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楚天名鎮——長江埠. 長江埠地處應城、雲夢、漢川三縣市交匯處,是一個具有四百多年歷史、商賈雲集、商貿活躍、人傑地靈、經濟發達的老鎮,素有“小漢口”的美稱。每到逢年過節街上都會很熱鬧!特別是鎮中心到年關時間會更加熱鬧了.
是一個非常適合居住的小鎮,離武漢市也很近,有火車站,汽車站,以及學校及很多生活配套設施!
但近幾年的交通情況有變化 客運列車在長江埠都不停了(沒有火車站了,應城才有,長江火車站已經取消)
長江埠的戲曲活動,以自娛自樂之傳統為背景,以繁榮一時的民族工商業為誘因,肇端於上世紀末,衰落於日寇占領之際,其間還出過幾位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南北大戲樓
長江埠南、北兩大戲樓,建於民國七年至民國八年(1918年~1919年)。其時德國人在長江埠修築川漢鐵路,因戰事倉促撤退,大量土木堆棄溳水岸邊。鄉民乃相謀用棄料建戲樓,不足部分則由各家"湊份子"。先南後北建成戲樓兩座。南戲樓面朝關帝廟,背靠南山頭,左臨天字街,右接易家塘。北戲樓依溳水,向龍泗湖,左靠百子庵,右附北門。兩座戲樓均為土木結構,分上、中、下三層,台頂離地三丈多高,樓體飛檐翹角,古色古香;周圍粉水牆,牆上描龍繪鳳,所有飛禽走獸,人物畫像,無不栩栩如生。台頂正中瓦面,砌有三尺高葫蘆形金頂,風雨中挺立,日照下閃光。頂層八個飛檐下,安有八個拳頭大的銅鈴,夜深人靜,遇風即響,叮噹聲響徹內外。台面既寬且大,台中頂棚,鑲嵌著八卦太極圖,兩邊耳台及東廊、西廊,錯落有致。戲樓的正中各掛一金字大匾額,南為"律呂從風",北為"曲纏流水"。進出口處都掛金字小匾額,進場處為"別善惡",出場處為"寓褒貶"。這些大小匾額都是在戲樓建成後,由地方商會的頭面人物選擇吉日,披紅掛彩懸於其上的。此外台口所掛的匾額,則為個人所立,南為"古鑒",王永和立,北為"大羅王",馬正興立。首次開場演出最為熱鬧,不少頗有名氣的戲班爭相添置行頭,聘請 "紅角",以爭得首演為快;方圓百十里內,集應城、雲夢、漢川三縣邊界之民,或姑嫂、或妯娌、或表兄弟相邀相攜,匯入長江埠,擠得街上水泄不通,各家店鋪爭相招攬生意,盛極一時。當時,鄰縣不少"紅班"想來演戲而不敢來,有的衣箱道具陳舊,有的角色不全,若非衣箱新、道具全、角色齊,誰敢問津?
常來長江埠演戲的有花家班、塗家班,還有鳳林、桂林、遐林等班子。每年春節、五月間、八月間,戲樓下大鼓擂得震天響。特別是春節"大開張",從正月初八開始,南、北兩樓,各賭風采,熱鬧如春潮奔涌,好戲連台,一唱個把月。戲班的報酬由商會從各店鋪抽"厘頭錢"付給,不很重,戲一唱起來,熱鬧豐凡,賺的錢比平時多幾倍,商戶都願意出。平時,戲樓不開鑼演戲,上下都蓋上雨板,保護台面,以至多年後,戲台依然金碧輝煌、宏偉壯觀。傳說鄰縣天門的腳夫抬槓,常常爭論的議題就是誰知道長江埠戲樓有多大?台面有多寬?匾額上寫的是什麼?長江埠戲樓名聲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有年大旱,立夏半月無雨,秧插不下去,人們焚香叩拜求雨。長江埠寫戲的頭人們,會同地方紳士商議,要求戲班演求雨的戲。於是,北戲樓上演"斬龍頭",南戲樓上演"鬧龍宮"。卻也湊巧,戲未演完,天氣突變,霎時雷電交加,大雨瓢潑。北戲樓的觀眾打著雨傘看戲,南戲樓地勢低洼,溳水沖滿易家塘漫灌戲場。戲班欲停演,但觀眾不依,不得已,台上的演員挽起褲腿唱,台下的觀眾坐著划子看。這戲演雨來,雖屬巧合,但在長江埠傳為美談。
