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Shanghai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是上海唯一一所以現代都市農業為特色的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是上海市特色高職院校、教育部首批百所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學院榮獲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2016年度中國教育貢獻突出單位、上海市文明校園、上海市平安示範單位、上海市花園單位、上海市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畫先進集體、全國青少年科普示範基地、國家職業資格鑑定上海市職業資格鑑定所等稱號。

學院於2002年在上海市農業學校校區正式建院,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47年。2012年,學院被列入上海市特色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

截至2017年10月,學院有松江主校區、浦東臨港校區、松江泖港校區和奉賢海灣校區4個校區,占地面積1448畝;設有植物科學技術系、風景園林技術系、動物科學技術系、農業生物與生態技術系、農業經濟管理系、農業信息工程系、基礎部和思想政治理論研究部等六系二部,開設22個專業;有教職工3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4000餘人。

基本介紹

  • 主管部門:上海市教委 
  • 學校官網http://www.shafc.edu.cn
  • 中文名: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 外文名:Shanghai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 簡稱:上海農林學院(SHAFC)
  • 創辦時間:2002年
  • 類別:公立高校
  • 類型:農林類
  • 屬性:上海市特色高職院校(2012)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蔡紅
    院長:魏華
  • 高職專業:22個
  • 院系設定:植物科學技術系、風景園林技術系、動物科學技術系等六系二部
  • 院訓:尚農樂耕 生生不息
  • 院歌:尚農之歌
  • 院慶日:11月28日
  • 地址:上海市松江區中山二路658號(201699)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學院領導,

歷史沿革

1947年秋,上海市西郊七寶、浦東高行兩地分別創辦了一所農業學校,即上海市立七寶農業職業學校和上海市立高行農業職業學校。
1952年秋,七寶農校的園藝專業撤銷,併入高行農校。1953年秋全國高等中等院校調整時,七寶、高行兩農校宣布撤銷,在讀學生分別轉入江蘇省南通農業學校,江蘇省蘇州農業學校,江蘇省句容農業學校繼續學習。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1956年秋,上海市農業學校在原七寶校址重建。1960年上海市農業學校升格為上海農業專科學校。同年8月,上海農學院在松江建立,農業專科學校撤銷,改為上海農學院中專部。1963年8月,上海農學院撤銷,中專部改為七寶農業學校,與1958年建校的松江農校同隸屬上海市農業局領導。
1978年5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復上海市農業學校。上海市農業學校校址由七寶遷到松江,將“松江五·七農大”搬遷至原上海市松江農校校址,由松江五·七農大全面負責兩校工作。1980年9月,上海市農業學校由上海市農業局主管。1981年初,上海市農業學校列為全國重點中專校。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景觀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景觀
1992年4月,上海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由上海市區遷到松江與上海市農業學校合併。實行對外兩塊牌子,對內一套班子。
2002年4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正式建院,市委常委、副市長馮國勤為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建院揭牌。與上海市農業學校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連同上海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共三個單位同屬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黨委領導。
2010年9月17日,上海現代農業職教集團正式成立。
2012年7月,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入選上海市特色高職院校建設單位。
2015年8月,入選教育部首批百所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參考資料: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7年10月,學院設有植物科學技術系、風景園林技術系、動物科學技術系、農業生物與生態技術系、農業經濟管理系、農業信息工程系、基礎部和思想政治理論研究部等六系二部,開設22個專業,形成以園藝技術、園林技術、動物醫學、生物技術及套用、農業經濟管理和軟體技術(農業信息技術)等6個農業特色專業群。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師資力量

截至2017年10月,學院共有教職工300餘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40餘名。
生產基地生產基地
2015-2016 學年,學院共有專任教師 139 人,校內兼課教師 20 人,校外兼職教師 60 人,校外兼課教師 65 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 112 人,占5專任教師的 80.58%,博士學位 8 人,占專任教師的 5.76%。45 歲以下的專任青年教師 106 人,83 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及以上學位,占專任青年教師的 78.3%,5 人具有博士學位,占專任青年教師的 4.71%。

