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失

當今社會,由於時代的進步,和各方面的原因。導致一部人出現了種種問題,也失去很多東西。管他們失去的東西統稱為三失,如三失青年,三失老人。在《書·五子之歌》:“一人三失,怨豈在明,不見是圖。”孔傳:“三失,過輩一也。”古以遠遊喪親、臣節不遂、厚交離絕為三失。漢劉向《說苑·敬慎》:“吾少好學問,周遍天下,還後吾親喪,一失也。事君奢驕,諫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後絕,三失也。”都是說三失的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失 
  • 外文名:Three lost 
  • 典故:一人三失
  • 實質:失業、失學、失管
詞典,三失青年,出現原因,對策,家教三失,“失重”現象,“失度”現象,“失態”現象,人生三失,

詞典

詞性及解釋
(1)失業、失學、失管。
三失三失
(2)得到的失去,沒有得到的失去,和沒有失去的失去,簡言之就是得之失,不得之失,和不失之失。
Youthswithoutajob,outsideschoolandundernobody'swardship
three-lostyoungpeople
失去某三種性質的一類事物或人類的統一稱呼
三失老人:失智、失能、失依!
例句
Oneimportantaspectofharmonioussocietyispayingdueattentiontothedisadvantaged,whichincludedrugabuser,personsofterminatedrehabilitationandthethree-lostyoungpeople.
對弱勢群體的關注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主題。而高危弱勢群體,包括藥物濫用者、刑釋解教人員、“三失”青少年等,因其特殊性和複雜性,更值得社會各界關注。

三失青年

三失青年主要指的是青年失學,失業,失管。

出現原因

近幾年來,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的加快推進,地區流動人口和外來居住人口逐步增多,人口結構的改變給青少年的生活環境產生重大的變化,加上企業改制,大量“40”、“50”人員下崗失業,就業難等一系列問題造成了問題青少年和“三失”青少年的人數呈上升趨勢,因此,為青少年的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越來越顯得重要。
三失三失
此外,由於社區青少年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正處於生理、心理期上的不穩定階段,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可塑性極大。
有的平時在校不認真學習,有點不良小行為不被重視,就逐步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有的急需找到自己在這個社會中的位置,需要外界的認可,因而社會上各種不良利誘因素以及基於對社會“不公正”引起的仇恨心理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這些青少年的成長。
在社區青少年的社會網路中,家庭、社區、學校、同輩群體等,這些原本都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的支持系統,在這個群體中不能發揮出原有的正常功能,這就會直接導致青少年的需求無法在這些社會網路中得到滿足。在街道轄區內,一部分社區青少年或與老人一起居住,或與父母缺少溝通,或為單親家庭,生活以睡覺、玩、上網為主,往往無具體的工作、學習目標,這部分人的自我概念低下,逃避現實。還有一些青少年居住環境的整體氛圍不是很好,導致他們從小耳聞目睹了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性,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偏差,從而對學習、工作無積極主動性。

對策

在“三失”(失學、失業、失管)青少年中,大部分人學歷層次較低、技能單一,所能從事的工作層次低、待遇低、無福利,導致他們主觀能動性不強。小部分人現階段以學習為主,在讀自考、成人夜校、各類輔導班等,家人也全力支持,這部分人願意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進行工作,但可供他們選擇的朝九晚五、有雙休日的工作很少。
三失三失
對於這類人員的工作思路是:推薦他們到正規單位就業,以融入社會為主。街道工作人員一方面積極地與職介所聯繫,留心就業報刊,為他們提供就業信息,另一方面針對他們感到困惑的問題進行傳授、講解,讓他們有所準備,以避免相關問題的發生。已推薦社區青少年工作和接受免費培訓均過百次,並根據青少年的需求開展了英語培訓。此外,社區對這些青少年還進行定期回訪,根據他們的需求提供相應的服務和幫助。
重點預防的對象為不良青少年,即有賭博、夜不歸宿、打架、滋事等不良行為的青少年。這部分青少年在社區青少年中所占比例不大,但他們對主流的事物較牴觸,社區可以接近他們,但要建立良好的專業關係,有很大難度。
對於這類人員開展工作的思路是:多聯繫,多溝通,多引導,即要時常借各種方式與他們聯繫,不斷加深他們對社區工作人員的印象,要從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轉到國家政策層面或相關領域,在交流相處的過程中,使他們產生模仿的欲望,促使其行為改變,脫離不良團體,建立自己的生活目標,工作重點是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或減輕問題的嚴重性。街道對所屬轄區內的重點預防人員都已建立個案,並通過定期的交流、討論,去聆聽他們的心聲,感受他們的心情,從而讓社區給予他們最完整的幫助。在這一過程中,一些迷失自我的青少年在社區的幫助下找到了歸屬感,確立了正確的生活目標。
既然社區青少年有希望獲得別人認可的需求,那就可以通過發展其成為社區志願者的方式使他們獲得自我價值感。比如,讓社區青少年在社區參加公益活動,為一些特殊的群體提供服務,為社區工作人員做些輔助工作,為同輩群體做些積極的引導,這不僅能恢復、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而且可以使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快樂,在感受自己所創造快樂的同時,慢慢學會如何主動去奉獻和給予。

