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產鎮

張家產鎮

張家產鎮地處膠東半島東端,東臨黃海,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北靠聯合國人居獎得主――威海市,與文登城區毗鄰,南接埠口港和石島港,轄56個行政村,21285人(2017),面積78.37平方千米。是一個位置優越、交通發達、生態優美、經濟繁榮的新興城鎮。先後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鎮”、“山東省衛生鎮”、“威海文明鎮”、“威海市平安鎮”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家產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
  • 下轄地區:張家產  埠口
  • 政府駐地:張家產
  • 電話區號:0631
  • 郵政區碼:264408
  • 面積:78.37平方千米 
  • 人口:21285人(2017) 
  • 方言:膠遼官話
  • 氣候條件: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 火車站:文登站
  • 車牌代碼:魯k
概況,地理,歷史沿革,所轄村代碼,區域交通,發展情況,所轄村,工業發展,農業發展,特色農業,旅遊資源,

概況

張家產鎮鎮政府駐因寺橋村。轄56個村民委員會,人口21285人(2017),面積78.37平方千米,耕地面積2389公頃,境內多丘陵,地勢由東北向西南低緩,境內自然風景優美,文化底蘊豐厚,有天沐溫泉、南圈水庫、黿山、柘陽山、“李龍爺”傳說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全鎮森林覆蓋率達42%。2011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4.85億元,財政收入25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997元。有中學1所,國小1所,在校生1413人。該鎮特產西洋參,特色經濟西洋參種植,是山東省最早引進試種西洋參的地區,享有“西洋參之鄉”的美譽,已成為國家西洋參標準化生產基地、西洋參三大主產地之一。西洋參種植成為全鎮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目前,張家產鎮共有西洋參種植戶1000多戶,種植總面積達2.2萬畝。西洋參種植年可增加當地農民收入1億多元。主導產業有電機、風機、除塵器等,主要企業有威海泰富西瑪電機有限公司、威力風電有限公司、文登隆大電子有限公司、富思達飼料有限公司等。主要商業企業有天沐溫泉度假有限公司。新能源項目有投資為5.6億元人民幣的歌美颯張家產風電場工程項目。
2011年,張家產鎮被山東省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評為“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先進單位”;被威海市政府評為“威海市農業機械化工作先進鎮”;被文登市委、市政府評為“突出貢獻單位”、“為民辦實事工作先進單位”、“對外開放先進單位”。

地理

張家產鎮於一九八二年成立,地處文登城區正南,距市中心7公里.威海機場15公里,文登區火車站10公里,威海海港40公里,周邊與威海、煙臺、青島接壤,轄區面積78.37平方千米,海岸線長26公里,下轄64個村民委員會,21285人(2017)。張家產鎮依山傍海守城,氣候怡人,地理環境優越,自然資源豐富,交通十分便捷,新、老兩條初張公路相依平行延展,北連煙威“高速”,南至國家二級開放口岸-埠口港,可停泊3000噸一級輪船,通航國際國內各大中港口;青(島)石(島)公路橫貫城鎮西東全境;威海機場在正東15公里處。水、陸、空構築的立體交通大網路,緊連海內外。鎮區6條硬化公路呈“三縱三橫”關,基本實現“綠、亮、美、硬、淨”五化標準,把鎮區內交通網路連成一片,程控電話安裝率達到90%。有線電視覆蓋面積達到98%,供水供電能夠充分滿足生產、生活需要。