圍鼓班
長江埠能夠建起兩座戲樓,圍鼓班功不可沒。圍鼓班是個類似業餘劇團的民間戲曲組織,從清·光緒初一直相傳下來。班子內的人員來自本埠各階層,或是商鋪老闆、或是跑堂夥計,都有規矩職業,演戲只是一種愛好,不取報酬。他們唱漢戲,"一末"到"十雜",角色齊全,有的角色還很棒,與漢口大戲院的角色相差不大,只是不化妝,不掛衣(這是他們的規矩),安排戲目,分配角色,一般是各執各的行當。他們為人都比較清高,外界人稱他們為"玩局"。圍鼓班有吹拉彈唱的"文武場"(行話,搞樂器的),打擊樂鬧台開鑼,開鑼戲一般是"興漢圖"、"渭水河",後來南北兩頭戲樓的開鑼戲也是這兩曲。每逢節日,他們就在公共場所搭起不高的台子演出,誰家有壽慶喜事,不分南頭北頭,只要邀請,徵得"先生"(圍鼓班頭人)同意,他們就應邀赴會。主人只需用木板搭個臨時台子,供應點茶水,很少招待酒飯,也無需其它花費。圍鼓班有時也應邀到外埠或縣城去演出。韓誠記做生日,圍鼓班就應邀到城關唱過。當時,府河上下,附近各縣的專業戲班,對長江埠的圍鼓班都非常尊重。每到長江埠聯絡演出,必得先拜望圍鼓班,傾聽意見,接受安排,雖然來演出的戲班有地方商賈出"盤子錢",但演出事宜仍由圍鼓班酌定。本埠南北兩頭所寫的戲本,也要請圍鼓班審定。圍鼓班的"先生",多是地方頭面人物,"先生"主持圍鼓班,招收學員,每個學員每月收兩塊銀元,以作燈油費、茶水費、樂器更新等費用。交不起錢的,幫忙乾點雜活,可以抵學費。這個班經常有學員好幾十人,學習地點先是北街、四官殿,後是河邊的三界庵,長年不衰,搞得很紅火。圍鼓班的教師也經常到處拜師學藝,加油充電,他們的傳人,如劉嚼頭、張立三、李麻花、普經武等人,後來皆成為吹、拉、彈、唱,無一不會的圍鼓班高手。
普經武繼祁德楷之後,成為圍鼓班的先生,主持圍鼓班。他的職業是水果行老闆,也是地方頭人,最拿手的是"錘皮"(打鼓),指揮打擊樂,也擅操琴。當時圍鼓班裡如王福安、張天來、李華連等都拉胡琴,但均不及普經武。
普經武為人義氣,樂善好施,威望極高,多年後長江埠人稱呼他必帶"先生",謂之"經武先生"。他有四件別人沒有的好道具:一副白髯,一條馬鞭,一件綠莽袍,一件綠斜子。白髯是馬尾巴毛一根根劈開紮成的,馬鞭是純馬尾,綠斜子的水袖是上好的緞子,在小戲班中一般很難見到這樣的東西。這四件道具原是一位唱老生藝人的,那人因貧病交加,羈留長江埠,全靠普經武供吃管喝,給他治病,還給錢他抽鴉片。病癒後,那人留下四件道具作為酬謝。普經武是長江埠少有的超越南北兩頭爭鬥的頭人,不論是南戲樓還是北戲樓唱戲,戲本子都要恭送他審定。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地方上的頭面人物往往就代表地方政權,闖江湖的每到一處都必須拜謁,做生意方有保障。當時外地不少戲班到長江埠唱戲,其中不乏有姿色的女眷,或因故得罪長江埠人的,少數長江埠豪強便要求普經武在點戲時刁難戲班,點難度大的戲,累死累壞台上藝人。但普經武從來不乾,只是居中調停,化解矛盾,贏得了眾人尊敬。1943年,普經武因病去世。死後第二年清明節,圍鼓班全體成員齊聚其墳前,唱戲一天,表達對他的深切懷念。
解放後,由圍鼓班演化而來的業餘劇團,曾配合黨政中心作過多場演出,演了許多好戲,名噪一時,還先後為縣劇團輸送了三名演員。
奇伶"龜板甲"
