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民主

三大民主,即政治民主、經濟民主、軍事民主,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內部實行的民主制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大民主
  • 提出人:毛澤東
  • 提出時間:1948年 1月30日
正文,發展,

正文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部實行的民主制度,即政治民主、經濟民主、軍事民主。這種民主制度,是在官兵一致原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的一項基本原則。
主要內容政治民主是:官兵政治上平等,只有職務和分工的不同,沒有人格的貴賤,都是軍隊的主人,都有關心軍隊建設、關心國家大事的權利。幹部尊重戰士的民主權利,發揚民主作風,實行民眾路線。戰士參加連隊管理,並有權批評和監督幹部。
經濟民主是:官兵有權管理和監督經濟生活,通過經濟委員會協助連隊首長管理一伙食和農副業生產,監督經濟開支,維護財經制度,防止貪污浪費、侵占戰士利益和違反政策等現象發生,使生活不斷獲得改善。
軍事民主是:在軍事訓練中,實行官兵互教的練兵方法,開展評教評學活動;在作戰時,發動幹部戰士出主意、想辦法,解決戰術、技術難點,討論如何執行作戰命令、作戰計畫;戰後開展戰評活動,總結戰鬥經驗。

發展

堅持實行三大民主,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性質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官兵的階級利益和奮鬥目標完全一致,必須而且能夠在軍隊內部實行民主制度,密切官兵之間、上下之間的關係。1927年,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經過三灣改編,在團以下各級建立士兵委員會(見革命軍人委員會),代表士兵利益,參加部隊管理,維護部隊紀律,監督經濟開支。1928年11月25日,毛澤東在《井岡山的鬥爭》中指出:“中國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義,軍隊也需要民主主義。軍隊內的民主主義制度,將是破壞封建僱傭軍隊的一個重要的武器。”(《毛澤東選集》第67~68頁,人民出版社,北京,1964)1929年12月,古田會議決議又提出,官兵之間只有職務的分別,沒有階級的分別,要堅決廢除肉刑,禁止辱罵,讓士兵有說話的權利。紅軍依靠實行民主主義,建立了新型的官兵關係和管理教育制度。1944年,軍隊運用整風的方法,召開民主會議,檢查官兵關係,糾正新軍閥主義傾向,開展尊乾愛兵運動(見尊乾愛兵公約),部隊的民主生活有了進一步發展。1947年冬,軍隊在新式整軍運動中,又普遍開展了評黨員、評幹部的活動;在練兵時,實行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評教評學;在作戰時,發動民眾討論如何完成戰鬥任務。1948年 1月30日,毛澤東總結部隊開展民主運動的經驗,為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起草了《軍隊內部的民主運動》的指示,將軍隊內部的民主生活概括為實行政治、經濟、軍事三大民主,指出:“部隊內部政治工作方針,是放手發動士兵民眾、指揮員和一切工作人員,通過集中領導下的民主運動,達到政治上高度團結、生活上獲得改善、軍事上提高技術和戰術的三大目的。”(《毛澤東選集》第1275頁)從此,軍隊內部的民主生活更加制度化了。
三大民主,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民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貫徹了官兵一致的原則,是中國共產黨的民眾路線在軍隊的具體體現。實行三大民主,發揮了廣大幹部戰士的積極性和創造能力,促進了部隊的集中統一,使中國人民解放軍獲得了一切剝削階級軍隊無法獲得的偉大力量。
參考書目
《毛澤東選集》:《井岡山的鬥爭》、《軍隊內部的民主運動》,人民出版社,北京,196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