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發展戰略

三步走發展戰略,是中共黨史上的80句口號之一。黨的十三大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出發,結合鄧小平1985年以來經過反覆思考後得出的發展戰略結論,將十二大提出的經濟發展戰略部署作了進一步豐富和發展,規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部署。

具體為:第一步到本世紀(即20世紀)八十年代末,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本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這成為新時期黨和政府及全國各族人民奮鬥的總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步走發展戰略
  • 性質:口號
  • 相關:中共黨
  • 提出者鄧小平
經濟建設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可以說是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的經濟綱領,是中共十三大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主要內容,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兩個基本點,而堅持兩個基本點的目的,是為了推進經濟建設,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富強民主文明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宏偉目標。所以對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建設,在總體上做出部署,對於貫徹執行基本路線,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具有提綱挈領的意義。經濟建設部署好了,其它方面的工作就可以作出相應的配合。
發展經濟、實現現代化,可以說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的宏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一切才能變成現實。制定比較長遠的經濟發展戰略,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長期以來非常重視的。早在建國之初,毛澤東就曾多次談到經濟建設的步驟和發展戰略的問題。隨後在1962年,他又指出:“至於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經濟,在中國,五十年不行,會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時間。” 1964年12月,周恩來根據毛澤東的意見,在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後發展國民經濟的主要任務,總的來說,就是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社會主義強國,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為了實現這個偉大的歷史任務,從第三個五年計畫開始,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按兩步來構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時間,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 在1975年1月召開的四屆全國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上,周恩來再次強調國民經濟分“兩步走“的發展構想:“第一步用十五時間,即在一九八○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個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
“三步走”的經濟發展戰略,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可以說是三屆人大提出的經濟發展戰略的延伸和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共產黨實行了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堅決把工作重點轉到現代化建設上來,提出了改革、開放、搞活的總方針,這是一次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開闢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三中全會以後不久,在國務院工作務虛會和中央理論工作務虛會上,中國高層領導和理論界開始全面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分析和批判了經濟建設中“左”的錯誤傾向。
鄧小平是較早考慮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領導人。1979年12月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提出,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是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以後又說過再花30到50年時間,接近已開發國家水平。作為一位大戰略家,鄧小平把這個經濟發展戰略同中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和按照“一國兩制”解決台港澳問題實現祖國統一等一系列政策的長期性聯繫起來。他強調,我們的基本政策50年不變,因為到本世紀這一步走完了,我們還用5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1982年8月鄧小平指出:“我們擺在第一位的任務是在本世紀末實現現代化的一個初步目標,這就是達到小康的水平。如果能實現這個目標,我們的情況就比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們取得了一個新起點,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時間,接近已開發國家的水平。” 1984年鄧小平強調:“我們確定了一個政治目標:發展經濟,到本世紀末翻兩番,國民生產總值按人口平均達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這個目標對已開發國家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雄心壯志,是一個宏偉的目標。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基礎上,再發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爭接近世界已開發國家的水平。”
在制定《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過程中,逐漸提出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量力而行,積極奮鬥,有步驟、分階段地實現現代化的目標。1982年9月舉行的中共十二大,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和經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中國經濟建設到20世紀末的奮鬥目標和前進步驟,提出:“從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紀末的二十年,我國經濟建設總的奮鬥目標是,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使全國工農業的年總產值翻兩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億元增加到二○○○年的二萬八千億元左右。實現了這個目標,我國國民收入總額和主要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將居於世界前列,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過程將取得重大進展,城鄉人民的收入將成倍增長,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可以達到小康水平。” 並提出:“為了實現二十年的奮鬥目標,在戰略部署上要分兩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礎,積蓄力量,創造條件,後十年要進入一個新的經濟振興時期” 的“兩步走”的發展戰略。這就明確了中國經濟建設的中期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步驟,從而在戰略上指導和協調了中國的各項經濟工作,極大地鼓舞和調動了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從這時起,到1987年中共十三大之前的實踐證明,十二大確定的戰略部署和奮鬥目標比較切合實際,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同時經濟發展的進程和指導經濟建設經驗的積累,使中國領導人、有關專家和有識之士有可能更有必要從更深的認識層次和更長遠的時間跨度來規劃經濟建設,以增強國家政策的預見性、連續性和穩定性。歷史經驗表明,國家戰略、路線、方針、政策的穩定性基礎是經濟,中國經濟建設必須在更深的層次上有更長遠的規劃。
中共十三大正式提出了中國分“三步走”的經濟發展戰略:“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社會生產力所要解決的歷史課題,是實現工業化和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現代化。我國的經濟建設,肩負著既要著重推進傳統產業革命,又要迎頭趕上世界新技術革命的雙重任務。完成這個任務,必須經過長期的有步驟的努力奮鬥。” 中共十三大報告明確提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經濟建設的戰略部署大體分三步走。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個任務已經基本實現。第二步,到本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個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然後,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前進。”
中共十三大確定的分“三步走”的經濟發展戰略,是一個有顯著特點的漸進的經濟建設發展戰略。一、它從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出發,進一步明確了中國經濟建設的歷史任務和奮鬥目標。二、依照客觀規律指出在中國實現工業化和生產商品化、社會化、現代化的目標,大致要經過三個相互銜接、循序漸進的發展步驟,其全過程從50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三、它是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同落後的尚未現代化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演化為線索,以社會生產的發展水平和相應的人民生活水平為標誌,來劃分經濟建設的戰略步驟,和確定每一步所要達到的目標。總之,這是一個考慮到方方面面,切實可行的經濟發展戰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