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辛店鎮

下辛店鎮

下辛店鎮位於雲夢縣最南端,東鄰孝感、南接漢川,西連應城,屬孝感市重點鄉鎮之一。交通便捷發達,107省道、武襄鐵路穿境而過,新老府河、漢北河三面環繞,距武漢中心城區60公里、天河國際機場50公里。

下辛店鎮地處中緯度,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區過渡性氣候帶,四季分明:春暖、夏炎、秋涼、冬寒,日照充分,無霜期長,適宜於農作物的生長;全年降雨量充足,主要集中在7月份,該鎮四面環水,境內水資源豐富,湖泊密布,河渠縱橫,屬典型的平原湖區,農業基礎牢固,結構布局合理,糧食生產逐年穩步提高,有“雲夢糧倉”的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湖北省雲夢縣下辛店鎮
  • 外文名稱:XIAXINDIAN
  • 別名:辛店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湖北省雲夢縣
  • 下轄地區:41村、1社區
  • 政府駐地:湖北省雲夢縣下辛店鎮正街27號
  • 電話區號:0712
  • 郵政區碼:432507
  • 地理位置:湖北省雲夢縣南部
  • 面積:83平方公里
  • 人口:6.7萬
  • 方言:江淮官話黃孝片
  • 氣候條件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泗洲寺
  • 機場:武漢天河機場
  • 火車站:雲夢火車站 孝感西站
  • 車牌代碼:鄂K
  • 著名人物:戴辛皆、王治熙
  • 榮譽: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鄉鎮
  • 鎮委書記:游文安
  • 鎮長:晏雲章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行政區劃,人口,經濟發展,集鎮建設,民生生活,交通,水路,陸路,鐵路,物流,航空,歷史文化,泗洲寺,新府城,獲得榮譽,

歷史沿革

建國以來,湖北省雲夢縣下辛店行政區劃多次變更。1949年正名為雲夢縣新五區,1958年命名豐收人民公社,1961年改為新店區,1975年撤區並社,更名為下辛店人民公社,1987、年撤區並鎮改名為下辛店鎮至今。這裡有著悠久的文明歷史,境內新府城、曾是西晉名將桓溫建兵站之地,始建於南北朝、重建於元朝的古剎泗洲寺,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有著輝煌的革命傳統,雲夢縣第一個紅色黨支部——徐家門黨支部在這裡誕生;這裡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經學家王庭梓、教育家王皋如、藝術家王正、科學家王英等一批知名人士;這裡有著雄厚的農業基礎,優質糯稻、特種水產、品牌蓮藕、規模畜禽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這裡有著良性的工業群體,新金紡織、錦源糧油、澱粉篩片、海工飲料、夢南牆體、元豐水產、德康水產、洪廟搪塑等新型項目紛紛落戶。
解放後,翻身作主的湖鄉人民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開展大規模的清匪反霸、減租減息、土地改革、建互助組和合作社,全面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任務。六、七十年代以來,萬千民工改造府河,減輕洪水威脅;治理農田水系,實現渠網化、田園化;綜合防治血吸蟲病,人民身體健康得以保障;興建“三站一閘”,保證排灌自如;推廣優良品種,糧食產量進一步提高;發展多種經營、集體積累逐步擴大;興辦社辦企業,鄉鎮財力有效增加。

地理環境

下辛店鎮位於雲夢縣最南端,東望武漢(離武漢中心區域60公里)、南接漢川,西連應城。交通便利。漢宜省線毗鄰而過。
湖北省雲夢縣下辛店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下辛店鎮下轄:夢南社區、永豐村委會、新店村委會、張左村委會、戴大村委會、陳壩村委會、同進村委會、六合垸村委會、丘湖村委會、野咀村委會、泗洲寺村委會、火炬村委會、黃門村委會、煙鋪村委會、川北村委會、川南村委會、祝咀村委會、白水湖村委會、三陽店村委會、豐樂村委會、洪廟村委會、熊門村委會、三邑鎮村委會、台湖村委會、愛國村委會、太和村委會、彭李村委會、新府村委會、同合村委會、安定村委會、元通村委會、迎風村委會、下渡村委會、大河村委會、滿天星村委會、張家台村委會、北堤村委會、羅市村委會、張楊村委會、三咀村委會、魏門村委會、龍洋湖村委會。總計1個社區、41個村委會。