漢劇俗稱大戲,演員分10個行當,名曰:一末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小八貼九婦十雜。這十個行當中,"末、淨、生、旦"最為吃香,而"十雜"既難演,又很難唱紅,一般都只拿三四等"包銀"(工資)。"十雜"通常飾張飛、李逵之類的角色,對演員要求很高:一要貌魁梧,二要武功硬,三要嗓門亮,所以演"十雜"的少,演得好的就更少。龜板甲卻是例外,他也唱"十雜",但唱到哪裡紅到哪裡,待遇絕對是"頂帳包銀"(最高工資)。
龜板甲,長江埠人,生卒年月已不可考,真名也不清楚,如今僅僅知道他姓李,又稱李管師傅,民國初年去世。此人生就三個特徵:跛、駝、麻,也許是抽鴉片的緣故,一生未娶老婆。不過,龜板甲這個藝名倒是響亮,在溳水上下、天門河、沔陽一帶幾乎是無人不知。
龜板甲原在天門混得不錯,後因栽培徒弟,讓其有發展空間,多年不在天門走動。一天下午,龜板甲背著行囊,尋到一家鴉片館內,便再也走不動了。正閉眼過菸癮,鴉片館內忽然有人大聲嚷起來,中間夾雜著一些近乎乞求的話語,引起龜板甲的注意。原來,鎮子裡正在唱連台戲,這一晚唱到《扎篙圍灘》,扮王彥章的"十雜"是主角,這戲班中請來唱"十雜"的偏在這節骨眼上揚言不演了,溜到鴉片館內吞雲吐霧。細聽之下龜板甲才知道,這唱"十雜"的也算是一個"紅角",名聲倒也不小,為包銀的事與戲班不睦。那時藝人社會地位低下,吃江湖飯,各方面都不能得罪,弄不好就要砸飯碗、破財,甚至出人命。來人好話說盡,最後竟然跪下了,那"紅角"卻仍不鬆口。龜板甲見狀,忍不住高聲勸到:"老兄,人家如此將就你,該知足了。弟兄之間,何必把事做絕。"說話中,那"紅角"扭頭把龜板甲上下打量了一眼,也不答話,又掉過頭去。龜板甲忍住怒火,又繼續勸了幾句,曉以江湖道義、戲人規矩。誰知那人非但不領情,反而以為是在當眾教訓自己,猛地轉過頭來,沖龜板甲吼道:"我是肯定不去的,你講義氣,你去!"言罷,斜著眼睛把龜板甲從上至下掃了一遍,神情十分輕蔑。龜板甲當下拍案而起,對戲班的人揮手道:"不求他!我是唱十雜的,我來唱今天晚上的戲沒問題。"
吃罷晚飯,戲台前的場地上密密麻麻地坐滿了人,還有些人扶老攜幼,陸陸續續向這裡匯集。黃昏時分,兩邊柱子上的大汽燈已點燃,戲班裡化妝的化妝,擺弄道具的擺弄道具,不久就收拾停當。只有龜板甲沒動,一個人蹲在"馬門"(戲台兩側供演員進出的門)旁,拿一支旱菸管抽菸。他抽菸只吸不吐,煙霧似乎全部裝在肚裡。管事的請過兩次,他只把旱菸管揚了揚,不起身,班頭不由得暗暗著急,四五袋煙的功夫似乎比一天還長,臉上急出汗來。等前面鬧台打起來了,龜板甲才不慌不忙地起身,把旱菸管磕了磕,塞進胸衣內,瞟了瞟戲班裡為自己準備的那套衣服,卻不動它,提起隨身攜帶的行李,打開,取出一雙高底靴穿上,走兩步,兩腳居然一樣高,不跛了!抖開一件竹製"青打衣"(緊身衣),往身上一裹,帶扣一緊,不駝了!掛上"青滿"(鬍鬚),戴好"扎巾盔",插上"翎子"(帽子上的羽毛);打開一個小顏料盒,中食二指一併,紅的白的各沾一點隨隨便便往這兒一抹,那兒一塗,不麻了!披上"青靠"(將軍服),別上"靠旗",顯得威風凜凜,再也看不到那個跛子駝子麻子的影子了,直把班頭看得目瞪口呆,暗暗叫好。
馬鑼一響,十雜出聲。《扎篙圍灘》中本要求此處唱"倒板",人不出場腔到台。龜板甲在吃飯時早與錘皮的商量過,改了。只見他踱出"馬門",一個持篙亮相,接著一個"抱背",三百六十度大轉身,遒勁而瀟灑,頓時博得全場喝彩。急驟的馬鑼聲中,龜板甲魚躍而起,身子在空中迅即展開,這一手在戲裡叫"扒虎",普通藝人只能跳尺把高,落下時雙手與膝蓋差不多同時著地。龜板甲一躍有三尺高,落下時雙掌先著地,接著胸、腹、腿、膝、足尖依次而下,極富節奏感。台下有識貨的,爆出"好"來!