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中國社會轉型與社會組織研究中心

上海大學中國社會轉型與社會組織研究中心是上海市2007年底批准建立的首批10家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之一。建設二年多來,本研究基地在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的指導下,結合學校學科發展規劃,不斷明確定位,瞄準國家和上海市社會建設的基本需求開展學術活動,在科學研究、體制機制創新、學術團隊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大學中國社會轉型與社會組織研究中心
  • 調查中心:CATI電話訪問系統
  • 購置圖書資料:2650冊
  • 辦公空間:250平方米
基地定位,設施與資料,隊伍建設,科學研究,體制機制創新,發展構想,

基地定位

瞄準“轉型期我國社會組織方式重構”藉助基礎研究的先進理論和方法論開展跨學科研究
躋身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

設施與資料

學校劃撥250平辦公空間米,已投入使用
調查中心:CATI電話訪問系統
購置圖書資料2650冊
《社會》(大陸高校唯一社會學專業期刊)CSSCI入選期刊,2008年進入國際著名權威資料庫CSA,已躋身教育部第三期高校學報名刊
《轉型與發展》集刊

隊伍建設

從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引進高層次人才8名。
形成了一支24人規模的專職研究隊伍,其中博士22人(海外學歷背景11人),教授14人,45歲以下14人。
研究隊伍中,1人入選上海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和上海市領軍人才計畫,5人入選浦江人才計畫,1人入選曙光人才計畫,1人入選晨光人才計畫。
專職人員中每年有3人次到國外進行3個月以上學術訪問。
建立了一支以國內外相關學科領域的優秀中青年學者為主的、20人規模的外校彈性兼職研究員儲備隊伍。

科學研究

1. 社會調查
與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合作完成兩次上海地區“中國家庭動態跟蹤調查”。
與市民政局合作完成“浦東千戶調查” 。
與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上海民生問題調查”和“居委會自治能力調查”。
獨立完成“金融危機下農民工生存狀態”調查。
與清華大學合作完成“城鎮居民生活方式與節能狀況”調查。
與西安交通大學合作完成“社會網路與職業經歷問卷調查”。
2. 課題設定(招標)
課題一:“改革三十年中國社會變遷”
 出版專著2本,發表論文10篇,其中5篇次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全文轉載。
 提出“制度與生活”的分析框架,用以取代“國家vs.社會”範式來分析中國社會變遷,受到國內學界普遍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編輯部已專門約稿。
課題二:“金融風暴中的挑戰與機遇”
 先後召開3次小型研討會,組織筆談1次,發表系列論文8篇.
 這是國內學界從社會學角度探討金融危機的最早聲音。
 研究成果在國內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被《新華文摘》轉載1篇次,《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4篇次,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轉載2篇次。
課題三:“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體制機制研究”
 本課題涉及社會管理的一般理論,社會建設的組織與體制,網路虛擬組織的發育、運行和管理的現狀,黨的組織設定與市場、社會發育。
 這些研究正在進行中,部分階段性成果已在《解放日報》(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黨建通訊》發表論文3篇。
課題四:“城市轉型與社會建設”招標課題
 圍繞建設低碳城市和緊湊城市開展前沿性研究,把國際最為先進的城市理念和城市建設實踐介紹給國內讀者。
 第一期設立五個子課題,研究成果將在6月份正式出版,為上海世博後城市軟實力建設提供參考。
3. 近兩年獲得的主要研究課題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項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2項
上海市社科基金規劃項目9項
上海市地方政府項目10項(浦江、曙光、晨光、決策諮詢等)
上海市教委創新計畫項目1項
橫向課題8項(經費總額118萬元)
4. 獲省部級學術獎勵
獲市第七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9項。其中:
 一等獎2項(李友梅、張文宏)
 二等獎1項(仇立平)
 三等獎3項(鄧偉志、張江華、陸小聰)
 網路理論宣傳獎1項(肖瑛)
 內部探討獎2項(鄧偉志、李友梅)
5. 建設期內完成的部分縱向課題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項目“新時期社會協調機制研究”。
國家發改委項目“社區服務體系運行機制研究”。
教育部應急課題“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社會利益關係的演變及其未來趨勢”。
上海市社聯委託項目“特大型城市社會管理新格局” 。
6. 發表和出版學術成果
專著9部,學術論文26篇。
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全文轉載16篇次。
《從財富分配到風險分配:中國社會結構重組的多元動力及其關係》(論文)提供了研究社會分層的新視角,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全文轉載。
《關於社會體制問題的若干思考》(論文)對社會體制的內涵做了規範性的分析,對於推進我國社會建設具有重要啟示意義,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7. 學術交流
主辦和承辦學術會議9次,其中國際會議4次。
發起並主辦“社會學與中國社會”年度論壇,在北京、廣州和上海召開了四屆,對引領中國社會學發展、加強上海大學社會學學科同全國社會學界的聯繫產生了積極效果。
主辦第五屆“社會網與關係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形成了社會學與管理學的交流與對話,將實體組織的研究延伸到虛擬網路。
專職研究人員29人次受邀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發表演講。

體制機制創新

1. 改外聘研究員“固定制”為“流動制”。
不設常聘外校研究員,而是根據課題需要組織研究隊伍。
以流動性聘請制防止外聘專家有名無實的現象,為基地人員的思路開闊和創新力激活提供了不竭的動源。
在“金融危機與社會建設”課題攻關中,從北大、清華、復旦、中國政法大學聘請7名青年學者參與。
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社會變遷”課題研究中,從上海財大、市委組織部聘請2名青年專家參與。
2. 用招標課題凝練方向,凝聚跨學科跨學校的科研力量。
課題設定方式:研究人員根據基地科研方向,結合自身學術興趣申報課題;研究基地設定招標課題。
前者引導學者個人學術興趣與國家社會建設需要的結合,把學術資源轉變為國家社會建設的智力支持。
後者整合學術資源、集中力量攻關、形成科研團隊。“金融危機與社會建設”和“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社會變遷”兩個重大課題中,得到成功實踐。
3. 同高水平大校、地方政府合作成立科研機構,開展科研。
成立 “上海大學上海社會科學調查中心”,與北大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中山大學廣東社會科學調查中心合作開展全國性社會調查,計畫共同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
與寧波市政府合作,成立上海大學寧波社會調查研究中心。
與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上海社會科學調查研究中心上海大學分中心。
4. 建立研究報告制度,促進互相幫助的工作氛圍
基地研究人員在發表其研究成果前必須在系內“費孝通學術論壇”做一次學術報告,經三位校內外同行專家評議通過後該成果方可以基地為第一作者單位。
5. 建立獎學金制度,加強青年學子的培養力度。
費孝通獎學金
重點學科獎學金

發展構想

圍繞國家、長三角和上海地區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中提出的重大理論與實踐課題,尤其要面對上海經濟社會快速轉型中提出的社會體制、社會管理體制、社會組織、社會協調機制等重大問題,開展針對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研究。
加強學術團隊綜合素養建設,不斷擴展研究者的國際視野,增強既能開展純學術研究又能瞄準國家和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新動向開展套用性和對策性研究的科研實力。
加強同實踐部門的聯繫,發揚“到實地去”的學術傳統,激勵研究者深入社會生活實際,更好地認識和掌握當今中國社會變化的重要規律。
深化學術管理體制機制創新,使之能更有效地服務學術生產力的提升。
努力成為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和相關人才集聚的高地,形成更重要的影響力,為承接國家和地方重大課題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