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三笑姻緣》,又名《唐伯虎點秋香》。
鼻祖版- 《唐伯虎點秋香》(1926) 三笑初登銀幕,是1926年上海天一公司的《唐伯虎點秋香》,由起初的天一台柱、邵醉翁夫人陳玉梅演秋香和新劇小生林雍容扮唐伯虎合作擔綱上演。片長計19本,時間為一般電影的兩倍,分上下兩集放映。《中國電影大典》,《老上海電影》,《中國電影發展史》等都有明確介紹。
《三笑姻緣》是一個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作品,主要情節是寫江南大才子唐伯虎與無錫華鴻山太師婢女秋香的戀愛故事。
1926年《申報》報導大中華百合銀片公司謹啟:江南第一才子豪情勝概,不難想見。艷聞軼事,載諸私乘裨史者。尤津津然至今在人齒類。本公司滑稽組現即收集諸家記載。開攝大規模之全部唐伯虎一劇。世屬所感稱之《八美圖》,《三笑緣》,《換空箱》等,均包括在內。原原本本不慢不支,中間種種有趣味之穿插,跟在在引人入勝,花狂葉病玉笑諸香。即日開攝不久當與諸君子相見於銀幕之上,特先預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笑姻緣
- 其它譯名:唐伯虎點秋香
- 出品時間:1926
- 出品公司:上海天一電影公司
- 發行公司:上海天一電影公司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拍攝地點:上海
- 拍攝日期:1925
- 導演:邵醉翁
- 編劇:李萍倩,邵山客
- 類型:古裝,愛情,喜劇
- 主演:林雍容,陳玉梅,周空空
- 片長:300分鐘
- 上映時間:1926
- 對白語言:無聲電影
- 色彩:黑白
概述,本事,秋香,唐伯虎,內容簡介,故事產生,故事流傳,故事結構,主線,副線,作品評價,相關作品,歌曲,電影,電視劇,圖書,
概述
電影:1927年3月首版
出版:上海天一電影公司十五周年出品
編劇: 邵醉翁,裘芑香
布景:顧肯夫,卲邨人
主演:
陳玉梅 扮秋香
周空空 扮 陳迂
沈冰雪 扮祝枝山
本事
唐伯虎三笑姻緣點秋香
本片笑料極多,令人笑得合不攏口,前在中央開映成績為各片冠。愛觀諸君希勿錯過。
邵醉翁裘豈香二先生導演
話祝枝山瀋水血,祝枝山,計謀百出,刁惡萬狀。
風流小生林雍容,唐伯虎,風流蘊籍,神情飄逸。
美麗女明星陳玉梅,秋香,明眸善睞,嬌憨動人。
新劇泰斗王無恐,華太史,狀嚴大方,恰合身份。
電影名家蕭天呆,華太太,惟妙惟肖,演來逼真。
滑稽旦角陸笑蘭,石榴,面貌生得醜偏,會作醜態。
滑稽胖子章鋅植,華武, 一副蠢相,令人捧腹。
滑稽專家張顛顛,華文, 一副笨相,引人發笑。
電影專家周空空,陳遷,窮花眼花字須活像老冬烘。
年幼旦角王貞玉,冬香,活潑玲瓏令人憐愛。
前後二十大本一次映完,本片前後二十大本準作一次映完實為未有之盛舉惟時間甚長特提早開映觀者注意。
秋香
秋香是金陵名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所以當時“點”她的人很多。那么人稱風流才子的唐伯虎有沒有可能"點"過她呢? 歷史上雖有秋香其人,且和唐伯虎同是生活在明代中葉;不過她至少要比唐伯虎大二十歲。秋香雖在金陵高張艷幟,但她二人之間實難發生風流韻事。倒是祝枝山不知在什麼場合見到秋香扇面,寫了一首七絕:“晃玉搖金小扇圖,五雲樓閣女仙居;行間看過秋香字,知是成都薛校書。”
