,一定是北方匈奴也派有人來籠絡他,使他躇躊不知順從那一邊。聰明人要在事情還沒有萌芽的時候就發現它,何況現在事情已經很明顯了。”
經過打聽,果然是這樣。於是班超又約同所有的人:“我們現在處境很危險,匈奴使者才來幾天,鄭善國王就對我們這么冷淡,如果再過一些時候。鄭善國王可能會把我們綁起來送給匈奴。你們說,這該怎么辦?”當時大家堅決地表示願聽他的主張。他使繼續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現在的辦法,就是在今天夜裡用火攻擊匈奴來使,迅速把他們殺了。只有這樣,鄭善國王才會誠心歸順漢朝。”
這天夜裡,班超就和他同去的三十六個同伴,沖入匈奴人住所,奮力死戰,用少數人力戰勝了多數的匈奴人,達到了預期目的。
以後的人就根據這個故事,引申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這句話,用來說明人們做事,如果不下決心,不身歷險境,不經過艱苦的努力,是不能達到目的的。例如有幾位科學家為研究利用冰川化水灌溉農田的可能性,準備到冰山實地考察和實驗。這是一件危險而艱辛的工作,但他們認為不實地去考察研究,便不能得到真實結果。這種情況,便可說是:“不入虎穴,焉得(不得)虎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