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又稱"三茅君"。道教茅山派創教祖師。宣和 元年六月,詔封莊周為“微妙元通真君”,列禦寇為“致虛觀妙真君”,配享混元皇 帝。此外,對三茅兄弟(茅盈、茅固、茅衷)、張道陵、陸修靜、陶弘景、翊聖、真武、 關羽或賜“真人”、“真君”,或加封二字。

基本介紹

簡介,來源,職責,奉祀,傳說,茅盈,茅固,茅衷,記載,地位,

簡介

據《梁書·陶弘景傳》載:"句容之句曲山,恆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名曰金壇華陽之天,周圍一百五十里。昔漢有鹹陽三茅君得道,來此掌山,固謂之茅山。他們大約是漢景帝時候(前156-前140年)的人。
三茅真君原來是出生在鹹陽南關的三兄弟。
大茅君茅盈,字申叔,十八歲時就棄家赴北嶽恆山老子書及《》經,服餌內修積六年,後面見西王母,受玉佩金鐺之道、太極玄真之經,四十九歲時學成得道而歸。 中茅君茅固,字季偉,漢景帝時舉孝廉,累遷至武威太守。三茅君茅衷,字思和,漢宣帝時遷洛陽令,後拜為五更大夫、西河太守。茅盈飛升後,兩兄弟均棄官還家,求兄於東山。茅盈乃授以延年不死之法。兩兄弟修道三年,佩服九轉還丹後,亦飛升成仙。
三茅真君三茅真君
茅氏三真得道後,來句容之句曲山(今江蘇省句容之茅山),掌管此山,故句曲山後名茅山。齊梁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即稱大茅君茅盈為「司命東嶽上真卿太元真人茅君」,列上清左位;稱中茅君為“句曲山真人定祿右禁師茅君”「右禁郎定祿真君中茅君」,列太清左位和第六中位;稱三茅君為「三官保命小茅君」,列第六左位。宋太宗宋真宗、徽宗、理宗等屢有加封。茅盈被封為「上茅九天上卿司命太元妙道沖虛聖佑真應真君」,茅固被封為「中茅地仙上真定祿右禁至道沖靜德佑妙應真君」,茅衷被封為「下茅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微妙沖慧神佑神應真君」,總稱三茅真君。

來源

在江蘇省境內,有兩座茅山。一座在長江以南的句容市,稱南茅山;另一座在長江北岸的興化市,叫北茅山。清代乾隆年間,以考證考據而聞名天下的揚州學派代表人物任大椿在《過茅山碑記》中說:「北茅山為三茅真君初煉道之地」。 這就是說,西漢景帝時期,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稱為茅山。後來他們受請往江南句曲山,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早在漢代,陝西鹹陽,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紅塵,寫下“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的感嘆,遂尋山修道。他們披星戴月,餐風宿露,晝夜兼程,行至黃海之濱,見一高山,林木參天,綠蔭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隱居,修道養性,採藥煉丹,濟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終成正果,名列仙班。後人因此建三茅道觀,稱他們為三茅真人,稱山為三茅山。慕名來山學道者、求醫者,不絕於途。其時,江南句容一帶,瘟疫流行,聞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醫術高明,能治百病,便來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居句曲山華陽洞。經真人救治,病癒者數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後,人們感恩戴德,建廟山巔,塑像供祀。此後,句曲山改稱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稱北茅山,簡稱茅山。

職責

三茅真君以司命、保命、定祿為名,亦以司命、定祿為職。據《太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傳》稱,大茅君茅盈治宮在赤城玉洞之府,有玉童玉女各四十人,出入太微,受事太極,總括東嶽,司命司祿。中茅君和三茅君僅為地仙。中茅君治茅山,兼統地真。三茅君治良常之山,總括岱宗,領生記生,位為地仙九宮之英,勸教童蒙,教訓女官,授諸妙靈,蒞治百鬼,鎮陰宮之門。

