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臨界溫度

下臨界溫度

熱中性區的下端(靠低溫端),稱為下臨界溫度。超過下臨界溫度時,生物的耗氧量都會顯著增加。低於臨界溫度時需增加產熱量以保持體溫,高於臨界溫度時需增加用於散熱的能量。

下臨界溫度會因動物的適應溫度而變化,即使相同種類的個體,該值也會因風土馴化而不同。生活在極地的大型恆溫動物,溫度中性區很寬,其下臨界溫度比生活在溫帶和熱帶的恆溫動物要低得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臨界溫度
  • 外文名:lower critical temperature
  • 定義:是指熱中性區的靠低溫端(下端)
  • 特點:不同個體的下臨界溫度也不盡相同
  • 低於此溫度:動物增加耗氧量,提高代謝率
  • 高於此溫度:動物需增加用於散熱的能量
概念,特點,研究與運用,

概念

溫度中性區或熱中性區的下限稱為下臨界溫度。但一般所講的臨界溫度是指具有重要生理學意義的下臨界溫度。

特點

當環境溫度降到下臨界溫度以下時,動物增加耗氧量,提高代謝率,體內產熱量增加,以維持恆定體溫。
哺乳動物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調節體溫。外界溫度改變時,可刺激皮膚的感受器發生神經衝動傳入中樞。血液溫度的改變,可直接刺激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當環境溫度稍低於體溫時,豎毛肌將毛豎起增加隔熱層的厚度,皮膚毛細血管收縮減少經過皮膚的血流,汗腺活動降低減少體表蒸發散熱,因此,不需額外的代謝活動即可保持體溫。環境溫度略超過體溫時,則會發生相反的改變使散熱增多。當環境溫度的改變超過下臨界溫度時,必須消耗更多的代謝能量才能維持體溫。
機體對環境溫度適應後,下臨界溫度會發生變化,即使生存環境相同,不同個體的下臨界溫度也不盡相同。人的下臨界溫度較高,一般為10℃。極地動物的下臨界溫度很低,都具有隔熱型的耐寒能力。人類作為熱帶動物在進化過程中隔熱組織退化,在寒冷條件下主要通過增加產熱保持體溫,具有一定的產熱型耐寒能力。

研究與運用

①為探討熱濕環境下人體出汗臨界溫度,採用問卷調查和實驗室測試的方法對重慶夏季熱濕環境下人體13個部位的出汗情況進行研究。結果顯示,人體的額頭、胸口、背溝、腋窩和腰部5個部位出汗比較敏感,人體在熱環境下出汗的臨界溫度在風速較低(0~0.1 m/s)時為33.0~34.5℃,風速較高(0.2~0.5 m/s)時為34.5~35.5℃,男性腋窩出汗的臨界溫度比女性低0.5℃。(提示:適當提高風速可使人體的出汗臨界溫度升高)
②豬群周圍的空氣溫度常被認為是熱環境的主要部分。適宜溫度區間被稱為溫度適中區或等熱區。等熱區的下限有效環境溫度稱為下限臨界溫度(LCT)。對於豬來說,精確的LCT值取決於其採食量和體重。與採食量較少的豬群相比,採食量較多的豬群其LCT值較低。等熱區上限有效環境溫度稱為上限臨界溫度(UCT)或蒸發臨界溫度。一旦溫度高於UCT,豬群便開始喘氣或焦躁不安,同時向周圍環境散熱,從而保持體溫正常。在等熱區溫度範圍內,動物的體溫保持相對恆定,若無其他應激(如疾病)存在,動物的代謝強度和產熱量正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