歷史沿革

清末屬甘泉都三、七里。1930年屬第四區。1941年12月,分屬文登(東)縣湯村區和文西縣套河區。1958年8月,水道鄉、口子鄉、永福鄉合併成立火炬公社,1959年改稱水道公社。1982年1月改稱張家產公社。1984年3月撤社設鄉。1990年末,面積64.7平方千米,人口8641戶、25899人,其中鄉村8549戶、25482人,轄張家產、北水道、西水道、東水道、西泊石、東泊石、嵐村、溝西、劉家莊、河胡家、石羊口、冷家、登登口、崔家營、文石山、黃莊子、山陰溝、口子李、小官莊、大官莊、因寺橋、顧家、告駕口、官道西、水井、北圈、南圈、東圈、田家床、麾艮、北崖子、南崖子、車臥島、東湯村、趙家床、鄒家床、河南洪家、林家床、杏林莊、廟山姜家、南湯村、湯村店子、北初家、安子泊44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張家產。1992年5月撤鄉建鎮。2001年4月,埠口鎮撤銷併入張家產鎮。原埠口鎮位於文登市東南部,東西分別與高村鎮和侯家鎮為鄰,北連張家產鎮,南濱黃海埠口灣。域內西北、西部多丘陵,中部多平原,沿海灘涂廣闊。清末屬於甘泉都九里。1930年屬第四區。1940年6月屬四區埠口鎮。1941年12月,分屬於文登(東)縣柘楊區和湯村區。1958年8月屬明星公社,後改稱高村公社。1964年3月設立嶅山公社。1984年3月撤銷嶅山公社,設立埠口鎮。1986年6月,鎮政府由嶅山遷至埠口港。1990年末,面積32.3平方千米,6589戶、19738人,其中鄉村6192戶、17734人,轄張家埠、軍營、西官道、東官道、董家店、大永福、蔡家莊、山後郭家、大旺莊、山後侯家、永福殷家、永福孫家、頂子、上埠前、下埠前、臥龍、上冷家、下冷家20個行政村(20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埠口,距市區25千米。

所轄村代碼

371081102(1居64村):~001埠口社區 ~200因寺橋村 ~201車臥島村 ~202麾艮村 ~203北崖子村 ~204南崖子村 ~205杏林莊村 ~206田家床村 ~207林家床村 ~208趙家床村 ~209鄒家床村 ~210河南洪家村 ~211廟山姜家村 ~212安子泊村 ~213北初家莊村 ~214東湯村 ~215湯村店子村 ~216南湯村 ~217南圈村 ~218顧家村 ~219告駕口村 ~220水井村 ~221官道西村 ~222山陰溝村 ~223口子李村 ~224張家產村 ~225登登口村 ~226文石山村 ~227黃莊子村 ~228冷家村 ~229崔家營村 ~230東水道村 ~231西水道村 ~232北水道村 ~233西泊石村 ~234東泊石村 ~235石羊口村 ~236劉家莊村 ~237河胡家村 ~238溝西村 ~239嵐村 ~240小官莊村 ~241大官莊村 ~242北圈村 ~243東圈村 ~244張家埠村 ~245下冷家村 ~246上冷家村 ~247上埠前村 ~248臥龍村 ~249下埠前村 ~250頂子村 ~251岙山村 ~252永福殷家村 ~253永福趙家村 ~254永福孫家村 ~255蔡家莊村 ~256大永福村 ~257山後侯家村 ~258大旺莊村 ~259董家店村 ~260東官道村 ~261西官道村 ~262山後郭家村 ~263軍營村

區域交通

張家產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鎮區距韓國直線距離95海里,距青島市230公里,北到威海市區30公里,至文登城區僅有6公里。境內309國道和青(青島)石(石島)公路橫穿東西,初(初村)張(張家埠)公路縱貫南北,與眾多硬化縣鄉路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網,並且北近桃威鐵路,南靠國家二類開放港口埠口港和石島港,東臨威海機場,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立足優勢,規劃建立了鎮區工業園和泊石近郊加工區,打造出了投資興業所必備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和良好的發展條件。

發展情況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使張家產鎮成為一經濟、文化的投資熱土地,張家產鎮堅持以加速經濟國際化進程為主攻重點,大力實施“基礎設施帶動,優質服務促動,招商策略拉動”三大工程,有力地促進外向型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截止目前,全鎮累計引進外資項目近20個,契約利用外資218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810萬美元。擁有進出口權企業6家。出口商品已達10大類100多個品種。2002上半年,全鎮契約利用外資8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50萬美元,引進國內資金5000萬元,出口創匯額達5658萬美元。張家產鎮獨特的地理位置,適宜的溫度,肥沃的土壤條件,成為種植西洋參、黃芪、太子參等藥材的最佳區域,被有關專家譽為發展藥材生產的“黃金地帶”。信息化建設如火如荼,搭建了函蓋全鎮行政架構的網路平台,擁有了自己的網站,網路實名,註冊了域名和網址,開通了k3系統、辦公自動化、政務實行網上公開,全鎮城鄉欣欣向榮,各項事業蒸蒸日日上。
張家產鎮張家產鎮

