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法門,之出自《大曰經》云:第一句菩提心為因,第二句大悲為根本。第三句方便為究竟。 以此三句謂三句法門。是密宗的基本教義有詩句云: 佛傳經典號大曰, 概括三句信徒學。 佛本自心心中求, 佛心源自慈悲心。 與人方便為究竟, 常把三句心中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句法門
- 出處:大曰經
三句法門,之出自《大曰經》云:第一句菩提心為因,第二句大悲為根本。第三句方便為究竟。 以此三句謂三句法門。是密宗的基本教義有詩句云: 佛傳經典號大曰, 概括三句信徒學。 佛本自心心中求, 佛心源自慈悲心。 與人方便為究竟, 常把三句心中記。
三句法門,之出自《大曰經》云:第一句菩提心為因,第二句大悲為根本。第三句方便為究竟。 以此三句謂三句法門。是密宗的基本教義有詩句云: 佛傳經典號大曰, 概括三句信徒學。 佛本自心心中求, 佛心源自慈悲心。 與...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極平常,益極殊勝。良(誠然,的確)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1],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2]。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逆惡罪人,亦可預入其中。統攝律、教、禪、密之宗,貫通權...
佛說大集法門經卷上 內容主體 爾時世尊。默然而受。時末利優婆塞。知佛默然受所請已。即時頭面禮世尊足。右繞三匝。出離佛會。還彼舍中。重複嚴飾。遍諸舍宇。悉以香水。散灑其地。內外一切。普令清淨。時末利優婆塞。如是嚴淨所造舍已。還詣佛所。到已重複禮世尊足。前白佛言。世尊。先所造舍。悉以...
此經主要在開示一切眾生本有淨菩提心所持無盡莊嚴藏的本有本覺曼荼羅,並宣說能悟入此本有淨菩提心的三密方便,所說之核心主旨為‘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之三句法門。又說菩提即是如實知自心,眾生自心即一切智,須如實觀察,了了證知。此經之梵文原典現已不存,僅存幾個斷片。據《大日經開題...
‘見性門’是指東山法門。這個法門唯論見性法,不論禪定解脫,也是六祖大師所謂‘本來無一物’。不放下的,就是愚人,放下什麼?佛門常說‘一切放下’,或者說‘放下萬緣’,念佛法門常教導我們‘放下身心世界’。身是正報,世界是依報,正報與依報都是屬於色法;心法是指八識與五十一心所。換句話說,不但...
蓋佛菩薩因其願力,普現其身於一切佛土;又於一切形演一法句,普周無餘一切法界。大法炬陀羅尼經卷一(大二一·六六二下):‘此陀羅尼一法句中,總攝無量億數修多羅,是決定義;當知如來一力所說,無有邊際,汝等亦得多種法門。’十住毗婆沙論卷十一(大二六·七八上):‘佛法貴如說行,不貴多...
二、三寶中的法寶分教法與證法,涵蓋從小乘直至無上密乘的八萬四千法門。我們在皈依法寶時並不是皈依其中一部分,而是皈依一切法寶。佛法包含了世出世間法,其中有不少我們無法了達的深奧內容,對此我們應該高推聖境,而不能輕易評論,更不能動輒誹謗。有人對高深莫測的禪宗、密法不能理解,但至少有兩條根據可以...
● 第三部分,即‘記說’,為佛及諸弟子之所說,此分別編於各卷之中。上述之三大部類,依次相當於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所舉之‘所說’、‘所為說’、‘能說’三類。雜阿含經保存了原始佛教之風貌,其中雖含有後代之編纂,然大部分皆為早期成立者。本經之法句大多簡明,於實踐上之修行法門,列有念住、蘊、...
該書綜合前輩成說,參酌個人體悟,通過對杜甫禪詩的考證指出,杜甫早年即修習禪宗法門,晚年亦“不落旁門小乘”,杜詩深受大乘義諦的浸染潤益,禪學思想不僅慰藉了詩人的心靈,而且拓展了杜詩的廣度和深度,方外之力是成就“詩聖”的一個重要助力。一部杜詩被稱為“詩史”,不僅是它提供了豐富生動的外部社會生活的...
菩薩所修無邊法門,無一不是悲智等運,也無一不是真俗圖融。因為要有大悲心,才肯把自己所證的微妙離言的真實義向眾生宣說;同時也要有大智慧,才能方便善巧,以世俗法導引眾生悟入真諦。《淨名經·菩薩行品》所說“有盡無盡解脫法門”,其中“菩薩不盡有為”,即是寓真於俗,融智於悲,以不捨世間,化...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僅三百九十一字。是道教煉養術重要資料之一。《清靜經》正文起首一句就是“大道無形”而定了全經格調。經文不講有為的修養方法,而是要人從心地下手,以“清靜”法門去澄心遣欲,去參悟大道。經中以發揮“清靜”兩字為主,簡明地敘述了道家修心養性的基本原則。“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
張雨(1283~1350),元代詩文家、詞曲家、書畫家、茅山派道士。舊名張澤之,又名張嗣真;字伯雨,號貞居之,又號句曲外史。錢塘(浙江杭州)人。博學多聞,善談名理。詩文、書法、繪畫,清新流麗,有晉、唐遺意。曾從虞集受學,詩才清麗。年二十棄家為道士,居茅山,道名嗣真,道號貞真子,又自號句曲外...
以上所說的是做世間學問,是這樣的下苦功。我們做一個佛弟子,要怎樣呢?除了念佛參禪,還要充實自己,對佛法,不分宗別派,必須加以研究。尤其是學做菩薩,行菩薩道,更是要「法門無量誓願學」,所有的法門、學問,什麼都要懂,而且要專精,所以說「菩薩當於五明處求」,什麼是五明?就是五種專門的學問:內明...