註:薛校書指唐代名妓薛濤。
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據傳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同時也是一部歷史故事劇和一位漫畫家的名字。
內容簡介
唐伯虎在蘇州山塘寺遊玩時,遇到無錫華太師的夫人前來進香。華夫人四個貼身丫環中的秋香,姿色艷麗,唐伯虎一見鍾情。進香完畢,秋香隨華夫人登船返回,唐伯虎也連忙乘小舟追趕。途中曾得秋香三笑,伯虎更是如醉如痴,以為秋香已鍾情於自己,只是苦於無法接近秋香。最後終於想出一計,自己賣身進華府為書童,逐漸贏得華府器重,後又設計,終於與秋香結成良緣。
故事產生
事實上三笑故事的雛型早就產生了。趙景深在《文學》1936年7月卷1期刊登的《三笑姻緣的演變》一文中就說:起源是元代喬吉的戲曲《李太白匹配金錢記》。明人葉憲祖的雜劇《碧蓮繡符》也與此十分相近。筆記中記載類似的故事則有姚旅的《露書》,記載吳江人陳玄超娶秋香;王同軌《耳談》里說是江陰吉道人娶了秋香。而敷衍成為唐伯虎故事的,始見於朱季美的筆記《桐下聽然》。全文才百餘字,抄錄如下:
華學士鴻山曦舟吳門,見鄰舟一人,獨設酒一壺,斟以巨觥,科頭,向之極罵,既而奮袂舉觥,作欲吸之狀,輒攢眉置之,狂叫拍案,因中酒,欲飲不能故也。鴻山注目良久,曰:"此定名士"。詢之,乃唐解元子畏,喜甚,肅衣冠過謁,子畏科頭相對,談謔方洽,學士浮白屬之,不覺盡一觴,因大笑,極歡。日暮,復大醉矣。當談笑之際,華家小姬隔簾窺之而笑。子畏作《嬌女篇》貽鴻山,鴻山作《中酒歌》答之。
有人將《嬌女篇》疑即《唐伯虎全集》中的《嬌女賦》,其實並不相涉。《桐下聽然》第一次將唐伯虎和華鴻山及小姬扯在一起,雖與婚姻無涉,但隔簾窺笑已屬有緣了。之後《蕉窗雜錄》和《涇林雜記》的敘述則更進一步,索性編成了有頭有尾的故事。尤以《涇林雜記》為最,全文千餘字,被收入了詹詹外史編的《情史類略》。近人都認為這個詹詹外史就是馮夢龍,因此《警世通言》卷二十六的《唐解元一笑姻緣》是以《涇林雜記》為本也就很自然了。因為這篇小說里,唐伯虎賣身為奴做伴讀書僮,取得歡心點秋香,最後載美回蘇的基本情節,均已具備,從此以後,各種地方戲、曲藝,到了近代又加上電影,再添油加醋,特別是將一笑改為三笑,紛紛移植,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故事。
故事流傳
秋香隨華夫人返回無錫,使伯虎難有機會見到她的倩影。這時恰巧華府貼出諭條,要召補家僕。伯虎便改名為康宣,賣身投靠華府為書僮。華夫人問他在家做什麼?伯虎回答在家半耕半讀權且度日,只知遇到荒年,才來到異鄉謀求生路。華夫人問他來此他乾什麼,伯虎回答只為來此地投親但沒有找到,因而無可奈何投身做書僮。華夫人見伯虎很是奇怪,因為他骨格清奇,面目清秀,看上去並非等閒之輩,為什麼落魄到賣身為奴呢?只好將來再慢慢盤問了。
