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全文
上海市遏制微生物耐藥行動計畫(2022-2025年)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關於印發遏制微生物耐藥國家行動計畫 (2022-2025年)的通知》(國衛醫函〔2022〕185號)《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動工作方案》(滬府辦規〔2023〕3號)要求,遏制微生物耐藥,更好地保護人民健康,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施策的原則,聚焦微生物耐藥存在的突出問題,創新體制機制,有效控制人類和動物源主要病原微生物耐藥形勢。到2025年,本市應對微生物耐藥治理體系基本完善,公眾微生物耐藥防控相關健康素養大幅提升,醫療衛生和動物衛生專業人員微生物耐藥防控能力顯著提高,人類和動物抗微生物藥物套用和耐藥監測評價體系更加健全,抗微生物藥物合理套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微生物耐藥防控的科學技術研究進一步加強、區域間交流與合作深入推進。
二、主要指標
2022-2025年,主要達成以下指標:
(一)醫療機構內耐藥菌感染及社區獲得性耐藥菌感染髮生率持續下降。
(二)人類和動物源主要病原微生物的耐藥率持續降低或耐藥增長率下降。
(三)城鄉居民對微生物耐藥問題的知曉率和感染預防、抗微生物藥物合理套用知識的正確率達到80%,使用行為的正確率達到60%;全市中小學生微生物耐藥、感染預防和抗微生物藥物合理套用的健康教育達到全覆蓋。
(四)全市醫務人員、規模養殖場、動物診療機構執業獸醫抗微生物藥物合理套用培訓全覆蓋,知識掌握正確率達到80%以上。
(五)各級醫療機構門診抗菌藥物處方和住院抗菌藥物醫囑的合格率均達到75%以上。
(六)藥品零售企業憑處方銷售抗微生物處方藥物的比例達到100%;獸藥經營企業憑獸醫處方銷售獸用抗微生物藥物比例達到100%。
(七)人類、動物抗微生物藥物套用和耐藥監測網路覆蓋率持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套用和耐藥評價體系更加健全。
(八)在全新抗微生物藥物、新型微生物診斷儀器設備和試劑研發上有所突破。
三、主要任務
(一)預防為主加強培訓,降低感染髮生率
1.加強醫療機構內感染預防與控制。將醫療機構感染防控與抗微生物藥物臨床套用管理統籌推進,加大對感染防控工作的投入力度,配齊配強感控專職人員、設備,提高醫療機構感控專職人員能力,建立完善感控專職人員培訓方案和體系。落實“人人都是感控實踐者”的理念,廣泛開展醫療機構感控培訓。加強對醫療機構內保潔、保全等非衛生技術人員感染防控的基礎知識教育和行為規範管理。加強醫療廢物源頭分類。加強醫療機構落實感染防控各項制度、規範及標準的指導及監督檢查,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市衛生健康委、市疾控局、市中醫藥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水、環境衛生與個人衛生。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促進全社會形成文明衛生習慣。保障家庭、社區、衛生保健機構飲用水安全。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加強養殖場所、屠宰場所、食品生產車間等場所衛生管理,預防動物疫病。強化部門監管,多措並舉,預防和減少社區獲得性感染。(市衛生健康委、市疾控局、市農業農村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強抗微生物藥物環境污染防治。加強生活污水、醫療廢水與廢物、製藥企業生產廢水、養殖業和食品生產廢水等分類規範處理。嚴格落實抗微生物藥物製藥相關產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範醫療廢物和抗微生物藥物廢棄物等無害化處置。加強抗微生物藥物環境污染防治監管能力建設。(市生態環境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疾控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加強疫苗接種工作。根據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和要求,對適齡人群進行疫苗接種,為公眾提供便利的疫苗接種服務,開展預防接種相關知識宣傳教育。進一步加強相關疫苗接種工作,增強人和動物對可預防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抗微生物藥物使用需求。(市衛生健康委、市疾控局、市農業農村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公眾健康教育,提高耐藥認識水平
