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背景
普法戰爭後,統一而強大的德國在
歐洲崛起,完成了對歐洲國際政治環境革命性的改造,同時卻造就了困擾世界達一個世紀之久的德國問題:
德國的天然優勢和其他歐洲國家不接受這一優勢的矛盾。
戰敗不僅使法國失去了
阿爾薩斯和
洛林,剝奪了它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更大大惡化了它的
地緣政治環境。這樣法國對德國來說就成為一個無法和解的國家。法國單憑自身的力量難以對付德國,無論是為了自保,還是準備復仇,法國都需要同任何與德國敵對的國家結盟。這就使得涉及德國的危機均會加劇,而很難局部化,因此也就限定了德國外交的基本走向。
在
俾斯麥看來,孤立法國、維護歐洲現狀與保障德國安全是一回事。
俾斯麥面臨的國際環境極其複雜:為了孤立法國就必須保持
俄國、奧匈和德國三個君主大國的保守聯合,為此他還需要對俄奧關係發展施加影響,俄奧關係過於密切以致於撇開德國,或者為爭奪巴爾幹發生衝突都會損害德國在歐洲的外交地位。在把俄德友誼視為德國外交基石的同時,他還不能得罪在近東、中亞與俄國尖銳對立的英國。
1875年-1878年的
近東危機,反映了俾斯麥政策相對於歷史環境的局限性:俄奧矛盾的激化,使俾斯麥難以長期迴避在俄奧間作出選擇的問題。俾斯麥通過1879年的
德奧同盟暫時找到了出路。同盟的真正歸宿是1881年6月結成的俄奧德三皇同盟,這就使德國得以繼續保持對俄奧關係的牽制及在兩者之間的調停地位。
1885年9月,土屬
東魯米利亞省發生革命,並宣布與
保加利亞公國合併。素來以保加利亞保護者自居的沙皇
亞歷山大三世,不能容忍經由不聽命於他的亞歷山大大公之手實現兩地的統一,從而鞏固大公在
保加利亞國內的地位。俄國試圖通過大國協調迫使保加利亞取消合併,但保加利亞統一的既成事實,已不可逆轉。俄國的保加利亞政策面臨空前失敗,巴爾幹醞釀著新的危機。
1886年1月,狂熱的
沙文主義者
布朗熱就任法國陸軍部長,在法國掀起了一場要求向德國復仇的狂潮,德法關係驟然緊張。兩場危機同時發生,俾斯麥同盟面臨嚴峻考驗。與此同時,被
俾斯麥視為德國外交根基的三皇同盟即將期滿,而且續約無望。國際局勢有完全失控的可能,俾斯麥做夢都害怕的東西夾擊之勢眼看就要成為現實。
德國如果在俄奧
巴爾幹競爭中採取支持
奧匈的政策,就要承受俄德關係破裂,並因此向法國提供潛在盟友的後果。而在當時環境下又完全排除了放棄奧匈的可能性。保存
奧匈帝國的獨立與大國地位,是俾斯麥
歐洲秩序的重要環節。奧匈一旦在外部壓力下解體,不僅會危及歐洲均勢,使德國外交失去迴旋餘地,也將打破
德意志帝國內部微妙的政治平衡。
1885-1887年的
保加利亞危機,重新打開了
東方問題,造成了俄奧對抗的前景。俄土戰爭俄軍浴血奮戰,二十萬將士喪命疆場,收穫的卻是難以下咽的苦果。
1886年9月,
亞力山大大公在俄國壓力下被迫遜位。11月,沙皇特使考爾巴斯未能迫使保加利亞攝政當局推舉出俄國中意的大公候選人,鎩羽而歸,俄保斷交,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影響喪失殆盡,沙皇的“尊嚴”被踐踏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巴爾幹形成了俄軍即將入侵,並引發大國衝突的危殆局面。
