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hypothalamo-neurohypophyseal system)是1989年公布的生理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
- 外文名:hypothalamo-neurohypophyseal system
- 所屬學科:生理學
- 公布時間:1989年
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hypothalamo-neurohypophyseal system)是1989年公布的生理學名詞。
②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有直接神經聯繫,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經內分泌細胞所分泌的肽類神經激素可以通過軸漿流動方式,經軸突直接到達神經垂體,並貯存於此。產生機理 下丘腦通過神經和體液 ,調節相應的腺垂體激素的分泌。神經垂體在結構與功能上都與下丘腦密切相關。從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經元發出的神經...
下丘腦-垂體系統在維持人體內環境穩定和神經-內分泌功能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該系統與機體的水電解質代謝平衡、攝食、生殖、免疫、行為、心理和衰老等生命活動關係密切,其調控相當複雜。當發生下丘腦-垂體病變時,常可出現多樣性的臨床表現,如水電解質紊亂、攝食異常、體溫調節障礙、生殖功能下降、生長發育異常等...
因此可以把下丘腦的視上核、室旁核和神經垂體一起看作是一個完整的分泌單位。垂體顆粒細胞瘤 【腺體概述】垂體顆粒細胞瘤又稱垂體迷芽瘤、顆粒細胞垂體細胞瘤、顆粒細胞神經鞘瘤。WHO中樞神經系統腫瘤分類中,將其命名為顆粒細胞瘤。主要發生於垂體後葉即神經垂體。一般認為來源於垂體細胞。其組織發生學尚不完全了解。
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 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hypothalamo-neurohypophyseal system)是1989年公布的生理學名詞。公布時間 198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生理學名詞》第一版。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 (The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HPA or HTPA axis),也被叫做 邊緣系統-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LHPA軸),是一個直接作用和反饋互動的複雜集合,包括 下丘腦(腦內的一個中空漏斗狀區域),腦垂體(下丘腦下部的一個豌豆狀結構),以及腎上腺(腎臟上部的一個小圓椎狀器官)。
②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有直接神經聯繫,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經所分泌的肽類神經激素可以通過軸漿流動方式,經軸突直接到達神經垂體,並貯存於此。治療 1.一般治療 以調節大腦間腦系統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為主套用鎮靜藥止痛藥抗組胺藥谷維素等 (1)谷維素10mg~20mg3次/d連服1~2個月口服對自主神經功能調節有...
下丘腦分泌的促垂體激素的統稱。由下丘腦某些神經細胞合成、分泌。經垂體門脈系統到達腺垂體,可促進或抑制腺垂體中某些激素的釋放。已確定存在以丁六種:(1)生長素釋放激素和抑制激素;(2)催乳素釋放激素和抑制激素;(3)促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4)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5)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6...
人體主要的內分泌腺有: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腎上腺、胰島、胸腺和性腺等。泌尿系統 泌尿系統由腎、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組成。其主要功能為排泄。排泄是指機體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不為機體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質向體外輸送的生理過程。被排出的物質一部分是營養物質的代謝產物;另一部分是衰老的細胞破壞時所形成的...
垂體門微靜脈及其兩端的毛細血管網共同構成垂體門脈系統(hypophyseal portal system)。遠側部的毛細血管最後匯集成小靜脈注入垂體周圍的靜脈竇。這是1930年代確立的經典垂體血流模式“自上而下”的概念,闡明了下丘腦控制垂體功能的基本機制。此後又通過新技術的套用和研究,對垂體的血流模式提出了新見解,認為遠側部的...
下丘腦的傳出神經連結是指下丘腦神經元到神經垂體的投射,包括正中隆起、垂體漏斗柄及垂體的神經中葉。大細胞神經分泌系統大部分起源於產生催產素和加壓素的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小細胞神經分泌系統則主要來源於下丘腦內側基底部,後者包括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神經元和結節垂體多巴胺神經元兩個與生殖有關的組份。下...
