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戲,是一種起源於江西的傳統戲曲藝術。約明清間傳入福建光澤和邵武,在當地又稱“家庭戲”“三子戲”等。歷代光澤和邵武藝人在傳承演繹三角戲時把光澤和邵武民間的茶燈戲、花鼓燈、遊春戲、民歌融入其中,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多源性地方劇種。也是江西特有的戲種之一,深受大宗喜愛,希望的一傳承和發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角戲
- 外文名:Triangle play
- 分類:戲曲
- 地區:江西,福建
- 起源:明朝
- 特色:民俗文化
基本概述,歷史沿革,相關傳說,藝術特色,小戲和折子戲,音樂唱腔,樂器,唱曲牌,其他相關,
基本概述
起源於江西,明清間形成。初僅小生、花臉、花旦三個腳色,故名“三角戲”。後逐步發展為“七子班”,即由小生、小花臉、花旦、青衣、打鼓兼手板、打大鑼及小鎖、打小鑼兼雜務各一組成。伴奏僅大鑼、小鑼、咚古、北古、木魚、小鈸等六件打擊樂。“三角戲”以江西地方方言為主,“旦、醜”也使用國語和土話,語言恢偕風趣,早期三四個人便可演出,叫“三角班”。“三角戲”在發展過程中,經藝人們不斷完善,慢慢發展到七人,並加入了笛子、胡琴、二胡等傳統樂器。使人看後輕鬆舒暢,因而民間流傳“沒有皇帝沒有官,越看越心寬,越看越喜歡”的讚譽。
新中國成立後,三角戲作為獨特的地方劇種,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和關注。1952年,邵武縣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邵光劇團。由老藝人羅雪官任團長。1954年8月,邵光劇團作為建陽地區三角戲代表隊參加福建省第二屆地方戲曲觀摩演出。1956年11月,邵武縣三角戲劇團正式成立。開始對三角戲進行整理,記錄整理由丁德山、羅雪官等老藝人口述的傳統劇目多種;並對原某些劇種的音樂曲牌以及表演程式進行改革探新。1957年劇團到各地巡迴演出232場,觀眾近10萬人次。1960年元旦,劇團改名為邵武山歌實驗劇團,首次演出經移植改編劇本《劉三姐》。唱腔採用傳統曲調,並巧妙地融入一些邵武山歌,使歌曲更富有委婉高亢的地方特色。1961年,相繼演出《喬老爺奇遇》、《鴛鴦譜》、《安安送米》等劇目。同年,傳統小戲《看相》、《小放牛》參加地區青年演員比賽。1962年山歌實驗劇團又改為三角戲劇團。同年,該劇團推出《沙子崗》、《棒打鴛鴦》參加南平地區匯演。1963年春節期間,首次演出大型現代戲《三世仇》,在學習《劉三姐》傳統曲調上更臻成熟,曾在邵武、光澤、資溪等地演出,深受民眾歡迎。
1964年初,根據全國財貿系統紅旗單位邵武沿山糧站的先進事跡創作的《沿山紅路》,曾先後參加南平地區和省首屆現代戲匯演。10月在邵武上演《江姐》,全劇音樂基調採用歌劇《紅梅贊》,又套用一些傳統曲調,或以傳統曲調為基礎進行再創作;道白一改傳統的“土官話”,採用標準國語,整個劇目自始至終成為歌劇化的三角戲。1965年,向江西贛劇院學習演出的《小保管上任》和《怎么談不攏》兩劇,從表演的戲曲化到唱腔的傳統風格以及這兩者的和諧統一,堪稱三角戲的範本。1972年,由吳木金等創作的《隘口》,參加省戲曲會演,獲演出三等獎;1974年,由吳國豪等創作的《筆桿槍》、《陣地》、《出城記》參加省戲劇會演,其中《出城記》獲演出三等獎。1983年,黃啟明等創作的《小巷人家》參加首屆農村劇團會演,該劇錄像於1985年8月由福建電視台播映。
歷史沿革
