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書房行走
- 對象:清代皇子、皇孫
- 朝代:清代
- 定義:皇子、皇孫在宮中讀書上學之處
上書房行走,實際上就是清朝時候皇子、皇孫師傅的副手。清代把不設專官的機構或非專任的官職稱為行走,故稱其為上書房行走。其既非正式官名,亦非額設職官,只是...
上書房行走內容簡介 編輯 本書是知名古書收藏家韋力先生歷時長久完成的一部著作。以“書房”為線索,勾勒出作者山一程水一程,奔走各地,拜訪眾書房主人的畫面,所到...
上書房是清朝皇子皇孫上學讀書的地方。清道光之前,叫“尚書房”,道光年間奉旨改為“上書房”。...
高賡恩(1841—1917),字曦亭,北塘(今屬天津塘沽區)人。清光緒二年(1876)丙子恩科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館散,授職編修。後充國史館協修,奉旨在上書房行走,...
辛酉(1861)考試試差閱卷大臣,提督福建、廣東全省學政,上書房行走,國子監祭酒,加四級,誥封資政大夫。生於嘉慶廿五年庚辰(1820)四月十一日辰時,...
十三年,複試翰詹各官,以召南列首,擢內閣學士,命上書房行走。遷禮部侍郎。上於寧古塔得古鏡,問召南,召南辨其款識,具陳原委。上顧左右曰:“是不愧博學鴻詞矣!...
7月命署戶部左侍郎,補吏部右侍郎,仍在上書房行走。11月充經筵講官。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十一月,遷都察院左都御史。二十六年(1900年)四月二十六日轉工...
歷任侍讀、內閣學士、上書房行走,乾隆十四年(1749年)升禮部侍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加禮部尚書銜,乾隆三十年(1765年),封光祿大夫、太子太傅。 乾隆三十四年...
光緒十三年(1887)奉旨在上書房行走,每參加宮廷宴禮和節慶大典,得到的賞賜都格外豐厚優渥。其間多次外放學政,光緒六年(1880)冬,任山西學政時,整飭學風,嚴禁學官...
賈國維(1671—1743),江蘇高郵人,字奠坤,一字千仞,號毅安。殿試中探花。康熙第四次巡經高郵,隨帝入都。“內廷供奉,上書房行走”。康熙第五次南巡,他又隨帝...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編寫《漕運史》,特旨上書房行走,教授皇子讀書。出為安慶知府,組織團練鎮壓太平天國。光緒三年(1877),趙畇病逝於安...
清 朱珪《上書房行走禮部左侍郎金公墓志銘》(2) 講授功課。 [1] 例1:上課的時候,教員講課的聲音,以及小學生念筆順的音聲,是聽得很清楚的。 孫犁《澹定集·...
程景伊,乾隆早期進士。歷官侍郎、尚書,至文淵閣大學士。曾在上書房行走。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帝出巡,留京師治理政事。當年七月卒。...
上書房行走,同治2年-同治4年;同治6年-同治10年;授孚郡王惠親王二王子讀,同治2年-同治4年;同治6年-同治10年;順天鄉試同考官,同治3年;山西學政,同治4年-...
但仕為翰林官者不僅升遷較他官為易,而且南書房行走及上書房行走例由翰林官為之,因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優待厚遇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均由翰林官主持,形成...
高釗中,字勉之, 16歲補博士弟子員,28歲科拔貢,34歲中舉,46歲光緒二年鴻榜進士,賜翰林院庶吉士,歷任散館編修,國史館協修,提督湖北學政,充功臣館篡修,上書房...
平步青字景孫,晚清山陰人。同治元年(1862)賜進士出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上書房行走、江西糧道、按察使等職。著名考證學家。...
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三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上書房行走,歷官左春坊左中允、翰林院侍讀學士、廣東鄉試正考官、提督湖南學政等職。三十四年,乞養歸故里,曾先後...
被稱為“上書房行走”。馬德興馬德興名言 編輯 如果我去帶(國足)的話都能出線 2011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階段“如果加上中國隊,20強賽總共有五支球隊進行換帥了,...
其中童華以禮部右侍郎入上書房行走,為光緒帝老師,故而銀台第又有“帝師故居”之稱。[1] 參考資料 1. 甬城發現科場範文"巾箱本" 內有進士童槐的作文 .浙江...
張泰開(1689—1774)字履安,江南金匱人,清朝官吏。乾隆七年進士,改庶吉士,命上書房行走。旋自編修五遷禮部侍郎。...
乾隆十七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後授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上書房行走,《四庫全書》總纂,山東學政。官至二品,而家道清貧,晚年賣畫為生。 工詩文精畫,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