華鴻山二子石愚(大合)、若拙(二刁),均愚魯不堪。伯虎代為作文,華鴻山發現二子之文太妙,不覺產生了懷疑,於是出了兩個文題,大兒的是“掩其不善”,二兒的是“察其安”,華鴻山要他們在他面前各作文一篇,以定真假。他的兩個兒子,一個抓耳撓腮無計可施,一個只管抬頭看太陽。最終伯虎代為作文之事泄露,遭到華鴻山的斥責,但華也發現了伯虎的文才,讓伯虎以伴讀身份兼教二子讀書。華鴻山對唐伯虎說:“想英雄自古惜英雄,獨愛你蘊藉才華卻不同,今日裡命你書房同伴讀,須待要三餘三惜把書攻。其窗若不把功夫用,那得他年魚化龍。古聖先賢須備講,休夸末技弄雕蟲。想你貧窮還未享書包富,既為伴讀,你與大爺、二爺必須如切如磋的用功。若得一枝丹桂折,方信那讀書之樂樂無窮。少不得將來還要加恩典,莫謂桃園路不通。”唐伯虎滿心歡喜,看到與秋香的愛情又有了新的希望。
一次,伯虎終於遇見了秋香,他心中如波濤翻騰,想自己與秋香有緣多次相見,那迷人的三笑,又使自己神魂顛倒,多么盼望秋香能和自己一訴愛戀之情,誰知她一托再托,時光就這樣匆匆流逝,到如今已虛度一年光陰。自己只有一日三秋思念著,感嘆著。唐伯虎內心火熱,表面又不得壓抑著自己的激情,委婉巧妙地表白自己的思念之情。此時秋香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把千言萬語都向伯虎傾訴出來。原來秋香也早已愛戀上伯虎,自第一次看見之後,就日夜牽掛著他,但又無由相見,難訴衷情。如今見伯虎忍辱負重來到華府,為了她他竟把家鄉拋卻不思歸。看到伯虎如此情深,自己又怎能拋棄愛海與情河,她每日茶飯不知飢與飽,幾度思君頭懶梳,依依脈脈心如醉,冷冷清清愁更多。伯虎與秋香情意綿綿,最後決定要越府私奔。
唐伯虎自以伴讀身份教二子讀書以後,又通過為華夫人畫像和在華太師面前吟詩作對,應酬賓客,使華府主人對他越加器重。這一日有常州李老爺、無錫白老爺來到華府與華太師飲酒吟詩作對。李翰林出了一個上聯:“螃蟹渾身介冑”,便指名讓伯虎對下聯,伯虎只管推辭,說主人未對,那有上下相蒙之理。華太師說恕他無罪,讓他替主人先對,然後自己再對,於是伯虎對了“蜘蛛滿腹經倫”,使李翰林大為驚詫,怎么一個奇才屈身成為仆隸呢?這時華太師也對了下聯:“鳳凰遍體文章”。這時,那白老爺也出了一個上聯:“風墮散巢,二三子連科及弟。”伯虎代主人對“雨淋猿穴,眾諸侯待漏朝天。”自己又對:“雪開松嶺,十八公拱壁參天。”兩位老爺大加讚嘆,他們從生下來,也沒有見過這種有才氣的書僮。
副線
祝枝山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尋找到唐伯虎,問唐伯虎為何如此痴情,難道家中的八美都已香消花褪了么!唐伯虎說,秋香長得花容月貌。枝山說既然這般鍾愛,何不與他暗訂三生,早歸故里。唐伯虎就把自己的難處一一告訴了他。唐伯虎自來到華府,多次接近秋香,均未得諧合。這時,祝枝山給他出了一條妙計,謊稱祝府願賜美婢為妻,意欲改投祝府。華太師被激,讓唐伯虎可以任意選擇華府婢女,伯虎屬意秋香,鴻山不得已只好應允。合卺之夕,唐伯虎終於吐露自己的身份,兩人準備乘夜雇舟返回蘇州,唐伯虎與秋香並肩坐在房中;伯虎說:“娘子,我叫你幾聲,你為何默然無語。想我與你成有前緣,得成伉儷,如今你已是一位解元夫人了,還有什麼傷心的呢?是不是想我六禮未行,岳母處又未通達。但這只是為東君指配婚期迫,不是我越禮妄行把好事圖。等待我歸家完聚日,少不得相邀你母女到姑蘇。”
說完,便說船已準備好,現在就乘夜返回蘇州。說祝枝山,已先行乘船回去,留下一條船在外面等候。讓秋香只管放心,不要過慮。等回家見過大娘之後,就和秋香同參天地、祖先,然後同偕魚水。這時華府家人喝醉了酒,正和衣而睡,鑰匙就在房門之上,因此,他們沒有費什麼氣力,就出了華府。第二天,華府一片沸沸揚揚,人們都在議論秋香與伯虎出逃一事。華夫人聽到以後急得垂頭喪氣沒有了主張,只是盈盈欲淚好驚慌。來不及更衣就往園中跑,只見人去樓空滿目淒涼。再說秋香與唐伯虎一路順風順水,很快回到家中。