教學建設

截至2017年10月,學院園林技術專業為國家林業局重點專業,動物醫學專業為中央財政支持專業、上海市高職一流建設專業。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2016年度,學院共開設課程總數為 647 門,平均每個專業 25 門,其中純理論課程(A 類)34 門,占學時總數的 6%;理論+實踐課程(B 類)548 門,占學時總數的 84%;純實踐課程(C 類)65 門,占總學時的 10%。建設網路課程達 180 余門;建設教學資源庫平台 1 個(已覆蓋 9個專業),累計訪問量達 120 萬次;公開出版各類專業教材 40 余本,其中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 7 本。引進“爾雅通識教育網路課程”29 門。《園林樹木》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順利通過驗收評審,獲得“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稱號。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學院設有高職教育研究所。

科研成果

2015-2016學年,學院主持上海市人民政府、市農委、市教委、市旅遊職教集團等各類科研項目6項,分別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研究項目1項、上海市農委科技興農推廣項目1項、上海市教委“晨光計畫”項目1項、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畫1項、上海市農村經營管理站課題1項、上海市旅遊職教集團課題1項。參與上海市科技興農項目2項。積極組織教師申報上海市中等專業教育研究會、上海市職業教育協會等單位教科研成果獎3批次,其中獲得2015年度上海市職業教育協會優秀論文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上海市中等專業教育研究會第十八屆優秀論文1項。組織開展學院科研、教學成果獎的評選,其中科研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7年4月,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含期刊合訂本)30.31萬冊,電子圖書28.9萬冊。每年征訂期刊360種、報紙80份左右。圖書館擁有CNKI系列資料庫、美星外文電子書、書生之家、超星電子圖書、讀秀學術搜尋、百科視頻庫、環球英語視頻、龍源數字期刊、起點考試網、尚農視頻資源庫以及移動圖書館等網路數字資源。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會議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會議
  • 學術刊物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創辦於2002年10月,是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主辦、上海市農業委員會主管、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審批的內部學術交流刊物。該刊物為季刊、16開、48頁,準印證號為:上海市連續性內部資料準印證(K)0453。設有學院論壇、科學實驗、專題論述、教學研究、經驗交流和信息動態等欄目。

文化傳統

  • 校徽
學院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徽志為圓形圖案,色調為墨綠色和白色。其外圈為圓環,內心由麥穗、土地、“尚農樂耕”小篆體組成,“尚農樂耕”字型下方標有辦學時間“1947”,內心外圍由學院的中英文名稱環繞,中文名稱居上,英文名稱居下。
徽章為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教職員工徽章為紅底白字,學生徽章為白底紅字。
  • 校訓:尚農樂耕 生生不息
《呂氏春秋·士容論》之《上農》《任地》《辯土》《審時》四篇(簡稱《上農》四篇)是反映農業生產的文章,是先秦時期保留下來的極為可貴的農業文獻。“尚農和樂耕”均出自《呂氏春秋·士容論》。“尚農”出自《呂氏春秋·士容論》之《上農》篇,尚通上。“樂耕”出自《呂氏春秋·士容論》之《辯土》篇。“生生不息”是中國哲學術語,出自《周易·繫辭上》“生生之謂易”,指群體變化或新生事物的發生沒有終止。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尚農“指崇尚農業,闡述農業價值,又通學校簡稱“上農”;“樂耕“有兩層含義,一是學院要以研究或傳授農業耕作技術為責任,二是教育是耕耘的事業,勉勵廣大教師要以耕耘和育人為樂;“生生不息”是指農業的研究對象是有生命的,無論種植還是養殖都是生生不息的事業;農業人才教育和培養就是為了延續生命,不斷創造新的生命;更寓意學院發展不停步,日新月異有新氣象。
  • 校歌
尚農之歌
第一段:
尋夢的路上有我有你,
默默地耕耘守望大地。
為了人生出彩好日子,
我們桑田沃土學農藝。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第二段:
前行的路上有落有起,
默默地耕耘守望大地,
就算這一切都不容易,
我們也不會輕言放棄。
副歌:
尚農樂耕,生生不息,
用心感受萬物的神奇,
今天播撒希望的種子,
明天見證生命的奇蹟。

學院領導

蔡紅:黨委書記
魏華:黨委副書記、院長、市農校校長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俞錦祿: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院長
仲肇森:黨委委員、副院長
王軍亮:黨委委員、市農校副校長
謝錦平:副院長
張佳敏:副院長、市農校副校長
高功輝:工會主席
費國強:院級後備幹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