清康熙、乾隆年間(1662~1795年),由閩、贛交界武夷山脈一帶的花鼓燈與民間小調發展起來的三角戲,從江西贛州、撫州等地區傳入閩北後,廣泛流傳於邵武、光澤、泰寧、建寧、清流、建甌等縣,並與各地的民間藝術、風俗習慣相結合,形成地方劇種。因早期演員只有“生、旦、醜”三個,故稱“三角戲”,又稱“三小戲”。
清初,建寧縣客坊中畲村,有一姓劉外號“豬母”者,因到縣城從藝,被族人視為“賤業”,革除姓氏,逐出祠堂。他便在建寧縣城留住,並另組戲班,人稱“豬母三角班”。清中葉至清末民國初,是三角戲盛行時期。早期藝人多為贛東人,後多由浦城當地人搭班結社,作流動演出。
民國後期,增加了淨、末、貼等幾個角色。到20世紀30年代初期,三角戲開始出現一些固定的班社,在邵武有“保保仔班”、“草頭班”等,在光澤縣有“細紅班”、“連順班”、“學雲班”、“麒麟班”等,戲班多在農閒季節與春節期間在農村演出。三角戲多演家庭生活及以婚姻故事為題材的劇目,諸如《桃妹反情》、《姐妹看郎》、《姑嫂觀燈》、《何葉調情》、《金蓮送茶》、《打皮條》、《十轉情》等,因此被當局視為“有傷風化”而遭到禁演。三四十年代以後衰落,只在偏遠山鄉流行。民謠唱道:“沒有皇帝沒有官,窮人越看越心寬。”“男人看了三角班,鋤頭耙子放山間;女人看了三角班,房門窗戶忘了關。”民國34年(1945年)春節,閩浙贛游擊隊在崇安縣演出三角戲《鳳凰山》等劇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三角戲得到復甦與發展。1953年,邵武縣成立邵光劇團,開始吸收女演員。老藝人羅雪官等口述120多個大、小傳統劇目。1954年,《姑嫂觀燈》、《挖筍》參加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1956年11月,邵光劇團改名為邵武縣三角戲劇團。1960年元旦,劇團又改名為邵武山歌實驗劇團;1962年,恢復為邵武縣三角戲劇團。1964年,根據邵武縣沿山糧站先進事跡創作並演出的大型現代戲《沿山紅路》參加省第三屆現代戲會演。“文化大革命”期間,劇團一度改為“紅衛”民歌劇團。1969年2月被撤銷,藝人全部解散。“文化大革命”後,邵武三角戲劇團改為越劇團,在邵武縣農村仍有幾個自發組織的業餘劇團在零星活動。清流縣供坊鄉的三角戲民間職業劇團則比較健全,有二三十名演職員,1992年5月,排演折子戲參加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周年的鄉文藝會演活動。1993年,劇團被列為該縣文化《芳草計畫》試點,1994年,劇團還到江西省石城、寧都等縣巡迴演出。
相關傳說
(1) 古時候在竹鄉的一個小山村,有位牧童長年受僱砍柴、放牛。有一年寒冬,大雪封山,無法打柴,他在一個蓋滿雪的岩石上傷心哭泣,淚水溶化了石上的積雪,那山裡的狐仙深受感動,便變成美女,唱起戲來,解牧童之悶。太陽出來了,狐仙對牧童說,別打柴了,去唱戲吧!唱給村民聽,為受不平待遇的人唱吧!此時,正巧田公元帥路過,聽到山裡有唱戲的聲音,十分喜歡,便上山與他們二人配合,合成三人唱的戲。田公元帥扮生,狐仙扮旦,牧童扮醜,於是就有了三角戲。
(2)相傳300年前,有一位江西的青年農民上山砍柴,唱起山歌驅愁解乏,美妙的歌聲吸引了一隻住在這座山上狐仙,她化成一個美麗女子來對歌,從那後兩人天天對歌助樂。有一天,田公祖師(中國戲劇的鼻祖)從此經過,聽到山間唱戲的聲音,興奮不已,走上山與他們配合變成三人唱的戲,慢慢發展成了三角戲。後來他們來到福建省邵武民間演出傳藝,使邵武三角戲開始得到發展。傳統的三角戲旦角出場與其他劇種不同,是背朝觀眾倒退出來的,其原因就是狐仙害羞怕見人。“三角戲”是由“生、旦、醜”三種角色組成民間小戲,大都取材於農村日常生活,多為家庭糾葛、男女愛情、悲歡離合的故事,“三角戲”多為喜、鬧劇,故又稱家庭戲,劇中人物多為農村的夫妻、兄妹等,還有極少的員外。
(3)三角戲出現於明朝嘉靖年間,源於江西的“採茶燈”