幾個乾淨利落的動作做完,龜板甲開唱"小軍不--住--帳把進--"聲音高而響,破鑼一般。隨著"小"字吐氣開腔,他那"裝"在肚子裡的煙霧噴薄而出,一句未完,身前身後已是煙霧繚繞,台下看他,如在雲霧中一般。他的這手"吐霧"本領讓觀眾大開眼界,掌聲、喝彩聲鋪天蓋地。有的觀眾曾聽說有個叫龜板甲的有這招絕技,立即興奮地大呼"龜板甲!""龜板甲!",引得全場都喊了起來。台下歡鬧不休,後台班頭早已眉開眼笑,打鼓拉琴的早把憋在心中的悶氣吐個淨光,把樂器演奏得更有板有眼。那個賭氣的"紅角"當時也擠在台下的人群中準備看笑話,見那個頂替自己的又麻又跛又駝的人竟是龜板甲,又是欽佩又是慚愧,偷偷地溜走了。
自這場演出後,龜板甲的名聲更是如日中天了。
名醜"金獅貓"
有一年長江埠演《盜甲》,中間出現一個精彩場面,扮石遷的丑角身子筆直筆直地被懸空架起,只見他後腦勺枕一個椅背,腳後根擱一個椅背,中間不撐任何東西,居然有兩個扮小軍的一前一後從這丑角身上踩了過去。觀眾無不又驚又奇又佩服,看完戲一打聽,才知道這丑角是長江埠人,叫易敦善(小名楚恩),藝名金獅貓。於是,一傳十、十傳百,金獅貓的名聲很快響亮起來。
金獅貓,1906年出生,少時家貧,不得已外出闖蕩,拜在呂平旺門下。因身材矮小,動作靈巧輕飄,呂平旺乃授之以文武小丑的戲路,並送藝名"金獅貓"。金獅貓不負師望,勤學苦練,不足20歲,一身藝業已與師傅不相上下,在"府河路"(那時漢劇分四個區域:上路荊州沙市一帶,武漢為中路,黃岡一帶是下路,孝感、安陸、雲夢、應城數縣為府河路,以中路水準最高,上路次之)各科班混得小有名氣,在師傅的許可下,常常外出歷練。這一年,某戲園開張,因呂平旺在"府河路"各科班裡是首屈一指的權威,戲園老闆一面派人持燙金請柬去請,一面叫夥計們扛著寫有呂平旺的招牌繞場走了兩三天。呂平旺不喜歡這老闆為人做事的方式,婉言拒絕了。老闆為了給自己撐門面,生出一條詭計,差人尋到金獅貓,謊稱呂平旺已與戲園簽約,因病不能出場,讓金獅貓代替。金獅貓不知有詐,以為正是報答恩師的良機,跟了去。金獅貓涉世未深,既沒有看師傅的親筆簽約,也沒有與師傅取得聯繫,一心只想把戲演好,以免辱沒師傅的名頭,上台後分外賣力,給戲園的開場添了不少光彩。
訊息很快傳入呂平旺耳中,呂當即大怒,差人找到金獅貓,以戲班規矩要除"六根"(即剜眼珠),弄明誤會後,"六根"沒除,但呂平旺已難容金獅貓,將他逐出師門。
從此金獅貓落魄江湖,混跡於各草台班子。雖曾外出求師,但都被視為棄徒而無人願收。儘管如此,金獅貓的技藝還是有所進展。
漢劇《藏眉寺》又名跑樓,演的是黃巢五月五日揭竿起義的故事,金獅貓扮演了空和尚。戲中和尚聽黃巢警告,為了避開起義儀式四處躲藏,由鐘樓而鼓樓,由鼓樓而羅漢堂,倉皇躲入寺前枯樹。躲好之前,金獅貓道白:"這裡好,這裡妙,這裡他們找不到。"腔調、神態極為滑稽、詼諧,逗得觀眾大笑不止。十分難得的是,在鄉間用門板搭成的戲台上做"跑"戲,他不僅創造出一種如箭在弦上的緊張氣氛,把觀眾的心都"跑"得懸起來,而且還讓觀眾聽不到他跑動的腳步聲。據說著名京劇藝術家王玉蓉為了練"跑",每天繞院子跑圓場一炷香功夫,不間斷地練了兩年,才有所成就。金獅貓的"跑"功能達到使觀眾入戲的程度,足見其練功之勤奮,這也說明他當時確已初窺漢劇堂奧了。
金獅貓為人和善,富於幽默,茶坊酒肆賭場,只要有了他,必是笑聲不斷,生意紅火。孝感、天門、沔陽等地不少鎮子都有他的戲迷,只要他一到,準聚攏來,有的人甚至說他會尋樂子、爽快,跟他在一起,輸錢也舒服。