奉祀

相傳,大茅君茅盈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十月初三日,於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三月十八日得道升天。
三茅真君三茅真君
今江蘇省茅山以奉祀三茅真君著稱於世,其進香之香期為農曆之正月至三月,當系大茅君得道之時日為進香之高潮期。

傳說

茅盈

起初在魏晉時代民間傳說中,只有茅盈得道成仙,晉葛洪《神仙傳》說:茅盈是幽卅人,在齊地學道二十年,回鄉後極有法術,能治病救災,起死回生,善於變化,外物莫能傷害。乘羽蓋升入仙界後,“遠近為之立廟奉祀之”。
南北朝時,民間則傳說三兄弟俱成神仙。《漢武帝內傳》說茅盈在漢宣帝地節(前69—前65年)四年(公元前66年)受黃金九錫之命,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他的二位弟弟也都列入仙班,分別被封為“定錄君”和“保命君”。宋時,太宗真宗封他們為“真應真君”、“妙應真君”和“神應真君”,統稱“九天司命三茅應化真君”,後世稱之為“三茅真君”。

茅固

茅君名固,字季偉。《茅山志》、《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載其曾官拜執金吾,聽說兄長茅盈學仙得道,遂棄官渡江,從兄入句曲山學道,後得道仙成。《後漢書·郭太守傳》附有《茅季偉傳》,後漢流行《茅山父老歌》,又作《三茅歌謠》,即頌詠三茅事跡。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將茅固列為太清左位,名“句曲山真人定錄右禁師茅君”。

茅衷

三茅君名衷,字思和。曾為五官大夫、西河太守。聞兄長茅盈得道,棄官渡江,從兄學道於句曲山,後治良常山,得仙道。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將茅衷列為第六中位,名“右禁郎定真君中茅君”,治華陽洞天。宋代敕封真君。