人口

截至2013年,總人口6.7萬人,鎮區人口接近2萬人。

經濟發展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下辛店鎮社會經濟發展迎來黨的政策春風,步入跨越式發展階段。農業結構不斷調整,農業比較效益明顯提高。結合湖鄉特點,堅持走“以水治水、以水富民、以水生財”之路,全力推動“水稻精最佳化、水禽規模化、水菜系列化、水產名精化”,同時鞏固建設台湖萬畝優質稻基地、漢宜線萬畝蓮藕基地、漢北河沿岸千畝蔬菜基地、丘湖千畝特種水產基地和白水湖千畝藜蒿基地等,有效促進農民種養殖收入增加。新金紡織、錦源糧油、澱粉篩片、夢南牆體、元豐水產、德康水產、楚王水產、科雷伯格、洪廟搪塑、仙湖糧食等新型項目紛紛落戶。展示著下辛店鎮蓬勃發展的工業群體,
招商平台不斷完備,項目建設成效突出。堅持鎮域經濟就是招商經濟的理念,注重做好人才、資金以及項目引進,注重做好軟硬環境最佳化,力求“多招商、招真商”與“引進來、留得住”,增強鎮域經濟發展後勁。總占地面積100畝、鎮西工業小區“三通一平”基礎設施完備,先後吸引海工飲料、澱粉篩片、德康水產等一批回歸企業入住;依託沿漢宜線區位優勢,先後引進夢南牆體、夢安食品、元豐冷凍等一批工業項目落戶;利用縣工業園區優惠政策,引進大型企業新金紡織公司到城南開發區投資;結合資源特點,引進夢南醬製品、仙湖香稻、錦源糧油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加快本地農副產品轉化增值。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鎮村一體化格局凸現。運用城鎮經營理念,集鎮閒置土地得以盤活,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隨著引農進鎮各類限制取消,農村人口向集鎮和二、三產業大量轉移;引用“以錢養事”新機制,“清潔家園”工程深入展開,集鎮及村莊面貌大有改觀,人居生活環境逐步改善。集鎮街道路面全部實現硬化,戶戶接通自來水,路燈、綠化帶、下水道及標牌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如今集鎮高樓式樣新穎、街道寬敞明潔、樹木郁綠蔥翠、路燈亮麗輝彩、人車秩序井然。鎮區面積發展到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1.3萬人,初步形成“三縱三橫”格局,已成為新漢宜線上接武漢、下連雲應的中心大鎮。鄰近的張揚、三咀、魏門等村住房、生活與集鎮融為一體,其它中心村如同進、羅市、煙鋪、台湖、三邑等聚集功能明顯,逐漸成為影響附近村莊的中心區域,從而促進鎮村一體化進程,加快農村經濟整體發展。
各項事業步伐不斷加快,社會秩序和諧穩定。公路建設日新月異,村村實現通水泥路目標;廣電事業進展加快,戶戶安裝有線電視;基礎教育健康發展,教育質量穩中有升;醫療衛生設備健全,農村合作醫療深入人心;計畫生育屢上新台階,服務功能不斷提升;農村困難人群得以救助,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逐步提高,低保戶覆蓋率逐年增加;社會維穩機制健全,平安村鎮創建紮實推進。其它社會事業也得以蓬勃發展。

集鎮建設

下辛店集鎮始建於1976年,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發達,武襄鐵路、漢宜公路穿境而過,距雲夢縣城28公里、距武漢中心城區60公里。近年來,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居民參與”的經營理念,集鎮規模不斷擴大,轄區面積從1平方公里擴至3平方公里、人口從6000人增至20000人,集鎮主幹道均已硬化,配套設施基本完善,集鎮面貌煥然一新,現已初步形成鎮東商貿小區、鎮南居民小區、鎮西工業小區、鎮北行政服務小區的中心集鎮新格局。按照 “四縱三橫”的集鎮發展總體規劃,將逐步建成新漢宜線上連通武漢的經濟強鎮。

民生生活

下辛店鎮注重加緊民生工程建設,加快改善廣大民眾人居生活環境,促進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公路建設日新月異,村村實現通水泥路目標,三年修建鎮級公路7條45公里、村級道路45條125公里;廣電事業進展加快,安裝有線電視用戶8500戶,“數位電視”轉換工程已經啟動;基礎教育健康發展,教育質量穩中有升,鎮中學標準化運動場改造已完成、鎮中心國小擴建工程已經動工,中考成績連續三年刷新歷史記錄,2009年位居全縣鄉鎮中學第一名;醫療衛生體系不斷完善,下辛店中心衛生院綜合大樓改造一新,建成六所標準化村級衛生室,農村合作醫療深入人心,參合率年達85%以上,2009年度平均補償率達46%;計畫生育屢上新台階,服務功能不斷提升,新生兒出生性別比得以有效控制;農村困難人群得以救助,低保戶覆蓋率逐年增加,至2009年底農村低保戶人數達1947人、城鎮低保戶人數達311人,新修一所綜合性福利院,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逐步提高,入住率達80%以上。社會維穩機制健全,“平安村鎮”創建紮實推進,社會治安狀況良好。集鎮自來水廠已經通水到戶,13000多人、4000多戶受益。投資80多萬元對集鎮集貿市場進行重新改造,極大方便街道居民和周邊民眾購物;建成36個村級活動陣地和25個村級便民服務室,方便民眾辦事和諮詢。“以錢養事”新機制運行良好,服務項目延伸到村。其它社會事業也得以蓬勃發展。
下辛店計畫生育站下辛店計畫生育站
下辛店衛生院下辛店衛生院