金獅貓在長江埠演戲不多,一般都是在春節"大開張",長江埠唱大戲時才專門請他回來。每次回來,他都會給鄉親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拿手戲很多,演《皮球滾燈》,他頭上頂碗,碗中盛油,油里插燈草,點燃後在台上打滾。他可以做到碗不動、油不潑、火不滅,邊滾邊說些滑稽道白。演《八叉廟》,他也有些別人沒有的招數,可以背對柱子跳起來,雙腳倒勾在柱子上,然後"蹬、蹬"幾步上了柱頂,在三四丈高、碗口粗細的柱子頂上做金雞獨立,唱"這一回是跑不得、動不得、掉不得,掉下去怕是連命都沒得"。邊唱邊做出搖搖欲墜的樣了,博得全場的喝彩。
金獅貓收入並不低,拿的是頂帳包銀,卻一直沒有積蓄,也沒成家。有戲唱時認真唱戲,沒活乾時嘻嘻哈哈過日子。1948年他下決心戒了鴉片。解放前夕,他同府河路的另幾個名角被一同邀請到武漢唱戲,漢口"老長樂"戲園,武昌黃鶴樓下"乃園"都去唱過。當時,府河路戲班能進武漢唱戲的少之又少,金獅貓卻在武漢混出了一定的名堂。1950年初,天門縣到武漢去請戲班,金獅貓根據組織安排,隨同前往天門劇團,並留在了天門。1956年,在天門病逝。
最受應城長江埠民眾歡迎的地方大型文藝活動--台故事,源於清末,盛行於民國年間。
台故事又稱平台故事、出故事,以藝術造型表現故事情節。台故事的平台用木料做成,高1 米,寬2米,長3米,台面鑲嵌2寸厚的木板,板上鋪彩氈;四方安鐵環,備有兩根木槓,供4~8人抬著走。每台一齣戲,一次最多出8台,一般6 台,最少4台。戲中人物均由10歲以下兒童裝扮,或坐或立。為了安全,每個人背後都有固定的撐桿掩於衣中。每台故事,根據劇情,配有不同的道具,如"三戲牡丹",就得配上全套華麗的床帳;"水漫金山",就得配以紙紮的金山寺景。當時,如能被選中充當故事中的角色,無論對家長還是對孩子都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因此許多孩子爭相當角,這樣,故事角色不用愁。至於花錢較多的行頭、道具,長江埠南、北兩頭比著添置,並各起有堂名,南為"永慶",北為"遠慶"。總的來說,兩邊的服飾都比較齊全,不僅有蟒、靠、劍、帔風等,還有男人頭上的冠盔,婦女的頭面。道具也很多,馬鞭、拂塵、棍、棒、刀、槍等一應俱全。
長江埠的台故事,從每年元宵開始,南、北兩頭各顯其能,一直出到農曆四月農忙為止。何以延續這么長的時間呢?主要原因是:南、北兩頭比著"出",並且相互挖苦,因而越出勁越大,時間越出越長。南頭說:"長江埠長又長,我們出到麥子黃,嚇得北頭叫爹娘";北頭回敬道:"長江埠大又大,我們出到種棉花,嚇得南頭叫爹媽"。這一活動從清代開始已成為長江埠的老傳統、老習慣。每年只要春節一過,南頭以葉炳保為首,北頭以祁克武為首,就開始按各自的地域界限,分別找商賈富戶贊助。商賈可趁此機會搞"大開張",撈一把,因此也從來不在這方面吝嗇。北頭地盤比南頭雖小一半,人口也少一半,但北頭內行多,點子多,因此,出起故事來比南頭並不遜色。
故事出台,還得有配套的場面,無論南頭還是北頭,在整隊出發前都會周密安排。走在最前面的是龍燈,由兩條娃娃龍(僅六節),一個珠組成,即"雙龍戲珠"。南頭的龍是紅甲衣子,紅鬍鬚,屬火龍。緊隨龍燈之後的是服飾各異的高蹺隊,再其後是"樂棚",即四方以四根竹竿撐著四塊繡花彩幅,內有10名樂手吹打著笙簫、鼓樂,邊走邊演奏著"八板頭"的點子,接著是彩蓮船、蚌殼精、推車,最後壓台的才是"台故事"。每台故事,就是一齣戲的造型,完全由小孩子扮演,一個個天真可愛,由四個人抬著走,兩邊還有四五人拿著竹板,摑得叭叭響,看上去象是湊熱鬧,實際上是每台的防衛。整個隊伍浩浩蕩蕩,圍觀的人群蜂擁雲集,沿街各店鋪先放鞭炮,後發芝麻餅(成筒的芝麻小餅),遞給台上的小孩吃,表示慰勞。
