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學校初期設定航空零件機械加工、工業企業電氣裝備、航空附屬檔案製造和航空無線電設備4個專業。後調整為航空零件機械加工、工業企業電氣裝備、航空附屬檔案裝配與試驗、航空電氣設備裝配與試驗以及航空塑膠橡膠成型加工等5個專業。自1959年起每年均招收一屆國中應屆畢業生,至1966年因“
文化大革命”開始而停止招生,共培養7屆4年制中專畢業生2753人,絕大多數分配至全國各地航空工廠。
在此期間,學校附屬工廠在技校基礎上繼續發展,1960年總產值達623萬元,創學校歷史上最高紀錄。學校改建的資金基本均靠生產收入自籌解決。1964年8月學校實行
半工半讀制度。“文化大革命”中學校的教學、生產等受到嚴重破壞,但仍有一部分教工和學生堅持生產,1967年和1968年的產值分別達到181萬元和183萬元。
1968年8月,國務院國防工辦決定將國防工業各部屬中專學校和技校一律改辦為工廠。據此,三機部軍管會於1969年6月決定,將上海航校改建為上海航空電動機構製造廠,學校停辦。1971年和1975年上海市電機工業公司兩次發文,從航空機械廠共劃出原航校約40畝土地給上海銅材廠。
1978年6月,上海市為適應航空工業建設的需要,並鑒於上海航校在“文化大革命”前教學質量較好,在本地區有一定影響,決定在航空機械廠內抽出原航校的部分人員和場地復辦上海航校,由上海市708工程辦公室領導,教育經費和學生分配均由上海市負責,由航空機械廠黨委負責籌建工作。
專業設定
航校復辦初期設航空零件機械加工和工業電氣自動化2個專業。招收高中畢業生,學制2年半,1980年改為3年,1984年改為2年半,1985年起改為2年。自1985年起招生穩定在5個班約200名學生,在校學生保持在400人左右。1986年增設企業管理專業,並在航空零件機械加工專業增設機加工藝、模具、計量和汽車管理與維修4個專門化。1988年設企業管理、市場行銷、涉外會計3個專門化。
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除設有工電專門化外,又於1988年增設機電結合專門化。學校復辦以來,在場地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克服困難,建立電工、電子與脈衝、金相熱處理、公差技術測量、計算機等5個實驗室,以及以電機與拖動、半導體變流技術、斷續控制系統、自動調速系統為一組和以金屬切削工具機、刀具、液壓技術、工藝為一組的2個聯合實驗室。
同時,學校始終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原則。機加專業學生加工部分千斤頂零件及其他產品零件;電氣專業學生先後裝配七管二波段、六管一波段電晶體收音機及自行設計脈衝信號發生器、數字邏輯電路實驗箱等。實習工廠在完成學生實習的同時,還積極為社會和國家重點工程服務,先後加工生產過冰櫃內膽吸塑模、寶山鋼鐵總廠取代日本進口的系列管接頭、MD-82飛機的水洞試驗模型、亞洲1號資源衛星製冷系統部件、拉絲模及拉絲回火爐等。
辦學規模
1990年,學校占地面積4432平方米,建築面積7840平方米,活動場地1060平方米;教職工183人,其中教師66人。在職工中有高級職稱16人,中級職稱51人,初級職稱44人,二級生產實習指導教師2人,三級生產實習指導教師7人。圖書館藏書33940冊。擁有電化教室和語音室各1間,金屬切削設備92台,儀器儀表438台(套),計算機68台。
自1978年復辦至1990年,學校共培養中專畢業生1567人。其中機械加工專業815人,電氣專業610人,企業管理專業142人;為各單位定向培訓1377人。同時,該校教師還分別參加了國家教委、航空航天部、上海市組織的教材編寫工作,學校被
國家教委聘任為全國中專學校數學課程組組長單位;被市科委批准為可以承擔科技諮詢項目的中專學校;1989年12月獲市教育局、市體委、市衛生局發給貫徹國家教委等頒發的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暫行規定》合格證書。學校自1989年11月改為以部為主管理體制後,部教育司明確學校的近期辦學方針為“小規模、高質量、多功能、高效益”。現正在組織實施。1990年市教育局對學校辦學水平評估,評定從1987年的合格上升為B等。
2003年11月,原上海航空工業學校劃歸同濟大學管理。2004年1月,同濟大學在原工程力學與技術系和上海航空工業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了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