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笑(長篇彈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笑》是長篇彈詞,講述唐伯虎華太師婢女秋香的故事。此彈詞為蘇州彈詞主要傳統書目之一,與“大王”《三國》並論,評彈界稱為“小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笑
  • 類型:彈詞
  • 文學體裁:彈詞
內容簡介,版本源流,作品鑑賞,

內容簡介

明代蘇州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賓四人為友。唐已娶八妻,戲言欲覓更美貌之九娘。一日游虎丘,遇無錫東亭華鴻山太師之夫人率婢至禪寺燒香,見其中一婢秋香艷麗,緊隨之。在觀音殿拜跪時,故作痴態,秋香為之一笑。唐誤以為秋香有意於己,待華夫人率眾返官船啟程後,雇小舟追之。官船停靠,小舟緊靠其旁,秋香向河中倒水,不慎淋濕唐衣襟,唐竟注視秋香而不覺,不禁又為之一笑。至東亭,唐為追秋香轎子跌倒,秋香再笑。唐遂改名康宣,賣身華府為僮,取名華安,服役書房。華鴻山二子華文(一作華同,即大喥)、華武(一作華昌,即二叼),皆愚呆。唐玩弄二子於掌間,又再番顯示文才,為鴻山賞識而升任伴讀。二子亦慕秋香貌美,與唐同時追求之。一次唐與秋香相遇於備弄,唐訴說賣身投靠之由,並表明身份,反被騙入柴房,狼狽不堪;一次與二子分別糾纏秋香,秋香約大喥、二叼在牡丹亭相會,至時請出華夫人,使二子狼狽逃竄。後唐被命繪觀音像,使秋香傾心,但仍無計脫身。時唐妻陸昭容等因唐不告而別,離家日久,疑為祝枝山所誘,率眾至祝家索夫。祝被逼無奈,至杭州周文賓處尋訪。除夕,祝酒後逛街,見杭州習俗門外貼無字對,戲寫咒詛不吉的門聯,觸犯訟師徐子建。徐邀集眾儒生在明倫堂責難祝枝山,而祝圈斷門聯,變詛咒為讚頌,使徐服輸。元宵夜,祝以周文賓外號“周美人”而邀周扮女裝出遊看花燈,兵部尚書之子外號“王老虎”的王天豹強搶民女,致周被搶入王府,寄宿於王妹月仙閨房。周與月仙私訂終身,經祝枝山為媒成婚。此時,有人訪得搭載唐伯虎的舟子,知唐在華府,祝乃返蘇偕文徵明前往,暗為唐設計,假稱願以婢女相贈,邀唐離開華府轉至祝處。華鴻山為挽留伴讀,任其選婢為妻。唐點中秋香,當夜成親,半夜留詩,與秋香逃回蘇州。華鴻山見詩,知華安即唐寅,怒而追至蘇州問罪。祝枝山巧設妙計,反使華認秋香為義女,唐與九美團圓。

版本源流

唐、祝、文三人為明代著名文人,但《三笑》故事純屬虛構。明代即已流傳,故事散見於明清筆記。明傳奇有佚名作《三笑姻緣》(見清姚燮今樂考證》)。又明話本《唐解元一笑姻緣》(載《警世通言》)、明雜劇《花前一笑》、《花舫緣》等均寫此故事,惟均寫“一笑”,劇中人物姓名亦不盡相同。現能上溯到的最早演出《三笑》長篇評彈者為清嘉慶年間女藝人馬秀英。又嘉慶七年(1802)刊本《三笑新編》,題吳信天編。一般認為,吳信天即嘉慶年間由塾師改業彈詞的藝人吳毓昌,則此書目當產生於馬之前。在長期演出中,形成多種流派,主要分為王(少泉)派和謝(少泉)派。近代演員中,蔣賓初夏蓮生、夏荷生、徐雲志劉天韻嚴雪亭、邢瑞亭、徐雪月祝逸亭謝毓菁華士亭華佩亭王鷹等均較有影響。1949年後,演出中都刪去唐伯虎一夫多妻,九美團圓以及一些庸俗的內容。徐雲志、劉天韻等均曾致力於該書內容的整理提高。其中《三約牡丹亭》、《點秋香》、《王老虎搶親》等曾被整理改編為中篇,《追舟》、《梅亭相會》、《小廚房》、《面試文章》、《姜拜》、《畫觀音》、《五讀伴相》等被整理為選回演出。刊印本甚多,除《三笑新編》有多種版本外,又有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四友軒刊本的《九美圖》(署曹春江編)、光緒四年(1878)重刊本(署吳毓昌編)、江北元德堂刊本《三笑姻緣》,以及《三笑八美圖》、《笑中緣金如意》、《三笑緣》等。

作品鑑賞

此書目為蘇州彈詞主要傳統書目之一,與“大王”《三國》並論,評彈界稱為“小王”。情節諧謔,語言通俗生動,被稱為“長腳笑話”,但也有不少庸俗的描寫。其中《追舟》、《備弄相會》、《三約牡丹亭》、《大鬧明倫堂》、《周文賓上堂樓》等,均為關子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