所轄村

張家產 清初,張姓由村南張家庵來本族地產安居,稱產里。1935年後稱今名。435戶。
水道3村 明正德時, 叢姓由北宮來水桃林立村,稱北水桃。清初,許姓、初姓來水桃村南立村,稱南水桃。清末演作北水道、南水道。1930年南水道分為東水道,西水道。三村分別為188戶、94戶和45戶。
泊石2村 清初, 宋姓由宋家溝、王姓由文城石馬街來秀陽山南坡立村,距文城10里, 分別稱東坡十里、西坡十里,演作東泊石(162戶),西泊石(131戶)。
嵐村 明萬曆時,孫姓由今乳山縣孫家埠來 (正文第37頁)蘿嵐子立村,簡稱嵐村。257戶。
.溝西 明萬曆時,趙姓由竇家頭來山口前立村,稱口子前。清末以村東臨河溝而易今名。110戶。
劉家莊 明末,劉姓由文城東關來居。105戶。
河胡家 明末,邱姓自小澤頭遷臨小河立村,名失考。清初,胡姓自廟西來,漸眾,稱河胡家。142戶。
石羊口 明洪武時, 曲姓自雲南來建曲家。清末,以村北山口一對巨石似羊易今名。135戶。
冷家 元朝,冷姓建村。130戶。
登登口 明末, 王姓來居,南有山口;東南河套處,人行其上,登登作響。371戶。
文石山 明末, 董姓自車臥島來居。南山有巨石似瓮,得名瓮石山,演作今名。79戶。
崔家營 清乾隆時, 崔姓由台上來七里河崔氏祖塋居住,演作崔家營。42戶。
黃莊子 清初, 張姓由營南來荒野居住,稱荒莊子,演作今名。1977年義氣莊遷入。49戶。
山陰溝 明末, 徐姓自東鄰徐家埠來開旅店,稱店子。道光時,以處雙頂山與娘娘頂之夾谷中,易今名。148戶。
口子李家 明末,李姓由西鄰徐家埠來山口隘道立村。60戶。
小官莊 金承安時即有陸姓居此, 原屬官府管轄的莊田,故名官莊。明代隨東村易名小官莊。民國初又稱西官莊。250戶。
大官莊 明中期, 蘇姓由萊陽姜山來官莊之東南立村,稱大官莊。民國初稱東官莊。286戶。
因寺橋 明萬曆時, 王姓由涼水灣、趙姓由竇家頭來通往白佛寺橋之東建上因寺橋、下因寺橋,1944年合村。320戶。
顧家 明末,顧姓由雲南王陵來居。176戶。
告駕口 元中期, 時姓由河北巨鹿來山口建時家莊。明末,牛姓於村南建牛家莊。清中期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趕玉皇廟山會者抬“龍母駕”經此,兩村男女跪拜禱告求福,遂合併成告駕口。252戶。
官道西 清初, 叢姓由北宮來水井村北居住,稱小北莊。後,村東修南北官道,遂易今名。86戶。
水井 明成化時,叢姓由客嶺來居,有一山泉大旱不涸,稱水井。317戶。
北圈 明初,邢姓由島集來三面環河處建村,稱邢家圈。清初,易今名。51戶。
南圈 清初,王姓來北圈之南立村。1958年修水庫,東遷300米。104戶。
東圈 元朝,修姓建村,三面繞河,一面依山,稱陰涼圈。清初,以方位稱東圈。250戶。
田家床 明初,徐姓於昌陽河床之北建徐家疃。明末,田姓自下徐村來居,稱今名。263戶。
麾艮 明以前,王姓、隋姓居此,村名失考。明嘉靖時,田姓自下徐村來居,北有將軍帽山,將軍稱麾,山為艮。223戶。
崖子2村 明初, 張姓由鄰村張家庵來昌陽河南岸山崖下居住;明中期,孫姓自北廒來河北岸山崖下居住。分別稱南崖子,北崖子,各100戶。
車臥島 明初,欒姓自山西頭西面的欒家宅庫來居,村名失考。後從南姑子庵至白佛寺運佛像之車誤倒於西河,遂稱車誤倒,演作今名。474戶。
東湯村 清初,王姓自小寨來湯村店東側建小湯村。乾隆時,張姓在村東建湯村東莊。1943年合併。240戶。
趙家床 清康熙時,趙姓臨昌陽河床立村。120戶。
鄒家床 清康熙初,鄒姓由今環翠區崮山後來昌陽河床之北立村。297戶。
河南洪家 明朝,洪姓由洪家莊來昌陽河南岸立村。60戶。
林家床 明朝,孫姓臨昌陽河床古井立村,稱井頭床。後林姓眾,易今名。169戶。
杏林莊 明末,溫姓自北鄰小疃溫家來居,周多野生杏樹。1973年小疃溫家遷入。210戶。
廟山姜家 明初,姜姓由望海來廟山之陽立村。230戶。
南湯村 明嘉靖時,侯姓自今榮成黃山來昌陽湯南立村。280戶。
湯村店 明朝,趙姓自八里張家來昌陽湯之東立村,稱湯村。後開客店,遂有今名。547戶。
北初家 明末,初姓來看守田莊,稱初家莊。1981年更今名。195戶。
安子泊 明中期,洪姓來建洪家莊。清初,喬、王、李姓遷入,以南有泊地,改名安家泊,演作今名。176戶。

