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羅漢

疊羅漢

疊羅漢是一種遊戲、體育活動或表演,由二人以上的人層層疊成各種樣式。人上架人,重疊成各種形式,是體操、雜技表演項目之一。一般常出現於馬戲團特技表演、啦啦隊表演以及舞蹈表演等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疊羅漢
  • 外文名:暫無
  • 分類:遊戲
  • 相關:體育 表演
簡介,體育概念,歷史起源,表演形式,基本特徵,

簡介

疊羅漢是一種遊戲、體育活動或表演,由二人以上的人層層疊成各種樣式。一般常出現於馬戲團特技表演、啦啦隊表演以及舞蹈表演等之中。
疊羅漢,在中國傳統民間,也是一種傳統的體育遊戲。由若干人互相配合,組成造型動作。古代由多層盤腿而坐的羅漢組成造型,故名“疊羅漢”,以後逐漸發展演變為多種技巧造型。分為男子、女子和男女混合造型幾種。簡單的疊羅漢對參加者的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要求不高,也不受場地條件的限制,適合在廣大城鄉中、國小中開展。參加練習者必須密切配合協作,因此對培養青少年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精神有良好作用。
在國外,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更是將疊羅漢視為民族體育活動,傳說古代在與法國戰爭時,曾以此法扔炸彈至敵方城牆內,為紀念此舉,因此一直是當地重要的表演活動。

體育概念

技巧運動的一種。它由若干人互相配合,組成造型動作,專門術語稱為“技巧造型”。疊羅漢的集體性強,可由3人到多人組成1個羅漢造型。分為男子做、女子做、男女混合做幾種。簡單的疊羅漢對參加者的身體素質要求不高,一般不受場地條件的限制,適合在廣大城鄉中、國小開展。參加練習者必須緊密協調配合,因此對培養青少年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精神有良好作用。疊羅漢常常被穿插在團體操中進行表演,以豐富團體操的內容,活躍表演場上的氣氛。

歷史起源

疊羅漢主要分布在華溪王店、何宅、如甫、大元西山下、新廳、油碑塘、八里橋頭等地。疊羅漢源於明朝嘉靖年間跟隨戚繼光平倭的義烏兵,在平患作戰、練兵之餘,根據武術套路、戰時陣法和雜耍技藝演練而成的一種練武取樂的遊戲。當時義烏民情“俗近秦風,喜習戈矛”,百姓平素喜練南少林派的羅漢拳,十里八鄉民間常以傳說中的十八羅漢皈依成佛故事為題材,組成羅漢班,每班幾十人,在每年重陽廟會迎神時作護衛隊,於路過村落擇地表演疊羅漢、滾獅子、練拳棍刀槍等。春節元宵時也在本村或附近村落進行表演。因而這種習武娛人的遊戲很快就在義烏一帶流傳,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一套較完整規範的表演內容和形式。
疊羅漢疊羅漢
羅漢班自明至清,同治年間最為盛行,至今已有450多年的歷史。疊羅漢大多由一個村或一個族組班表演,一為逢年過節,寺廟開光,豐年慶歲求熱鬧渲染喜慶氣氛;二為顯示本村(族)團結齊心,炫耀力量使外人不敢欺侮,故常有三代同陣,四代同班的現象。較上檔次的羅漢班就有十多個,每年重陽節都要舉行賽事,類似於戲班斗台,一比高下。
大陳鎮八里橋頭村羅漢班始建於清末,當時政局動亂,八里橋頭人為了防匪強身,由蔣小洪(1911年)、蔣朱洪(1917年)、葛世財(1938年6月)領頭創辦了羅漢班,取名“迎春會”。八年抗戰期間曾間斷,抗戰勝利後重新恢復。1949年後時有間斷,1981年正月(農曆),村里為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在蔣小洪等人的倡導下,重新組建了羅漢班。整理恢復了傳統的表演形式,並在服裝、道具、表演程式上提出修改,把原來較為散亂的形式進行程式化。

表演形式

1、走陣(長蛇陣、蜈蚣陣、龍門陣、梅花陣、盾牌陣、叉盾陣);
疊羅漢疊羅漢
2、滾叉(單手滾、雙手滾、甩高滾);
3、拳術、刀棍術、操盾牌(單人打、雙人打、大刀花、雙刀花、單棍、雙人棍、三人棍、操盾牌等;
4、疊羅漢(疊牌坊、疊塔、疊十殿、疊荷花、過人橋等);
5、其他還有:啞背瘋、懶頭滾打、慈航普渡等。

基本特徵

1、表現具有驚險性。疊羅漢表演一般要疊4至5層,最上層的觀音或小羅漢由6—8歲兒童扮演,手持道具做出多種花樣動作,十分驚險。又如滾叉表演,要把滾叉拋到幾丈高的空中,不偏不倚的落到身上還能滾動自如,精彩絕倫。
2、體現出羅漢班的團結性。羅漢班表演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表演中必須團結協調,思想必須高度統一,行動必須高度一致。如走陣(如圖一、二、三),須按不同陣圖,服從指揮循序漸進,才能演變陣式,否則就有走不出陣式的可能。尤其是疊牌坊、疊塔、疊十殿、疊荷花、過人橋等造型表演,十八個人參與,四層五層高度,大家必須團結心齊、協調協力,共擔份量,才能完成其精彩的表演。
疊羅漢疊羅漢
3、表演藝術的綜合性。羅漢班表演集戲劇、舞蹈、武術、雜技、造型等為一體,整個表演過程都有先鋒、鑼鼓、嗩吶等器樂伴奏;表演走陣、滾叉時,人們手舞足蹈、穿插跳躍、循環滾動,整個場面奔放與嚴整,粗獷與細膩巧妙地融為一體;
4、表演的民眾性。過去是每年重陽節舉行,現今由於重陽節淡化,而每逢過年過節或重大慶典時,如寺廟開光、大橋竣工、文化節、博覽會壓人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