(4)大約在清代乾隆年間,江西的採茶戲分兩支向外發展,一支向浙江演化成睦劇,另一支向福建演化為邵武三角戲。
藝術特色
小戲和折子戲
三角戲有一個特點,就是小戲多。小戲和摺子戲有《進店》、《砂子崗》、《三字經》、《送表妹》、《賣櫻桃》、《取學錢》、《挖筍對詩》、《大反情》、《看相》等。大戲僅有《鳳凰山》、《白扇記》、《毛蓬記》、《過界嶺》、《桃妹反情》等幾齣,在140多個傳統劇目中所占比例很小。小戲角色以小生、小旦或小丑、小旦為主,而沒有小生、小丑或兩個小旦的戲。大戲的角色可多至7人,主要是增加老生和青衣的人數。戲曲的“生旦淨末醜”五人行當中,唯獨三角戲沒有“淨”(大花臉)這個行當。
音樂唱腔
通用曲調和單用曲調。在配合劇情節發展、人物感情變化時,節奏上分為緊板、快板、慢板、哭板、悲板等。唱詞通俗易懂,每段唱詞的最後一句常重複一遍。後台樂器有冬鼓、北鼓、大鑼、小鑼、小鈸、木魚及弦樂等。服裝、道具也簡單樸素,只有裙、衫、襖等接近生活的服裝。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活潑自由,沒有嚴格的程式。旦角手不離絹帕,生角手不離摺扇,丑角則手不離煙管。丑角表演樸素自然,走矮樁步,摹仿許多動物形象,充滿生活情趣。演員台位呈三角形不斷變換,一個演員上台到中央唱前兩句,後台過門時,另一個演員從右方走到台中央唱第三句,接著又是打擊樂過門,最後一個演員便從台中央走到台左邊唱第四句。看似單調,卻也保留著民間原始藝術的純樸性。
樂器
三角戲樂器以咚鼓、北古、大鑼、小鑼、木魚、小鈸為主。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活潑自由,沒有嚴格的程式。旦角手不離帕,生角手不離扇,丑角表演樸素自然,走矮樁步,摹仿許多動物形象,充滿生活情趣。演員台位是呈三角形不斷變換。角色上台到中央唱第一句,接著是打擊樂過門。過門時,演員由台中央走到台右角唱第二句。當第二次後台過門時,演員從右方走到台中央唱第三句,接著又是打擊樂過門,演員便從台中央左邊唱第四句。看似單調,卻也保留著民間原始藝術的純樸性。
唱曲牌
分兩類:一類為本戲通用的曲牌,如《湖廣調》、《南調》、《四平調》等;一類為僅一本戲單用的曲牌,如《雙功夫》、《長工歌》等。各種曲調又可分成多種板路。傳統劇目有《青龍山》、《鳳凰山》、《白扇記》等一百七十多個。
其他相關
閩北三角戲
採茶戲有兩個發源地:一是贛南九龍山茶區。二是贛東鉛山縣武夷山茶區。(而武夷山茶區實際上是包括武夷山南坡的崇安、光澤、建陽、建甌等古代著名產茶地)。江西省鉛山縣河口鎮是武夷茶北銷的重要集散地,採茶歌舞十分活躍,所以說武夷山茶區孕育著採茶戲的雛形。
閩北三角戲一般無專業劇團,是由半農半藝的山區農民在農閒或節慶期間組織排練和演出。其基本形式是由6至12個姑娘手提茶籃燈與一小丑載歌載舞,唱《十二月採茶》、《姑嫂觀燈》等曲子,然後再在簡易舞台上演些“二小”、“三小”戲,如《打豬草》、《下南京》、《三伢(矮)放牛》等。也有不用茶籃燈而用竹馬燈的,加上一個插科打諢的小丑就可以直接演唱戲文。而由專業藝人組成的、有一定規模的劇團,則可以演《鳳凰山》、《青龍山》以及蔡鳴鳳、喻老四系列劇,同時也演“三小戲”。從戲文內容來看,小戲仍未脫離歌舞範疇。而大戲中表演的故事,則多發生在鄂東山區,如黃梅、麻城等地。光澤縣老藝人羅運芳,在一次戲曲會演期間曾與著名黃梅戲演員嚴鳳英對戲,可同演許多共同劇目。邵武、光澤等縣三角戲藝人還會用贛南客話演出《磨鏡子》一劇,以及描寫贛南風光的《雙福船》等。
從音樂上來分析,閩北三角戲的主要鑼鼓經叫“湖廣調”,帶有原始板腔體結構的主要唱腔也叫“湖廣調”,這就說明了它的“籍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