唐伯虎對七位夫人說:“各位娘子,我這么長時間離家而去,實是出於無奈,卻叫我:那裡說得盡其中甘與苦。待我去見大娘之後,少不得多要陪伴衾枕,各訴離情。我也明知風月只消磨,衾寒枕冷終懷怨,喜只喜別調雖彈雖音未和。各位賢能失陪了。說罷,唐伯虎急忙去見大娘子,但來到房門前又搓著兩手難推門。來到屋內,大娘子說:“貧尼空空稽首了,秋波斜睇淚溶溶,非是奴欲入空門了始終。以奴家親命仰遵來遣嫁,如魚潛水乳交融。又誰知紅顏命薄倆乖舛,想不到疾病纏綿將歲月窮。福薄災生由此起,如何生育想傳宗。茶鐺藥餌同為伴,說甚的助子幫夫都是空。如是看破色空空即色,自此上閨房願做梵王宮。
作品評價
《三笑姻緣》在人物性格的刻畫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如唐伯虎的痴情多才,秋香的機智聰明,祝枝山的吝嗇狡詐和善於應對。都描寫得栩栩如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作品還善於處理戲劇衝突,不斷製造懸念,波瀾起伏,一環緊扣一環,引人入勝。如“三約牡丹亭”,便是全書為精彩的情節。這一段情節,既表現了秋香不慕勢利,不畏強暴的品格和機警伶俐的稟性,又反映了唐伯虎的一往情深。此外,書中到處充滿了幽默的描寫。作者常常借市井細民的言行渲染環境氛圍,旁及九流三教。醫卜星相,千姿百態,描慕出當時社會的眾生相,同時使用大量的口語、歇後語、俏皮語,讀來妙趣橫生,極富生活氣息。當然書中一些格調不高的言辭和一些庸俗的描寫,是應該加以批判的。
相關作品
歌曲
《新三笑姻緣》
鄧麗君 演唱
我愛江南 多美嬌娘
華府丫環 芳名秋香
那唐伯虎 風流豪放
愛上秋香 唱鳳求凰
俏秋香秋波一轉
唐伯虎心神蕩漾
月老他從中幫忙
一笑魂飄
再笑斷腸
三笑姻緣
三笑姻緣萬古揚
俏秋香秋波一轉
唐伯虎心神蕩漾
月老他從中幫忙
唐伯虎華府追秋香
一笑魂飄
再笑斷腸
三笑姻緣
三笑姻緣萬古揚
——END——
《三笑》
歌:倪雅豐
為了小秋香'叫我想到狂.
賣身相投好比跳粉牆呀.
功名么,富貴么誰指望呀'
只羨那鴛鴦呀,快快配成雙.
真心來相訴'我就是唐伯虎'
賣身投靠原是假戲做呀'
獨步么.三無么'跳花舞'
巧姻緣對你么'當面莫錯過.
好一個唐伯虎呀 '
我把你官衙訴'
賣身投靠來做小登徒.
辱沒了斯文么,
真呀真可惡.
上堂去先打你五百五十五.
告訴你小秋香'切莫太猖狂'
一笑三笑秋香莫荒唐呀.
上堂去'誰個么說得最響'
皮鞭呀板子呀要你先嘗嘗.
皮鞭呀板子呀要你先嘗-嘗.
千古留得三笑傳
——END——
戲劇
《三笑姻緣》粵劇
歌唱故事片。香港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1962年攝製。
曲目:
演唱:鞠秀芳沈利群 徐士龍 朱玲弟 任桂琴
1.好一個西泠
2.秋香自嘆
3.游殿
4.三願
電影
《三笑姻緣》龍梅版
導演:李鐵
《唐伯虎點秋香》
導演:李力持
陳輝虹 Fai-hung Chan
朱鐵和 Tiet Wo Chu
宣萱 Jessica Hester Hs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