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下雋縣,古縣名。
西漢置,因雋水得名。治今湖北
通城西北,西漢”時“下雋”部分有載:“下雋”據《
水經注》,沅水東至下雋縣西,澧水東至下雋縣西北入洞庭。此縣應在今
洞庭湖東北岸。《
後漢書》:
馬援軍次下雋,章懷注云:“在
沅陵縣”,故城在今湖南沅陵縣東北,《後漢書》
馬援傳援征五溪,軍次下雋。《注》:下雋,縣名,故城今
辰州沅陵墓縣。《
通典》:“沅陵縣,漢下雋縣也。”有誤。考元和志及續通典,俱以下雋故縣在湖北
蒲圻,李洛謂在湖北
通城縣西,今依後漢書章懷注及通典。在今岳陽、
臨湘和湖北
崇陽,通城等縣。《讀史方輿紀要》:“故城在今
沅江縣東。一說在今通城縣西。”
西晉太安二年(
303年)
義陽蠻族
張昌起義,為
陶侃所敗,逃入此縣山中,次年被害。
南朝梁陳時曾為
雋州及上雋郡治所。 隋開皇九年併入蒲圻。
歷史資料
下雋縣根據
沅江現轄地域和各個時期典籍進行分析,加之20世紀70年代以來,大量考古文物的發掘,沅江市北部廣大地域,早在沅江建制以前,為下雋縣之所在地的初考。
《湖南省志·地理志》之“湖南歷代郡國州縣考”,“西漢”時“下雋”部分有載:“下雋”據《
水經注》,沅水東至下雋縣西,
澧水東至下雋縣西北入洞庭。此縣應在今
洞庭湖東北岸。《
後漢書》:
馬援軍次下雋,章懷注云:“在沅陵縣”,有誤。地當在今岳陽、
臨湘和湖北
崇陽,通城等縣。《讀史方輿紀要》:“故城在今沅江縣東。一說在今
通城縣西。”
《湖南省志·地理志》之“湖南省歷代郡國州縣考”中之“
南朝梁時重華部分有載:”重華“分益陽置。今
沅江縣地,故城在沅江縣東。
目前為止,筆者認為,就“下雋”所轄和故城所在地,以上兩條可為權威性依據。其中兩點都提到“沅江縣東”現泗湖山“
重華村”這一帶過去為雲夢澤之地的地域。而時間上西漢至南梁相距700多年,“下雋”有史可考,也為700年左右。
古籍記載
下雋縣。漢置,隋省,故城在今湖南沅陵縣東北。《
後漢書》馬援傳援征五溪,軍次下雋。《注》:下雋,縣名,故城今辰州沅陵墓縣。《
通典》:“沅陵縣,漢下雋縣也。”考元和志及續通典,俱以下雋故縣在湖北蒲圻,李洛謂在湖北通城縣西,今依後漢書章懷注及通典。
綜合分析
一、“下雋”建制時間為秦漢,確有文字可考為西漢,廢止於公元502年以前,與“
重華”建制不相疊現,(重華建置為
公元552年)在時間上為前後啟承關係。
據《湖南歷代郡國州縣考》;引“下雋”自東漢到南朝,齊時期記載如下:
西晉:
巴陵,吳為下雋縣境之巴陵邸閣。晉升縣。今岳陽市和岳陽,臨湘縣地。故城在今岳陽市。《元和郡縣誌》謂巴陵三國吳立,誤。
東晉:長沙郡,治同
西晉。詳見前,領縣十,屬地在今湖南境的八縣。
南朝·宋:巴陵太守,治巴陵,今岳陽市,
元嘉十六年(
公元436年)立,領縣 四,內蒲圻,下雋,沙陽在今湖北。屬地今湖南境一縣。
南朝·宋:巴陵,西晉故縣,原
長沙郡,今岳陽市 和岳陽、臨湘縣地(公元420—479年)。
南朝·齊
巴陵郡,治
巴陵,今岳陽市,宋(南朝)故郡,領縣四,屬地在今湖南境的一縣(公元479—