交通

水路

新老府河、漢北河三面環繞,有較強的水路運輸能力。

陸路

107省道、武襄鐵路穿境而過!陸運交通便利。
距雲夢縣城26公里。縣城和鎮有互通客運班車(約30分鐘一趟)。
離孝感城區約30公里,每天只有一趟客運班車互通(早7:10、下午13:10共兩趟)。
離武漢中心城區60公里,可乘坐武漢-應城來往客車實現下辛店-武漢來往運輸;

鐵路

站址在湖北省雲夢縣下辛店鎮,郵政編碼432507。建於1960年。離武昌站72公里,離丹江站365公里,隸屬武漢鐵路局漢西車務段管轄。現為四等站。不辦理客運業務。貨運:辦理整車貨物發到。
下辛店鎮
由於漢丹鐵路複線電氣化改造完成後,漢丹新線不再經過長江埠,而直接由下辛店站通向隔蒲站,因此下辛店站實際上已成為漢丹線與長荊線的交匯站。

物流

中國郵政快遞(EMS)、四通一達、京東、天天快遞均可實現上門取件服務!

航空

離天河國際機場50公里。可通過107省道上滬蓉高速公路直達天河國際機場(行程約30分鐘)。

歷史文化

泗洲寺

泗洲寺位於湖北省雲夢縣下辛店鎮內,”梁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為湖北省內唯一一座元代風格的古建築,現列入全國450座大型寺廟之一。
千年古剎-泗洲寺千年古剎-泗洲寺
寺周多為湖沼,常被水環繞,故得名。相傳該寺始建於南朝梁代,改建於唐朝,重建於元泰定四年。其主體建築為大殿,殿前鐘樓、鼓樓分列左右,再前有山門。大殿為木結構,高9米,面積117平方米,重檐歇山頂,保存較好。鐘樓東西向,平面近方形,高8.5米,面積50平方米,亦重檐歇山頂,現尚存。鼓樓於1954年被洪水沖毀,山門及圍牆現已不存,均未修復。現存建築,畫棟流彩,碧瓦凝雲,各種雕飾,猶存古貌,宏雅逸麗。寺周環境清靜。明代德安府推官黃鞏曾詩詠泅洲寺:“孤村風雨掩柴扉,一道松篁擁翠微。地僻時聞山鳥語,江空暮卷野雲飛。斷碑歲久無文字,廢圃春深老蕨微。又得浮生聞半日,紅塵回首幾人非。
近年來,經過相關部門依照古蹟記載開展復修工程後,已成為遠近聞名的佛教旅遊觀光勝地。寺內大雄寶殿及鐘鼓樓造型古樸,飛檐別致,匠心獨運。“氣吞雲夢澤,波撼岳陽樓”。當你置身寺中,感受晨鐘暮鼓梵音佛樂,眼望四野白水潦潦,如夢遊仙境,心曠神怡。
2002年初,寺內發現一尊肉身佛,是廟內一高僧坐化後封入地下三年不腐亂而形成,現出土完好如初。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泗洲寺村以開拓進取的氣勢和嶄新的面貌,在荊楚大地上熠熠生輝!泗洲寺猶如鑲嵌在水鄉澤國中一顆耀眼的明珠,

新府城

雲夢縣東南方向的下辛店鎮新府村,有一個始築於晉代用土垣夯成的水城,城外四周防禦工事有護城壕,其正北方向為一條自然的古河,東、西、南方向為人工開鑿的護城河,城垣四角設有土台,因位置處在新府村,當地人就叫它新府城。
新城址位於雲夢縣東南方向23公里處的下辛店鎮新府村。此地為湖泊地帶,古城址坐落於府河支流匯合衝擊處的一塊平原上。現在,城址的四周都是農田、池塘。整個新府城城址呈不規則形狀,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城內現為農田,城的中心處為下辛店鎮江家門灣。城的北垣上為民居建筑北袁灣;東垣上居住有曾家台灣、新府街等;南垣上居住著東王灣、西王灣;但西垣破壞嚴重,上世紀80年代土地平整時被夷為平地。
據《雲夢縣誌》載:新府城即新城也,為東晉大司馬桓溫築(永和五年,公元349年)正月,北方的後趙國君石虎去世,由太子石世即位;不久,彭城王石遵殺了石世自立為帝。這時,東晉的桓溫被提升為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他聽說後趙發生混亂,擔心石遵上台後又如石虎在世一樣,窮兵黷武,與東晉交戰,便出兵到安陸,提前作好防禦準備。兵到安陸後,他見府河在雲夢東南方五十餘里的地方一折向南,是難得的屯兵之地,便在那裡築起了一座堅固的防禦工事,命名為“新城”,即今下辛店鎮新府城。
下辛店鎮山水風景下辛店鎮山水風景

獲得榮譽

多年來,下辛店鎮先後獲得“省抗洪救災集體一等功”、201年獲得 “省綜合經濟實力百強鄉鎮”稱號、“省林業生產先進單位”、“省農業普查先進單位”等殊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