南北兩頭出什麼故事,都是由各自的頭面人物依據具體情況商量、安排。有時也用一些旁敲側擊的故事。
有一回,北頭出了十台,即"一點紅"、"二進宮"、"三結義"、"四進士"、"五台山"、"六月雪"、"七星燈"、"八義圖"、"九更天"、"拾玉鐲",分兩天進行,其後另有一個壓台叫"吊金龜"。因南頭的頭面人物葉炳保小名"烏龜",北頭便用這齣戲暗罵葉。次日,南頭用紙紮了許多蛤蟆的頭和尾,系在踩高蹺人的身前身後,看上去就象人騎著蛤蟆踩高蹺,旁邊另有兩人拿著鋼叉邊走邊喊:"陳家灣的人們,我們來殺蛤蟆羅!"其原因是北頭的頭面人物祁克武小名蛤蟆,加上南頭有個陳家灣,灣里許多人有吃蛤蟆的習慣,於是,南頭就藉此回敬北頭。後來,北頭引用《封神榜》中廣成子用翻天印打龜靈聖母,扎了個大烏龜放置於台後,並故意將紙烏龜壓塌一塊,謂之打"癟烏龜"。南頭即以"打"排出十台故事:"打鼓罵曹"、"打金枝"、"打龍袍"、"打鴛鴦"、"打灶神"、"打侄上墳"、"打嚴嵩"、"打潼關"、"打登洲"、"打豆腐"。隨後,北頭又排了一台"魁星點斗"(也稱"出天喜"),即以一根丈余長的竹竿牢牢地立於故事台的中央,上面固定一把椅子,再將扮成魁星的小孩綁紮在椅上,下面由一個小孩化妝成包公,手扶竹竿,周圍有七、八個人作護衛。北頭這台戲曾轟動一時。南頭接著推出一台"鬧天宮",即在台上架起一個象單槓的橫撐,兩端安有土軸承,讓一個小孩扮成孫悟空,在上面自由翻筋斗,圍觀的人跟著叫好。他們還安排了一台"木老人車水"的故事,即一木製 "老漢",兩手繫於水車的車把上,車下用白鐵盒盛滿水,台底掩蓋著一個小孩,不停地搖動水車,以帶動木老人有節奏地前後拉動,如同真的車水一般。這種挖空心思的創意和製作無非是想壓住北頭。但北頭在戲劇方面也用盡了技巧:如"水漫金山",也真的把水搬到了台上。
為了使台故事不但推陳出新,產生轟動效應,南北兩頭各自競相發動店鋪老闆乃至一般居民出錢,到漢口購置服裝,配備道具,以爭高低。長江埠的台故事,在競爭中長盛不衰,南北兩頭爭奇鬥豔,各顯神通,故事也層出不窮,直到抗日戰爭爆發,才告一段落。
1938年10月,日寇侵占長江埠後,鎮上的人四處躲藏,但南北兩頭的故事衣箱,因隱藏較好,損失不大。抗日戰爭勝利後,為歡慶勝利,民間藝人們又把服裝、道具清理出來,組織人馬玩了一陣。一年後,由於內戰全面爆發,長江埠地區的台故事被迫偃旗息鼓。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在街道里建立的宣傳小組、文藝小組,以及後來成立的業餘劇團,用的大多是昔日台故事的服裝、道具。當時,為了配合黨和政府的工作,藝人們編排了一些新劇目,如"落虎口"、"歡天喜地"等,也演了一些老劇目,如"蝴蝶杯"、"反間計"等。1956年,慶祝公私合營時,人們又把過去的龍燈、高蹺、台故事全套搬出,大熱鬧了一陣子。可惜的是,隨著"除四舊"的深入,以前的服裝、道具,包括組建業餘劇團所添置的行頭,全部被付之一炬。隨著時代的發展,台故事有所變革,內容由木老人車水等傳統造型轉為現代工農兵造型,由汽車平台代替人工平台,頻繁出現在大型文藝集會上。
七律
長江埠
文 / 茅廬居士
朝暉古埠浪青蒲,
商賈琳琅滿巷衢。
粉純蓮藕九州輸。
引來貴客活經濟,
打造名園曰賽孚。
老鎮新姿如日午,
火紅寬裕眾歡愉。
名吃與資源
沙子饃:
由於它做法奇特,味道香美,所以它自從一百多年前從長江埠人手中創造出來後一直流傳至今,成為今天長江埠的一大傳統名點。
只有在應城市所屬的範圍內才吃到到!
