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要介紹,表演形式,獲獎情況,
簡要介紹
流傳在廣西北部融水縣,由男子雙人表演的三樁蘆笙舞,是具有較高雜技技藝的男子表演舞蹈之一。該舞作舞於三根木樁之上。一人作舞於三根樁子之上,可有一根閒樁供來回跳躍的表演者有落腳之處,能始終保持不落地已不簡單;而當雙人在樁上合舞,四隻腳蹦跳於三根木樁上,這個難度就非同小可了。明亮的蘆笙與月琴等樂器合奏的曲調一旦騰空而起,就可見兩位舞者雙手抱蘆笙立於樁上,開始了在三根樁子上知己知彼地輪跳四隻腳的舞蹈。表演者以忽緊忽緩的蘆笙曲指揮著腳下的動作與速度。他們樁上技藝的嫻熟、身體平衡的把握、二人默契的配合與演奏蘆笙的諳熟融為一體,貫穿於舞蹈始終。使擁滿四周的觀看者充滿了驚訝和讚嘆。也正是出於表演者掌握技藝的難能可貴,使融水縣的苗族三樁蘆笙舞揚名四方。
表演形式
所謂“跳三樁”,是苗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不斷提煉而成的民間傳統文體活動。歷史上,苗族民間就有了蘆笙舞“跳三樁”、“滾鍋”等高難度的技巧類節目,它代表了苗族人民悠久的歷史文化。
“跳三樁”是表演者吹著蘆笙在高1.2米、直徑30厘米的3棵樁子上,做跳樁、穿花、走梅花、倒立、下腰、虎爬,樁上疊羅漢、上天梯、壘寶塔等動作和造型。整套動作別具一番氣勢和神韻,讓眾多觀賞者大飽眼福、嘆為觀止。
樁上疊羅漢:表演者用3棵樁子做成的道具,然後3個表演者各依每棵樁子素麵朝天,仰躺在樁子一角,3個人6隻腳呈三角鼎立之勢互抵在一起,最後一身輕如燕的苗族少女手持蘆笙,輕盈地躍立於3位表演者互相抵著的足尖,吹出優美動人的民族曲調,使人置身於一種夢幻的境界。
壘寶塔:首先是兩名男表演者手持蘆笙站定地面,然後又是手持蘆笙的兩名女表演者分別躍上兩名男子的肩頭或頭部,呈直立
狀做出吹蘆笙等動作,有時一妙齡女子也夾雜其間,雙手各持住站在表演男子肩上的兩女子的一手,配合著做出一連串令人叫絕的動作和造型。
滾鍋:乍看這個項目比較簡單,但其難度不亞於前兩項,關鍵在於如何把握好力度的均勻,使鍋既能受力均勻,又能受慣性作用不停轉動而不至於左晃右擺洋相百出。最初是一表演者坐在鍋底呈弧形的半圓鍋中,作360度轉動,然後又有一至二個男子加入戰團。呼呼生風,如一團飛速旋轉的花簇,使人亂眼迷離。
表演“跳三樁”技藝需要膽大、心細、眼急、腿腳快、動作穩,如稍有疏忽,表演者就會從樁上摔下。
獲獎情況
“跳三樁”作為易門歪頭山苗族傳統的民間活動,除了在雲南省舉辦的幾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多次獲得一等獎之外,還在1999年全國第六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獲得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