1.加大城鄉居民宣教力度。結合本市合理用藥系列宣傳教育活動、合理用藥進社區活動等,廣泛宣感測染預防、抗微生物藥物合理套用與微生物耐藥知識。加強個人衛生防護知識宣傳,糾正無處方抗微生物藥物使用治療行為,引導公眾在醫師、藥師指導下合理套用抗微生物藥物。與《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健康知識普及行動”相結合,進一步提升全市居民對微生物耐藥問題的認識。加強養殖戶畜禽養殖科學規範使用抗微生物藥物知識宣傳。(市衛生健康委、市廣播電視局、市農業農村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廣泛開展中小學生科普宣傳。在中國小開展抗微生物藥物合理套用與微生物耐藥科普宣傳活動,引導學生從小樹立感染預防和抗微生物藥物合理套用觀念,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合理用藥行為。(市教委牽頭,市廣播電視局、市衛生健康委參與)
3.開展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每年11月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開展活動,通過公益宣傳片、宣傳海報、微信公眾號、新媒體平台、知識互動問答等多種方式,宣感測染預防、抗微生物藥物合理套用與微生物耐藥知識,切實提高全社會對微生物耐藥的認識水平。(市衛生健康委、市農業農村委牽頭,市廣播電視局參與)
(三)加強培養培訓,提高專業人員防控能力
1.加強院校人才培養。堅持需求導向,引導有條件的高校加強相關專業學生的教育與培養。支持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在有關一級學科下自主設定微生物耐藥相關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鼓勵生物學、醫學、藥學、農學、環境科學等多學科交叉培養高水平複合人才。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在臨床醫學、動物醫學、藥學等課程中開設微生物耐藥、感染防控、抗微生物藥物合理套用、相關管理行政法規等課程或相關課程中增加相應教學內容。(市教委牽頭,市衛生健康委、市農業農村委參與)
2.加強醫務人員培訓。落實《抗菌藥物臨床套用管理辦法》,定期對醫師和藥師進行培訓和考核,經考核合格的,授予相應的抗菌藥物處方權或者抗菌藥物調劑資格。加強醫務人員抗微生物藥物合理套用與耐藥防控的日常培訓,鼓勵有關專業組織、學協會等開展高質量培訓,樹立培訓品牌。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教育手段,提升醫務人員微生物耐藥防控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市衛生健康委負責)
3.加強養殖業與獸醫從業人員教育。深入推進“科學使用獸用抗菌藥”公益宣傳接力行動。加大獸醫和養殖從業人員動物疫病防控、抗微生物藥物合理套用的培訓力度,不斷擴大覆蓋面。有計畫地將獸用抗菌藥物使用規範納入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課程體系。(市農業農村委負責)
(四)強化行業監管,合理套用抗微生物藥物
1.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臨床套用水平。醫療機構要進一步落實國家關於抗微生物藥物管理的規章制度、規範標準等,以改善感染病轉歸和提高醫療質量為目標,創新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技術提升監管能力和效率。加強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感染病科建設,規範診治細菌真菌感染;大力培養抗感染專業臨床藥師,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在兒科、呼吸、重症等重點科室試點駐科藥師工作;強化臨床微生物室建設,通過參加實驗室室間質評、推廣耐藥菌快速診斷技術等,提升病原學診斷能力;加強對民營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私人診所等醫療機構的技術支持和監管,督促其不斷提高抗微生物藥物合理套用水平。鼓勵醫療機構合理運用中醫藥技術和方法減少抗微生物藥物使用。網際網路醫院不得開具《藥品網路銷售禁止清單(第一版)》中所列抗微生物藥物處方。(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加強獸用抗微生物藥物監督管理。加強動物醫院、動物診所、養殖場的監督管理,進一步規範獸用抗微生物藥物使用。嚴格落實獸用處方藥制度和用藥記錄製度,持續推進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推行憑獸醫處方銷售使用獸用抗菌藥。加強水產養殖業抗菌藥物使用管理,嚴格落實水產養殖用投入品使用白名單制度。(市農業農村委負責)
3.嚴格抗微生物藥物銷售監管。嚴格落實藥品零售企業憑處方銷售抗微生物處方藥物,加大對零售藥店、藥品網路交易第三方平台等流通渠道的監管力度。嚴禁網路銷售企業銷售《藥品網路銷售禁止清單(第一版)》中所列抗微生物藥物。嚴厲打擊藥品經營領域銷售假冒偽劣抗微生物藥物行為。(市藥品監管局負責)
4.發揮醫保支付對合理用藥的促進作用。支持醫療機構開展院感防控、病原學快速檢測和基因檢測方面的醫療項目。按國家要求,做好本市醫保藥品目錄落地實施、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工作。針對抗微生物藥物臨床使用特點,科學開展集中帶量採購。在醫療機構自主報量的基礎上,合理下調抗微生物藥物帶量比例。(市醫保局負責)
