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賢祠(廣漢三賢祠)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賢祠是指原漢州三賢祠,主祀程顥明道先生)、程頤伊川先生)、張栻(南軒先生)。出自《漢州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賢祠
  • 來源出處:《漢州志》
程顥,程頤,張栻,

程顥

公元1032年—1085年,生於宋仁宗明道元年,卒於宋神宗元豐八年。字伯淳。學者稱明道先生。中國北宋思想家,理學奠基者。
官至監察御史里行。嘉祐年間舉進士後,任鄠縣上元縣主簿、晉城令。有治績,官至太子中允、監察御史里行。
曾參與王安石變法,後因反對新法,被貶至洛陽任京西路提點刑獄。與先後被貶至洛陽的文彥博、呂公著、司馬光等相互聯繫,繼續反對新法。
哲宗即位,司馬光執政,薦程顥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嘉定十三年(1220),賜謚純公。
淳祐元年(1241)封河南伯,從祀孔子廟庭。
程顥早年受父程珦之命,與弟程頤和周敦頤問學,由此立志於孔孟之道,又泛覽諸家。由於他和程頤長期在洛陽講學,故他們的學說亦被稱為洛學。

程頤

公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學者稱伊川先生,北宋思想家,理學創立者之一。生於宋仁宗明道二年,卒於宋徽宗大觀元年,曾任國子監教授和崇政殿說書等職。十四五歲時,與兄程顥同學於周敦頤。在游太學時,作《顏子所好何學論》,主管太學的胡瑗驚異其才。王安石當政時,未被起用,與兄程顥在洛陽講學。司馬光執政時,被薦為崇政殿說書,與修國子監條規。在為哲宗侍講期間,敢以天下為己任,議論褒貶,無所顧忌,聲名日高,從游者日眾。其後,程頤因反對司馬光的新黨執政而被貶,任西京國子監守。不久削職,被遣送至四川涪州,交地方管制。程頤在被貶期間,完成著作《周易程氏傳》。徽宗即位,得以赦免,但不久又受排斥,遂隱居龍門,遣散門徒,不久病死於家。至南宋,追謚正公。

張栻

公元1133年—1180年,字敬夫,一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世稱南軒先生、張宣公,南宋廣漢綿竹(宋時綿竹屬廣漢)人。中興名相張浚之子。幼承家學,既長,師從五峰先生胡宏,潛心理學。曾以古聖賢自期,作《希顏錄》以見志。胡宏贊曰:“聖門有人,吾道幸矣!”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受湖南安撫使劉珙之聘,主管嶽麓書院教事,苦心經營三年,書院聞名遐邇,從學者達數千人,初步奠定了湖湘學派規模,成為一代學宗。後歷知撫州嚴州、吏部員外侍郎、起居郎侍立官兼侍講,再歷知袁州江陵,淳熙七年(1180)遷右文殿修撰,提舉武夷山沖祐觀。其學自成一派,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著作經朱熹審定的有《南軒文集》四十四卷刊行於世,還有《論語解》十卷、《孟子說》七卷,後人合刊為《張南軒公全集》。嘗作石鼓書院《武侯祠記》、《風雩亭賦》,並親書韓愈《題合江亭寄刺史鄒君》詩,刻碑嵌於合江亭壁。1180年卒,謚宣公,葬於湖南寧鄉溈山(今寧鄉縣官山鎮南軒墓),朱熹志其墓(《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理宗淳祐初年(1241)從祀孔廟,後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朱熹黃乾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