俄國一旦進軍保加利亞,勢必控制羅馬尼亞。屆時匈牙利將處於俄屬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的三面包圍之中。奧匈的
多瑙河生命線也有被切斷的可能。保持在巴爾幹的勢力和影響,既是奧匈大國地位的象徵,也是帝國生存之所系。11月13日,奧匈外相卡爾諾基在匈牙利議會發表演說:俄國無權占領保加利亞並單獨決定其命運,否則兵戎相見。俄國輿論大嘩,普遍認為俄奧協調已失去意義,俄軍方和泛
斯拉夫派考慮對奧匈實施軍事打擊。
俾斯麥同盟最直接的目的是約束俄奧,防止兩國衝突。他此時的基本策略是對兩國實施雙向抑制,敦促兩國在三皇同盟框架內解決分歧。針對奧匈在英國慫恿下可能採取的強硬政策,他一再發出警告,保加利亞是俄國的勢力範圍,
德奧同盟只具有防禦性質,要幫忙找英國去。對於俄國,他再三表示,德國願意支持俄國的保加利亞政策,但奧匈的大國地位不容犧牲,出路在於俄奧就劃分巴爾幹勢力範圍達成妥協。
俾斯麥扮演“誠實的掮客”,雖然暫時迴避了在俄奧間作出選擇的問題,卻暗含著同時疏遠兩國的危險。奧匈不由要問:“德奧同盟究竟還有什麼價值?”“德國有兩個盟友,奧匈只有半個。”如果說德奧同盟在1879年的締結加劇了俄國的孤立感,迫使它回到與德奧結盟的軌道上來的話,那么在此時,它只能加深俄國的敵意。
1886年11月,沙皇在接見新任法國駐俄大使拉布萊時表示:俄國希望法國強大,兩國需要並肩攜手,共度難關。這番表示,一方面是考爾巴斯使命失敗,沙皇挫折感加深的結果,也是對卡爾諾基國會演說的回應。要想按俄國的意願解決
保加利亞問題,就得排除奧國的阻撓。奧匈的實力並不構成威脅,關鍵是
德奧同盟。如果俄國要發動對奧匈的戰爭,或使俄國的戰爭威脅產生效果,必須預先阻止德國的介入。
唯一的希望在法國。有跡象表明,俄國軍方和泛
斯拉夫派,通過著名報人、保守的民族主義者卡托科夫從10月末起已對沙皇的決策傾向施加了重大影響。為了牽制德國,沙皇有可能急劇改變其歐洲政策,法俄結盟的前景已隱約可現。
歷史沿革
第一次三皇同盟
1873年5月6日,德皇威廉一世和
俾斯麥、H.K.B.von
毛奇訪問
聖彼得堡 ,德、俄簽訂一項軍事協約。約定:締約一方被歐洲任何一國進攻時,另一方應出兵20萬相助。
同年6月6日,俄皇亞歷山大二世和戈爾恰科夫訪問
維也納,俄、奧兩皇又簽訂《興勃隆協定》,約定:遇有第三國侵略危及歐洲和平時,兩國應立即商討共同的行動方針。同年10月22日德皇也加入這一協定,協定至1875年有效,史稱第一次三皇同盟。
第二次三皇同盟
1878年柏林會議後,德俄關係惡化。俾斯麥為了防止俄、法聯合,使自己兩面受敵;而俄國也想聯合德國在近東和兩海峽與英國抗衡,因而在1881年6月18日俾斯麥與俄、奧兩國大使在柏林又簽訂了三國協定。為期3年。1884年續訂,1887年廢除。史稱第二次
三皇同盟。
協定規定:締約國之一與第四國作戰時其他兩國應守善意的中立,並盡力使衝突局部化;對土耳其歐洲領土的任何改變須經三國共同協定:三國承認封閉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峽的原則,務使土耳其不得將海峽供任何交戰國作軍事活動之用。
協定和協定書是秘密的,1920年才被披露。1887年協定期滿,因俄、奧在巴爾幹衝突加劇而未再續訂。同年,俾斯麥另與俄羅斯訂《
再保險條約》,此約維持到1890年。