砂子饃是長江埠特有的麵點小吃。砂子饃做得最好的要數喻連苟。他做的砂子饃掰開後,能清楚地看見裡面的一層層酥,竟有五六層之多。別人做砂子饃是用豬油,他用麻油,而且他在和面時特別講究風向。他每天半夜起床和面,總是觀察一下風向,若是南風,就少加點水把面和乾;若是北風,就多加點水把面和清點,因為南風漲朝,北風收潮。他把面揉開後,抹一層麻油後又合攏揉勻,如此反覆五六次,麵團和好放著待用,做砂子饃多用桶爐,其爐面形似“雞窩灶”,便於放鍋,爐子旁邊有一個二層的木架,便於操作和擺放用具。其操作過程是:將乾淨的鵝卵石(直徑不足一寸)放入鐵鍋預熱,不時加入食油攪拌鵝卵石,待鵝卵石在鍋內發燙時,剷出一半放入備用鍋中,再用鍋鏟扒平鐵鍋內的鵝卵石,將一尺見方的麵餅蓋於其上,再將備出的鵝卵石置於麵餅上面,利用上下的熱石子將麵餅烤熟。
長江喻連苟做砂子饃十分講究,每烤一個砂子饃後,還要用乾淨抹布把鍋里的鵝卵石抹一下,炒石子的油也放得多些,所以他做的砂子饃相當俏銷,總是供不應求,形成長江埠獨有的特產而享譽四方,並傳承至今。
白湖蓮藕
在應城東南的郎君、長江埠地區,清水湖、東西汊湖成片水面萬畝有餘。湖中盛產蓮藕,尤以白湖蓮藕最為著稱。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產出歷史。
白湖蓮藕,又名雙白蓮,簡稱白湖藕,或白蓮藕,是白湖地區清澈的湖水,千百年疏軟深厚的底泥淤積而培育出的特有品種,具有生長期短、成藕時間早、產量高、味道鮮的特點。
夏日,滿湖荷葉連片翠綠。荷葉叢中,並蒂蓮花滿枝頭。在蓮枝的底下,生長於泥水之中的蓮藕,“出污泥而不染”,表皮光潔,節粗身長,皮薄鮮嫩,白里透黃。白蓮藕,上市於盛暑之時,將藕切成片狀,拌上白糖,醃半日食用,清涼甜脆,解暑止渴。白蓮藕中的一個獨特品種叫木蓮藕,在冬臘月產出,將藕切成塊狀,燉肉煨湯,藕粉香,湯鮮美。白湖蓮藕,生吃甜脆,熟食粉香。還可做成涼拌藕片、藕扒絲、藕粉丸、粉蒸藕、鹵藕、炒藕、煨藕等數十種菜餚,各具特色,是招待親朋好友、遠道來賓的上選佳肴。
白湖蓮藕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據化驗分析:富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份,有清涼解熱、健腦益胃之功效。所結蓮籽,更是降壓、明目、解毒的飲用良藥。蓮籽可熬成湯飲用,稱蓮籽湯;也可拌合糯米、紅棗一起,做成八寶粥,香甜可口。
白湖蓮藕年產5000萬斤。暢銷河南、山西、北京、天津、武漢等省市。
長江埠以及湖北很多地方的藕很特別!用藕熬湯就更顯其美味了!屬排骨藕湯最出名!其中的藕用砂鍋煲熟以後吃起來就像吃芋頭一樣粉甜粉甜的!超級好吃!也可以用其他材料煲湯。清炒的滑藕片也很不錯!目前,長江埠已有6家藕行、2家蓮藕深加工公司敞開大門收購藕農們的產品,為蓮藕種植大戶銷售藕製品提供綠色通道。
長江埠的藕已經遠銷世界各地!