工業發展

圍繞打造機電、製革、藥材加工三大產業集群,加快骨幹企業膨脹,形成了10多個門類、1000多個品種的工業體系,恆大電機、華阜環保兩大集團公司均躋身全國鄉鎮企業500強。製鞋、鑄造等企業積極掛優靠強,產品打入了國際市場。威海恆大電機集團是自2002年開始,集團每年實現一個項目,累計投資1.2億元,建成了占地8萬平方米,集電容、漆包線和三相電機生產於一體的新廠區,企業生產能力和銷售收入每年翻一番,一躍成為集科研、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國家中(一)型企業,下設4個分公司和1個電機技術研究所,廠區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3億元,員工2000人,年生產能力100萬台,總產量210萬千瓦的國內知名企業。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5.4億元,利稅2100多萬元。電機產品已發展到28個系列、2400多種規格。其中,“文寶”牌電動機先後榮獲“中國市場機械行業十大品牌”、“全國電機行業十佳品牌”等稱號,並被認定為“山東省著名商標”。2005年恆大集團又榮獲了“山東省製造業信息化示範企業”、“山東省誠信守法示範企業”等榮譽稱號。“文寶”牌被認定為“山東省名牌產品”,榮膺“國家質量免檢產品”,正在積極申請“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稱號。小功率異步電動機的生產品種居全國電機行業之首,產品遠銷歐美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華阜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阜風機)成立於1995年,公司現有職工480人,固定資產5000多萬元,風機產品擴展到100多個系列1000多種規格,最大機號為31.5號;除塵器包含四大類80個系列800多種規格;風機、除塵器和消聲器年生產能力達到12000多台(套)。先後開發了環保型油煙淨化器、D系列風機、新型軸流風機、船用風機等5個系列30多種規格,新產品產值占到總產值的20%。共獲得產品專利2項、省科技創新項目1個,並通過省科技廳批准成立“山東省特種風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5年實現銷售收入突破1億元,企業效益邁上了一個新台階,其中D系列風機國內市場份額占到全國鋼廠用量的80%。