同盟解體
根據1881年的,三皇同盟的續約,
奧匈帝國同意俄國把保加利亞和
東魯米利亞合併,而作為回報,俄國將同意奧匈帝國對波斯利亞和黑
塞哥維亞的兼併。
保加利亞自從1878年《
柏林條約》給與保加利亞自治公國地位後,俄國一直沒有建立對保加利亞的有效控制,而俄國一手扶持起來的保加利亞的君主——亞歷山大大公,更是受夠了俄國官員的指手畫腳,因此,他決心徹底的擺脫俄國的控制,所以俄保關係處於微妙狀態。而在1885年9月18日,東魯米利亞爆發了農民起義,驅逐了住在當地的土耳其官員,並自行宣布與保加利亞合併。
但是,由於俄保關係已經惡化,所以俄國決不能應許一個不聽命於俄國的、統一的保加利亞的存在,因此在1885年10月在
君士坦丁堡舉行的列強大使會議上,俄國代表一改過去支持保加利亞和
東魯米利亞合併、建立“大保加利亞”的建議,轉而譴責保加利亞破壞
柏林條約的現狀,所以俄國提出了恢復1878年的《柏林條約》規定的現狀,即:禁止保加利亞和東魯米利亞的合併,保持東魯米利亞原來的半自治的地位。
俄羅斯的提議能不能成為現實,關鍵取決於同屬三皇同盟成員的
奧匈帝國的態度。雖然奧匈帝國與俄羅斯在爭奪
巴爾幹問題上存在著深刻的矛盾;同時,奧匈帝國也為俄羅斯失去對保加利亞的控制而幸災樂禍。但是,奧匈帝國也不想把事態擴大化,以免起義波及到自己。因為在奧匈帝國的內部,也存在著嚴重的
民族矛盾。所以,奧匈帝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也是支持俄羅斯的建議。而三皇同盟中的主導者,德國,因為出於維護三皇同盟的目的,也是支持俄奧合作的。
英國卻明確的表示反對俄羅斯的這項建議。英國的目的是建立一個統一而強大的保加利亞,以遏制俄羅斯在
巴爾幹半島的擴張。為達到這個目的,英國積極鼓動保加利亞與土耳其的和解。英國的計畫是,
東魯米利亞在名義上仍歸土耳其所有,由土耳其的
蘇丹任命保加利亞的亞歷山大大公為東魯米利亞的總督。
在英國積極的外交斡旋下,終於在1886年2月,土耳其蘇丹正式任命了保加利亞的亞歷山大大公為東魯米利亞的總督。這等於承認了亞歷山大在保加利亞的合法地位,這也意味著俄羅斯將徹底失去在保加利亞的控制權。所以,不甘失敗的俄羅斯政府策動了保加利亞的親俄勢力發動政變,廢黜了亞歷山大大公,並派出特使考爾巴斯將軍對保加利亞進行了高壓統治。
面對俄羅斯的倒行逆施,保加利亞的攝政當局在英奧兩國的支持下給與堅決的抵制。1887年7月,另立了
薩克森科堡的斐迪蘭為新的保加利亞大公,從而使俄羅斯重新控制保加利亞的企圖徹底破產。
保加利亞危機的後果,直接導致了三皇同盟的最終解體。三皇同盟是俾斯麥為了防止在
普法戰爭之後,戰敗的法國尋求俄奧兩國的支持,以便向德國復仇而建立的。令俾斯麥始料不及的是,俄奧兩國在
巴爾幹問題上,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因此俾斯麥非要強求的俄奧合作是不可能持久的。因為
奧地利已經看出了,通過三皇同盟來遏制俄國在中
南歐的擴張,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俄奧關係的破裂和三皇同盟的解體只是個時間的問題。這也暴露了
俾斯麥體系一個先天而致命的缺點,就是俄奧矛盾是無法調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