502年)
從以上朝代所轄變化看,“下雋縣”在南朝·宋(公元479年)以後,就已不見史料所載了。據上考證分析,並不造成“下雋縣”與“重華縣”同時代復出。
故城探究
“下雋故城”位置,是一個局部概念。“下雋”轄地,是一個涵蓋的地域,包括水域及湖水漲落,陸地遷徙的不定式概念。
筆者偏重“下雋
故城”縣(郡)治所在地的探討。前面引考:“故城在今
沅江縣東,
通城縣西”,是想推斷“重華縣故城”(現沅江泗湖山),在“重華”建置之前,就是“下雋縣”縣(郡)治所在地。
漢代至南梁(
公元522年)以前,沅江沒有單獨立縣建制的記載,並不能說在以前的歷史上,沅江北部這片具有豐富文物出土可借考證的廣大地區, 沒有行政歸宿。沅江自西漢以來歸宿益陽,應是指洞庭南岸一帶丘陵地區,而非北部地區。據考,現轄益陽從三國吳始,一直到隋唐五代,近700年,各個時期都有一部分地方,從無間斷的先後隸屬南郡,南平郡,
巴陵郡,
岳州。
現轄
益陽能夠屬過去湖北,巴陵的地方,只有
沅江北部和南縣臨近益陽一帶水鄉之地的夢澤。當時“重華”縣分益陽置乃屬巴陵郡,說明建治的開始就屬巴陵,也能說明這方水土歷史上(重華縣建置之前,下雋縣有史載其間)多為湖北巴陵之域,“下雋縣”曾屬巴陵;與“
重華”縣同一地域,但不在同一朝代。
正因為有關“下雋故城”史料中未形成定論,故以上可否反證為“下雋縣”故城就在益陽之北,沅江縣(市)之東,
通城縣之西。“下雋縣”其建置早藥山縣,重華縣約600—700年。其轄地涵今“重華故城”方圓幾百里的今湖北
崇陽,通城和湖南嶽陽,
臨湘,華容,湘陰,南縣,赤山等地。屬於廣袤的魚米之鄉一部分乃是無可置疑的,縣治在今崇陽縣
肖嶺鄉暇心畈,清朝同治年間,還留有痕跡。據同治五年《
崇陽縣誌》記載;“漢下雋縣治位於邑西暇心畈,今沿溝里許,有城址可尋,其東曰東關,西曰西關,南為風城嶺,崩處出鎧甲戈矛之屬,西北
泉陂市,
遺墟長二里許,彌望皆荒冢,為古達岳州驛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地農民還在稻田裡挖出了連線在一起的
陶管和特別寬厚的瓦片。
崇陽縣府南四百二十五里。西至
通城縣百二十里。漢
長沙郡下雋縣地。
蕭梁置上雋郡,陳置雋州。隋廢,以其地入
蒲圻。唐天寶二年,開山洞,置唐年縣。楊吳改曰崇陽,朱梁改曰臨夏,石晉改曰臨江,南唐復曰
唐年。宋
開寶八年,仍為崇陽縣。今因之。縣治有小石城,城周二里有奇,編戶十一里。
擴展閱讀
建武二十五年(
公元49年),
馬援率大軍到達武陵臨鄉,擊“蠻夷”,勝之,
餘眾逃進竹林中。馬援駐軍下雋縣,決定選擇“路近而水險”進軍
壺頭山的路線,以為取得壺頭山,就扼住“蠻夷”的咽喉,充縣之敵可不攻自破。三月,漢軍進至壺頭山下,“蠻夷”乘高守隘,水流湍急,船不得上。適值暑熱,士卒多疫死,馬援也病,遂困。乃鑿岸為室,以避暑氣。“蠻夷”往往
升險鼓譟,馬援輒曳足以觀之。不久,馬援病死。
耿舒代替馬援監督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