農業發展

張家產鎮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按照“區域調特、結構調優、特色調活”的思路,通過服務促動、龍頭帶動、科技驅動,加快膨脹特色主導產業規模,形成了以中藥材為主導,以優質水果、特種動物養殖和水產品精養為支撐的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格局,其中御龍旗西洋參、明晟水果、程達蔬菜、東湯村粉條、安子泊土姜、鄒家床明膠、文石山野菜等農特產品遠近聞名。2005年特色產業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達到60%以上,全鎮特色農業實現產值3.4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70%。
藥材藥材
藥材
張家產鎮種植藥材已有近40年的歷史,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該鎮開始從事藥材種植與研究,不斷加大科研投入,積極進行科技攻關。研究成功的黃芪良種“文黃11號”,被收入《中國技術成果大全》一書。通過大力實施“以藥興鎮、以藥富民”戰略,全鎮共有藥材1.1萬畝,其中黃芪種植面積達3000多畝。
西洋參
張家產鎮地處北溫帶,屬大陸季風性氣候,境內土壤以棕壤土為主,土質肥沃,透氣性好,具備西洋參生長所必備的氣候、土壤等得天獨厚條件。張家產鎮早在1981年就作為山東省西洋參引進試種單位之一,通過20多年的探索實踐,全面掌握了西洋參生活習性,攻克了種植技術難題,全鎮西洋參種植面積已累計達1.5萬餘畝,現存面積6000畝,帶動本市和周邊地區發展西洋參2萬多畝,其中現存近1萬畝,成為全國西洋參主產地之一。全鎮已建起西洋參烘乾廠5家,年加工鮮參能力達400噸。2005年,全鎮生產鮮參500多噸,可製成乾參70餘噸。張家產鎮主要西洋參產品有鮮參、單體乾參、參片,參須、參粉等。現代醫學證明:西洋參具有提高體力和腦力勞動的能力,降低疲勞度和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等藥理作用,對高血壓、心肌營養不良、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臟病均有較好的療效。據山東省藥品檢驗所按照衛生部(88)2——32號標準檢驗,張家產鎮出產的西洋參總有效成分皂甙含量為8.8%,高於進口參3.21個百分點,在國內也位居榜首,深受國內外客商的青睞。由於張家產鎮所產的西洋參形狀、色澤都非常接近美國的花旗參,且價格低、質量高,所以成為南方加工企業的首選,每年主要由廣東、福建等南方客商及部分東北客商前來收購,經香港、深圳等地客商進一步加工後,銷往國內及世界各地。2005年銷售乾參60多噸。
西洋參西洋參
黃金梨黃金梨
優質水果
張家產鎮自然生態保護完好,氣候溫濕適宜,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具有生產水果得天獨厚的條件。為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增加農民收入,該鎮通過推行標準化生產、增加藏貯庫容、引進龍頭深加工,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化生產格局。全鎮已發展各種優質水果近6000畝,所生產的黃金梨蘋果桃子等水果色澤艷麗、味美多汁、酸甜可口,是不可多得的綠色食品,遠銷至東南亞、中東及歐美地區
狐狸狐狸
特種動物
張家產鎮特種動物養殖有著悠久的歷史。政府確立了以發揮區位優勢,合理選擇全鎮的發展重點,以大型養殖場為龍頭,周邊輻射發展村、戶,初步形成了規模產業格局。主要養殖品種有貂、貉子、狐狸等,全鎮特種動物存養量已達60多萬隻,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

特色農業

以優質水果、特種動物養殖和水產品精養為支撐的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格局,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近幾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1%。

旅遊資源

鎮域內有兩座主要水庫,南圈水庫與山後侯家水庫,其中南圈水庫系國家中型水庫,占地面積達1000餘畝,庫容量達1200萬立方米。庫區風景優美,水質優良,是文登市區備用水源地之一,也是頗具開發潛力的旅遊風景區。
鎮域內有兩條主要河流,分別為昌陽河(上游)、青龍河支流。兩條河流的五條支流構成了鎮域內豐富的河道網路。其中昌陽河為文登區第三大河,發源於泊石西山。
旅遊資源為境內南圈水庫與黿山、山後侯家水庫與柘陽山、湯村溫泉、昌陽河兩支流交匯處林地都是發展旅遊的寶貴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