下丘腦位於丘腦下溝的下方,構成第三腦室的下壁,界限不甚分明,向下延伸與垂體柄相連。下丘腦面積雖小,但接受很多神經衝動,故為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的中心。它們能調節垂體前葉功能,合成神經垂體激素及控制自主神經和植物神經功能。任何下丘腦核團損傷都會引起動機行為的異常,如:攝食、飲水、性行為、打鬥、體溫...
由於下丘腦激素GnRH缺乏或分泌形式失調而導致閉經。包括下丘腦-垂體單位功能異常,中樞神經系統-下丘腦功能異常,以及其他內分泌異常引起的下丘腦不適當的反饋調節所致的閉經。臨床表現 1.精神性閉經 該類患者常有精神刺激史,僅有月經稀發與閉經,可有不孕及體重減輕。有關檢查示血皮質醇水平較高,但無相關臨床症狀;...
下丘腦-垂體門脈系統 下丘腦-垂體門脈系統(hypothalamic-hypophyseal portal system)是1989年公布的生理學名詞。公布時間 198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生理學名詞》第一版。
丘腦下部損傷系指顱腦損傷過程中,由於顱底骨折或頭顱受暴力打擊,直接傷及丘腦下部而出現的特殊的臨床綜合徵。丘腦下部是自主神經系統重要的皮質下中樞,與機體內臟活動、內分泌、物質代謝、體溫調節以及維持意識和睡眠有重要關係。因此丘腦下部損傷後臨床表現往往重篤。單純丘腦下部損傷較少,大多與嚴重腦挫裂傷和(或)...
正常月經是由中樞神經系統、下丘腦-垂體前葉和卵巢功能之間相互調節而控制的。任何因素直接或間接影響下丘腦-垂體功能,導致下丘腦分泌促性腺釋放激素,以及垂體前葉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功能低下或紊亂,從而影響卵巢功能引起3個月以上的停經時,稱之為下丘腦-垂體性閉經。疾病病因 下丘腦性閉經病因1.精神、神經因素精神...
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系統,亦稱“大細胞系統”。下丘腦內合成某激素的神經核團。由下丘腦視上核和室旁核,下丘腦垂體束和神經垂體組成。下丘腦垂體束由視上核和室旁核內人細胞的軸突組成。其中約有:10000根~100000根無髓纖維,纖維終止於神經垂體的毛細血管周圍。視上核和室旁核的細胞為神經分泌細胞,其中大細胞...
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泌尿外科學名詞。定義 下丘腦、垂體、性腺三者之間通過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等參與實現反饋與負反饋來調控人類生殖和性行為的主要內分泌系統。出處 《泌尿外科學名詞》第一版 公布時間 2014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
它們沿垂體柄下行進入垂體前葉,再次分支形成毛細血管叢,是為門靜脈後毛細血管叢。這種特殊的血管構築稱為垂體門靜脈系統。該系與腺垂體分泌的調節有密切關聯。垂體 亦稱“腦垂體”或“腦下垂體”。位於顱底蝶鞍的垂體窩內,借垂體柄與下丘腦相連。可分為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兩大部分。腺垂體又可分為遠側部、結節部...
下丘腦垂體束 下丘腦垂體束(hypothalamohypophyseal tract)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下丘腦的視上核和室旁核發出的纖維束。經漏斗柄終於神經垂體。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正常月經是由中樞神經系統、下丘腦-垂體前葉和卵巢功能之間相互調節而控制的。任何因素直接或間接影響下丘腦-垂體功能,導致下丘腦分泌促性腺釋放激素,以及垂體前葉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功能低下或紊亂,從而影響卵巢功能引起3個月以上的停經時,稱之為下丘腦-垂體性閉經。疾病病因 環境變遷、精神創傷、過度勞累、體重驟增...
