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地震觀測系統

三維地震觀測系統

在三維地震數據採集時用來描述面積上分布的激發點與接收點之間空間位置關係的觀測方式,它是地震觀測系統中一種常見的觀測方式,也是現代地震勘探進行詳查和油氣田勘探及開發中主要採用的觀測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維地震觀測系統
  • 外文名:3D seisimic survey layout
  • 學科:地球物理勘探
  • 套用:三維地震數據採集
  • 出現時間:20世紀70年代
發展與套用,觀測系統類型,三維觀測系統的表達方式,三維觀測系統特點,

發展與套用

三維地震觀測系統是20世紀70年代隨著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三維勘探早期通常採用單次覆蓋三維觀測系統,後來逐漸發展成多次覆蓋三維觀測系統。由於三維觀測系統能夠從不同角度觀測地下地質體的反射信息,顯示更多的構造信息及地層信息,減少地震解釋的多解性,提高地震資料的信噪比,因此在石油勘探領域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的套用。有關三維觀測系統的設計原則見地震觀測系統。

觀測系統類型

三維觀測系統類型在縱波地震勘探中,三維地震觀測系統基本上由非縱測線觀測系統和縱測線觀測系統組成。早期普遍採用十字或T字排列觀測系統,隨著多次覆蓋技術的發展和地震記錄儀道數的增加,三維地震觀測系統類型多種多樣,出現了束狀、塊狀、環形、放射狀、不規則等三維觀測系統。根據接收反射波的類型,又分為縱波三維觀測系統、轉換波三維觀測系統、折射波三維觀測系統。

三維觀測系統的表達方式

以4線6炮120道束狀觀測系統為例,三維觀測系統可以表達為4L6S120R束狀觀測系統,其中L代表接收線,s代表炮點,R代表接收道。從這個表達方式可以看出有4條接收線,每條接收線有120道,總的接收道數為4 X 120=480道,有6個激發點採用相同的接收排列。根據道距和炮點在排列上的相對位置關係,可以確定三維縱向觀測系統。通常所說的對稱、不對稱、端點激發觀測是指炮點在排列上的相對位置,例如炮點在30道上,就是說在炮點前有29道,在炮點後有90道,表明這是不對稱觀測系統。以50m道距為例,三維縱向觀測系統表示為1450-50-50-50—4500,此表達式每個數字的含義與二維觀測系統相同。
三維觀測系統的屬性主要包括炮檢距、方位角、覆蓋次數,非縱距、縱橫比。

三維觀測系統特點

具有靈活多變的特點,能夠克服各種複雜地表條件的限制,在石油、煤炭、礦藏、公路勘測及城市規劃建設等領域得到廣泛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