得以落髮,智光律師臨壇為授滿分戒。第二年回到韶州曹溪寶林寺,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與神秀在北方倡行的“漸悟”相對,史稱“南頓北漸”、“南能北秀”。武則天和唐中宗曾召慧能入京,均辭。圓寂後,受唐憲宗追謚為“大鑒禪師”。禪學特點 慧能的禪學思想,見於其弟子法海集記的《六祖法寶...
去掉貪嗔痴的方式有持戒、禪定、忍辱、布施等等的事情,六度萬行,還有各種法門,無量的法門,這都是去掉貪嗔痴,也就是淨心的無價之寶和方法。只有按照這些努力去行持,我們這才能淨心。“守志”,這個還得解釋,什麼叫“守志”呢?弟子:不外求。不外求,你這句話就說到根本了。具體地來講,守志要發菩提...
(三)以事事無礙法界立周遍含容觀:真理遍在事相上,事相與真理無礙。起源 佛滅後七百年,龍樹菩薩從龍宮傳來《華嚴經》。東晉時,印僧佛陀跋陀羅在揚州道場寺譯《華嚴經》,以及其他諸師的講傳疏解。唐杜順和尚(傳系文殊菩薩轉世)悟入華嚴法界,始倡華嚴宗。著有《法界觀》,《五教止觀》,發揚華嚴法...
普遍又殊勝的大勢至法門 和佛菩薩“相憶”分不出“所念的法”和“能念的我”把六根的作用全部歸攝在“憶念”的用功上 第9章句句分明不分別 ——用“持名”的方法念佛 2009.06.12第三天晚間開示 從自己身心的“門頭”下手用功 打開耳朵,讓聲音進來 讓“個別相”得以還其本貌 體驗定境中身心的微細感受 ...
以此功徳,總申回向三寶龍天,普及四恩三有,八難三途,國泰民安,檀增福慧,三門清淨,十地頓超,故結回向偈,然後念佛,以求實證。當知念一佛則諸佛鹹趣一佛。一多互攝,自他相融。末以三皈,全收上諸顯密功德,結成自性三寶,不假外皈,全顯一心大總相法門,爾則何遇非如來藏哉。譯:早課綸貫清晨,...
不二法門 弄獅子 正是第二月 今日好曬麥 貓兒上露柱 “那個”為什麼不痛 雪峰悟道 百味俱足 棒下說法 一指禪 只為有,所以來 等我圓寂後就告訴你 人往哪裡去 占上風者未必上風 活在現在 心靈的“眼珠”從心流出 三分師徒,七分道友 一得一失 老師不是傳聲筒 無言無說 無難傳法 就是這個 哪座山可以住...
這首偈講的是佛教修行法門。《西遊記》:“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悟空多次在路上說“若師傅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可見如來。作者簡介 惠能(638—713),俗姓盧氏,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
《達摩祖師二入四行》 《三法印 三學 三皈依》 《三毒 三惑 三障》《四諦十二因緣》 《五蘊七大》 《咒語的感應與意義》《談陳健民上師》 《南加州佛學問答》 《紐約大覺寺佛學講座》《慈悲》 《喜舍》 《說淨》《四攝法》 《慈濟淨思堂開示》 《 六妙法門小止觀》《阿彌陀經的淨土修持》 《西方確指》...
阿耨多羅是無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是言佛的意境。你想連佛也不能離此法門,眾生豈可自外,另覓途徑,豈非顛倒!所以不自求而他求,都是因地不正,適以自誤!以上十句判為果德分,為第五段,是說到果德地位,一切掛礙才算淨盡,才是究竟涅盤,都賴觀空成就,並無別法。...
《金剛般若論》是達磨笈多創作的宗教哲學類書籍。內容簡介 成立七種義句已。此般若波羅蜜即得成立。七義句者。一種性不斷。二發起行相。三行所住處。四對治。五不失。六地。七立名。此等七義句。於般若波羅蜜經中成立。故名義句。於中前六義句。顯示菩薩所作究竟。第七義句。顯示成立此法門故。應如是知...
此外,禮懺誦經也是佛教特有的修持法門。輪迴意義 那么輪迴的存在對人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對生命有什麼意義?似乎總能聽到這樣一句話:“如果有來生,我一定會……”從這句簡單的話可以看出人是相信輪迴的,而生命的輪迴給人以希望。人的生命不止只有短暫的幾十年,這一期的生命結束,下一期又開始,生了又死,死...
於是釋尊當眾宣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樣迦葉尊者就成了與釋尊心心相印的傳法弟子。阿難尊者 阿難全稱阿難陀。意為慶喜,系釋尊的堂弟。他聰慧博學善記憶,年青出家後二十餘年間為佛陀之常隨侍者。對佛陀所說佛法多能朗朗記誦,故譽為「...
昔慶喜婆心欲人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遂造瑜伽師地論以發明相宗法門文廣義幽後天親虞末學難窺要領遂匯瑜伽之文述三十頌目曰唯識三十論論成而後護法諸師各出所見以解釋此論當時累帙積軸不勝其煩玄奘法師同諸師約其詞理精粹者束為十卷曰成唯識後窺基法師又見成唯識十卷學者難得其宗旨乃請奘師集此要義將八識分為...
五、修持法門過於雜散,未加整理 在世界各宗教中,常將信徒分為「聖」與「凡」二者。一般的民眾為「凡」,經過特定的宗教修持法門後,才能轉「凡」而為「聖」。「修持」在宗教活動中,占著極大的分量。以道教來說,悟道者為聖,未悟道者為凡。凡夫為凡,神仙為聖。一般民眾,未加修持為凡;對社會人民有貢獻...