(五)完善監測評價體系,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1.完善抗微生物藥物臨床監測系統。持續加強上海市細菌真菌耐藥監測網、抗菌藥物臨床套用監測網及醫院感染防控與監測網建設,擴大監測覆蓋範圍,完善監測指標和監測方式,加強監測網間數據聯動,提高數據質量和分析、利用水平。(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建立健全動物診療、養殖領域監測網路。推動建立健全獸用抗微生物藥物套用監測網和動物源微生物耐藥監測網,完善動物源細菌耐藥監測網,監測面逐步覆蓋養殖場、動物醫院、動物診所、畜禽屠宰場所,獲得獸用抗微生物藥物使用數據和動物源微生物耐藥數據。繼續開展獸用抗微生物藥物安全風險評估和獸藥殘留監控。積極開展普遍監測、主動監測和目標監測工作,關注動物重點病原體、人畜共生和相關共生分離菌,加強監測實驗室質量控制。(市農業農村委負責)
(六)加強相關藥物器械的供應保障
1.加快臨床急需新藥和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上市。對於耐藥感染預防、診斷和治療相關臨床急需的新藥、疫苗、創新醫療器械等,依程式優先審評審批。加強對抗微生物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及評價工作。(市藥品監管局負責)
2.推進抗微生物藥物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企業產品技術創新。推動抗微生物藥物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科研單位加強協作,圍繞原輔料、製藥設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產品攻關,補齊產業鏈短板弱項。推進技術產品產業化,鼓勵企業開發和套用連續合成、生物轉化等綠色生產工藝,加強生產過程自動化、密閉化改造,促進抗微生物藥物原料藥生產綠色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市經濟信息化委負責)
(七)加強微生物耐藥防控的科技研發
1.鼓勵新型抗微生物藥物、診斷工具、疫苗、抗微生物藥物替代品等研發與轉化套用。鼓勵研發耐藥菌感染快速診斷設備和試劑,支持開發具有人工智慧的體外診斷設備。支持建立耐藥監測工作相關參考實驗室,開展抗菌藥物敏感性試驗折點標準制定和方法學規範研究。引導醫療機構開展耐藥菌感染診治與防控研究,探索新的診療技術、感染與預防控制策略等。重點關注孕產婦、兒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適用抗微生物藥物的研發。推動動物專用抗微生物藥物和獸用抗微生物藥物替代品的研究與開發。(市衛生健康委、市中醫藥管理局、市科委、市藥品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鼓勵開展微生物耐藥分子流行病學、耐藥機制和傳播機制研究。了解掌握我市不同地區、人群、醫療機構、動物、環境等微生物耐藥流行病學特點及發展趨勢,積極闡明微生物致病、耐藥及其傳播機制,為制訂耐藥防控策略與研究開發新藥物新技術提供科學數據。支持開展耐藥菌感染及流行播散臨床危險因素研究,開展重點區域重要耐藥菌的篩查工作,為早期感染預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市衛生健康委、市科委、市農業農村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鼓勵開展抗微生物藥物環境污染防控研究。鼓勵研發環境中抗微生物藥物分析技術,開展環境中殘留的抗微生物藥物可能的生態效應研究。(市科委、市生態環境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廣泛開展交流與合作
圍繞微生物耐藥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開展多層面交流合作。加強與其它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借鑑微生物耐藥領域先進理念、高新技術和經驗做法,積極為全國微生物耐藥防控總結提供“上海方案”和“上海經驗”。結合工作開展情況和科技發展優勢,在防控策略與技術標準制訂、監測評估、研究開發、技術推廣、人才培養、專題研討等方面,繼續推進與其它地區的交流合作,積極開展耐藥防控活動。(市衛生健康委牽頭,市農業農村委、市科委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完善應對微生物耐藥有關部門協調聯繫機制,加強常態化信息溝通,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加大對相關工作的支持力度,保障工作的可持續性。根據本實施方案,將工作任務分解到具體部門,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如期實現各項工作目標。
(二)開展監測評估。圍繞工作目標和任務,各區各部門開展本地區本專業監測評估,對好的經驗做法積極推廣,對遇到的問題及時研究解決,推進任務落實。
(三)發揮專家力量。在市衛生健康委抗菌藥物臨床套用與管理專家委員會基礎上,不斷完善遏制微生物耐藥專家諮詢機制,充分發揮多部門、多學科專家的管理與技術優勢,推進不同領域、多學科專家溝通交流,為政策制定和實施提供技術支撐,推動完善相關指南和技術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