記載

茅盈之名,始見於漢代緯書,《尚書帝驗期》云:"王母之國在西荒,凡得道受書者,皆朝王母於崑崙之闕。 茅盈從西城王君,詣白玉龜台,朝謁王母,求長生之道。王母授以玄真之經,又授寶書。
①葛洪《神仙傳》卷五《茅君》云:"茅君者,名盈,字叔申,鹹陽人也,高祖父蒙字初成,學道於華山,丹成,乘赤龍而升天,即秦始皇時也。有童謠曰:'神仙得者盈初成,駕龍上天升太清,時下玄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秦始皇聞之,"以為己姓符合謠讖,當得升天,遂詔改臘為'嘉平'。""茅君十八歲入恆山學道,積二十年,道成而歸,父母尚存,見之怒曰:'為子不孝,不親供養,而尋逐妖妄,流走四方!舉杖欲擊之。君跪謝……父怒不已,操杖擊之,杖即摧折而成數十段,父驚即止。"父問:"汝言得道,能起死人否"?君曰:"死人罪重惡積不可復生者,即不可起也,若橫受短折者,即可令起也。"《神仙傳》記其事,並稱有驗。後茅君與父母宗親辭別,登羽蓋車而去,至江南治於句曲山。山下之人,為立廟而奉事之。遠近之人,賴君之德,無水旱疾癘螟蝗之災,時人因呼此山為茅山。茅君弟名固,字季偉,次弟名衷,字思和,仕漢位至二千石。"後二弟年衰,各七八十歲,棄官棄家,過江尋兄,君使服四扇散,卻老還嬰,于山下洞中修煉四十餘年,亦得成真。太上老君命五帝使者持節加九錫之命,拜君為太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主吳越生死之籍。又使使者以紫素策文拜固為定錄君,衷為保命君,皆列上真,故號三茅君焉。"
三茅真君三茅真君
②《太平廣記》卷十三和《廣漢魏叢書》皆收《神仙傳》,但其《茅君傳》皆稱:"茅君者,幽州人,學道於齊",則為舛錯之文。
③《雲笈七籤》卷百零四有《太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傳》,署"弟子中候仙人李道字安林撰"。陳國符先生據《真誥》卷八、九、十一諸注考證,認定此傳即晉代所出之《茅三君傳》。據《真誥》卷八註:"李中候,名遵,即撰《茅三君》者",其作者當為李遵,《雲笈七籤》傳所署之"李道",蓋誤。又據卷十一注考證,該傳似又"出自長史(指許謐--引者注,故亦於晉代出世。"
④總之,作者為上清派道士。該傳內容本葛洪《神仙傳》,但有增益。(一)增寫了三茅祖、父輩之履歷。謂:"高祖父諱蒙,字初成,……知周之衰,不仕諸侯,乃師於北郭北阿鬼谷先生,遂隱遁華山。……曾祖父諱偃,字泰能,蒙之第四子也,仕秦昭王之世,位為舍人,稍遷車騎校尉長平恭侯。祖父諱嘉,字正倫,仕秦莊王為廣信侯,始皇即位,嘉輔帝室,以嘉為德信侯。"父"諱祚,字彥英,不仕不學,志願農巷"。(二)增寫了茅盈從師學道事跡。謂:"盈年十八遂棄家委親,入於恆山,讀老子《道德經》及《周易傳》採取山術而餌服之,盈於恆山積六年,思念至道,誠感密應,(神告之)曰:'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為君師明辰逕到西城卒見王君。後二十年,從王君西至龜山見王母,口告盈以玉佩金璫之道,太極玄真之經。
⑤《茅山志》卷二十收載上清派道士張繹於梁普通三年(522)所立之《九錫真人三茅君碑》,所記三茅事較簡約,系年稍異。
約於唐代成書的《集仙傳·大茅君》稱,漢元壽二年八月己酉,南嶽真人赤君、西城王君及諸青童並從王母降於盈室,頃之,天皇大帝、太微帝君、太上大道君、金闕聖君分別派使者賜茅盈以衣冠、玉璽、金鈴、神芝及爵位,並告盈曰:"食四節隱芝者,位為真卿,食金闕玉芝者,位為司命,……子盡食之矣,壽齊天地,位為司命上真、東嶽上卿,統吳越之神仙,綜江左之山源矣。……五帝君各以方面車服降於其庭,傳太帝之命,賜紫玉之版,黃金刻書九錫之文,拜盈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太元真人。"又說,在此之後,"王母命上元夫人授茅固、茅衷《太霄隱書》《丹景道精》等四部寶經,……事訖,西王母升天而去:"⑥至此,三茅君的事跡也基本定型,此後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十六《茅盈傳》、張雨《玄品錄》卷二《三茅君傳》、《茅山志》卷五《三神紀》等,皆據上述諸傳以成篇,無大增益。

地位

至宋代,三茅君始得皇帝封號,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封大茅君為"太元妙道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神君",中茅君為"定錄右禁沖靜真人",小茅君為"三官保命沖惠真人"。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加封大茅君為"太元妙道沖虛聖佑真君東嶽上卿司命神君",中茅君為"定錄右禁至道沖靜德佑真君",小茅君為"三官保命微妙沖惠仁佑真君"。
註:
①《重修緯書集成》卷二,第67頁,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0年
②《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1冊280~282頁,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③《四庫全書·神仙傳》提要云:"此本為毛晉所刊,……徵引此書,以《三國志》注為最古,然悉與此本相合,知為原帙。《漢魏叢書》別載一本,其文大略相同,而所載凡九十二人,核其篇第,蓋從《太平廣記》所引抄合而成,《廣記》標題,問有舛錯,……其本頗有訛漏。"
④《道藏源流考》上冊9~10頁,中華書局,1963年
⑤⑦《道藏》第22冊707~710頁,第5冊561~562頁,572~573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⑥《太平廣記》第1冊78~79頁,中華書局,1961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