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茶業村隸屬萊蕪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北46公里、東南距茶業口鎮政府5公里處。耕地938畝,372戶,1156口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茶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電話區號:0634
- 面積:耕地面積938畝
- 人口數量:1156口
上茶業村隸屬萊蕪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北46公里、東南距茶業口鎮政府5公里處。耕地938畝,372戶,1156口人。
上茶業村隸屬萊蕪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北46公里、東南距茶業口鎮政府5公里處。耕地938畝,372戶,1156口人。據《郭氏譜》記載,清康熙元年(1662年),章丘郭姓遷此,早有人居,因村北有山名茶芽(欲名茶葉山),冠以姓...
上王莊村隸屬濟南市萊蕪區茶業口鎮,位於濟南市萊蕪區北45公里,鎮政府駐地北3公里處。北傍齊魯長城,章萊河水環繞大半個村莊,南鄰茶業口村,東至下法山,西接中茶業,土地452畝,451口人。該村簡介 據范氏墓碑記載,明萬曆年間范姓建村。後王姓遷此,以姓名村王莊,因址在章丘縣北王莊以南,稱南王莊,1943年...
茶業口村隸屬萊城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東北43公里處,茶業口鎮政府駐地。是萊蕪北部山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北鄰王莊村,西鄰白楊村,南靠埠口村,東依吉山村。167戶,562口人,耕地240畝,山場1500畝。建制沿革 據村碑記載,最初由於、胡兩姓於明朝中葉來此建村。後來,李、高、秦、徐、張、范、孫姓...
茶業口鎮境內有327省道、縣道普雪路、和西路3條幹線交匯。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因鎮人民政府駐地在明朝中葉位於茶芽河口(俗稱茶中口),曾名茶芽口,後諧音成茶業口。文化遺產 “抬芯子”是中茶業村的民間藝術,有一百多年歷史,多次在萊蕪市文藝匯演中獲得一等獎。“孟姜女的故事”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959年3月,腰關、吉山兩個公社合併為茶業人民公社:1984年3月,茶業公社改稱茶業辦事處,下茶業村隸屬上茶業鄉;1985年11月,撤處劃鄉,茶業辦事處分為腰關鄉和茶業口鄉,下茶業村隸屬茶業口鄉;2001年,腰關鄉、茶業口鄉合併為茶業口鎮,下茶業村隸屬茶業口鎮。組成 下茶業村有宋、尚、張、賈、李、秦、滿...
李白楊村隸屬山東省萊蕪區萊城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北48公里,鎮政府駐地西南5公里處。北面和南面分別與本鎮的閣老村和船廠村相鄰,西接雪野鎮,東是孿宮村。有耕地714畝,256戶,757口人。歷史記載 據《李氏譜》記載,明萬曆年間,李姓有河北棗強縣遷此,張姓早居,因此地白楊樹叢生,曾名上白楊,後李姓人丁...
據《張氏譜》記載,建村於明代萬曆末年,由李張兩姓來此定居,郭、王、楊、夏、錢、盧6姓陸續遷來,後來王、楊、夏、錢、盧5姓失傳,因村南樹木成林,山花遍地,故名花林。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石城保.花林”。據《茶業史志資料》載,抗日戰爭初期,花林村隸屬萊蕪縣口鎮區;1941年萊蕪劃分為三縣,...
據村碑記載:清朝初年王姓遷於此,姜姓早居,始建村無考。因鄰村多以白楊取名.以村名村,冠以姓氏,故名王白楊村。盛產花椒、花生、柿子。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石城保·王白楊”。清朝曾屬石城保;1941年前屬於萊蕪縣鳳山鄉;1942年下半年至1945年劃歸淄川縣新六區;1946年復歸萊蕪縣茶業區;1951年3月...
據村碑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姓由河北省棗強縣遷此建村。因此在小河轉灣處,曾名圈裡。因重名,改稱東圈村。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石城堡.東圈裡”。1941年前,茶業一帶地區隸屬萊蕪縣七區(即雪野區),設匯源鄉,鳳山鄉,茶業鄉,東圈村隸屬茶業鄉;1941年5月,萊蕪縣實行三縣分治,東圈村...