長江三扒
應城長江埠地處水陸交通要衝,物阜民豐,商賈雲集,歷代名廚輩出,有“食在長江埠”的美譽。“長江三扒”更是聞名遐邇,經久不衰。
“長江三扒”即扒肉、扒雞、扒鴨,是長江埠三道傳統名菜,因其色、香、味、形俱佳而久負盛名,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相傳,清朝光緒年間,長江埠有一家陳萬順餐館,共有兄弟四人,後由排行老四的陳發鬆一人經營,人們便習慣稱為“四房館”,在當地頗有名氣。陳的長子陳子庭12歲從師於堂兄其蔡、其芬,刻苦學藝,對菜餚的“滾、爛、淡”細心摸索,火候掌握恰到好處,烹調技藝日益深湛,尤對地方傳統菜頗有研究。他16歲獨立經營“四房館”,開始對傳統菜品從選料、燒制、火候、佐料上加以改進,特別擅長“三扒”的烹製,他製作的扒肉、扒雞、扒鴨醇香悠遠,色澤鮮亮,質佳味美,轟動一時,成為烹製“長江三扒”的名家和傳人。後經歷代廚師的繼承和發揚,使之愈做愈精,成為享譽楚天的美饌佳肴。
扒肉是“長江三扒”扛鼎之作。其製法:將豬膀肉切碗口大的整方塊,皮朝下放炭火上經燎烤、刮洗乾淨後,皮呈金黃色,用刀從瘦肉上切劃成斜方格塊(不切傷肉皮)。隨即將其肉皮朝下,置放在墊有豬骨頭的砂鍋里,注入清水500克,加入醬油、八角、米酒、香蔥、生薑一起入砂鍋蓋緊,待煮至肉塊上色後撈出,用清水沖洗一次,並將原湯過濾,復將肉入砂鍋,加入冰糖,移至微火燉2小時左右,至肉酥香氣溢出時,盛湯盤、淋湯汁,蔥花、胡椒粉略撒便可上桌。此菜色如琥珀,形似夕陽,香美酥爛,肥而不膩。 扒雞主料系選隔年黃雌雞或閹雞,此雞肉鮮嫩腴美,營養性強。製法是用刀把宰殺洗淨的整雞拍平,裝放在砂鍋里,注入適量清水,同時加入醬油、紹酒、八角等,煮至雞肉上色後撈出,用清水將雞表面雜質沖洗掉,並將原湯過濾,復將整雞裝入砂鍋內,加入冰糖,用微火慢燉約1小時左右,直燉至湯汁稠濃,雞肉熟爛,連湯帶雞盛大盤中,用筷子將雞排成平臥式,稍加點綴,撒上胡椒粉、蔥花,即成色澤黃亮、肉質鮮嫩、鹹甜適中、回味悠久的扒雞。
扒鴨的製作比較講究。製作出來的扒鴨,鴨呈整形,色澤紅亮,軟爛油滑,醇香濃郁,具有滋陰、清虛勞之熱,養胃生津,益氣補血之功效。其製法為將宰殺洗盡的當年肥仔鴨(以雄者為佳)放入旺火沸水鍋里略燙,用手捋去鴨外層表皮,把蔥扎把、生薑拍松裝入鴨肚中,用清水衝去鴨表面上的雜質,原湯過濾後,復將整鴨裝入砂缽,加入切成小方塊的豬板油、白冰糖,再用微火燉至一個半小時,至湯汁稠濃,鴨肉軟爛後,起缽盛入湯盤,稍加點綴,略撒胡椒粉、蔥花即成。
石膏及鹽礦
由於應城市地下蘊藏著大量的石膏及鹽礦,所以長江埠也產鹽,其中有雲鶴牌鹽業運銷有限公司。
地圖信息
地址: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