家教三失

親職教育在子女成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如何教育好下一代,仍然是廣大家長感到棘手的課題。近些年來,許多家庭對子女的教育走入了誤區,出現了“三失”現象。
三失三失

“失重”現象

所謂“失重”,就是失去了重心。合理的親職教育,應該關心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側重點應放在德育上。民間也有“先成人,再成才”的說法。當前很多親職教育往往重智輕德,本末倒置。

“失度”現象

所謂“失度”,表現為某些家庭對知識教育過於偏重,以致嚴重增加了孩子的負擔,現今不少孩子年紀輕輕,負擔可是不輕:或放學後去老師家補習功課,或利用雙休日練習拉小提琴,或在暑假裡到少年宮等處參加各種培訓……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揠苗助長的行為由於升學考試中的“優惠政策”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失態”現象

所謂“失態”,主要表現在家長對子女或過分嬌寵,以致愛而失教,甚至放任不管;或過分嚴厲,動輒棍棒相加,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直至釀成家庭悲劇,導致教育失敗。現實生活中不少父母在親職教育中有不同程度的“失態”:有的家長愛子心切,望子成,盼女成,因而對子女百般嬌寵,千依百順;有些家長則信奉“棒打出孝子,慣養忤逆兒”的教育信條,讓孩子成天生活在“雷區”,“不得越雷池半步”。其實,這兩種極端都是走不得的,合理的親職教育應當是愛之有度,嚴而有格的。
古語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青少年成長之優劣,家教師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願為人師長者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行為,避免出現“三失”現象。

人生三失

人生有三種失去:得到的失去,沒有得到的失去,和沒有失去的失去,簡言之就是得之失,不得之失,和不失之失。
得之失似乎有這樣兩種情形,一種是得此失彼,另一種是得一失二。前者如,穩重的人,失於靈辯;機巧的人,失於沉靜;果敢的人,失於審慎。兩相比較,很難說前者
就一定比後者強,後者一定比前者差,在不同的位置上同樣的人會發揮不同的作用,何況是不同的人呢?善加運用,缺點可以成為優點,不懂運用,長處也變成短處。
三失三失
得失在這裡沒有優劣之別,只有彼此之分。後者如,得小失大、得微失著、得寡失眾、得近失遠,這是一種所失比所得大或多的情形,其代價往往是慘痛的,事件本身值得反思,但對未來卻有鋪路和借鑑作用,所以有人稱之為“成功的失敗”,從這個意義上講,它也是一種“失去的得到”。
只要善於處置,還是可能把這種失去減到最少,甚至把危機化為轉機的。伍子胥出奔吳國,被邊關守吏抓住了,就對守吏說:“楚王為了寶珠而抓我,但我已經把它遺失了,見了楚王我會說是你把寶珠吃了,為了得到寶珠楚王就會剖你的腹,搜刮你的腸子,我活不了,你也要肝腸寸斷。”守將聽了非常害怕,就把伍子胥放了。
子胥的一番話改變了得失的形勢,製造了有利於己的局面,使守將感覺得不償失,將危機變成了轉機。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在危機時可以從容應對,有些人在機會來時卻失之交臂。如果說得一失二的結局是很難預測的,那么不得之失的後果則是我們可以並已經預料到的了,並且甘願冒險,準備承擔。或有人說,沒有得到談不上失去,不如此門,焉出此門?但也許門外就是門內,站在門內的是你,站在門外的也是你,有何分別?沒有得到恐怕也會失去,如逆水行,不是進就是退,就象你扔出一個銅板出來做賭注一樣,輸贏各倍。得失可有界限?那追逐名利的,沒有得到名利,反而葬送了自家性命;追求愛情的,未成眷屬,卻傷透身心,承受著相思之苦;臨難變節乞求苟活的,最終難逃一死不說,連做人的尊嚴也喪失掉;追求想要的而沒有得到,卻連已經擁有的也失去了。
三失三失
這都是不得之失,這種失去有時候更加悲慘。當這種壞結果降臨時,我們總會看到有人追悔莫及、有人恨不當初。何必後悔呢?你自己選擇了,承擔就是了。對自己所選所做之事的後悔,只能說明當初的不明智和盲目。結論是,你承擔不起一件事的後果時,就不要去做。
就象沒有得到也會失去一樣,沒有失去,其實失去的危險已在其中了。這與“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道理相同。你應該拿出去的,卻死抱著不放,到頭來恐怕連不能拿出去的也要拿出去;應該放下的,捨不得放下,結果“是非成敗轉頭空”,只留“青山依舊在”。
象棋的人都知道,丟卒保車是為了全局的勝利,當舍不捨,就有可能丟掉將帥;手臂潰爛,不可救藥,當截肢而不截肢,一旦惡化就要付出生命的代價;身居要職,不能勝任,該歸去而不歸去,尸位素餐,一旦失職,難逃身敗名裂。這都是不失之失。生活中總要面對這樣或那樣的選擇,總要面對著失去,再失去,這怎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