垂體後葉 垂體 垂體亦稱“腦垂體”或“腦下垂體”。位於顱底蝶鞍的垂體窩內,借垂體柄與下丘腦相連。可分為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兩大部分。腺垂體又可分為遠側部、結節部和中間部,神經垂體又可分為神經部、漏斗柄和正中隆起。漏斗柄和正中隆起合稱漏斗,漏斗和結節部組成垂體柄。一般將遠側部稱前葉,中間部和神經...
動物體內某些特化的神經細胞(結構上屬於神經系統而非內分泌系統)能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質,經血液循環或通過局部擴散調節其他器官的功能;這些生物活性物質叫做神經激素;合成和分泌神經激素的那些神經細胞叫做神經內分泌細胞。哺乳動物的下丘腦能產生多種神經激素,例如,下丘腦產生的催產素和抗利尿激素經由神經垂體分泌入...
下丘腦激素的分泌過程是脈衝式的和應變的,釋放的頻率與幅度既受控於神經系統發放的信號,又為垂體或外周內分泌腺釋放的激素所影響。下丘腦-垂體-外周內分泌腺軸系的激素分泌是層層控制、相互制約,組合成一個嚴密的反饋系統,以此調節動物的生長和發育、性成熟和繁殖,以及新陳代謝等生命過程。人工合成 已闡明結構並...
⑵病理性降低:常見於全垂體功能低下、垂體性株儒、高血糖等。ADH測定 [正常參考值]1.0-1.5ng/L。[臨床意義]1.增高:⑴生理性增高:常見於低血壓、滲透壓降低、吸菸等。⑵病理性增高:常見於惡性腫瘤組織中抗利尿激素的異位分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2.降低:⑴生理性降低:常見於寒冷,乙醇也可抑制ADH...
這種結合蛋白質稱為神經垂體激素載體蛋白(NP)。抗利尿激素與催產素二者不同,抗利尿激素由9個胺基酸組成,分子量約為9,500~10,000,其功能為下丘腦-神經垂體系統的分泌神經元內的激素“載體”。當神經衝動傳至神經末梢時,貯存的激素在Ca2+的參與下經胞溢作用而將ADH與NP同時釋入血中。調節 滲透壓:血漿滲透壓...
腦垂體 分為垂體前部和垂體後部。垂體前部分泌促腎上腺皮質素(ACTH)、生產激素、促甲狀腺素、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和生乳素等 6種激素。垂體後部分泌兩種激素:加壓素(又名抗利尿激素)和催產素。下丘腦與垂體存在著胚胎學的、神經的、血管的以及功能的聯繫,故稱之為下丘腦-垂體系統,下丘腦的一些特殊神經元...
一、內分泌系統和激素的概念 二、激素的分類 三、激素的作用及其特點 四、激素作用的機制 第二節 下丘腦與垂體 一、下丘腦一腺垂體系統 二、下丘腦一神經垂體系統 第三節 甲狀腺 一、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謝 二、甲狀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甲狀腺功能的調節 第四節 腎上腺 一、腎上腺皮質 二、腎上腺髓質 第五節...
下丘腦是間腦的一部分,位於下丘腦溝以下,構成第三腦室下部的側壁,其下部與垂體相連。下丘腦形體不大,但聚集有大量內分泌神經元(如視上核,視交叉上核、室旁核、結節核、尾狀核,結節乳頭核等)。故有人稱之為“神經內分泌核能器”。下丘腦是自主神經和內分泌的高級整合中樞,是下丘腦-垂體-靶腺系統的控制...
此外,在視上核和室旁核以外還存在一些附屬的神經元群,其中也含有合成催產素和加壓素的大細胞神經元,由視上核、室旁核以及附屬神經元群發出的神經纖維共同組成下丘腦-神經垂體束,又因其中來自視上核的纖維較多而被稱為視上-垂體束,其末梢終止於垂體後葉。催產素和加壓素即在下丘腦的這些大細胞神經元胞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