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圈村(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茶業口鎮東圈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圈村隸屬萊城區茶業口鎮,位於萊城東北50公里、鎮政府駐地東部6公里處。東屆博山區,西臨崖下村,南接史家崖村,東北鄰博山區閆家峪村,正東與博山區牛角村接壤。耕地337畝,全村116戶,365口人。

據村碑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姓由河北省棗強縣遷此建村。因此在小河轉灣處,曾名圈裡。因重名,改稱東圈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圈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
  • 政府駐地:萊城區
  • 電話區號:0634
  • 人口:365口人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石城堡.東圈裡”。1941年前,茶業一帶地區隸屬萊蕪縣七區(即雪野區),設匯源鄉,鳳山鄉,茶業鄉,東圈村隸屬茶業鄉;1941年5月,萊蕪縣實行三縣分治,東圈村隸屬茶業區;1942年下半年,東圈村劃歸淄川縣;1946年2月復歸萊蕪縣管轄;1950年萊蕪縣以數字名區,東圈村隸屬萊蕪縣第十一區;1955年10月萊蕪縣改數字區為地名區,東圈村隸屬茶業區;1958年3月,撤區劃鄉,東圈村隸屬吉山鄉;同年10月人民公社成立,東圈村隸屬吉山人民公社;後劃歸茶業人民公社;1984年3月茶業公社改稱茶業辦事吃,東圈村隸屬花林鄉;1985年11月撤處並鄉,茶業辦事處分為腰關和茶業口鄉,東圈村隸屬茶業口鄉;2001年腰關鄉、茶業口鄉合併為茶業口鎮,東圈村隸屬茶業口鎮。
東圈人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這裡石有名的革命老根據地。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年代,該村村民積極投身與革命鬥爭。有9人報名參軍,奔赴前線。戰鬥中,他們立下了赫赫戰功,其中有2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成了光榮的革命烈士。他們是李志勝,馮乃泉。烈士李志勝1923年9月生,192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參加革命,先後任游擊隊員,地下黨組織成員,淄川縣委秘書。1948年被國民黨特務暗殺,犧牲時任中共山東省淄川二區區委書記,年僅26歲。
東圈村,有山有水,土地肥沃,適於作物生長,山中到處生長著粗壯茂盛的杏樹、柿子樹、核桃樹。山地多種植花椒樹、櫻桃樹、山楂樹、酸果樹、桃樹,是標準的花椒之鄉,花果之鄉。1974年前,山上以杏樹為主,那時正是杏樹連成片。春天是花的海洋,麥收時節相繼有麥黃杏、大結杏、水杏、真杏、合包杏、掃帚紅......10餘個品種成熟,一直到秋天的秋杏。當時樹冠100於平方米的大杏樹,有百餘棵,每棵產杏500斤左右。東圈大水杏果大,肉多,品質好,在博山享有極高的盛譽。但樹沒給村民帶來更多的實惠,那時每斤杏只賣幾分錢,且不好保存,村民邊砍伐了杏樹。今剩有幾十棵。20世紀70年代在這片沃土上又種植了花椒樹。如今山嶺上、山腳下、地頭堰邊,到處是花椒的海洋。三分之一的戶收入400斤以上花椒,最少的也收百餘斤。
東圈清泉之多之盛,水質之好更是遠近聞名。村中心不足百餘平方米的小河床的岩石縫中,噴涌著10餘個清泉,泉水甘甜清澈,冬暖夏涼。冬天到來,小河升騰著熱氣,臨河住戶將結了凍的鍋、碗、瓢、盆放入小河,三五分鐘就可融化。夏天到來,泉水涼爽至極。農活歸來飲瓢泉水,立刻暑熱全消,精神大振。
用泉水澆地更是東圈的一大特色,村民澆地用水80%是泉水。村中四個泉眼中的泉水,除供村民飲用外,同時能澆灌300米外的大片土地,直接用泉水澆的地就有50多畝。
為擴大水澆面積,1972年村民在王子偉書記的帶領下,在村西建了一口方水池,後又進行了擴建。現在的方水池長16.3米,寬8.4米,深2.5米,池中有三個泉眼,能自然蓄水。又在池旁建了水泵機房,靠近水泵機房建了揚水站。揚水站引槽長近百米,送水管道近200米。這樣,將池中泉水引入更遠的土地,擴大水澆面積40餘畝。
東圈村過去曾是遠近有名的長壽村,生活雖然困難,但當時80歲以上的老人有22人,其中90歲以上的6人,超過百歲的2人。近來這種優勢不再顯著,究其原因,眾說不一。
村子離博山市里只有12公里,村中青壯年及部分青年婦女大都去博山打工,被老百姓戲稱為"摩托化趕班族"。下班回來又可種田,錢糧兼得,農民生活可謂小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