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學學報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是由上海理工大學主辦的理工科綜合性學術刊物,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被CAAJScopus等資料庫收錄。

1979年《上海機械學院學報》創刊,1995年更名為《華東工業大學學報》,1998年定名為《上海理工大學學報》。

據2016年10月中國知網顯示,《上海理工大學學報》出版文獻量3369篇、總下載量387592次、總被引量15710次、複合影響因子0.914、綜合影響因子0.664;主要欄目有基礎研究、工程技術、工程套用、綜合評比、實驗研究、研究生論文等;編委會成員3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海理工大學學報
  • 外文名稱: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語言:中文
  • 主管單位: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 主辦單位:上海理工大學
  • 編輯單位:《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編輯部
  • 創刊時間:1979年
  • 出版周期:雙月刊
  • 國內刊號:31-1739/T
  • 國際刊號:1007-6735
  • 編輯部地址:上海市軍工路516號
  • 現任主編:莊松林
  • 類型:科技類
歷史沿革,辦刊條件,欄目方向,人員編制,辦刊成果,收錄情況,研究開發,影響因子,榮譽表彰,文化傳統,期刊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 《上海機械學院學報》
1980年11月,由原機械工業部(80)教高字第330號文批准《上海機械學院學報》公開發行。
1981年,第1期起獲上海市期刊登記號:滬241。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
1983年,下半年參加全國高校學報文摘資料庫(CUJA),代號:CUJA E 31070A。
1985年3月起,交郵局發行,定為中央級郵發刊物,郵政代號:4-401。
1986年11月,獲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000-1921。
1988年3月,獲上海市新聞出版局頒發的國內統一刊號:CN31-1291。
1991年7月14日,獲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發國內統一刊號:CN31-1291/TH。
1992年4月24日,獲國際通用刊名識別代碼:CODEN SJX-UEY。
1992年9月,被列為中文核心期刊(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1993年第2期起,採用微機自行排版並採用600DPI雷射印字輸出,由校印刷廠制PS版大膠印印刷。此前均由校印刷廠鉛排印刷。
1993年5月,首批選入CSTA國家資料庫(中國科學技術文摘資料庫)。
1994年12月,進入Ei Page One資料庫。
  • 《華東工業大學學報》
1995年1月30日,原機械部期刊辦轉來國家科委批准改名的批覆,同意改名為《華東工業大學學報》,改名後的統一刊號為CN31-1710/T,批文號為國科函信字[1995]001號。
1995年10月6日,獲新的ISSN號:1007-0761
1995年11月28日,獲核驗後的新期刊登記證。
1996年3月25日,獲新的國際刊名代(CODEN)的通知。
1996年,首批進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
  •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
1997年1月,改名為《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統一刊號為CN31-1739/T,批文號為國科發信字[1997]019號。3月獲新的ISSN號1007-6735。10月獲新的國際刊名代碼CODEN為SLDXFQ。
2012年3月,由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武漢大學圖書館、中國科教評價網聯袂研發的《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排行榜與指南(2011~2012)》中,在“工程與技術科學基礎科學”類中被評為A級。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主要欄目有基礎研究、工程技術、工程套用、綜合評比、實驗研究、研究生論文等,主要報導系統科學與複雜性科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光電信息與計算機科學、機械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科學、傳媒出版科學以及基礎學科(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學術研究和科研實踐成果。

人員編制

據2016年10月《上海理工大學學報》官網顯示,學報編委會有主編1人、副主編3人、編委委員34人。
主編:莊松林
副主編:劉平、徐福緣、狄增如
編委委員:丁岳偉、馬良、王如竹、王向朝、王樹林、王朝立、鄧開發、劉平、劉廷禹、劉寶林、劉真、孫紹榮、莊松林、汪應洛、張衛國、張忠孝、張道方、張雷、狄增如、李郝林、李毅、楊堅爭、楊茉、陳慶奎、陳斌、鄭剛、鄭松林、鄭政、侯文玫、徐福緣、袁益超、高岩、黃晨、蔡小舒

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據2016年10月中國知網顯示,《上海理工大學學報》被CA 化學文摘(2014)、Pж(AJ)文摘雜誌(2014)、Ei Page One資料庫(1994)、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CSTA國家資料庫(1993)、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1996)等收錄。

研究開發

據2016年10月中國知網顯示,《上海理工大學學報》出版文獻量3369篇,在兩相流動,葉輪機械氣動力學三元流動、強化傳熱及瞬變技術、高分子減阻技術、低溫生物技術、光學薄膜技術、城市能源及節能、波箔軸承、介質中微粒懸浮物光學測量、計算機集成製造(CIMS)、系統動力學及網路等方面都著重作了報導。
1991~1994年,學校得獎科研項目在得獎前在學報上發表過文章的有20餘篇。對一些新的學科專業,學報組織了專題或專集進行報導。如在系統工種方面,曾刊登過國內知名人士錢學森馬洪同志的文章,北大教授朱照宣、中科院專家顧基發的文章,國外協同學創始人H.哈肯的文章;在計算機集成製造方面,曾刊登過國內知名學者、同濟大家教授張曙的文章及國內研究CIMS領先的杭州汽輪機廠、北京第一工具機廠專家的文章。

影響因子

據2016年10月中國知網顯示,《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總下載量387592次、總被引量15710次、複合影響因子0.914、綜合影響因子0.664。

榮譽表彰

1989年,獲上海市和全國優秀編輯質量二等獎。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
1992年11月4日,獲CUJA文獻數據質量二等獎。
1995年,獲機械工業部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1999年,獲上海市高等學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一等獎、全國優秀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二等獎。
2004年,獲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及優秀編輯出版質量獎、首屆上海市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2013年,獲上海市期刊編校質量優秀獎。

文化傳統

  • 辦刊宗旨
在辦刊過程中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及各項方針政策,嚴格遵循學校制定的辦刊宗旨和國家及部委頒布的有關標準。
上海理工大學學報
辦刊宗旨: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方針,以“三個代表”為核心,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辦刊方針;在宣傳黨和國家的科技方針、政策的同時,積極傳播科技信息,交流學術思想,促進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服務。
辦刊原則:按照學術類科技期刊的要求選用稿件,堅持質量第一。

期刊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主編
副主編
劉 平
徐福緣
狄增如

歷任領導

屆次主編成立時間
第一屆
陳之航
1979年9月26日成立
第二屆
陳之航
1981年11月10日成立
第三屆
陳之航
1985年4月30日成立
第四屆
朱繼梅
1989年12月13日成立
第五屆
吳文權
1993年10月5日成立
第六屆
吳文權
1998年成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