下王莊村隸屬萊城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北45公里、鎮政府駐地東北3公里處。北鄰章丘市,南鄰下法山村,東南與中法山村相鄰。耕地711畝,193戶,555口人。 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誌》記載:“茶業鎮·南王莊”。抗日戰爭初期,下王莊村隸屬博山區;1958年10月,屬茶業人民公社轄;1984年,隸屬茶業辦事處茶業口鄉...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龍堂村也出了一名全村人自豪的烈士,他就是傅來效。1982年10月18日下午一點半左右,時任萊蕪縣茶業派出所副所長的傅來正與本鄉東榆林村黨支部書記王化銀研究工作,三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教後又勾結在一起的犯罪分子突然持械闖入室內殺人搶槍。傅來效臨畏不懼,與犯罪分子激烈搏鬥,不幸光榮犧牲...
紹興御茶村茶業有限公司, 一家集綠茶種植, 生產加工和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綠茶生產商,。企業介紹 紹興御茶村茶業有限公司, 一家集綠茶種植, 生產加工和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綠茶生產商, 擁有公司自有茶園近10000畝, 是中國最大的優質茶園種植基地, 也是全球最大的工業綠茶原料供應商. 在結束了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
上龍子村隸屬萊城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北57公里、茶業口鎮政府駐地西北12公里處。西接雪野鎮北欒宮村,南鄰閣老村,東鄰珍玉村,北與章丘市朱公泉村搭界。全村耕地面積460畝,現有120戶,總人口395人。建制沿革 據《楊氏譜》記載,明朝萬曆年間,楊姓遷此定居,始建無考。因村旁有山蜿蜒如龍,故名“龍子”村。
據《程氏譜》記載,明洪武末年張姓建村,又因村旁有巨石,狀如石臼,藉以名村。因重名,改稱上石臼。建國後誤寫為上石究,1988年經標準化處理,復稱上石臼。民國初年屬石城保;1936年6月屬匯源鄉;1942年屬抬頭區;1946年8月屬雪野區腰關鄉;1949年屬茶業區腰關鄉;1955年人初級社,1959年上石臼屬茶業人民...
乾隆五十一年開河時,村莊遭遇水災,損失慘重,由先人魏連成帶領幸免於難的人西遷高處到現在村址。黎、馬兩姓不知所終,後來又增添了呂、李兩姓,組成了現在的姓氏結構。清朝康熙《萊蕪縣誌》記載:“石城保·上迷馬鎮”。據史料記載,1939年6月,茶業地區建立兩鄉一鎮,上迷馬村隸屬萊蕪縣第七區(雪野區)匯源...
下龍子村屬濟南市萊城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北57公里、茶業口鎮政府駐地西北12公里處。北接上龍子村與章丘搭界,南鄰閣老村,東鄰珍峪村,西面是雪野鎮北欒宮村。全村耕地面積480多畝,201戶,577口人。建制沿革 據《楊氏譜》記載,明朝萬曆年間,楊姓遷此定居,始建無考。因村旁有山蜿蜒如龍,故名“龍子村”,...
據《王氏譜》記載,明嘉靖年間王姓建村。原名下刷乾,1953年改稱下法山。有王、穆、李為村中三大姓。據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石城保·下法山”。民國之前屬石城保;民國時期至1940年,下法山村隸屬萊蕪縣七區茶業鎮;1941年5月,下法山村隸屬博萊縣茶業區;1950年,屬萊蕪縣第十一區轄;1955年復歸茶業區;...
下石城村隸屬萊城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東北46公里、鎮政府駐地東南5公里處。下石城村南接上石城村,東鄰宅科村、桑科村、西靠原腰關鄉的龍堂村、北通吉山村,耕地425畝,151戶,450人。除與吉山村相接是鄉間公路外,其餘均為山間小道,地理位置稍偏。下石城村最早居住的是聶姓,其後又有潘姓、逯姓陸續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